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汝南許劭
作者:逐風散人      更新:2021-08-11 00:59      字數:2721
  “……高祖出平城,在白登被困,據說不是因為匈奴人多麽強悍,而是士卒被凍死大半,扶餘……更冷,平民耕作可以,但在數九寒天如何禦寒?”

  ??“以訛傳訛罷了,春夏勞作,秋冬穴居,絕無問題,平城白登皆在某治下,士民殷富,元皓沒有提及嗎?”

  ??……

  ??提了一點,我不信!通篇就是騙我去並州,怎麽看這都是在葉風的威逼利誘下寫的書信,元皓一向剛直,怎麽會這樣呢?

  ??“再者潁川四戰之地,留在此地則死無日也,子輔、元皓之宗族如今盡皆居於雁門,背山臨水,無憂無慮,奉孝何不效仿,一則全朋友之義,二則了了某殷殷求才之情。”

  ??呀!這廝的真麵目露出來了,挾持家人宗族!難怪以元皓之剛也委曲求全……想到此處郭嘉冷汗直流,還好剛才沒有輕易答應!

  ??“公之好意嘉心領了,某寒門小戶實在沒有什麽需要遷徙的,塞北苦寒某身子單薄,實在不宜前往,實在是替元皓兄擔心啊。況朝廷有袁氏在,四世三公為我大漢中流砥柱,王子師剛正方嚴,黃宛明辨區直,區區一個董卓能興起多大的浪,公多慮了。”

  ??放著偌大的中原不爭,卻屬意塞北大幕,瘋了!!!

  ??……

  ??話不投機半句多,一個沒有大誌的蠢夫,不思花花中原卻每天想著苦寒的地方,竟然還要以那裏做根基……郭嘉明確直接的拒絕了。

  ??如一盆冷水潑在燒紅的烙鐵上。葉風的心裏霎時冒起了一股煙,殺氣不受控製的四溢而出,仿佛感覺到了葉風的殺氣,郭嘉神情更見鄙夷,招攬不到就想滅口嗎?不急不忙的起身,告訴你,某不是不怕死,而是某死不了……那麽多人都想殺我,可是沒有一個能成功的。

  ??好吧,讓你多活兩天。係統對於未出仕人士的保護不是一般的嚴密,即便是一個平民在沒有從屬沒有任務的情況下也殺不死,葉風來了一口深呼吸,“既然奉孝不願,某也不強求,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奉孝閑暇之時可去往並州遊曆一番,當知某言不差。數月後葉某回歸京師,再來拜訪。且看某言如何。”

  ??“一定,一定。告辭,告辭!”看你個大頭鬼,現在就有殺心,去了就走不了了!

  ??郭嘉急火火的告辭離去,縱然知道葉風殺不了他,可是被猶如實質的殺氣壓迫著實在不好受。

  ??“恕不遠送!”

  ??求賢如渴的心情杳然無影蹤,還以為郭嘉主動拜訪大事可期,原來這家夥是來刺激我,以他專門究人心思的做派怎麽可能不知道我的來意。插科打諢,看不起朔方,哼哼,四世三公的袁家就那麽好?過上兩個月就知道亂不亂了,郭鬼才還是年輕啊,臨機機智無雙,可是大勢把握甚至還比不上田豐諸人。

  ??希望幾乎完全破滅。再呆著也沒什麽意思,即刻啟程前往下一站:汝南平輿。

  ??平輿乃君子陳蕃的家鄉,淵有二龍,許劭、許靖。

  ??許靖曾為巴郡、廣漢、蜀郡太守。劉備入蜀後為左將軍長史、太傅、司徒,位列三公,法正認為他有虛譽而無其實,但是其名聲很響,非常響,以至於再被劉備不恥的情況下做到了三公之一,劉備為什麽看不起他呢,因為成都被圍的時候這廝逃跑卻走漏了風聲被抓住了,他的名聲為什麽那麽響呢?以至於諸葛亮都對其禮敬有加!

  ??隻有一個原因,月旦評!

  ??年輕時識人倫,好評論,得其一言,就能平步青雲,進入上流社會的圈子,他很厲害,隻是還有一個人更厲害,從弟許劭!

  ??《後漢書。許劭傳》:“林宗懷寶,識深甄藻,明發周流,永言時道,符融鑒真,子將人倫。守節好恥,並不逡巡。”許劭為人正直得多,從兄許相讒事宦官位列三公,致台司封侯,數請許劭,許劭恥其為人,不至,司空楊彪辟,不就,最後從劉繇奔豫章,不堪勞頓,死了。

  ??縱然沒有高位,許劭的名聲卻非許靖能夠相比的,曹操沒發跡的時候就專程找他相麵,可是許劭不給麵子,直到曹操急了耍起痞子行徑逼迫,許劭才從牙縫裏蹦出幾個字: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三國誌中說是: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意思差很多,也不知道後漢書和三國誌哪個更值得相信……不過曹操大喜,曆史證明他也確是雄才!

  ??許劭的牛逼也不是許靖能比的,深受郡守徐繆的喜愛,做了功曹,主管一郡人事任免和錢糧,因為和許靖私交不好,所以許靖沒有謀到一官半職,靠給人磨麵度日。

  ??葉風的目的就是找這牛人給句評語。有了他的評語才能真正被士人認可,輿論的力量是無窮的,而這許劭就是當時輿論的風向標。

  ??時局動蕩,朝廷日新月異,鬼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事情,葉風沒有時間久待,快馬加鞭,跋山涉水,三日後抵達平輿,恰好是月底,遞上拜帖求見,第二天就可以得到評語了。

  ??帖子上一長串的名頭很唬人,不是皇親國戚沒有軍功甚難封侯,葉風此時完全不是曹操那微末小吏能比的,許劭對於這異性的縣侯不能不尊重,立即接見。

  ??不過士大夫麵子不能丟,所以隻派了管家接入,本身隻是在葉風進門的時候站起來招呼一下,那是相當的傲!

  ??有求於人,不能計較這些,葉風拱手為禮:“某千裏來奔,終於得見大賢,不勝榮幸。”

  ??“葉公謬讚,請!”

  ??看座,上茶,葉風想先拿下評語,可是許劭卻不肯破了規矩,葉風一問,則微笑不語。nnd!莫非要學習曹阿瞞的那一套,霸王硬上弓拿把小刀架在脖子上才肯吐露真情?可是人家以禮相待,不是像曹操那樣被拒之門外,不好翻臉!

  ??士大夫的這一套最是煩人,毛老人家說他們又臭又硬是有道理的,明明沒什麽用還要擺架子,儒家把華夏坑苦了,不是說儒家不好,可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不好了,陳湯喊出犯我大漢雖遠必誅的時候,一個漢軍可以幹翻三個匈奴人,被漢軍趕跑的匈奴人在羅馬稱王稱霸,之後強漢被儒家教育的一直被打壓再打壓!至今淪為鮮卑狗的糧食,其後更被五胡亂華!真是成也儒家,敗也儒家!

  ??一路閑扯,最後會談的結果是禮送出門……

  ??一下午的時間竟然用來和一個酸儒閑扯淡,對上這種死硬分子,葉風也隻有無奈告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