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重要信息
作者:曲封      更新:2021-08-11 01:33      字數:3266
  陶書記見項南認識左江便驚奇地說:“小項,你怎麽認識小江?”

  ??項南嗬嗬笑著說:“陶書記,小江可是我們桐江福泰立交橋的第一功夫啊,我怎麽敢不認識呢,我和朱市長可是專門宴請過他的!”

  ??陶書記一聽也是嗬嗬笑著說:“應該,確實應該,吃水不忘打井人麽!來,小項,我們做下來談。”

  ??左江給項南拜個年後也坐了下來,劉媽給項南沏了一杯茶後又回廚房去了,姚靜華和陶菲聽到項南的動靜後也出來和他打招呼,姚靜華說:“小項,你先坐,我去做菜,一會兒就好!”陶菲給項南拜年說:“小項叔叔,過年好!”然後就隨姚靜華去了廚房。

  ??陶書記見項南認識左江,當然更能看出左江長得十分像兒子陶江,當然要給他說一下小江與他們的關係,便對項南說:“小項,小江是陶菲認的弟弟,經常到我們家裏來做客,你嫂子和我也非常喜歡他,既然你們認識就更好了,一會兒吃飯的時候你可要敬小江一杯酒啊,人家可是為你們桐江做了貢獻的!”

  ??項南一聽陶書記說的話,就知道他們根本沒提過左江長得像陶江這個話題,而從嫂子姚靜華的精神狀態上看,很可能與這個左江大有關係,他跟隨陶書記多年很默契,陶書記一點他就明白,於是說:“陶書記,不用您說我也要敬小江酒,為我們桐江市省了那麽多錢,隻請吃頓飯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就借老書記的酒再一次向小江表示感謝!”

  ??左江已經被陶書記和項南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見狀急忙說:“陶伯伯、項叔叔,你們就別誇我了,不斷一會兒就該喝醉了!”

  ??陶書記和項南一聽,相對哈哈大笑了起來。

  ??兩人大笑過後有了個短暫的冷場,項南看了一眼左江又望著陶書記。陶書記知道項南這是要向他匯報桐江第一製藥廠的事情。來之前項南已經在電話裏向他提及了此事,見左江在場就征求一下他的意見,於是他就點了一下頭。

  ??項南從皮包中拿出一遝文件放在茶幾上,望著陶書記說:“陶書記,鬆江第一製藥廠改革的事情現在很棘手。總資產三千多萬的一個大廠子現在天和公司隻願意出一千萬收購,而且還隻能安置百分之十的工人,再多一點他們都不願意加。”

  ??陶書記想了想說:“小項,你們就沒想想別的辦法麽,比如另外再找一家願意接手地公司。”

  ??項南說:“陶書記,能想的辦法我們都想,想找一家有實力接手的公司還真難,就這家天和有實力也真的是想接手,但是條件太苛刻了。建國市長也很著急,但我們也不能看著國有資產這麽白白的流失啊!”

  ??桐江第一製藥廠是一家擁有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1000多名員工地國有企業,。但是由於生產設備老化,工藝陳舊,生產的藥品品種單一。再加上藥品的研究開跟不上去。再加上廠領導中飽私囊,貪汙腐化,欠債越來越多,背著沉重的包袱在負債前行,到了去年終於崩潰,欠下銀行的貸款高達3500萬,嚴重的資不抵債。沒有一家銀行再肯為它貸款了。去年7月隻能被迫停產倒閉,1000多名職工頓時流離失所。陷入了生活的困境,這時以原廠長為貪汙團夥浮出水麵,1000多名職工群情激憤,多次到市委市政府請願告狀,市委市政府雖然果斷出擊,嚴厲的懲處了犯罪分子,但是這1000多名職工的生活卻成了問題,最後,最終下決心對第一製藥廠進行改革。

  ??但是桐江市委市政府太一廂情願了,3500萬外加安置1000多名員工,這麽大地“盤子”在整個鬆江省根本沒有幾家私營企業有能力接收,誰也背負不起這麽沉重的包袱。後來香港和廣東一家企業合資的天和製藥公司對第一製藥廠進行考察後,有意接手,他們看中的長白山自然地藥材資源和製藥廠一些熟練的製藥工人,幾經談判之下才談到了今天的這種結果,而天和製藥公司正是拿準了桐江市委市政府急於甩掉包袱地死脈,咬死不鬆口,擺出一副強硬地姿態,想大占桐江市的便宜。而第一製藥廠因為沒錢過年到市委市政府門前靜坐請願,逼得項南和朱建國隻好從市財政中擠出20多萬元資金給每個職工了200元錢過年,總算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如果第一製藥廠不趕快改革完,後麵還會有不知道什麽嚴重的事情會出現。

  ??陶書記點點頭說:“是的,小項,改革雖然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我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國有資產流失,那樣我們就會成為曆史的罪人,有些事情我們不能急於求成,欲則不達呀!”

  ??項南說:“不過,天和製藥公司說得也有一些道理,他們說第一製藥廠設備對於他們來說隻是一堆廢鐵,根本就沒有用,他們接手後得重新在國外進口設備,說我方做價太高,經過核實,做價是有一些水分,但也沒像天和製藥公司說得那麽離譜,隻第一製藥廠的那塊土地的價格就不止一千萬地,我們豈不是把藥廠白送給他們一樣!”

  ??左江坐一直坐在一邊聽著,他越聽越氣憤,這會兒終於忍不住了,就插嘴說:“項叔叔,他們這也太欺負人了,堅決不能答應他們,讓他們哪來滾哪去吧!”

  ??項南也是越說越氣憤,聽到左江出聲聲援心裏地氣順了一點,陶書記看了左江一眼說:“小江說得對,我們不能便宜那些黑心的奸商,但是這個問題總是要解決地,小項,不行這件事情你就先放一放,慢慢的尋找解決之道,實在不行省裏通過其它渠道可以適應幫你們一下。”

  ??項南歎了一口氣說:“陶書記,看來隻能先這樣了!”

  ??左江前世經曆過國有企業改革的所有事情,對國有企業改革這方麵的事情也算比較清楚,但也畢竟一直有鐵路工作,沒有參與過地方企業改革的事情,隻是知道改革一個大的方向,可具體怎麽操作他不清楚。國有資產大量被侵吞的事件在改革的過程比比皆是,他對此是十分的氣憤。

  ??左江看到項南放在茶幾上的一遝資料問:“項叔叔,哪是第一製藥廠的資料吧,我看看可以嗎?”

  ??項南說:“是的,小江你想看就看看吧。”說著將一遝資料遞給了左江,反正也不是什麽保密的資料,讓左江看看也無妨,從立交橋的事情上項南已經看出左江不是一般的聰明,知道迂回去解決問題,說不定他看過之後給提一些建設的意見呢。

  ??左江接過那遝資料慢慢地看了起來,桐江第一製藥廠建廠於1954年,現在擁有員工1100多人,是一家老牌的國有企業,地處桐江市拱北路128號,是現在桐江市的邊緣地帶,廠房總占地麵積35000多平方米……

  ??看到這裏左江就沒有往下再看,現在的拱北路128號是桐江市的邊緣地帶不假,但是12年後隨著桐江市城市建設的北移這裏就變成了市中心,那時這裏的土地的是寸土寸金,35000多平方米的地價才1000多萬,每平方米的價格不到300元,把這塊地買來就是什麽都不做,12年後就能番幾十倍的!

  ??這對於左江來說是一條十分的重要的賺錢信息,左江現在也有能力把這塊土地吃下來,左江現在需要考慮的是這麽做的可行性,畢竟要買不能隻買土地而是整個藥廠,另外還有1100多職工的安置問題,這其中牽扯到許多方麵的問題,自己總不能買來之後放在那裏坐等土地升值吧,那樣費用太高了,如果單純的想賺錢,他根本不用費這麽大的勁,年後把錢投到美國股市裏就行了,因為美國的經濟大蕭條一過就是連續三年的牛市,三年中左江把自己的資產番上百倍都不是問題。

  ??但是總不能看著國有資產就這樣流失吧,既然自己重生了就要為此做什麽,可是製藥這個行業左江根本就什麽也不懂,吃下來也做不了,投資的風險太大!但轉念一想,陶書記已經讓項南先把這事放一放了,暫時還不會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局麵,自己還有時間,可以詢問一下專業的人員,再慢慢想出一個解決的方案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