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停戰議和
作者:高月      更新:2021-08-11 01:15      字數:4054
  隨後的朝會上,朱允炆正式冊封楊恒為遼國公、大子少保,領五軍大都督,並舉行了封爵儀式,朝會結束後,朱允炆再次在禦書房接見李維正。

  ??“李愛卿,朕用錯了李景隆,導致朝廷陷入今天的窘境,一個多月朕沒有一天能安心睡覺,直到愛卿在鳳陽勝利的消息傳來,朕才香甜地睡了一個好覺,多謝愛卿了。”

  ??“陛下。現實局勢依然危機重重,臣其實並不是很擔心燕王,臣擔心的是秦王那邊,藍玉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他要用秦王為幌子與殿下爭奪天下。而偏偏秦王飲鴆止渴,為了上位。不顧一切要和藍玉聯手,臣現在很擔心漢中局勢,一旦張翼的軍隊抵擋不住藍玉和秦王的夾攻,讓兩人合二為一,那秦王很可能就會在藍玉的扶持下登基稱帝,臣提醒陛下注意。

  ??朱充墳歎了口氣道:“對燕王兩次大敗。朕已經無暇考慮藍玉那邊的事情了。愛卿能否給朕提一個方案,解朕眼前之危呢?”

  ??李維正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已經派七萬大軍入駐湖廣,先要防止藍玉東進,漢中那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估計張翼還能支撐一陣,臣建議陛下可暫時向燕王求和,兩廂罷兵,這樣燕王的注意力就會轉到秦晉那邊去,他必然會進軍山西,這樣一來。漢中北麵的壓力會立刻緩解,這時。臣可領大軍進軍四川,先平定藍玉之亂,給陛下解了這個後顧之憂。然後咱們再集中精力對付燕王,陛下以為此方案如朱允炆點了點頭道:”愛卿的思路,可謂深謀遠慮,朕深為讚同,但朕唯一擔心的是燕王網挾大勝之餘威,他不肯與朕和解,這可怎麽李維正仰頭嗬嗬笑了,“讓燕王答應和解還不容易嗎?對於我來說,儼如掌上觀文。”

  ??濟南。戰事打得異常慘烈,燕王三十萬大軍圍困濟南一個多月,屢屢重兵攻城。仍然無法攻入濟南一步,相反,山東都督盛庸和布政使鐵缽卻意誌堅定,率六萬軍隊孤守濟南,一次一次將燕王進攻殺退。

  ??咚!咚!咚!燕軍進攻的鼓聲再次擊響:鼓聲驚天動地,十萬燕軍如潮水般向西城起了猛攻,炮聲隆隆、煙霧騰騰,盡管燕軍大炮犀利,但在固若金湯的濟南城前,卻絲毫揮不了作用,炮彈打在城牆,隻激起一陣塵灰,錄落下了大片城磚碎片,濟南城依然巍巍屹。

  ??很快,炮聲停止了,衝鋒的燕軍喊聲震天,鋪天蓋地的燕軍扛著長長的雲梯向城牆衝來,護城河早已經填平,雲梯轟然搭上城牆,矯健的燕軍如蟻群般向上攀登,一名燕軍千戶嘶聲竭力大喊:“燕王有令,一個登上城頭者賞千金,城中女人可任意挑選。”

  ??燕軍更加激奮,拚死向城頭攀去,城頭上的反擊開始了,箭如雨,滾木、石頭如雹子砸下,慘叫聲,哀號聲頓時此起彼伏,大將盛庸親自指揮這場戰役。他將城中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都用上了,近三成的房屋被拆掉了。的到了大量的石塊和木頭,他又組織十萬民夫上城協助防守,連他們的妻兒父母也組織起來,給軍隊民夫打氣,激勵他們守城的士氣,城破。他們的父母孩子將被殺死,他們的妻女將被淩辱,正是保衛家園的決心。使得軍民的士氣始終如虹,三十萬精銳燕軍對他們無可奈何。

  ??這時。數百名燕軍終於打開一叮,缺口,一名燕軍百戶的身影在城頭上出現了。他出一聲狂笑,一刀劈死了一名明軍,另一名年少的明軍見情況危機,他大吼一聲,撲上去抱著燕軍百戶一同摔下城牆,城下傳來了長長的慘叫聲。

  ??盛庸大怒。他搶過一柄大刀,如雪片般舞動,將十幾名眼看要衝上的燕軍劈砍下去,城牆上的明軍一湧而上,又堵住了這個缺口。

  ??十幾名明軍抬過一把長叉,叉住了樓梯,數十人一起用力,大喊:“一、二、三!”

  ??燕軍的雲梯被長叉叉出去兩丈遠,漸漸地重心向外偏移,眾人一聲呐喊。雲梯轟然向外倒去,雲梯上的近百名燕軍,出一連串長長的慘叫,和雲梯一起重重地砸倒在地上。

  ??這時。一名士兵匆匆奔上城頭,舉著一封鴿信大喊:“都督,朝廷急件!”

  ??盛庸接過信展開讀了一遍,他轟然大喜,高聲喊道:“兄弟們,遼東軍在鳳陽大敗燕軍先鋒,燕將張玉陣亡!”

  ??遼東軍出兵的消息迅迭傳遍了城頭,明軍頓時士氣高漲,一次次打敗了燕軍舟衝擊,盛庸局勢已經被己軍控製,他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匆匆走下了城牆,去尋找布政使鐵鉉去了。

  ??鐵鐺正在布政衙門裏製訂糧食配給方案,濟南城的糧食已經不多了,為了打持久戰,他開始要考慮糧食的供給問題。

  ??盛庸大步走進來笑道:“鐵大人,無須擔心糧食問題了,燕王不久將撤軍。”

  ??鐵鐺一怔,“這是為何?”

  ??“大人請看這份鴿信。”盛庸把信遞給了他。

  ??“是朝廷援軍要到了嗎?”

  ??“大人看看就知道了。”

  ??鐵鐺展開鴿信匆匆一讀,他臉上也出現了一絲驚喜,鳳陽大捷,遼東軍終於出兵了,但他眉頭很快就皺了起來,他是文官,比盛庸更懂得李維正選擇這個時機出兵的深層用意。

  ??“大人覺得不妥嗎?”盛庸看出了鐵鉉眼中的擔憂,不禁愕然。

  ??“遼東軍有甲兵數十萬,盛將軍覺得他們是支援我們方便,還是跑去鳳陽方便?”

  ??盛庸想了想,他心中也有了疑惑,“大人說得不錯,山東和遼東一衣帶水,當然是援助我們方便,跑到鳳陽去,是不是有點舍近求遠。

  ??“不僅如此,李維正還本末倒置了。”鐵鉉苦笑一聲道:“他想讓燕軍撤軍還不簡單嗎?派幾萬人出山海關,象征性的攻打一下北平,燕王能不撤軍?上次他在河北收攏敗兵時,不就這樣幹過嗎?他還用得著千裏迢迢跑到鳳陽去,而且還是本人親自出征。這意圖也太明顯了。”

  ??“鐵大人的意思是說……”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也!他是有政治目的才去的。”鐵鐺長歎一聲道。

  ??盛庸也有點擔心了,他連忙問道:“他會對皇上不利嗎?”

  ??鐵鐺搖了搖頭,“這倒不會,他此舉是想雪中送碳,博取最大的政治利益,估計我大明王朝又要出一權臣了。”

  ??盛庸沉默了片刻便道:“他隻要擁護皇上。我願聽從他的指揮。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飛奔而來,一名軍士大聲稟報道:“盛都督,燕軍撤退了。”

  ??盛庸霍地站起身,不用說,燕王也一定得到鳳陽的消息了。

  ??城頭上。盛庸和鐵鉉凝視著遠方的燕軍,看樣子燕軍並不是後撤,好像是北撤了,鐵銃大喜,連忙對盛庸道:“盛將軍,燕軍既無心戰,我們是不是追擊他們。”

  ??旁邊幾名大將也紛紛喊道:“將軍,下令吧!弟兄們可憋了一口氣盛庸目光收斂,他冷冷道:”不!這必是燕王的將計就計,他圍我們一個多月,一封鴿信都進不來,怎麽今天放進來了,我們如果追擊,必中他的計謀o“

  ??他轉身喝道:“傳我的命令,全軍不得懈怠,要嚴防今晚燕軍的突然殺回。”

  ??……

  ??朱棣哀痛之極,他的心腹大將張玉陣亡了。從得到這個消息開始,他一天一夜水米未進,不僅是張玉,他最精銳的三萬燕山鐵騎也全軍覆沒,朱棣對李維正的恨已經是劉骨銘心,直到今天他才明白李維正的真正用意。他不是要做什麽高麗王,他是要做大明的曹操,這麽多年來,他竟一直把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

  ??朱棣仿佛看到了一盤棋,這盤棋早在李維正被削職回鄉時便開始了,是他和父皇在下的一盤棋,這盤棋中無論是自己還是朱允炆、秦王、遼王、寧王,都不過是他們二人的棋子。難怪父皇要召他進京殺之,又難怪他不肯進京,隻可惜父皇駕崩後。竟沒有把這盤交給他的後人,就變成了李維正一個人在下天下之棋,利用自己和朝廷的戰爭,一步步實現他的目標,現在他成功了,利用李景隆二次大敗,在朝廷無兵可用時他出兵了,這個機會,他捏得太準了,這一步就是他的收官之棋,朱棣忽然有一種疲憊的感覺,做棋子的滋味不好受。

  ??“殿下真的要接受朝廷提出的議和嗎?”旁邊的謀士韓潞低聲問道。

  ??“這不是小皇帝提出來的,這是李維正提出來的。”朱棣長長歎了口氣,“我們不接受又怎麽辦?遼東始終是心腹大患。”

  ??“那殿下回去打算進攻遼東嗎?”

  ??朱棣搖了搖頭道:“這件事我也不知道,回去再商議。”

  ??說到這裏,他走到大帳門口,望著遠方黑黝黝的濟南城,不甘心地說道:“就算是議和,我也要拿下濟南城再說。”

  ??這是。一匹戰馬向燕軍大營疾馳而來,馬上斥候翻身下馬,跑進了大營,“殿下。濟南城情報!”

  ??朱棣精神一振,連忙問道:“快說!濟南城頭現在情況如何了?”

  ??“回稟殿下,濟南城頭依然在忙碌地戰備。沒有半點懈怠,反而更加戒備森嚴。”

  ??朱棣呆了一下,半晌他長歎一口氣道:“老天不給我戰機啊!”

  ??他無奈地擺了擺手,下令道:“傳令,大軍北撤,返回北平。”

  ??他又深深看了一眼南方的夜空,忽然一咬牙道:“李維正,那咱們就再來下一盤天下之棋吧!”

  ??燕軍正式北撤,但在天明前二突遭盛庸輕騎的銜尾追殺,燕王措不及防,後軍大敗,後軍主將陳亨在敗軍中被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