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狐之淚
作者:吳一仙      更新:2021-08-11 04:07      字數:3988
  大千世界,茫茫眾生,死了又死,生了又生。

  ??此即為輪回。

  ??生死相續,無止無息。

  ??天道不死,輪回不止。

  ??長生不滅,即為永生。

  ??天狐夫人悠揚的聲音在狐穀飄蕩,那是在兩千餘年前,當時的天狐夫人,隻有八尾,她在這個境界裏,已經停留了兩千年,任她如何苦修,隻是無法悟得最終大道。

  ??九尾天狐,乃是世間妖物的無上境界,無人知道,這究竟要修行多少年才能達到。九尾天狐一旦修成,便是絕世妖物,法力通神。在天狐夫人之前,傳說中曾有一位天狐,達到過九尾的至高境界,隻是從那之後,便再也沒人見過那九尾天狐。

  ??天狐夫人苦修無果,卻在一次無意中,參悟了天機,於是便步出深山,踏入了人類的世界,開始了她入世的修行。

  ??那時,正是周朝末年,秦興,滅六國,統一華夏,秦王嬴政建千秋功業,稱始皇帝,有詩曰: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建立他的萬世基業,曾求問帝師,大秦氣運,帝師告訴他,如順其自然,大秦可保六甲子之歲,也就是360年基業。

  ??但秦始皇雄心勃勃,自認祖龍,天降至尊,幻想不死不滅,大秦萬世一統,華夏萬年不變,帝師便道出兩個方案,一是以趕山鞭,驅動群山,改變華夏風水格局,其時,帝師說,華夏龍脈乃是黃河,如能控製黃河,便能控製華夏。

  ??但是這未免太難,群山立於世上千萬載,根基萬丈,如用此法,虛耗時間精力太巨,於是便放棄了。後人所流傳的秦始皇趕山填海,其實並沒有實現,那隻是神話傳說而已。

  ??第二個方案,便是人造風水局。

  ??那時候,六國皆有長城,用以阻擋北方遊牧民族,帝師獻計,以此為名,舉國之力,將長城連起,用這種人為的建築來實現控龍之術,秦始皇對於這個提議,欣然應允。

  ??長城從甘肅一直蜿蜒到遼東,萬裏之遙。在黃河脊背,也就是河套地區那一帶,橫穿黃河朝東而去。

  ??這便是穿龍脊之法,龍全身最有力的地方就在於此。古語有雲:黃河百害,唯富一套。說的就是這河套地區的與眾不同。

  ??這龍脈的脊背被鎖,而龍尾是出於祖山,無法改變,剩下的就是龍頭了。

  ??長城向東一路入遼東到海,便是所謂的強龍入海去,何年再回頭。

  ??受此壓製,黃河的龍頭被按在了燕山以南,向東入海,再也不會向北奔流,否則黃河一旦改道,必然向北,那時,中原氣數便盡了。

  ??後世曾有風水家說,秦始皇建長城,是為了斷北方的風水龍脈,他是天下祖龍,便以大欺小,修築長城傷了北方土龍,又同時鎖住了黃河水龍脊背,所以才導致北方氣運慢慢的衰敗,天下帝王,皆出於南國。

  ??但實際上,秦始皇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壓製南方中原的華夏眾生,又阻斷了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機會,試想,後世的北方民族突破長城,欺壓中原的例子屢見不鮮,卻從來沒有能統一華夏的,而中原帝王也從來沒有一個能夠跨過長城,征服北方的。

  ??明太祖朱元璋追擊蒙古遺部,算得上是曆史上對付北方民族最瘋狂的一個帝王,但最後卻也是不了了之。

  ??隻因有長城在,中原帝王便要受其壓製,永世也無法超越秦始皇的功績。

  ??而北方民族由於沒有黃河龍脈之興,也永遠無法真正征服中原。

  ??所以,秦始皇之舉,實在是一箭雙雕,他建造了一條萬裏長城,使黃河改道,便使華夏大地南北方互相牽製,竟達兩千年之久。

  ??至於元清兩朝,則是因為北方又生龍脈,那卻是秦始皇所料不到的了。

  ??後來,為了求長生不老,也為了查看何處興龍,始皇帝先後五次巡遊,祭拜山川鬼神,親臨泰山封禪,都是為了尋長生修仙。

  ??天狐夫人講到這裏,我已經是聽的如墜雲裏霧中,她所講的這些,我在南宮飛燕的曆史課上就聽過一些,隻是她講的比南宮飛燕卻又稍有不同,我心中納悶,這秦始皇改龍脈,尋長生的事,和天狐淚還有輪回鏡,又有什麽關係?

  ??天狐夫人卻不理我,飄飄渺渺的語聲仍然自顧繼續說著……

  ??她說,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和對千秋霸業的渴望,秦始皇墜入了尋求長生之道。

  ??一個征服華夏的人,一個手掌千萬人性命的帝王,就此萬劫不複,觸怒天顏。

  ??秦始皇為了成就萬代帝業,民間怨氣聲天,觸怒上帝。

  ??但此時的始皇帝已經沉浸在美夢之中,他派人去海上求長生之藥,又在各地尋求修仙之法,長生之術,卻屢屢失敗,後來,有一異人,為秦始皇獻上一寶,便是輪回鏡。

  ??那異人稱,此鏡乃是上古大神所遺留,有顛倒陰陽,長生不死,不墮輪回的奇異之能。

  ??秦始皇執鏡自照,竟見到自己昔日年輕容顏,以為果然返老還童,大喜,重賞獻寶人,自此以為可長生不老。

  ??但後來有大臣直言,說始皇帝鏡中容顏固然年輕,但眾臣觀看,卻是日漸衰老,秦始皇換鏡而照,果然如此,心生疑慮,於是張貼榜文,尋找識得異寶輪回鏡之人,不一日,有人揭榜,入朝見始皇,稱此輪回鏡中可看到自己輪回之後的容顏,如果能找到一種特殊方法,與自己的後世溝通,便可鑽了天道的空子,以輪回之力,無限汲取自己輪回後的生命力,來達到長生不死的作用。

  ??這種特殊的方法,碰巧他也知道,那就是,用世間罕見的九尾天狐淚,滴在輪回鏡上,便是開啟輪回鏡長生之法的唯一方式。

  ??秦始皇深以為然,於是再賞獻計之人,之後便開始尋找九尾天狐,並在那一年,再一次開始了他的出巡之旅,隻不過,這一次卻是他的死亡之巡。

  ??他率領大隊人馬,從都城鹹陽出發,先後祭祀了舜帝大禹,刻石於會稽山,留下千古聞名的會稽刻石,之後北上繼續求仙。當時為了能見到神仙,他一直是沿著海邊北上,卻始終是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秦始皇之得回返。

  ??他尋仙北上,又遣人遍尋天下,不但沒有找到神仙,也沒有人找到九尾天狐何在,他心中鬱鬱不樂,於是便找他的一個最寵愛的妃子,訴說苦悶。

  ??這位妃子,乃是秦始皇生平最愛之女子,他多次出巡,每次必帶這妃子同行,並多次有意以她為後,母儀天下,但那妃子卻始終不肯。這一日,行至沙丘平台之時,秦始皇酒醉,臥於美人之膝,癲癲狂狂,說他的雄途霸業,說他的虎威天下,說他如能尋得長生不死之法,一定與愛妃共用,天長地久,絕不有負雲雲。

  ??這位妃子,容貌極美,平時卻不苟言笑,但那一日,聽了始皇之言,卻是麵有淒然,久久不語。

  ??隻因她向來都以為秦始皇尋求仙道,隻是為了大秦的萬世帝國,卻沒想到,秦始皇的內心深處,除了天下霸業,竟會想著與她天長地久,永世恩愛。

  ??秦始皇自得到這位妃子,便從未見她哭笑,隻是一直冷冷冰冰,這時,見她麵有戚容,溫言安慰,竟顯露出從未見過的絕世容顏,和幾欲讓人將心揉碎的柔腸百結,始皇帝不由潸然,道,若是見愛妃之淚,孤死而無憾。

  ??但這妃子並沒有流淚,終於對始皇帝展顏一笑。

  ??這一笑,豔絕古今,嬌媚至極。

  ??秦始皇愕然,此時他才發現,這位朝夕相伴數十年的妃子,相貌始終如一,此時更是美得渾然不似人間女子,她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竟有股渾然天成般驚心動魄的嬌媚散發出來。

  ??原來,歲月從不曾在她的絕世容顏間留下絲毫痕跡,他卻已是英雄垂暮。

  ??七月的那天,夜風卻是微寒,這位妃子的眼眸明亮若星,她飄然而起,月下起舞,衣袂飄然,似不沾染人間煙塵的女子,又似將要踏月而去的仙子。

  ??始皇拍案高歌,數十載霸業,此時在他的眼中,竟似不抵這絕世女子的一舞。

  ??有道是: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間一場醉。

  ??第二日清晨,始皇駕崩,死在那位妃子的懷中,年僅五十歲。

  ??那妃子端然而坐,輕歌低吟,一滴淚卻終於垂落,正滴在始皇的麵龐之上。

  ??而那輪回鏡,靜靜躺在一側案上,如被棄的敝履。

  ??那一日之後,再也沒有人見過這位妃子。

  ??輪回鏡,也從此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再也沒人提及。

  ??這故事講完,天狐夫人端然而坐,麵目淒然,似乎已經沉浸在久遠的回憶之中,我暗歎一聲,已然猜到了故事中的那位妃子的身份。

  ??天狐夫人側著頭,凝望著虛空,緩緩道:“原來那勘破天機的最後一關,卻是情之一字。我得成九尾,乃因輪回鏡,此時失去九尾,也是因輪回鏡,一得一失,莫非天定,也總算,我給他的一個交代罷。”

  ??她的麵容淒然,眼中似乎有光閃動,卻道:“九尾天狐之淚,一生隻流一次,我已給了他,世間從此再無天狐淚。”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