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這樣糾結,有意思嗎?
作者:堂燕歸來      更新:2021-08-10 23:09      字數:4414
  袁術幾乎要氣瘋了。

  ??他萬沒有想到,自己寶貝的兒子,前腳才發回戰報,請他放心,後腳就大敗於袁方。

  ??而且,還被袁方所斬。

  ??就在袁術痛不欲生時,第二道的噩報,緊接著被送到。

  ??閻象被俘,投降於袁方,並勸大將橋蕤叛國投敵,鍾離不戰而下,三萬多大軍,盡隨歸降袁方。

  ??這第二道情報,如驚雷一般,轟落在袁術的頭頂上,轟得他頭暈目眩,幾欲吐血。

  ??“閻象,橋蕤,你們兩個逆賊!朕待你們不薄,你們竟敢背叛朕,竟敢投降那個無恥的小賤種!”

  ??袁術捶胸跌足,破口大罵。

  ??氣極之下,袁術怒氣攻心,張嘴便狂噴一口老血,當場就昏死過去。

  ??富麗堂皇的皇宮,立時陷入了驚恐之中。

  ??噩報的消息,很快就由皇城,散往了壽春大街小巷。

  ??舉城嘩然。

  ??太子袁耀被殺,第一文臣閻象和大將橋蕤投敵,三萬多大軍不戰而降,這一連串驚人的噩報,足以讓整座壽春城,陷入了恐慌之中。

  ??那些文臣武將,還有權貴們,對袁方的兵威,自然是恐懼到了極點。

  ??相反,平民百姓們卻皆暗喜,眼前的希望更添一重,他們都巴不得袁方能早一日殺到,滅了袁術這個殘暴的昏君。

  ??當年袁方偷襲壽春,釋放三萬奴隸,已是將他解放者的形象。散播往了淮南大地。

  ??袁術窮奢極欲,無休止的壓迫百姓,百姓們早就苦不堪言,日夜都盼著袁方這個明主,能夠早日來解救他們。

  ??今袁方大勝,威名震動淮南,百姓們焉能不暗喜。

  ??在沉重打擊之下,袁術足足昏了半日,方才幽幽轉醒,前往金殿召集眾臣議事。

  ??“太子被那逆賊所害。閻橋兩個叛賊降敵。小賊的大軍正逼近壽春,爾等誰願挺身而出,為朕報仇雪恨?”袁術有氣無力的環望群臣。

  ??眾臣們都低頭不語,個個麵色黯然。無人敢站出來挑戰袁方。

  ??袁術大失所望。萬不想群臣這般怯懦。當此國難之時,卻無人能為他分憂。

  ??正欲發怒時,階下黑麵之將出班。拱手慨然道:“陛下,飛願領一軍去駐守下蔡,必叫那小子師老城下,無功而返。”

  ??袁術大喜,低頭一看,卻見請戰之人,正是前番被他拒絕的張飛。

  ??眼見張飛請戰,袁術好生的慚愧,暗想早知今日,當初就該派張飛領軍出征,也不至於落得今日這慘敗的境地。

  ??袁術無人可用,也隻得將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張飛這個新降之將上,當即下旨,令張飛領一萬兵馬,前去死守下蔡。

  ??下蔡乃是通往壽春最後一座城池,下蔡一破,壽春就將直麵袁方兵鋒。

  ??袁術手下隻餘兩萬兵馬,今為守下蔡,已是被張飛分去半數的兵力。

  ??張飛殺機如火,領下旨意,慨然拜辭而去。

  ??袁術方自派出張飛,心中又暗忖:“張飛勇武無雙,或可抵擋那小賊,可是他畢竟乃新降之將,今他帶走我半數兵馬,若心生異心,豈非釀成大禍……”

  ??袁術越想越覺著不放心,猶豫再三,趕忙又派出部將雷薄,去充當張飛副將,以作監視張飛之用。

  ??……

  ??當塗以西。

  ??戰旗遮天,兵甲森森,“袁”字的大旗,迎風飛舞。

  ??袁方率領著六萬大軍,沿著淮水,浩浩蕩蕩的向著壽春方向進軍。

  ??西麵四十裏處,就是下蔡城,那是通往壽春路上,最後一道的一障礙。

  ??大軍行進的同時,袁方已派出了徐晃,率五千精兵,輕裝前進趕往下蔡。

  ??袁方是估摸著,袁術主力盡喪,怕已無心去去守下蔡,故他要先派輕軍,搶先奪取下蔡。

  ??“河北軍已集結了十萬之眾,這場仗不能拖太久,必須盡快滅了袁術,抽身北上才是……”

  ??袁方神思時,諸葛亮從前麵飛奔而至,打斷了他的思緒。

  ??“師父,西麵急報,徐晃在下蔡以東十餘裏,中了敵軍埋伏,兵敗而歸。”諸葛亮沉聲道。

  ??徐晃中伏,兵敗而歸?

  ??袁方劍眉一凝,微微有些驚訝。

  ??徐晃那是什麽人,那可是當世良將,武道鍛骨級別的強者,是他麾下數一數二,可堪大任之將。

  ??袁術在遭此大敗後,麾下竟還有人能設伏擊敗徐晃,如何能不叫袁方感到稀奇。

  ??“是什麽人擊敗了徐公明?”袁方奇道。

  ??諸葛亮道:“就是那個大耳賊的三弟,張飛。”

  ??張飛?

  ??如雷貫耳的名字,響起在袁方耳邊,不禁令他又是一奇。

  ??自下邳一役後,袁方就得知張飛跟劉備反目,背劉備而去,卻一直不知張飛身在何處。

  ??今日,就在他討伐袁術之時,卻不想,張飛竟然投奔了袁術。

  ??袁方當即把閻象叫來,從他口中,才得知了張飛在汝南落草為寇,接著又為袁術所招納的前因後果。

  ??“張飛,沒想到會在這裏撞見你,怪不得徐晃會敗於你之手。”袁方喃喃道。

  ??張飛武道遠勝於徐晃,統兵之能也極強,袁術派他出手,出其不意的擊敗徐晃,倒也在情喇中。

  ??“師父,這張飛乃大耳賊的餘孽,現在他自己送上門來,是他自尋死路,咱們即刻發兵殺往下蔡,誅了此賊吧!”諸葛亮殺機沸騰的叫道。

  ??袁方的眼睛,卻閃過一絲異色。

  ??如果在幾年前,袁方確實想殺張飛,因為他知道,劉關張桃園三兄弟,乃是鐵板一塊,他要殺劉備,就必須連關張二人一並宰了。

  ??但自張飛跟劉備割袍斷義,反目分道之後,袁方就改變了想法。

  ??張飛既與劉備已斷絕了兄弟之義,那如此一員大將,若能收為己用,對袁方來說,豈非如虎添翼。

  ??要知道,曆史上的張飛,那可是為蜀漢帝國,撐起了半邊天的棟梁人物。

  ??這樣的人物,其能力和重要性,可是勝於徐晃這一級別的將領。

  ??神思滾滾,袁方心中,不禁已動了收降張飛的念頭。

  ??沉吟片刻,袁方旋即下令,六萬大軍繼續前進,一路殺往下蔡。

  ??次日天明時分,袁方大軍進抵下蔡城東,逼城下寨,形成了壓迫進逼之勢。

  ??張飛雖於前一役,設伏勝了徐晃一場,但也深知他與袁方實力相差甚遠,故趕在袁方大軍到來前,果斷的率軍回撤下蔡,擺出一副堅守之勢。

  ??大軍安營已畢,袁方便修書一封,派人往下蔡與張飛,邀其城前一聚。

  ??張飛倒也是痛快,二話不說,當即就回複袁方,願跟他一會。

  ??正午時分,袁方率五百精騎出營,徑直望下蔡東門而去。

  ??五百餘騎兵,駐馬於城門前兩百步外。

  ??袁方駐馬橫戟,昂首閑立於陣前,坐等著張飛前來。

  ??未幾,城門大開,張飛一人一騎,拖著丈八蛇矛,緩緩的步出了城門。

  ??遠望瞳一掃,果然是張飛。

  ??再張城頭一線四掃,袁方也未發現伏有弓弩手之類,打算暗算他的兵馬。

  ??袁方遂撥馬上前,斜拖著方天畫戟,迎著張遼而上。

  ??兩騎相距七步,彼此停下腳步,傲然對立。

  ??“張翼德,好久不見了。”袁方淡淡一語,語氣中倒無敵意。

  ??張飛則圓目環睜,瞪視著他,沉聲道:“袁方,你我之間還有什麽話可說,你有本事盡管來攻城,有我張飛在此,看你能不能攻破下蔡!”

  ??袁方微微一笑,不以為然道:“張飛,你我之間沒有什麽不共戴天之仇,你何苦跟我過意不去。”

  ??“笑話!”張飛一聲冷哼,“當年徐州之時,你我不知交鋒多少次,你還敢說我跟你沒仇?”

  ??張飛還念著當初,兵敗於袁方之恥。

  ??袁方卻道:“當年你我之所以交戰,乃是你誤信了劉備這個偽君子,你既然已看清劉備嘴臉,跟他割袍斷義,那你我之間的仇怨,也該跟著一筆勾銷才對。你張飛也算算光明磊落的漢子,整天糾纏這些沒來由的所謂仇恨,你不覺得很沒意思嗎?”。

  ??袁方揭出了劉關反目之事,以此來化解張飛的怨氣。

  ??此言一出,張飛果然身形一震,眉宇間閃過一絲若有所思之意。

  ??當初割袍斷義,離開劉備後,張飛還曾心生過後悔,覺得有點對不住劉備。

  ??但當他聽聞,濮陽一役,劉備被俘之後,竟然公然宣稱自己是大漢皇帝時,張飛對劉備的那點歉疚,就此煙銷雲散。

  ??倒不是張飛是個堅定的擁漢者,否則他也不會投奔稱帝的袁術,而是因為,張飛徹底的看清了劉備嘴角。

  ??從桃園結義時,劉備就口口聲聲,說要匡扶漢室,但結果,劉備在臨死前,卻才露了他真實的野心和嘴臉。

  ??這讓張飛徹底認清,劉備有多麽的虛偽,根本就不配做他的兄弟。

  ??他之所以跟袁術作對,其實已無關於劉備,隻因當初敗於袁方,心裏邊憋著一口氣,所以想借袁術之手,出這一口惡氣。

  ??袁方洞察人心,對張飛的心思,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眼見張飛神色有異,袁方當即道:“張翼德,你應該看得出來,袁術乃是昏主,這樣的人,根本不配你張飛效忠。歸順我袁方吧,有你相助,何愁我大業不成,我必叫你張飛青史留名!”(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