第一百一十九章 古仁人之風也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5      字數:3996
  從劉府回了會館,一夜無話。到了次ri,方應物便去了禮部。他父親出來後,留不留京還是兩說,所以要抓緊時間迅速將事情辦成了。

  ??在大明門外的禮部門前,方應物報上姓名來曆,求見禮部尚書。他多多少少有些小小名氣,又是待罪庶吉士的兒子,再加上算是禮部尚書鄒幹的本省同鄉,所以門官猶豫了一會兒,便去通報了。

  ??片刻後,回話還是隻有冰冷的兩個字——不見。

  ??方應物真的有些惱怒了,上次他初到京城時,曾滿懷希望的拜訪鄒尚書,被冷漠的拒見,這次又是如此!

  ??如果說上次還是明顯為父親之事來求見的,鄒尚書有所顧慮,又因自己身份卑微,所以才不肯見,也算情有可原,怨不得他什麽。這次自己委托傳話時明說了,為其他事情而來,並非是父親的事情,但他還是如此冷漠。

  ??這隻能說明,他還是對自己身份很敏感,所以寧可不見。想想也有道理,就連劉吉大學士要見他,也都是偷偷摸摸的。

  ??方應物隻得將劉吉的親筆信拿出來,遞給門官道,這裏有貴人書信,勞煩你轉給鄒尚書。

  ??門官半信半疑的接過來,又進去稟報了。這次沒過多久,裏麵傳了話,讓方應物去見尚書。

  ??方應物隨著仆役穿過前廳,來到後院正堂,年過六十的鄒老尚書正端坐堂上視事。

  ??方應物見過禮後,鄒尚書沒有寒暄客套,直接問道:“劉閣老在信中說,叫我幫你辦一件小事,不知是何事?”

  ??方應物答道:“聽說今科會試試卷還收藏在禮部,晚上想尋人來謄抄一份,以備ri常揣摩觀習。”

  ??隻要考試結果出來後,所有試卷就不是什麽機密,想要謄抄不是問題,隻是大多數人都進不去禮部而已。

  ??鄒尚書暗暗鬆了口氣,原來隻是這件事,那倒不至於為難了。他致仕就在這一兩年,隻想平平安安無災無難渡過,實在不想招惹任何是非。

  ??他又想道,既然自己恩主劉閣老發了話讓他通融,照辦就是。不過劉閣老在信中也說了,不要對外透露是他讓方應物來的,看來也是很謹慎。

  ??想至此處,鄒尚書答應道:“本官今ri就吩咐了門官和庫吏,你若帶了書手來,隻讓門官領你去庫裏便可。”

  ??得到允諾後,方應物覺得與不近人情的鄒尚書實在無話可說,也懶得攀同鄉,便就此告別了。

  ??然後方應物就去了忠義書坊,進了前頭鋪麵大廳,卻見有自己三首詩掛在了牆壁上,兩首是頌揚父親的忠義詩,還有一首是昨天的恭喜開業的讀書詩。

  ??方應物當即感受到,這姚謙倒是挺會做人的

  ??但姚先生不在前台,方應物在後麵院裏的印書房找到了姚謙,將事情告知。

  ??對這個好消息姚謙簡直喜出望外。昨晚他琢磨了一宿,越想越覺得印八股文選集很有前景,等若是在印書行業開辟出了新天地。作為生意人,如果做成了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但他卻沒想到,方應物辦事如此利索,昨天中午才分別,今天中午就告訴他一切妥當,這也太神速了。

  ??如果能拉來大學士合夥去做,謄抄幾份會試試卷自然再簡單不過

  ??方應物當然不會先告訴他內情,隻讓姚謙準備一些熟練書手,然後事不宜遲的去禮部開始謄抄試卷回來。

  ??姚謙果斷的說:“好!今天下午我便將書手召集起來,此時其他事情都暫且放下,全力針此事,定要早ri做成了!”

  ??他一邊交待管事下去安排,一邊挽留方應物吃酒,“昨ri本想單獨留下方公子,但方公子堅拒了,今ri一定要賞麵。”

  ??方應物考慮,既然已經進行到了這個地步,那麽有些細節xing問題就必須要確定了,也該與姚謙深入談談,於是答應下來。

  ??下午在書坊裏喝了茶,臨近傍晚,方應物便與姚謙去了酒家,又揀了清淨雅間,為的就是說話方便。

  ??等待酒菜功夫,姚謙先開了口:“我們這裏的人,都沒什麽見識。去謄抄試卷時,頭一兩次還是要辛苦方公子帶著書手去禮部的,否則隻怕他們難以應付。等過得幾ri人情熟了,方公子便就不必事必躬親了。”

  ??“這是應當。”方應物答應了,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他還擔心姚謙上路後直接將他甩開單幹,又很神秘的說:“我還請了朝中一位大學士級別的重臣,到時候為這本書作序,並寫幾篇八股文議論,隻是眼下不便透露。”

  ??還有大學士重臣壓軸?姚謙連忙起身,對方應物行禮道:“今次方公子助力實在太多,在下感激不盡了,方公子但請放心,此書獲利,半數與你!若不嫌棄,現如今就可定下契約。”

  ??方應物慢悠悠道:“姚先生這說的哪裏話,我還能信不過你麽,談利太俗了,不急,不急。”

  ??姚謙卻不聽方應物的,招呼了店家上筆墨,自行書寫起契約。方應物暗暗點頭,這姚謙果然是會做人的。

  ??如果他方才借著自己謙讓的言辭,就坡下驢不再提起分利和簽契約,那他方應物倒要重新掂量掂量是否還與他合作了,京城的書坊又不隻他一家。隻要自己能搞到資源,還怕找不到合作對象麽。

  ??看著一式兩份契約,上麵約定十年內利潤各半,方應物歎道:“提出八股選集,本為讓天下士子便利。姚先生此舉,卻讓我心不能自安。”

  ??姚謙笑道:“方公子是讀書君子,當然不想談利。不過這是買賣,講究的是親兄弟明算賬,談利不影響交情!”

  ??眼看事情大定,方應物也就不藏著掖著了,“我還有些想法,姚先生參考一二。這次去禮部謄抄試卷,不但要抄今年的,還要抄往年的,但也別太久遠,隻抄近兩三科的便可。”

  ??姚謙點點頭道:“有理。不但可以出今年選集,還可以出往年的,多儲存一些題目總是有備無患。”

  ??方應物繼續說:“不但要抄中試的試卷,還要抄落第的試卷。”

  ??姚謙對此一愣,“這是為何?”

  ??方應物道:“先出一本告訴世人為什麽能中試的選集,然後還可以尋找時機,再出一本為什麽不中試的選集啊,世人一樣想看的。”

  ??這少年連撲街文都能挖掘出賣點,姚謙佩服的五體投地,“方公子真乃大才,在下如今見識了。”

  ??方應物最後教導道:“八股文選集這種東西,很容易模仿,將來必然有群起效仿的。我們作為行業現行者,必須要出奇出新,巧編名目,花樣翻新,如此才能維持住領先地位不變!

  ??同樣幾百份試卷,就能有幾百種組合法子。比如四書編,五經編,北人主考編,南人主考編,庶吉士試卷編就看如何去編纂了,姚先生三思罷!”

  ??姚謙聞言呆了一呆,想了一想,感到這真是很妙的思路,越想越妙!

  ??他忍不住再次起身行禮道:“在下昨夜還反複思索將來如何把這類選集做成長久買賣,免得成了一錘子買賣,賺幾年錢就消退了。

  ??今ri聽君一席話點撥,真是勝讀三年書,卻叫在下茅塞頓開!此等恩德,在下不知如何為謝了!”

  ??方應物舉著契約揮了揮,淡淡的說:“若要謝我,在契約中新加上一條即可。”

  ??姚謙還以為方應物要提價,這也是人之常情,便問道:“不知方公子想要幾分利?亦或我書坊重金聘方公子為編書總裁?”

  ??方應物嗤之以鼻,十分不悅的高聲道:“姚先生將在下看成什麽人了!你要再提一個錢字,在下這便走人,合作之事休要再提!”

  ??姚謙心裏一驚,“卻是在下言辭不當了,敢問方公子還想加什麽條款?”

  ??方應物答道:“我的條件很簡單,今後凡姚家書坊所刻選集,扉頁必須加上我一首詩,無論是這本書還是以後其他選集。”

  ??“這並非什麽難事,在下可以答應。”姚謙先是一口允諾,隨後又問道:“不知方公子想用什麽詩?昨天那首讀書詩麽?”

  ??方應物笑了笑,也拿起筆,在紙上揮毫寫起來。姚謙湊過來觀看,隻見得方應物寫道:

  ??“明ri複明ri,明ri何其多。我生待明ri,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ri累,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ri西墜。百年明ri能幾何?請君聽我明ri歌。”

  ??方應物一口氣寫完,情緒所至,用力擲筆於地,慨然道:“這首詩放在選集書頁上鼓勵學子積極進取,倒也合適。”

  ??姚謙也是讀過書的,越看這首詩越有味道,歎道:“方公子不愛錢財,但這份苦心和才華,在下萬般欽佩!方才誤會方公子索要錢財,這是在下的過錯,險些侮辱了方公子!”

  ??方應物長歎一口氣,悲天憫人道:“如今天下承平ri久,士風ri墮,我有心勸世人向學,珍惜時光,不可耽於逸樂,故而作此詩,怎奈默默無聞有誰聽?今ri能借著你姚家書坊流傳天下,也算是一份教化功德了。”

  ??姚謙不由自主被方應物感染了,又是第三次對方應物行禮,深深彎腰作揖道:“公子年少高義,有古仁人之風也!在下隻感自慚形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