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等待機會
作者:高月      更新:2021-08-11 01:14      字數:4833
  維正受傷之事在第一天掀起了一股風浪後,很快便,每天談論這件事的人越來越少,五天後,這件事情幾乎讓人遺忘了,現在三所的情況和李維正上任之前沒有什麽區別,兩個副千戶輪流處理三所的事務,就仿佛根本就沒有什麽三所新千戶之事一樣。

  ??但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第六天晚上,一個告密的報告如一根導火線點燃了蓄勢已久的火藥桶,事實證明,這個報告最後竟改變了整個錦衣衛的格局。

  ??這天黃昏,在房間關了五天,喝了五天的湯藥,李維正終於忍受不住了,他起床披件外套,趁倩倩不放心鉛筆店,去店裏看看的機會,溜出了家門,當然,他不是一個人,五個親隨緊緊地跟著他,府門前的監視人還在,但已經沒有前幾天就蹲在門口那樣囂張,自從費廷安派了四十幾名弟兄在附近保護他後,監視就遠離了大門,在一百多步外蹲視。

  ??四十幾名弟兄分為兩班,一班白天、一班晚上,晝夜不息,見千戶大人出來,躲在各處的弟兄們都現身向他抱拳致意,李維正心中既感動又慚愧,他連連揮手向弟兄們道謝,這時,百戶羅廣才從對麵巷子裏出來,單膝跪下道:“屬下參見千戶大人。”

  ??李維正曾經懷過羅廣才的誠意,但費廷安卻告訴他,這是一個難得的正值的人,家境貧寒,又沒有後台,卻從不肯私貪一文抄家之物,屬於錦衣衛的另類,在錦衣衛中十分受排擠,一直不得重用,前年捕魚兒海之戰就是他探查到了北元皇帝地行營,及時通報藍玉大軍,最終使大明取得了對北元地決定性勝利,立下了這麽大的功績,他卻隻從小旗被升為總旗,這裏麵就是副千戶趙嶽壓著他,去年之所以能從總旗提升為百戶,是因為他中了武舉,錦衣衛就他一人,蔣有了麵子,對他特別提拔。

  ??而這次李維正因龍門所戰役升為千戶,使羅廣才感到了一種惺惺相惜,使他看到了一絲希望,決心跟隨李維正,他堅決不跟趙嶽去拉練,不料卻遭到了李維正的責打,事後李維正派人安撫他,他才知道千戶大人其實是在保護他,這令他十分感動、令他決定忠心於李維正,尋找自己的前途,這次費廷安告訴他,李千戶府第被人監視,需要有弟兄去保護,他立刻派了四十幾名弟兄環護左右,幾乎每天下朝後他都會來李維正府第周圍巡查。

  ??李維正感受到了他的誠意,他立刻上前單臂扶起了羅廣才,他望著這名身材魁梧大個子,誠懇地謝道:“這些天多虧你了,多謝!”

  ??“千戶大人不用客氣,這是屬下的職責,我也希望千戶大人能早日返回三所。”

  ??“快了,我這胳膊已經好多,等稍微再好一點,我就先到總衙辦公。”

  ??李維正和他一邊說,一邊走,不知不覺便來到了百十步外的道觀,李維正搬家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來過這裏,他見道觀十分破舊,似乎沒什麽人,便對羅廣才笑道:“咱們進去看看,在房間呆久了,也實在憋得慌。”

  ??他走進道觀。卻見五六名錦衣衛校尉手執弓箭蹲在靠牆地大樹上。牆地東麵就是他地府第。李維正向他們笑著揮了揮手。這時。從道觀裏走出兩名老道士。道觀香火慘淡。他們也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一名道士上前畢恭畢敬地行禮。“無量壽佛!歡迎施主來敝觀。”

  ??道士們眼睛不瞎。李維正地身後跟著這麽多錦衣衛校尉。那他當然就是頭了。他們不明白為何會突然來了這麽多錦衣衛。晚上也不肯走。有些就和他們擠在在一起睡覺。

  ??李維正微微點頭笑道:“道長。這兩日多有打擾了。我就是你們地鄰居。特來看看你們。”

  ??兩名道長一呆。心中不由暗暗叫苦。跟錦衣衛地高官為鄰。以後這道觀還會有香火嗎?心中叫苦。臉上卻裝作歡喜道:“原來施主就是我們地鄰居。榮幸啊!”

  ??李維正本來想去看看那條地道地出口。可身旁大群人跟著。他倒不好去了。便點點頭。轉身又出了道觀。剛出道觀。卻見一名錦衣衛士兵騎馬飛馳而來。他在李維正麵前停住。翻身下馬。在李維正耳邊低聲稟報道:“費千戶有緊急要事。他就在外麵等著。請羅百戶先將監視趕走。”

  ??李維正點頭,他立刻對羅廣才道:“去把監視趕走,從現在開始,不再需要他們了。”

  ??羅廣才傲然一笑,他立刻取下背上的長弓,翻身上馬,疾駛到大門前,用弓一指一名監視道:“我家千戶大人有令,這裏不歡迎你們了,給我速離去。”

  ??說罷,他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拉弓如滿月,對準八十步外的男子道:“此箭是警告,再不走,要爾狗命!”

  ??話音落,狼牙箭脫弦而出,箭似流星趕月,又如一道閃電向監視的麵門射去,蹲下一棵樹下地監視剛剛站起來,正驚慌失措,箭已經到了額頭,他嚇得魂飛魄散,想躲已來不及了,隻得閉眼等死,箭擦著他的頭皮而過,‘哚!’地一聲將他帽子釘在樹上,他捆髻地繩子也被射斷,頭披散而下,嚇得他大叫一聲,屁滾尿流而逃,另外兩名監視見勢不妙也跟著逃走了。

  ??羅廣才的神箭引來一片喝彩,李維正連聲讚歎,“果然高明之極,不愧是錦衣衛第一箭。”

  ??羅廣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卻不多言,三名監視逃走沒多久,費廷安便到了,他神情既緊張又激動,一下馬便對李維正道:“千戶大人,你等待地時機到了。”

  ??李維正攔住了他地話,“咱們去屋裏談。”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府門,來到了李維正地房間,費廷安取出一份用紅色信封裝的情報,紅色信封代表最高級別的情報,十分重要。

  ??“大人手不方便,就我來說吧!”

  ??費廷安打開情報便對李維正道:“事情生在一個時辰前的莫愁酒樓,有三名宮廷侍衛在一間雅室中飲酒,他們有點喝多了,其中一人說出了一樁天大的醜事,說宮廷侍衛

  ??宮中勾引宮女,導致多名宮女懷孕小產,這件事被掌報告了我們一名弟兄,寫成了這份報告,報告中有三名侍衛的名字。”

  ??李維正也大吃一驚,這侍衛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竟敢玩弄朱元璋的女人,他急問道:“這個周驥是什麽人?”

  ??費廷安歎了口氣道:“他就是江夏侯周德興地兒子。”

  ??‘周德興?’李維正的眉頭皺了起來,這個人他有點印象,好像給朱元璋算過命,在許多關於朱元璋的民間故事中,就有這個周德興的角色,他地頭腦中迅速估量這件事的價值,這件事如果坐實,恐怕包括周德興也難逃劫難了,當然,他李維正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會蠢到替素不相識地周德興掩蓋這件事,他關心的是這件事能不能成為他的奪權工具,沉吟良久,此事可行。

  ??現在的關鍵是如何繞過呂思遠,這種重要級別的報告一般都要經過呂思遠,由他匯總給蔣,最後才給朱元璋,這件事是他的一個賭注,無論如何不能讓呂思遠知曉。

  ??費廷安見李維正沉思不語,還以為他想幫助周德興,便連忙道:“大人,既然已經出紅色報告,這件事就不能隱瞞了,否則我們都要被殺頭。”

  ??李維正搖了搖頭道:“我擔心地不是這個,我是在想有什麽辦法不讓呂思遠知道。”

  ??費廷安想了一想便笑道:“如果不讓呂思遠知道,那肯定也不能讓蔣指揮使知曉,我知道這裏麵有一個小小的機會,這件事交給我,我會讓皇上明天一早看到此報告。”

  ??李維正大喜,“那就有勞你了!”

  ??他立刻提筆在報告中簽下了自己地名字,這就是他批閱過了,是六天來他所批的唯一一份報告,他相信朱元璋一定能理解他不按正常途徑上報地良苦用心。

  ??次日上午午時正,費廷安揣著這份報告來到了錦衣衛總衙門口,他並不進去,而是站在門口等待什麽,每天的這個時候,朱元璋派來地侍衛就會來錦衣衛取前一天的重要報告,這就是費廷安所等待的機會,取報告的幾名侍衛已經進去了,很快,他們端著一隻封了條的木匣匆匆從錦衣衛衙門裏走出,從費廷安麵前走過,大家都認識,點頭笑了笑。

  ??費廷安跟了上去,大約行了百步左右,他追上了侍衛,低聲喊道:“老苗,請留步!”

  ??侍衛停住腳步,有些詫異地看著他,費廷安取出紅色的信封道:“這是錦衣衛剛剛送來的急件,事關重大,如果拖到明天,事情就嚴重了,我們三所千戶已經批閱,請老苗轉給皇上,我會把副本送給蔣指揮使。”

  ??苗侍衛有些猶豫,這等於是繞過了蔣,於規矩上有一點點不符,不過這也有特例,指揮使不在京城時,緊急情報可有指揮使同知代為上呈,或錦衣衛千戶直報。

  ??費廷安也是宮廷侍衛出身,大家都很熟,還有費廷安的父親費天在宮廷侍衛中威信很高,這個麵子得給,苗侍衛想了想便使了個眼色道:“放上來吧!”

  ??費廷安大喜,連忙將報告放在木匣上,再三叮囑道:“此事事關重大,一定要交給皇上,否則咱們誰都吃不了兜著走。”

  ??“小費還信不過我嗎?”苗侍衛笑了笑,便揚長而去。

  ??費廷安有些忐忑不安地望著他們消失在承天門內,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這上麵了

  ??此刻朱元璋已經結束了早朝,正在禦書房中接見太子朱標,這幾天朱標身體略有好轉,朱元璋便拿了一些政務給他處理,今天召見朱標是為了廣東遭遇台風一事,戶部侍郎羅子齊和十七皇子朱權擔任廣東宣慰正副使,已經出了,但從這兩天廣東報來的最新受災情況來看,似乎比想象的還要嚴重,數十個縣的早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有幾個縣洪水泛濫,早稻更是顆粒無收,饑民遍野,許多人鋌而走險做了海盜,官倉糧食吃緊,廣東布政使請求皇上允許借調軍糧賑災。

  ??朱元璋對此事有些遲,他剛剛調閱了廣東的軍糧儲存記錄,還有存糧一百五十萬石,應該是足夠,但他擔心軍田也同樣受災,如果借調給民用,一旦軍糧吃緊,又調劑不及,廣東的近十萬軍隊生鬧事可不得了。

  ??“父皇,兒臣的意思是兩步棋同時走,一方麵先借調五十萬石軍糧給地方官府賑災,同時從浙江和福建調五十萬石民糧去還軍糧,等民糧抵達後再借第二批軍糧,這樣時間上就比較充分,否則全部指望別省調入,運力是問題不說,兒臣就怕時間上來不及了,造成大批民眾因饑餓而死亡,另外兒臣還擔心受災地瘟疫流行,這也是件大事,所以兒臣建議,最好讓軍隊也參與到受災縣的防瘟疫中,配合地方官及時掩埋屍體,防止疫病流行。”

  ??朱元璋點了點頭笑道:“我兒確實仁厚愛民,事事替百姓著想,軍糧借調可行,不過軍隊可不能過多接觸瘟疫病死,頂多讓軍醫參與,其實朕的想法是今年改變廣東省的官員考核辦法,以賑災和防瘟疫兩項為主要指標,做得好升官提拔,做不好就地免職。”

  ??朱標連忙施禮道:“還是父皇想得周到,兒臣同意。”

  ??朱元璋隨即命內閣學士草擬了旨意,下廣東,處理完此事,朱元璋見兒子氣色不錯,並沒有勞累的樣子,他心中欣慰,又對朱標笑道:“最近皇兒有沒有什麽困難,可告訴父皇,父皇替你解決。”

  ??朱標見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立刻躬身長施一禮道:“父皇,孩兒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不知父皇能否答應?”

  ??周德興案生在洪武二十五年,這裏因劇情需要提前了兩年,特此說明。

  ??弱弱地問一句,還有月票否?推薦票也行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