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禁毒典範
作者:天子      更新:2021-08-11 01:45      字數:4610
  一月二十五日上午八點,一輛滿載著各國新聞和攝影大巴和三台豪華越野車,在四輛滿載著緬軍士兵的軍用吉普車前後護衛下,徐徐離開大其力市北郊。

  ??寬闊的大巴車箱中部右邊座位上,兩個東方人長相的記者坐在了一起,靠窗位置上是一個三十歲出頭的濃眉大眼的帥小夥,他正是中華通訊社駐緬甸記者站的李京;三十五歲模樣,慈眉秀目,戴著副無邊眼鏡的斯文人,則是加拿大人權組織下屬的《國際瞭望》畫報社駐緬甸分部的攝影記者吳恒。

  ??由於工作的關係,兩人見過幾次麵,但是到目前為止,李京都一直以為吳恒隻是個緬甸籍的華裔。

  ??車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穿過孟帕雅鎮前行二十多鞏俐後,便從凹凸不平的公路轉上了剛剛竣工的平整的馬路上。

  ??沒有了顛簸的困擾,車上的各國記者開始歡快地交談起來。

  ??五米寬的道路,加上兩邊各七十公分的堅固路基,加起來不到七米寬,但從車上看起來,並不讓人覺得窄小,平整堅實的砂土路麵,讓車子行使得十分地順暢。

  ??進入山道三公裏以後,鬱鬱蒼蒼的密林和延綿逶迤的群山,令人神清氣爽,目光開闊,沿途隨處可見珍稀樹種和參天大樹。

  ??四十六歲的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懷特情不自禁地大聲緬甸待了五年了,還從未見過施工者對自然環境保護得如此完美的!

  ??他的感歎立刻引了車上記者的強烈共鳴,大家對道路建設者和規劃者能夠如此細致地保護公路兩側的林木,全都出了由衷的讚歎。

  ??當記者們獲知這條路是中國四川一個建築公司隻用了四個月時間就修好時,所有人心中都肅然起敬,“世界上沒有中國人修不通的路”這一名言,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李京用普通話向身邊的吳恒低聲歎道:“這片大山要是放在我們國內,估計要不了兩年就會被砍光。其實別說這樣的路,就算再陡峭再崎嶇地路。也難不倒修路的人,隻要有森林、有礦產,投資者就會像蒼蠅似地飛過去!”

  ??吳恒忍不住笑著道:“在我們緬甸,這樣的莽林也隻有金三角這片地域多一些,交通方便的地區幾乎都砍伐了。在強大的金錢攻勢麵前,能夠挺住的人相信不多,現在就是不知道這裏的民眾能夠堅持多久。”

  ??“你這人倒是挺實在的!哈哈,你說這個緬甸兄弟基金會投入這麽大筆資金開山修路、搭建橋梁。還要投入大筆資金用優良地農作物取代罌粟種植,到頭來他們會不會以砍伐森林作為自己的投資回報?”

  ??李京頗為玩味地對吳恒微笑著,似乎是想探尋身邊這個受過西方教育的、華裔緬甸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吳恒略微猶豫了一下,隨後看向窗外地風景。搖了搖頭:“我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這個問題,不如我們到了瑤山的中心班普寨後,我們再一起想辦法要求這個基金會的負責人開個布會,在會上向他提出來如何?”

  ??“好主意!我估計車上很多同行也有這個意思。隻是尚未有人提出來罷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現在就將你地建議征求大家的意見如何?”李京禮貌地征詢吳恒的意見。

  ??吳恒搖了搖頭:“還是以你的名義提出吧。我是個攝影記者,對這樣地問題不是很感興趣,以你的身份提出來比較好。”

  ??李京點了點頭。當即站起來,用流利的英語大聲向記者們說出自己心中地疑問和建議,立刻獲得了一片掌聲。

  ??許多人都對李京豎起了大拇指。因為對一個眼下正無私奉獻。看起來極為慷慨善良地慈善家當麵提出這樣地負麵問題。的確是需要不少地勇氣。但是換個方式,開個新聞布會就不一樣了。無論提出多麽尖銳的問題,在大庭廣眾麵前都顯得光明磊落,內疚之感也會少上一些。

  ??車隊到達下馬崗後,由於公路中斷,被迫停在了路邊新開辟出來的空曠地帶。

  ??這段公路的盡頭,是一座造型古樸,頗有古韻的中國石拱橋,一條清澈的溪流,在十米長五米寬的橋麵下緩緩流淌,石橋的左邊聳立著一塊石龜底座的大石碑,上書“下馬橋”三個隸書金字。金字下方是這座橋的建設經過和建設者名字的正楷碑文,石橋兩邊的青石欄杆上全都是精雕細琢的雲彩圖案,具有濃鬱的瑤苗民族的民族色彩。

  ??看到這樣極具紀念意義的風景,許多記者都在石碑和橋麵上合影留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棉農組織、禁毒組織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全都舉起手中的攝影機,忠實地拍下了橋梁、山路和整個瑤山的環境。

  ??從下車伊始,就一直陪同在大其力市長溫鬆少將等官員身邊的十二寨頭人一臉振奮地向大家介紹:

  ??越過下馬橋到中心班普寨這九公裏的水泥路麵和許多石橋,目前還在保養期內,汽車不能通過,還請各位貴賓原諒!等將來山寨真正展起來,十二寨就會在下馬橋前麵建起三座石牌坊,把橋頭右側如今停車的空地,建成一個有旅館的停車場,專門接待往來大瑤山的貴賓和遊客,還要在停車場中央建一座紀念碑,銘記政府、基金會和社會各界的恩情。

  ??代表目前景棟軍政府的最高長官關奈將軍前來考察的溫鬆少將心裏十分滿意,他讓人將十二寨頭人的話全部如實地翻譯給了現場的記者們聽,沿途每到一處,都會停下來與地裏幹活的瑤苗民眾親切交談,向來自中國的農業、畜牧、水利等專家親切問候。

  ??見到中國專家的身影,美聯社和法新社等著名通訊社的記者仿佛如同聞到血腥味的蒼蠅一樣,立刻蜂擁圍了上去,向專家們了解目前山寨替代種植的情況和今後的目標。

  ??專家們不卑不亢,如實地向記者們介紹了今年的糧食作物、畜牧生產和水利建設推廣等情況,並將記者們帶到了罌粟種植地和玉

  ??地交匯的地方,詳細說明逐步推廣經濟作物地難度,代罌粟種植的計劃。

  ??專家們實實在在的話語,還有擺在眼前的現實。讓大多數記者對禁毒的艱難程度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對基金會正在開展的“三年根除罌粟種植,完成優良作物替代種植”的計劃讚不絕口。

  ??隨後,一行人繼續前行。官員和記者們看到沿途正在沿著山腳小河修建地水利工程,一片片茁壯的與罌粟種植地涇渭分明的玉米苗,瑤苗民族的勤奮善良與基金會地艱辛努力,給此行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午時分,大隊人馬開到了班普寨。大瑤山十二寨頭人和村老們立即舉行盛大的酒宴。招待遠道而來的尊貴客人,緬甸兄弟基金會地總裁肖先河等人也一旁作陪。

  ??建設一新的班普寨廣場,到處都洋溢著濃鬱的瑤苗民族色彩,成為了參觀訪問的各國記者們爭相拍攝地對象。

  ??四麵十二座石像和正中央的石柱圖騰。引起了記者們強烈的興趣。四米高、六十公分直徑地石柱上,雲彩、太陽和奔騰地獨角麒麟,工藝精美,線條明快。讓人流連忘返,不住驚歎。

  ??石柱頂端高高翹起指向天空地牛角,更令人充滿了遐想,說也沒有想到這個貧窮落後的深山裏。竟然孕育有如此高雕刻水平和審美觀地能工巧匠。

  ??一頓豐盛的午餐過後,官員和記者們被告知,等大家將整個大瑤山全部參觀完畢後。大將軍將會在新落成的將軍府盛情接待大家。此前暫時不能滿足大家參觀將軍府的要求。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麵對瑤苗民眾的熱情。眾人隻能遺憾地放棄了想進一步探索廣場背後那棟巍峨聳立的高大木製結構樓宇的想法,向更深的寨子探訪而去。

  ??這一路,就與來時所見的情景完全是兩個模樣了。上千名民壯打著赤膊,排列在兩公裏長的毛坯路麵上,掄錘搬石,修砌路基,凹凸不平的道路兩旁,除了零星種上玉米木薯的貧瘠坡地,其他幾乎全都是種植罌粟,所有的好心情都被這漫山遍野的罌粟給攪得蕩然無存。

  ??直到走近西寨,大家的心情才逐漸恢複開朗。

  ??連片的草坡,成群的牛羊,河灣裏鴨鵝成群,樹林裏百鳥歡唱,這種種鮮明的對比,引起了眾人諸多的疑惑,還有更為深入的思考。

  ??在兩位來自中國的畜牧養殖業專家的詳細介紹下,大家終於知道禁毒工作的展開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今天這一切又是來得多麽地艱難;知道了原來實事求是地幹一番事業真的很不容易,而自己待在舒適的辦公室裏憑空進行的想象和臆測又是多麽的可笑。

  ??兩位精神矍鑠的中國畜牧專家最後充滿希望地笑著對記者們說道:這裏所有的精心培育的牛羊雞鴨種群,全都是整個大瑤山明天的未來。等以後山民們每家每戶都有一頭牛、一匹馱馬、一頭種豬和一群雞鴨之後,我們的工作就算是做好了!

  ??聽了畜牧專家坦蕩直接的話語,人群中的李京感慨萬千。他轉過身對一旁的吳恒低聲說道:“我現在算是相信這個基金會的誠意了,他們的每一步工作都計劃周密,紮紮實實,每一分錢的投入都落到了實處。剛開始的時候,我還納悶為何把班普寨搞得那麽奢華,難道和國內一樣也想搞個麵子工程?剛才聽了幾個寨子頭人的介紹,我才知道,基金會這是豎立了一個榜樣在那裏,讓其他寨子的民眾對未來看得到摸得著,告訴大家就奔著這樣的生活去。這活生生的教材啊,可是比說一萬句空話都管用,其他寨子看到班普寨那樣富裕,能不急嗎?就說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西寨,他們隻等道路修到寨子裏,把自己養的東西賣出去,就能過得很舒服了,這樣展下去絕對不會比班普寨來得差。”

  ??吳恒同意地點了點頭:“這實在是大出我的意料之外,真的不簡單啊!你注意寨子的各頭人和沿途遇到的民眾沒有?他們說到大將軍的時候,眼中的那種崇敬和愛戴,確確實實是自內心的。你在我們緬甸待的時間應該也不短了,我想問問你,你在什麽地方看到過這麽真摯而充滿希望的笑臉?”

  ??李京愣了一下,隨即對吳恒笑著說道:“真不愧是專業攝影的,你眼睛可真毒啊,簡直就是一針見血!哈哈,看來還是你們緬甸人最了解自己,你要是不提醒我,一時半會兒我還意識不到呢,謝謝!”

  ??“不,我想即使我不提醒,你很快也能領悟到的。其實中國人也一樣,我甚至認為緬甸的很多民族都和漢族一樣,源地是相同的,瑤苗民族從古至今,都保持著最完整的傳統繼承,這樣的民族在東南亞地區不在少數,不過絕大多數都生活在深山老林裏麵,如今這個大瑤山的建設,很有實質性意義,我個人認為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典範。”吳恒鄭重地說出自己的意見。

  ??李京哈哈一笑:

  ??“確實是典範,而且是緬甸政府如今不遺餘力、大張旗鼓豎立起來的禁毒典範!否則怎麽會在緬北戰火紛飛的時候,把聯合國官員和世界各國的記者引到這裏來呢?以我的經驗來看,此行過後,這大瑤山想不出名都難了,估計基金會也會因此而受益,獲得一筆不菲的國際捐贈。”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