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漢人,果不可靠!七更奉上
作者:大羅羅      更新:2021-08-11 02:41      字數:3430
  連續三天爆發,羅羅已經更了25更,晚上還有一更?各位大大看得還過癮否?過癮的話就請支持一下羅羅,月票、訂閱、推薦票,統統歡迎。覺得還不過癮可以先收藏一下,養養肥再看。羅羅拜上。

  ??......

  ??朱濟世敲定了“用拜上帝會之勇”的方針之後,便是又一場納妾之禮。他對洪秀全固然充滿疑慮,然而這位洪大教主卻顯出了足夠的恭順,不僅送上了自己的妹妹宣嬌,又令其母親、兄姊皆往香港深水灣居住,等於做了朱濟世的人質。

  ??如左宗棠所言,朱濟世要再不“用”洪秀全,隻怕寒了天下英雄之心。納洪宣嬌為妾的同時,洪仁玕便扮作客商,在洪門廣義堂弟子的掩護之下,運送銀元、洋槍前往廣西。

  ??公元1846年12月1日,朱濟世的這一次納妾之禮舉行次日。朱濟世的正妻,蘭芳女大公羅香梅,便搭乘980噸的飛剪式帆船“蘭芳”號離開香港,開始了她的訪歐之行。

  ??而與此同時,綠營大鵬右營叛清降明的消息,也隨著兩廣總督徐廣縉、廣州將軍穆特恩、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等人聯名所上的奏折,傳到了天子居停的北京城。

  ??道光皇帝此時剛剛從圓明園返回紫禁城,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穆彰阿、潘世恩、賽尚阿、何汝霖、祁寯藻等五位軍機大臣就一起來了乾清宮求見。

  ??穆彰阿獻上了軍機處剛剛收到的廣東三位督臣、提臣送來的加急奏本,還有一張廣東沿海形勢圖,道光看完之後,閉目沉思,半晌才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喃喃道:“漢人,果不可靠!”

  ??好在乾清宮大殿寬闊,五位軍機大臣又離得較遠,並沒有人聽見道光的低聲細語。

  ??“一個都司,三個千總。十四個把總……我大清的綠營都是什麽人在當官啊!”

  ??道光的話語雖然不甚響亮,可在潘世恩、何汝霖、祁寯藻等三位漢臣聽來,卻好似雷霆震響一般。這十八個被清投明的綠營武官俱是漢人啊!

  ??“皇上,據廣州將軍穆特恩,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所奏,廣東水師有二百餘位武官收到過逆明方麵的勸降書信,卻無一人附逆。可見綠營的大部分武官都是忠於大清的……”

  ??穆彰阿小心翼翼地提醒著道光,這綠營到底還是忠臣多,可不能一棍子都敲死了。要不然大清朝可用的武力隻剩下二十多萬八旗兵,怎麽看都太少了。

  ??道光依舊沉著張臉,一言不發。穆彰阿知道這事兒不容易了結,忙給老狐狸潘世恩遞了個眼色——你們漢臣得表個態了!

  ??潘老狐狸心中叫苦。上前一步,道:“皇上,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疏於職守,致使下屬武官勾結逆明,大嶼山失陷,罪責難逃,應革去提督一職。交部議處。”

  ??“這賴恩爵,朕還是信得過的。”道光皇帝雖然糊塗,但還不至於到輕易自毀長城的地步。眼下廣東水師,定然是人心惶惶,如果賴恩爵再獲罪革職,隻怕會將無戰心,兵無鬥誌,到時廣東海防就形同虛設了。

  ??不過道光這話也透出另一層意思。這廣東水師當中,他信得過的,也就是賴恩爵一人而已!

  ??兵部尚書何汝霖緊接著也上前一步,奏道:“皇上,臣建議派大員前往廣東嚴加梳理廣東綠營,裁汰一批不甚可靠和無用之員,選八旗幹練之員替換之。”

  ??用八旗馭綠營。本就是滿清的國策。綠營的武官之中,向來就有旗人。不過漢員還是絕大多數,這綠營到底是給漢人壯勇之輩做官的地方,綠營之官。要都給了旗人,漢家壯士豈不隻有去朱濟世那裏做官了?

  ??可道光氣昏了頭,冷冷哼了一聲,“綠營是要好好梳理,否則如何得了!何汝霖,你們兵部可有梳理綠營的定策了嗎?”

  ??何汝霖頭上冷汗直冒,他剛才這番話隻是表態,不是真的要把綠營裏麵的漢員都踢走換成八旗子弟,要那樣可就真要換朱濟世來坐乾清宮這把龍椅了。

  ??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時候,戶部尚書,入直軍機的祁寯藻突然上前一步,開口替何汝霖解圍。

  ??“皇上,臣最近聽到一篇奇文,頗為感慨,名曰《先軍開國論》,不知皇上聽說過嗎?”

  ??“朱濟世所作之文!”道光皇帝冷笑道,“此賊的文章倒是進步頗快,如果不是逆賊,以這等才華早晚都能名列三甲的……”

  ??說到這裏,道光皇帝一怔,天下漢人有四萬萬,才學出眾者何其之多!如果不是為了一個“官”,如朱濟世者,隻怕要車載鬥量了!這漢人,雖不可靠,但卻是奇才輩出,不可不用牢籠之策待之!原來這祁寯藻是拐彎抹角在進諫!可問題是……這綠營兵權無論如何都必須掌在可靠之臣的手中!

  ??“八股取士之法是國朝治理天下的根本,無論何時都不會動搖的。”道光皇帝放沉聲音道。

  ??“不過梳理綠營也是當務之急,不可再拖延下去了。那朱逆在《先軍開國論》中也說了:‘奮起之道,當以強軍為先,西洋列強之國,皆以軍國之事為首,無不擁精銳之兵,日夜操練,強中求悍,精中求銳,東方之國,若無精兵以保國基,驟然開國,使西人探知虛實,則亡國之日不遠。’

  ??這個話,朕覺得還是有道理的!我大清要保萬世之基,也必須有一支精兵才行。眼下八旗已然有振作之相,綠營也不可落後太多,須得嚴加調教,使之恢複往昔平三藩時的勇銳之氣。而練兵之道,首重選將,綠營之疲敝,便由綠營之將始,如今要振作,則需裁汰無用之將,選賢任能。祁寯藻,你以為如何?”

  ??祁寯藻忙躬身道:“皇上所言句句精辟,使臣茅塞頓開,猶如讀十年之書。”

  ??道光皇帝淡淡一笑,“使朕茅塞頓開的,卻是朱逆的《先軍開國論》!這朱逆同白蓮教終是不同,須得君臣一心,滿漢合力,方可除此巨寇。”他把目光轉向蒙古人賽尚阿,“賽尚阿,你也是三朝老臣,熟知軍務事體,你說說該如何整頓綠營?”

  ??賽尚阿是舉人出身,因為是蒙古人便以舉人功名授了實缺,而且升官極快,曆任筆帖式、侍讀學士、頭等侍衛、哈密辦事大臣、都統、戶部尚書。這一路上來,除了侍讀學士不分滿漢,其餘都是八旗係統的官爵,為旗人升官專用。

  ??而在鴉片戰爭當中,他又被委派到天津及山海關一帶辦理設防事務,由於英人沒有進攻天津,因而被認為有功,升任了戶部尚書兼步軍統領,還被認為是知兵之臣。

  ??“皇上,奴才以為廣東綠營積弊已久,前者英夷入叩之時便頗不得力,須得遣一欽差大臣,專力整頓。奴才舉薦洋務大臣林則徐任此欽差……”

  ??“林則徐還是專心辦好洋務吧。”道光皇帝冷冷道,“朱逆現在就以英人所據之香港島為根基,騷擾閩粵,交涉事體頗為艱巨……”

  ??這話到此為止,流露出來的都是對林則徐所主持的外交事務的不滿。隻是林則徐因為辦妥了“九龍易廣州”之事,如今被一幫漢族士子奉為清流領袖,所以道光皇帝不敢免他的職。

  ??賽尚阿思索了下,又道:“奴才願意往廣東一趟梳理綠營事務。”

  ??道光皇帝還是搖搖頭,“你不合適,須得漢臣前往。”

  ??雖然道光皇帝不相信漢臣,但是去廣東打綠營漢官板子的大臣還必須是漢人!賽尚阿心中長歎,其實林則徐是最適合的人選,隻有他才能頂著皇上和旗人的壓力包庇廣東的綠營武官。自己若南下則是第二選擇,因為自己是蒙古人,對綠營漢官不用太嚴苛。若是換成一個漢臣,又沒有林則徐這樣的名望,隻怕要矯枉過正啊!

  ??賽尚阿想了想,隻得又推薦一了人,“皇上,奴才推薦侍講學士曾國藩為欽差,會同廣州將軍穆特阿梳理廣東綠營。”

  ??一個四品侍講學士去當欽差?道光皇帝狠狠瞪了賽尚阿一眼,剛想訓斥,同是三朝元老的潘老狐狸忽然開腔道:“皇上,老臣也覺得曾國藩可當此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