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決定勝負的,不是血統!
作者:堂燕歸來      更新:2021-08-10 23:09      字數:4595
  袁術舉目望去,卻見那請戰之人,正是他新招納不久的張飛。

  ??當初下邳一役後,張飛對劉備失望透頂,割袍斷義,分道揚鑣後,獨自逃往了汝南。

  ??張飛憑著自己本事,招納了千餘黃巾餘賊,遂於汝南和九江交界一帶,落草為寇。

  ??汝南近壽春,袁術聞知後,就派人前去招攬張飛,想要收為己用。

  ??當年下邳被圍,袁術曾發兵前去救援,說起來,袁術對張飛還存有恩情。

  ??更重要的是,袁術跟袁方有仇。

  ??考慮到落草為寇,終非長久之計,袁術既然相招,張飛便索性率千餘部眾,投靠了袁術。

  ??袁術知張飛武道超絕,又頗有用兵之能,今見他請戰,當場就想應允。

  ??這時,另一人卻出班,拱手道:“父皇,兒也願統兵出征,滅殺了袁方那小賊,定將他的項上人頭獻於父皇,以報前次盱台之仇。”

  ??袁術移目一掃,不禁麵露喜色,卻見那請戰者,正是他的太子袁耀。

  ??沉吟片刻,袁術猛一拍案,欣然道:“好,耀兒既有此膽略,朕焉能不許,朕就與你四萬兵馬,前往鍾離去阻擋那賤種的進犯。”

  ??張飛雖猛,但卻是新降之將,畢竟是外人。

  ??袁耀卻是自家兒子,跟張飛相比,袁術當然更願意把四萬大軍,交在自己兒子的手中。

  ??張飛眼見自己所請被拒,黑臉上閃過一絲不悅。隻得悶悶不樂的退了下去。

  ??眾臣退下,袁術已急著還往內宮,去享受他那三千佳麗。

  ??這時,他的首席謀臣閻象,卻悄悄留了下來。

  ??眼見四下無人,閻象便壓低聲音,拱手進言道:“陛下,袁方此番來勢洶洶,臣隻恐太子非是那小子的對手。”

  ??袁術一聽就不爽了,沉著臉道:“耀兒乃朕嫡子。袁方那小子。不過是袁紹那賤種的私生子,比其父還要卑賤,耀兒豈會打不過他。”

  ??袁術語氣傲慢,自恃尊貴無比。仿佛戰爭的勝負。竟是決於誰的出身更高貴。

  ??他渾然忘了。高貴如他,當初又是如何慘敗於袁方這個“賤種”。

  ??閻象眉頭暗皺,麵對袁術這番“貴賤論”。似乎是有些無奈。

  ??“太子出身自然是尊貴,隻是卻欠缺實戰經驗,不似陛下這般身經百戰,神武雄略,臣以為,唯有陛下禦駕親征,方能擊敗袁方的入侵。

  ??閻象退而求其次,便想勸袁術親征,袁術的武略就算再弱,至少也比那個從未上過陣的太子強。

  ??袁術被閻象恭維的得意,立時就動了禦駕親征的念頭。

  ??那念頭,卻隻一閃即逝。

  ??袁術摸了摸沉甸甸的大肚子,又想想內宮中,那些如花似玉,正等著他臨幸的妃子們,那禦駕親征的念頭,很快就消逝。

  ??眼珠子那麽一轉,袁術便幹咳一聲,拂袖道:“朕還有許多朝政要處置,豈能輕離京師。你就隨同太子一同出征,有你從旁出謀劃策,相信耀兒必可擊敗袁方那賤種。”

  ??“陛下……”

  ??“不必再多說了,你速去準備準備,克日隨太子出征吧。”

  ??袁術不想再聽閻象的勸說,大步揚長而去,迫不及待的還往內宮。

  ??望著袁術那肥碩遠去的身影,閻象隻能暗暗搖頭,無奈一歎。

  ??幾天後,太子袁耀,率領著四萬大軍,東出壽春,前往迎擊南下的六萬袁軍。

  ??……

  ??盱台,袁軍大營。

  ??中軍大帳中,袁方與諸文武,商議著兵進壽春之策。

  ??斥候入報,將袁術派其子袁耀前來迎戰的情報,報上前來。

  ??“袁耀?此人能力如何?”

  ??袁方將目光轉向了紀靈,袁術班底虛實,紀靈這個曾經的袁術大將,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紀靈拱手答道:“回主公,袁耀此人乃袁術長子,平素袁術征戰在外,都是此人留守。就末將所知,這個袁耀與其父一樣,不過也是一個紈絝子弟,根本毫無戰陣經驗。”

  ??“這樣一個人,袁術也敢用其來阻擋我們?”徐晃不解道。

  ??袁方冷笑一聲:“袁術此人跟袁紹一樣,疑心甚重,他這是不放心別將統帥他的軍隊,不得已之下,才讓兒子領軍出征。”

  ??袁方對袁術的為人,已是了如指掌。

  ??“主公所言甚是,不過袁耀雖無能,但跟隨他而來的閻象,卻頗有幾分智謀,還有大將橋蕤,也有些能耐,此二人不可小視。”紀靈卻又提醒道。

  ??“獅子就算再凶猛,被一隻綿羊率領,又能有什麽出息,那二賊,不足為慮。”

  ??袁方自信從容,判明敵情虛實,當即下令大軍推進,向著上遊鍾離城進軍。

  ??淮水自西向東流入大海,從盱台城向西,淮水兩岸分別有鍾離、當塗、下蔡三座大城。

  ??其中,鍾離城乃最東麵一城,可謂拱衛壽春門戶。

  ??當塗一城,則位於鍾離城以西,渦水入淮之口,扼守著渦水要害。

  ??至於這渦水,則自北向南而來,穿越袁方控製的沛國,是匯入淮水諸水係之中,十分重要的一條。

  ??袁方自率主力進軍鍾離,張遼的偏師則從渦水南下,進攻當塗,袁方分兵兩路,就是要令袁術首尾不能相顧。

  ??幾天後,袁方大軍進抵了鍾離一線。

  ??此時,袁耀已先派其大將橋蕤,率兩萬大軍進駐鍾離,依靠堅城,擺出一副堅守不戰的態勢。

  ??袁方毫不遲疑,大軍下寨已畢,便對鍾離城展開輪番猛攻。

  ??連著強攻了三天,鍾離城竟是巍然不動。袁方這才發現,他有些小瞧了敵軍的防守能力。

  ??當年袁術大敗於袁方,逃歸壽春之後,生恐袁方率軍來伐,早就征用民力,對鍾離城加以修築,將其修成壽春東麵壁壘。

  ??袁術敢讓其子率軍前來,正也是仗著這座堅城,在袁術看來,他的寶貝兒子隻要堅守住鍾離。則袁方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休想突破他的防線。

  ??判知敵城堅固,袁方果斷的下令停止進攻,他必須要把士卒們寶貴的生命,留著跟袁紹決戰。而不是浪費在攻堅之上。

  ??一時間。進軍壽春的戰略。似乎受到了阻礙,四萬袁軍按兵不動。

  ??中軍大帳之內,袁方劍眉微皺。凝視著懸掛的地圖,目光中閃爍著機謀。

  ??沉吟半晌,袁方比劃著地圖道:“鍾離城堅,若是能繞過鍾離,直接攻下其西麵的當塗,鍾離之敵必不戰瓦解。”

  ??眾人的目光,由鍾離城,移至了上遊百裏之外的當塗。

  ??紀靈卻顧慮道:“張文遠他們的偏師,就在當塗北岸,隔岸跟袁耀本軍對峙。袁耀在當塗布有兩萬兵馬,且張文遠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戰船,想要強渡淮水,直攻當塗怕是沒那麽容易。”

  ??這時,諸葛亮卻眼前一亮,忙道:“師父,倘若我們能將袁耀大軍,盡數誘至鍾離一線,到時咱們再暗中派兵饒過鍾離,集中兵力進攻當塗,或許能趁袁耀兵力空虛,一舉拿下當塗。”

  ??諸葛亮的話,提醒了袁方,一個念頭驀的在腦海中亮時。

  ??紀靈卻又道:“我們的兵馬可以從北岸,悄悄的調往當塗一線,可是這船筏調運,卻隻能經由淮水,根本無法瞞過敵軍耳目。一旦敵人發現,我們大規模的向當塗一線調運船隻,他們必就會發覺我們的企圖,到時隻需於當塗增兵,我們的計劃,豈非就是空忙乎了一場。”

  ??袁方手摸著下巴,劍眉深凝,陷入了沉思,喃喃道:“如何能把船筏,不動聲色的調往當塗一線,又能瞞過敵人耳目,卻是一件棘手之事……”

  ??噗~~

  ??角落裏灌酒的郭嘉,忽似嗆到了一般,張口狂噴了一口酒,噴到滿帳都是。

  ??諸葛亮小臉一沉,抱怨道:“我說郭先生啊,這都是火燒眉毛了,你還有心思喝酒,真是的。”

  ??郭嘉抹著嘴角酒漬,卻笑眯眯道:“我不喝酒,哪裏來的靈感,想到解決船筏瞞天過海的計策呢。”

  ??此言一出,袁方眼前頓時一亮。

  ??“好你個奉孝,我就知道這酒不能讓你白喝,快說,有何妙計?”袁方興奮的催促道。

  ??郭嘉遂是咂巴著酒,不緊不慢的,將自己的計策道出。

  ??袁方聽著,少年的嘴角,不禁揚起一抹詭笑。

  ??當下,袁方便用諸葛亮和郭嘉,二人聯合獻上的妙計,不斷從上遊張遼所部,抽調兵馬前來鍾離一線,以營造出他將集中全力,強攻鍾離的聲勢。

  ??袁方這般一調兵,立刻就引起了袁耀的警覺,他很快就調當塗之兵,前去增援橋蕤。

  ??七天之後,屯於鍾離的淮南軍,數量已達到三萬五千餘眾,而當塗之敵,則隻餘下五千餘人。

  ??時機已到。

  ??當天晚上,袁方便留顏良打著他的旗號,留守鍾離大營,他自己則率三萬兵馬渡過淮水,沿著淮水北岸,星夜兼程的趕往上遊,與張遼所部會合。

  ??大軍疾行一天一夜,是日黃昏,袁方進抵了當塗北岸。

  ??大軍與張遼所部會合,集結於此的兵馬數量,已達到四萬之眾。

  ??現在,袁方要做的,就是用足夠的船筏,運送這四萬大軍,殺上南岸,攻陷當塗城。

  ??殘陽西斜,四萬將軍,肅列於水營沿岸。

  ??袁方坐胯赤兔,直抵棧橋,目光張遼道:“文遠,時機已到,都給我亮出來吧。”

  ??張遼領命,向著部下喝道:“把棧橋上的蘆葦,統統都給我掀去。

  ??餘千名士們,在連綿數百步的棧橋一線忙乎起來,將那些密密的蘆葦偽裝掀去。

  ??袁方的鷹目中,多達兩百艘的船筏,如變戲法似的,出現在了將士們的眼前。

  ??數萬將士,眼瞅著那憑空出現的船筏,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

  ??袁方嘴角揚起一抹冷笑,方天畫戟一揮,厲喝一聲:“全軍上船,隨我殺往南岸,讓袁耀那個紈絝子弟,知道我袁方的厲害!”(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