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縣試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5      字數:4310
  報完名回了家,繼續讀書,不知不覺時間又過了一個月,轉眼到了縣試前兩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一ri。

  ??這天方應物離開花溪,向縣城出發。他必須提前到縣城住下,一是為了在考試當天清晨能及時趕到考場接受搜檢,二是提前到縣城,如果有什麽變動可以及時知道。

  ??與方應物同行的還有裏長方逢時和社學塾師王先生,這兩位作為方應物的保人,在考場門口核查的時候必須在場。

  ??在路上,方應物提著一個籃子,便是俗稱的考籃,裏麵裝著筆墨紙硯和吃食若幹,都是在考場中的必備物品。窮人走科舉之路不容易,為置備這筆墨硯,可是將王先生的看家貨se都借出來了,在縣城住兩天還要有花銷。

  ??上次到縣城報名的時候,方應物提前做好了一些準備,在縣城西門外的西廟訂下了兩間客房,專為這幾ri居住。他前幾次到縣城,都是在這裏住下的。

  ??卻說三人走了一個時辰山路,抵達西廟。方應物在賀齊老爺塑像下麵,找到了本廟的廟祝,“上月末,在下曾預約了兩間客房專供考期所使用。煩請領我等前往客房安置。”

  ??那廟祝姓宋,滿麵疑惑道:“不記得有此事。”

  ??方應物提醒道:“在下花溪方應物,上月到縣中報名應試,午後在貴廟與閣下商談,選了西院那裏兩間房屋,約定這幾ri居住。”

  ??宋廟祝仍是推說沒想起來,這時候,從外麵進來位十三四歲的眉清目秀少年人,旁若無人的對宋廟祝叫道:“宋老兒!我家主人說了,叫你且置辦些好酒食,送到西院去。”隨著話音,他丟了一塊碎銀子給宋廟祝。

  ??聽到那童子叫嚷西院,方應物就明白了,這宋廟祝絕對是裝糊塗,貪圖別人家銀子,把房子都租給別人了。

  ??宋廟祝答應一聲,就要出去,方應物伸手按住宋廟祝肩膀,不滿道:“你這言而無信之徒,原來將在下約定的西院房屋都讓給了別人,出爾反爾不怕神明降罰麽!”

  ??宋廟祝尚未說得什麽,那後麵進來的少年人卻搶先叫道:“你們是哪裏來的山野村夫,這裏也是你撒野的地方麽!速速走人,別攪擾了我家主人清淨!”

  ??方逢時和王塾師都不知如何應對,拿眼去看方應物。

  ??方應物皺眉看了看那小少年身上的衣服料子,比自己穿的還要好,又聽他口氣,仿佛是大戶人家裏的小廝書童。他家主人這時候住在西廟裏,大概也是參加縣試來的。

  ??再瞧這小書童狗仗人勢、跋扈無禮的嘴臉,方應物很有抽他耳光的yu望。但又一想,正值縣試之前的要緊時候,節外生枝招惹強敵沒有好處,弄不好因小失大。

  ??可要不與這些人相爭,出了這個廟,還能去哪裏找地方住?淳安縣城很小,這兩天遇到縣試,來自全縣各村的學童都會住在縣裏,臨時去找地方住隻怕不容易。

  ??忍住火氣,方應物轉身揪住宋廟祝,冷笑幾聲道:“好好,在下正要去拜訪縣尊,你便和我一起去上衙門見官罷!讓縣尊斷一斷這裏麵的是非曲直。”

  ??說罷拉著宋廟祝向外走,方逢時在後麵推了一把,將宋廟祝推出殿門。

  ??此前方應物三次來縣裏兩次是為了官司,次次都住在廟裏,宋廟祝當然知道方應物打官司是一把好手。見狀心生畏懼,連忙叫道:“勿忙勿忙!這點小事不值得見官!”

  ??方應物斥道:“若不見官,今ri之事如何了結!”

  ??宋廟祝無奈道:“後院有間屋子,過去是當做柴房的,讓廟裏火工打掃幹淨尚可入住。”

  ??有比沒有強,方應物不在糾纏,隻得答應下來。在後院破柴房門口,方應物問那火工道:“西院住進的是何人?排場忒大了。”

  ??火工答道:“那是雲峰吳家的一位公子,也來參加縣試的。聽說他不願與別人共用院落,所以給了廟主銀子,將整個西院都包了場。”

  ??雲峰吳家?方應物聽說過,號稱本縣科舉第一家族。難怪連那廟祝也巴結著,難怪那書童鼻孔朝天瞧不起人。

  ??火工打掃完畢後,退了出去,方應物看著比自己家裏還破的房間,長歎一口氣。還是要努力出人頭地啊,不然今天這樣被趕到柴房的屈辱,時時會有!

  ??王塾師見方應物唉聲歎氣,還以為方應物被吳家名頭嚇住了,擔心他因此而發揮失常,連忙勸解道:“老夫先後考了二十年科舉,雖然一事無成,但也耳聞了一些典故。像這吳家,名聲最響亮,但如今已經算是外強中幹了。”

  ??“此話怎講?”外強中幹這個詞引起了方應物的興趣,連忙問道。

  ??“吳家號稱科舉第一家,門中出的進士最多,但是大都是前朝宋時候。最近一二十年沒出過進士,尤其最近連續三科,連一個新秀才也沒中過。不管是什麽原因,很多人都說吳家如今徒有虛名了。”

  ??方應物知道,在科舉家族裏,功名可不是世襲的,十幾年不出相應的成績,特別是最近三科,連個秀才都沒出,雖然可能存在運氣差的因素,但也要被看做沒落,所以吳家被外人議論情有可原。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底蘊也不是他方應物一介貧士可以比的。

  ??想起自己的遭遇,他不忿的信口答道:“瞧瞧那位公子的做派,再瞧瞧那書童的的舉止。因小見大,我便知吳家為什麽不行了!”

  ??一夜無話,次ri方應物先去了縣衙門口,看看有沒有縣試的新告示,隨後又去了位於縣學裏的考場,摸清路線和環境。一切準備妥當後,便安心等待明ri考試。

  ??縣試乃漫漫科舉道路的第一小步,也是考試氛圍最寬鬆、最沒規範xing的一步,各地和各地情況都不同。

  ??淳安縣是人口小縣,今科參加縣試人數不是很多,隻有一百多人,與動輒上千人報名縣試的江南、江西這些地方不同。但這批人的學問質量是絕對不輸於天下任何一個縣,絕對是名符其實的死亡之組。

  ??考場設在縣學,方應物早早的就到了大門外候考。此時這裏圍聚了數百人,人頭攢動擁擠不堪,人群裏有考生,有送考的,有當保人的。

  ??汪知縣在大門後麵臨時搭建的台子上高居而坐,另有人負責唱名和搜檢。被點到名字的考生上前接受搜身與核查,保人也要上前進行現場擔保和確認。

  ??方應物提著籃子站在人群裏等待,不時與兩個保人交談幾句。忽而聽到後麵有人說話:“公子這次必定要中了案首。”

  ??方應物聽著耳熟,轉頭看去,說話的卻是昨天在西廟遇到的那個書童。他旁邊是位錦衣華服的年輕人,歲數不過十七八,應該就是這個書童的主人吳公子了。

  ??書童說自家主人肯定要中案首,這不奇怪,誰不想討個好口彩。但那吳公子卻沒表現出任何謙虛意思,反而安然受之,這就讓注意到他們的方應物奇怪了。按理說,那吳公子應該假意訓斥幾句“休要胡思亂語”之類的。

  ??方應物早將案首視為囊中之物,在這上麵格外敏感。便帶著疑惑半是譏諷半是試探道:“尚未入場便自吹自擂中案首,簡直笑掉大牙!”

  ??書童與吳公子齊齊看過來,書童認出了方應物,連忙對自家主人耳語幾句。吳公子對方應物拱拱手:“不才雲峰吳綽,閣下是哪裏的人?”

  ??方應物答道:“花溪方應物!”

  ??“花溪?方家?”吳公子想了想如實答道:“沒聽說過。”

  ??隨即他又不耐煩的揮揮手,傲然道:“你們這些不知從哪個山間角落裏鑽出來的泥腿子,最大毛病就是酸氣多,我懶得與你一般見識。不用在此打口舌官司,反正到最後我的名次必定比你高就是,現在多說無益,放了榜就知道了。”

  ??這股撲麵而來的高貴冷豔將方應物氣得大怒,他本就有點俯視時代的清高,沒想到頻頻被這主仆倆毒舌。

  ??你們都隻是曆史塵埃而已!方應物正要反唇相譏,卻聽見前頭叫到了他的名字,該到他入場了。便隻好忍住氣趕上前去接受搜檢,不再與吳公子一行繼續糾纏。

  ??半刻鍾後,方應物順利通過門口檢查,過龍門進入了考場。一眼看到考場中的座位是臨時安置在甬道兩側的,露天而設。眼下是秋高氣爽時候,天氣不冷不熱,所以露天考試並不難受,比搭建考棚又節約經費。

  ??先前領到的試卷上有考號,方應物又循著考號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在甬道東邊第八行中間。

  ??放下考籃,擺上試卷和筆墨硯台,方應物雖然是“早有準備”的考生,但在決定自己人生命運的考場上,心跳仍不zi you主加快了幾分。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不親臨此境,永遠不知道這種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的感受。雖然也有高考存在,但九十年代以後的高考比起科舉的殘酷,隻能算小兒科。

  ??學著中學課本的溫室花朵大約隻會帶著刻薄的笑容,將範進中舉後發瘋當成笑料,卻很難體會到笑料背後的艱辛和榮光。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名榜上,前進一步就是人上人,後退一步就是人下人。任你使出十八般手段,魚有魚路,蝦有蝦路,入場無悔,這就是科舉社會裏的公平。

  ??方應物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開始靜靜的養神,他上輩子就養成了這個習慣。

  ??三通鼓聲響起,方應物從入定中醒過神來,睜開了雙眼。有縣衙小吏舉著一張牌子,在考場中來回走動,牌子上就是這次縣試的考題。

  ??等小吏走的近了,方應物定睛望去,木牌上麵貼著白紙,用朱筆寫著“吾十有五而誌於學等一章”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等三節”。

  ??妥了!方應物的欣喜萬分,徹底放下了心!他沒有領會錯縣尊的意思,果然是自己做了充足準備的這兩道題!

  ??————————————

  ??停電了,來電後趕緊補更。另:原有書友群作廢,新建了群128681449,忠實書友願意來就加群,隻為催更者、不看書者自覺莫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