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料事如神!
作者:堂燕歸來      更新:2021-08-10 23:08      字數:4460
  複仇的絕佳時機?

  ??往昔的諸般仇恨,瞬間浮現於心頭,一想到被袁方屢屢擊敗,一路被驅趕的狼狽經曆,劉備心頭壓抑的怒火,就禁不住重新燃燒起來。

  ??這仇,劉備一直都記著,隻不過,他在等一個絕佳的時機。

  ??“袁方那小賊雖勝了袁本初幾場,但袁本初的實力畢竟擺在那裏,這樣耗下去,小賊早晚必敗。大哥若能勸得陶公出兵,也算賣了袁本初一個人情,將來大哥有這顆大樹做外援,州牧的位子必能坐得更穩。”

  ??關羽頗有幾分智謀,洋洋灑灑的在那裏,劉備給細數的好處。

  ??劉備陷入了沉思,拳頭也在暗暗的緊握,似乎越發的被關羽打動。

  ??這時,關羽又道:“倘若袁方那小子不滅,早晚必是徐州威脅,咱們若能出兵,滅了那小賊自然最好,再不濟,也可奪還琅邪失地。那個時候,大哥憑著巨大的功績,再加上曹家的鼎力支持,陶公若是一去,誰還能阻擋大哥繼承州牧之位。”

  ??州牧之位!

  ??這四個誘人的字,才真正打動了劉備,令他精神陡然間亢奮起來。

  ??再無猶豫,他猛一拍案,毅然道:“雲長說得對,袁方小賊殘暴不仁,今更大逆不道的做出叛父之舉,如此所為,簡直是人神共憤,我劉備乃大漢宗親,奉行仁義,豈能容這不忠不孝的惡徒放肆!”

  ??劉備決心已下,當即修書一封。令那使者回複給袁紹,答應袁紹所請。

  ??緊接著,劉備便離開郯城,親自前往下邳,去說服陶謙出兵。

  ??……

  ??兗州,東郡。

  ??曹家大營,中軍大帳。

  ??“真沒想到,這個袁顯正當真了得,竟然連敗袁本初數場,袁家三父子竟還皆為他所傷。”曹操翻看著手上情報。不自禁的感歎道。

  ??袁譚被砸碎了一臂。袁尚被屁股射了一箭,袁紹則給石彈撞傷了腿,袁家父子三人,可不都給袁方這個“逆子”所傷。

  ??帳中的幾員親信文武。也皆震動感慨。無不為袁方的“壯舉”所驚歎。

  ??荀彧卻道:“袁方能以萬餘之眾。擋下袁紹五萬雄兵,確實是有過人之處。不過,他袁家父子僵持不下。對我們來說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荀彧話未言盡,隻微微而笑。

  ??曹操豈聽不出他言下之意,微捋短須,嘴角也揚起一抹詭笑。

  ??袁紹被袁方拖住,越晚統一河北,對他曹操自然越有利。

  ??正這時,典韋卻入帳,報稱袁紹的使者逢紀,已經在帳外,請求相見。

  ??“逢紀,他來做什麽?”曹操麵露疑色。

  ??荀彧冷笑道:“還能有什麽,多半是袁本初久攻不下,派人來催我們進攻高唐。

  ??曹操眉頭一凝,臉色微微沉下,明知逢紀來意,卻不敢怠慢,趕緊親自出營相迎。

  ??袁紹乃盟主,實力又強,逢紀乃其使者,曹操自然不能怠慢。

  ??曹操以盛大的禮數,親自率文武相迎,而那逢紀卻派頭十足,一副倨傲之勢,儼然如上級來視察下屬一般。

  ??左右典韋等武將,皆是嗔怒,恨不得將逢紀撕成碎片。

  ??曹操亦暗怒,卻選擇了隱忍。

  ??迎入大帳,一番客套後,逢紀嚴辭表達了袁紹本人,對曹操按兵不動的不滿,並以命令般的口氣,嚴厲督促曹操兵進高唐,攻擊袁方的側翼。

  ??曹操忍著一口氣,任由逢紀“訓斥”過後,方才將他敷衍送去休息。

  ??逢紀前腳一走,曹操後腳就猛一拍案,怒罵道:“好你個袁本初,你還真把我當你的部下了,竟然敢派人來訓斥我,簡直是欺人太甚!”

  ??曹操一怒,帳中諸將無不憤慨,皆叫嚷著把逢紀斬了,幹脆就跟袁紹翻臉。

  ??一片憤惱的氣氛中,荀彧卻淡淡道:“袁本初實力強大,今主公方坐穩兗州,實力尚未強大到與袁紹翻臉的時候,主公還是隱忍為妙。”

  ??曹操也隻是一時憤怒,拍案罵過之後,權衡利弊,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吐過幾口悶氣,曹操不悅道:“那文若你說,袁本初叫我攻高唐,我是攻還是不攻?”

  ??荀彧不假思索道:“今已到了這般地步,不攻就形同於跟袁本初翻臉,彧以為,我們已不能再按兵不動,得有些實質性的舉動,哪怕對高唐稍稍發起進攻,隻要能堵住袁紹的嘴就好。”

  ??曹操沉默下來,他明白荀彧的用意。

  ??先前他本想佯裝進攻,實際按兵不動,但現在,佯裝已經不管用,他必須對高唐發進實際的攻擊,非得付出點兵馬死傷,才能把袁紹對付過去。

  ??曹操沉默不語,心中思緒卻翻滾如潮,盤算著天下的局勢,計算著敵我間的力量對比,權衡得失之勢。

  ??沉吟許久,曹操輕歎一聲,咬牙道:“文若說得對,為了堵上袁紹的嘴,也隻能出點血了。”

  ??畏於袁紹的威勢,曹操決定對袁方運兵,經數天的準備,三萬大軍終於越過州界,向著南岸重鎮高唐,殺奔而去。

  ??……

  ??平原,故瀆壁壘。

  ??“糜家從徐州傳來急報,陶謙已被劉備說服,目下正在向郯城一線集結兵馬,準備大舉北上,向我琅邪發動進攻。”

  ??“高唐郭淮急報,曹操的大軍已越過邊界,沿黃河東進,向高唐逼近。”

  ??“冀州細作有報,袁紹已下令增兵,數以萬計的生力軍,正源源不斷向平原一線增援。”

  ??“並州有報,袁熙已攻克晉陽,基本平定並州,近又送三千匹馬往平原,相助袁紹。”

  ??……

  ??袁方高坐於上。一邊擦拭著他的碎顱棍,一麵聽孫乾匯報著天下諸地的情報。

  ??帳前,除了郭嘉咂巴著酒,依舊一副散漫外,其餘諸將官們,神色都顯得有些凝重。

  ??形勢不容樂觀。

  ??前日袁方雖破了敵人土山陣,甚至還傷了袁紹,但這隻能算是局部的小勝,對袁紹實力的損傷也有限。

  ??整個青州的麵臨形勢,卻似乎在朝惡化的方向發展。

  ??“奉先。別光顧著喝酒。說說你的看法。”袁方頭也不抬道。

  ??郭嘉吞了口酒,不緊不慢道:“這形勢嘛,看著挺嚴峻的,其實沒那麽嚴重。就比如徐州陶謙。大家夥覺得那老東西。有能耐奪回臧霸把守的琅邪嗎?”

  ??一句反問。眾將緊凝的眉頭,頓時鬆展了不少。

  ??袁方嘴角動了動,他心如明鏡。郭嘉的判斷跟他一樣。

  ??上一次陶謙大舉進攻時,袁方的形勢那麽吃緊,最終卻仍大敗了陶謙,令他折損萬餘兵馬。

  ??今陶謙元氣還未恢複,而袁方在琅邪北海布署的兵力,卻超過了上一次,陶謙縱使起大軍前來漁利,料他短時間內也難有作為。

  ??“至於袁紹嘛,他家大業大,財大氣粗,想增兵就讓他增,反正我們就是死守不動,守到公孫瓚滅了劉虞,吞並幽州,那時看袁紹還有沒有閑情逸誌,在這裏跟咱們耗下去。”郭嘉又不以為然道。

  ??這番話後,諸將的眉頭,已是徹底展開。

  ??袁方放下了碎顱棍,抬頭看向孫乾:“幽州的形勢,現在如何了?”

  ??孫乾在一疊帛書中翻看了一會,拱手道:“稟主公,北麵情報稱,劉虞連戰連敗,今已被公孫瓚圍於居庸城中,已是窮途末路,恐怕劉虞已撐不了多久了。”

  ??袁方微微點頭,感歎道:“劉虞待人寬和,忠於漢室,算是個好人,可惜亂世中,好人注定要被人欺負。他這個好人一完蛋,公孫瓚這惡人坐擁幽州,到時就是袁紹膽寒的時候。”

  ??諸將皆也唏噓不已,皆想這天下的形勢,還真是風雲變化。

  ??就在不久之前,他們還和公孫瓚殺得難解難分,形同於水火,而現如今,公孫瓚卻搖身一變,從某種意義上,變成他們嚇退袁紹的利器。

  ??一片感慨中,郝昭卻道:“袁紹和陶謙兩路雖不為懼,但曹操這一路人馬,卻頗為棘手,看他那架勢,竟是打算動真格的。倘若高唐被圍,我東麵諸郡國的糧草,就要繞遠路才能運抵平原,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勢頭。”

  ??現下兩軍已進入到相持階段,從比拚軍爭,上升到了比拚消耗的時候,糧草運輸自然成了至關重要的環節。

  ??高唐做為連接南北的樞紐之地,一旦被圍,必將加重袁方糧草轉運的負擔,這是毫無疑問的。

  ??袁方卻掐指一算,冷笑道:“放心,我料用不了多久,曹操必撤兵而退,他這一路撤了,陶謙老狗那一路,也必撤無疑。”

  ??袁方信心十足,仿佛一切皆在他掌握之中。

  ??郝昭等諸將卻是驚訝,就連郭嘉也頗為不解,絞盡腦汁也想不通,袁方何來的自信,就判定曹操一定退兵,而且,連同陶謙也會撤退。

  ??眾人的疑惑,袁方也不解釋,隻下令南北諸軍嚴守不戰,以待時變。

  ??轉眼一月已過,袁方和袁紹間的戰爭,已持續了近兩月。

  ??過去的一月之中,袁紹又往平原增兵近一萬,不時的發動進攻,卻皆為袁方挫敗。

  ??南麵的陶謙果然以劉備為統帥,發三萬大軍北犯,卻為臧霸和諸葛瑾,阻於陽都一線不得進。

  ??唯一給袁方造成麻煩的,則是兵圍高唐的曹操,他的圍困使得袁方不得不改變糧道,繞遠將糧草運往平原前線。

  ??夏末這一日,中軍大帳中,袁方閑坐,靜觀兵書。

  ??匆匆的腳步聲向,郭嘉興衝衝的奔了進來,驚奇萬分道:“主公,你到底是怎麽算準的,這也太神了!”

  ??“算準了什麽?”袁方放下書簡,茫然道。

  ??郭嘉將那情報,往袁方案前一拋,興奮道:“曹操的父親曹嵩,在泰山郡被陶謙的部下給殺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