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涼州大會
作者:阿菩      更新:2021-08-10 21:24      字數:5189
  第一三零章 涼州大會

  ??冬,涼州。

  ??這個冬天的涼州顯得特別熱鬧,以往由於割據變成一盤散沙的河西,西部的伊沙瓜肅甘諸州都已經納入張邁之下,在短短幾個月之中,張邁就已經建立起了他在這個地區的有效統治,盡管離他所追求的全民溫飽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請編入戶的漢民心裏卻都已經充滿了希望。

  ??而東部呢?涼蘭河鄯廓諸州以前是盜賊橫行、雜虜遍地,但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卻都被一個名字所震撼——張邁!不管是支持他的,還是反對他的,在經過這幾個月各方麵的博弈之後,心中不知不覺中都將張邁作為河西未來最有可能的統治者。

  ??在佛教諸宗大廟的推動下,一場涼州大會召開了。對佛教諸宗大廟來說,他們很樂意這次大會的舉行。

  ??“理由很簡單,”魯嘉陵笑著對張邁說道:“如果他們成功阻止大將軍登上涼州的寶座,那麽就可以保持眼下割據一方的好處,如果他們幫助大將軍平定河西,由於大將軍是在他們的推舉下登上寶座,也就是相當於變相承認佛教在河西的國教地位。此事無論成或不成,對他們來說都有好處,所以這些高僧、主持便都很支持這次的大會。慕容老的這條計策,真是洞明了這些高僧、主持的心。”

  ??海印卻搖頭道:“也不能完全這樣說,還是有很多高僧是因為看到了大將軍治世有功,真心希望河西能夠在大將軍的統治下早臻和平的。”

  ??佛教在西北的影響力非常之大,不知不覺間,所有的大小勢力都自覺地為這次大會開了方便之門,因為誰都知道,任何人要是在這次的大事上做了妨礙,那將同時與整個西北佛教為敵,與所有與會土豪為敵,與驃騎大將軍張邁為敵,將受千夫所指、萬人仇視,就算是再有實力的土豪,也是死十次都不夠的。

  ??已經有很多年,河西東路未有這樣強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事件了,諸州的高僧,或者親自出發,或者派遣代表,冒著秋末冬初的寒風,分頭趕往涼州,一路上無論各族群還是盜夥,聽說是前往涼州赴會的高僧大德、豪強留後紛紛讓道。

  ??十一月,李文謙變得忙碌異常,他在孫超離境前往沙州的時候,得到孫超的提名以及涼州漢民的推舉,代理孫超的職務,如今孫超由於病重還留在甘州調養,涼州留後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可是要接待河西諸部、諸寺的代表,主持這樣一次大會,對他來說卻有些超負荷了。不但他個人的能力有所不支,就是涼州的財政要供應這麽多的來賓也顯得很勉強。

  ??幸好,境內本來事事與涼州留後作對的吐蕃人,在這兩個月也變得溫順異常,在一些事情十分配合,境內的一些寺廟,無論漢傳還是蕃係,都量力給與了支持。

  ??這天,當李文謙聽說連鄯城(今青海西寧)弘德寺的主持,年近九旬的宗晦大師也已經入境時,李文謙趕緊派人前往張掖,以邀請的名義實際上是催促張邁趕緊來。

  ??不過在他之前,番禾土豪折逋璜以及永昌寺的主持就已經派了人前往迎接了。剛剛從中原回來的折逋瑛,還有一路護衛著他的丁浩便成了番禾以及永昌寺迎接張邁的不二人選。

  ??涼州農奴中的勇士——丁浩回到了番禾時,折逋瑛果然守諾,求了折逋璜,賞了他一頭牛,並許他三年之內所種糧食可以留下一半,換了以前丁浩勢必滿心歡喜,但在中原走了一趟,他的眼界卻有些開了,他老婆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問道:“怎麽了?這麽大的喜事,你也不是很高興的樣子。”丁浩道:“我不知道該怎麽跟你說。”好久,才說:“咱們將這條牛拿到永昌寺供了吧,我要發個願。”

  ??他老婆嚇了一跳,雖然她也挺虔誠,但要拿一條牛去供啊!這可是命根一樣的東西,忙問:“你要發什麽願?”

  ??丁浩道:“我希望我們一家子,下一輩子能生在中原。不要再在河西做農奴了。”

  ??他老婆聽得呆了,丁浩:“算了,一頭牛,佛祖也不一定就會許我們這樣大的願望。”

  ??這次折逋瑛又征調了他和那些強悍的農奴作為護衛,一過焉支山,丁浩就隱隱覺得甘州的氛圍與涼州不同,至於有什麽不同,他卻說不上來,抵達張掖河畔時,但見土地上坐滿老人孩子,許多自由農正在積雪下的麥田邊謳歌。

  ??忽然之間丁浩有一種夢幻般的錯覺,覺得自己仿佛再次到了中原一般。

  ??河西雖較關中幹旱,但在有河水灌溉的地方,如甘州的張掖河流域,涼州的馬城河流域,土地之肥沃並不在關中平原之下,在盛唐時,河西論富庶雖然還比不上京畿,卻也不在河東之下,這數十年來,河西之所以變成蠻荒,主要原因乃在政治上的失秩。

  ??張邁在進入甘州之初用上了十分狠辣的手段肅清所有的異見者,等到他確立起統治以後,卻很快將民間的秩序放得很寬,因此折逋瑛一行到了張掖,對他們的接待就顯得十分寬鬆,並沒有對他們做過多的約束——這也是張邁自信心的體現。

  ??說到財富的積累,甘州自然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就突飛猛進,但像涼州的那種胡馬橫行、蟊賊攔道的情況卻已經沒有了。這時許多商人已經跟隨鄭濟來到了甘州,交易與建設也在進行著,得到張掖河公田的農夫也對來年的收成充滿了希冀,在一片平安的土地上努力勞作,臉上自然而然就帶著歡快並充滿了希望,盡管甘州是初初安定,但相比於戰『亂』才剛剛結束的關中並不遜『色』。

  ??丁浩憑著直覺,從過往行人的臉上,嗅到了一種充滿希望、積極向上的味道,在張掖河邊呆住了,心想:“自己想要降生的地方,難道就離得這樣近?”

  ??涼州與關中離得較遠,但是和甘州……那可是翻過焉支山就能到達的地方啊!丁浩不知道,這幾個月來,他腦中隱隱冒出來的念頭其實早有人在踐行了,自張邁在甘州推行新的政治秩序以後,鄰接的涼州、鄯州已有一些人聞風“偷渡”到甘州境內了。

  ??忽然啪的一聲,他的頭上挨了一鞭,折逋瑛喝道:“呆什麽!”呼喝著他們進城,到了城門口,當麵對著守城士兵時,折逋瑛卻又變得哈腰躬身,問兵老爺怎麽才能見到張大將軍。

  ??守城士兵道:“我們是士兵,不是老爺,你們要求見大將軍?是有冤屈要訴麽?那去法曹就可以了。不是?是涼州的使者?那直去禮司衙門吧。沿著大道一直走,到了轉彎處再問人吧。”跟著又教他們進城之後,得靠右邊走路。

  ??看著折逋瑛對自己如此倨傲而對守城士兵如此哈恭,丁浩有些憤懣,心想:“我究竟算什麽呢,都說我是涼州有數的勇士,可是卻還比不上張掖城門口一個站崗的小卒。”

  ??張掖城內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些新樓在趕建,也有些房屋在翻新,短短兩個月過去,由於有大批商人的進入,這裏已經有了市井的味道,和洛陽當然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城坊的街道都收拾得幹幹淨淨,有人騎馬,有人坐車,行人往來都靠右走路,對行而不衝撞,一切井然有序,已經不是番禾那種落後窒息的味道了。

  ??丁浩一路走著,貪看市井的景象,貪看城中的秩序,一個失神沒跟上折逋瑛,頭頂自然不免又挨了一鞭。

  ??不久到了禮司,自有相關屬官接了折逋瑛去參見張邁,丁浩等人就蹲在外頭,他的兄弟王安忽然道:“丁老大,如果我們能夠在這裏過活,那也不錯啊!”

  ??丁浩啊了一聲,道:“你也這樣覺得啊?”

  ??周圍幾個農奴都道:“是啊,這裏確實不錯。”卻又有一個說:“不過咱們是農奴,不是這命,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想也沒用。”

  ??“是啊,是命。”丁浩歎息著,說:“咱們以後得設法多供奉佛祖,好讓下一輩子降生到這樣的地方來。”

  ??可是,如果不寄希望於佛陀,而寄希望於自己呢?有一個念頭忽然從內心某處冒了出來,丁浩想到了一個場景:自己帶著妻兒,牽著牛,偷偷地溜出番禾,翻過焉支山,那不就到甘州了麽?

  ??“啊,我在想什麽啊我!”

  ??他們在門外蹲了半日,才見折逋瑛匆匆出來,叫道:“快,快,準備回去了。”

  ??原來張邁對涼州的情況了如指掌,早就準備妥當,隨時都要出發的,見到折逋瑛來,說折逋家的人已經在焉支山下迎候,他問鄭渭薛複的意見,鄭渭笑道:“既然人家來迎,好意不可推卻。”薛複雖然覺得折逋璜或者另有打算,不過他如今已經是西北名將,對番禾一介土豪的小動作並不放在心上。當下決定出發。

  ??鄭濟等要從行,張邁道:“且等等,這次去應該還會有點反複,你們跟著我行事之際會有顧忌,等我將涼州平定,你們再來吧。”這次他也沒帶多餘的人,隻帶了三千護衛,以石拔為統領,然而這三千人卻是唐軍的精銳,薛複不隨行,他另有任務在身。

  ??三千護衛開出張掖,城內城郊的父老都來相送,丁浩站在一旁,遠遠望見了一支大傘下麵站著一個軍裝男子,心想:“他就是威震西北的張大將軍?”

  ??甘州父老捧酒敬上,道:“大將軍,這次涼州土豪來請,或者是好心,或者有歹意,大將軍身係河西百姓福祉,一切可得小心。”

  ??張邁接過酒飲了,笑道:“涼州土豪是什麽心眼我不知道,但我卻知道,涼州的百姓必定也希望過上像甘州百姓這樣的生活。我這次去,就是要將涼州、將蘭州、將整個河西東部都變得和甘州這樣安樂有序,我相信我這份心意河西百姓都會曉得的,隻要有他們支持我,其他的什麽事情我便都不怕了。”

  ??甘州父老均道:“大將軍仁心壯誌,非我等所能蠡測。我等老朽,隻能在家中遙祝大將軍事事如意,馬到功成。”

  ??丁浩站得遠了,也沒聽見他們說什麽,不久隊伍出發,他們跟在最後,卻見百姓老弱的相互扶挾搖手,少壯的策馬跟隨,送出十裏之外,擁戴之情,溢於言表。丁浩王安等看得暗中仰慕。

  ??一路開到焉支山下,原本殿後的番禾眾便被叫到最前,做了向導。

  ??番禾在大唐時本是一座縣城,位於涼州甘州之間,張邁的車隊經過時折逋璜也來相迎,執禮甚恭,張邁見道路兩旁立著兩麵大旗,上麵寫著“大唐涼州團練使”,折逋璜上前道:“下官涼州團練使折逋璜,參見驃騎大將軍。”

  ??張邁坐在汗血王座上,指著那兩麵大旗,笑問:“涼州團練使?”

  ??折逋璜甚是得意,道:“這是朝廷新近冊封的番號。與我同時受封的,還有涼州留後李文謙將軍。”

  ??張邁微微訝異,道:“朝廷?”

  ??折逋璜道:“是啊,這是朝廷的旨意。”

  ??張邁問道:“哪個朝廷?”

  ??折逋璜道:“還有哪個朝廷,自然是中原啦。”

  ??張邁哦了一聲,道:“涼州之會,你也應該參加,在前引路吧。”

  ??折逋璜應是,便在前帶路。

  ??番禾與涼州城之間本有大唐官道,道路十分通達,不一日到達喜麟縣,又一日抵達涼州城外,涼州僧俗胡漢聽說張邁到了,紛紛出城來接,連一眾高僧大德也都來了,要看這位大將軍是如何的英明神武。

  ??忽然石拔道:“有異狀!”一指東北,卻見沙塵蔽天而來,有軍隊正在靠近,張邁對李文謙道:“你速速領一眾官民僧俗入城,待我去看看來的是敵是友。”

  ??李文謙道:“大將軍無需過慮,東北麵來的是朔方節度使張希崇張令公,此次是領了朝廷恩旨,前來冊封大將軍的。大家都是自己人。”

  ??永昌寺主持蒙布哈雖然是胡人卻精通漢語,當下朗聲道:“大將軍才到涼州,朝廷就有恩旨降下,想必是皇帝陛下表彰大將軍為國立功,如此美事,真是可喜可賀。”

  ??許多僧侶都一起道:“不錯,可喜可賀!”

  ??張邁笑道:“原來是中原來的使者,那也就是自己人了,很好,嘉陵。”

  ??“在。”魯嘉陵出列。

  ??張邁道:“張希崇為西北名將,治理靈武素有賢名,壓製胡人而有威名,我也正要與他結交,你就代我前去迎接,大家一起入城議事。”

  ??魯嘉陵應道:“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