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阿爾斯蘭南下
作者:阿菩      更新:2021-08-10 21:23      字數:7644
  第一六四章 阿爾斯蘭南下

  ??西出葛羅嶺山口後折而向北,走約一百多裏,便有一脈大山,一條大河,山是亦黑山,河是真珠河的上遊,都是東西走向,山間有一條天然道向北延伸,渡過真珠河以後再過雅爾可抵八剌沙袞,向西北過滅爾基可抵怛羅斯。

  ??這條大道上又有一座山城,以山為名,就叫亦黑山城,城池不大,可是倚山臨河,卻是交通要道所在,論險要處雖不如葛羅嶺山口,卻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大戰之前城內隻有兩百多戶居民,戰爭期間或者被征調或者逃散,竟是一戶都不存,當初薩圖克因逃亡之中人心慌『亂』,且對他來說補給也很成問題,所以沒能守住此城,被石拔給占據了,之後唐仁孝、溫延海相繼開至,李臏知道這座山城的戰略意義,除了調兩個折衝府的兵力常駐在此之外,又從疏勒調來了六個營的民兵駐守,又許這六營民兵帶上家眷——分明是有久駐之意了。

  ??寧遠攻下之後,張邁和李聖天坐鎮寧遠城,卻派薛複巡邏於寧遠、庫巴之間,而郭洛則往來奔波於東麵,經營托雲關以及亦黑山城。除了糧草西運之外,在一個多月間還從疏勒運來了不少守城器械,連慕容秋華都調了過來幫忙料理亦黑山城的防務。

  ??薩圖克雖然敗走了,但八剌沙袞那邊會怎麽反應呢?那是誰也說不上來的事情。

  ??這日溫延海照例巡河,巡到渡口附近,望見對望有沙塵起伏,他趕緊登上高處張望,但見真珠河對麵塵沙滾滾,看人馬怕不有數千之多,趕緊下令防備,又向寧遠城方向報信。

  ??又過一日,對岸所聚人馬越來越多,怕不有兩萬人左右,溫延海大吃一驚,再次向寧遠城方向加報軍情,同時更點燃了雙狼煙示警。

  ??到第三日,對岸已經聚集了將近三萬人,隻是真珠河的船隻都被搜走了,如今又值盛夏,河水漲得正盛,對岸數萬騎兵都無法渡河。溫延海派了一艘木筏,靠近對岸問對方所為何來,但使者還沒到岸邊,卻聽對麵一員大將叫道:“漢家小兒,快快把你們的船都開過來,,爺爺們過去之後,說不定能饒你們一死。”

  ??溫延海的使者要求見對方主將,那大將呸了一聲說:“你是什麽東西,也配求見我們大汗?去叫張邁來吧!”說著一揮手,岸邊百弓齊發,可憐溫延海的使者登時被釘成了刺蝟,掌舵的船工見機比較快,望見箭雨襲來一栽頭跳入河中,躲到木筏下麵,這才逃得了『性』命。

  ??溫延海便知來的乃是八剌沙袞的人馬,聽那將領的話似乎連阿爾斯蘭都到了!見對方如此無禮,便召集諸營校尉商量對策,唐軍是新勝之軍,諸校尉非但不怕,反而紛紛請戰,叫道:“昭山一戰咱們打敗了他們回紇的第三可汗,疏勒一戰又打敗了他們的副汗,現在終於輪到大汗了,來得好,來得好!”

  ??溫延海比較謹慎,說道:“對方畢竟人多,如果要打,那隻有連夜渡河偷襲,可是我們兵力不足,萬一夜襲有個閃失,剩下的人馬要守城就不大夠。再說夜襲失敗,也有可能連船筏也被對方奪去,那樣可就是資敵了。”

  ??當初石拔追擊薩圖克曾渡過對岸,之後盡收兩岸船筏,控製了渡口,所以如今南邊有船,北邊沒有。

  ??可就算溫延海不過去,對麵岸上卻堆了無數木料,看起來回紇人竟是準備紮木筏渡河了。溫延海暗暗焦急,再一次派人往寧遠催援兵。

  ??又過一日,對岸豎起了一支巨大的旗幟,有熟悉回紇軍情的叫道:“是阿爾斯蘭的大纛!”

  ??駐守亦黑的將兵又驚又喜,叫道:“真是阿爾斯蘭來了!”這些士兵都已經隱隱想到,既然是回紇的大汗親至,那麽自己這方麵張特使多半也會來。

  ??果然,第二日便見一隊騎兵騎著汗血寶馬疾馳而至,當天下午便有一隻係著絲綢、遍體暗紅的長矛豎立在了亦黑山城的城頭上,駐防軍民望見無不興奮:“赤緞血矛!赤緞血矛!特使果然來了!”

  ??一想起了自己將在張特使的帶領下與回紇大可汗對決,許多人竟然興奮得大嚷大叫。

  ??“大唐威武!大唐威武!”

  ??數千人一起高呼了起來,聲音遠遠飄了過去,南麵唐軍的人數雖然僅有北麵回軍的一兩成,但論起士氣來卻絲毫不落下風。

  ??寧遠城。深夜。

  ??張邁之所以連夜接見何春山,便是因為他天一亮就要出發前往亦黑。不過,北麵的軍情卻被瞞得甚緊,城內軍民也大多還不知道亦黑那邊的局勢已是一觸即發。

  ??在聽了何春山一番分析,說巴勒阿米派人示愚可能是另有謀算之後,張邁聯想起亦黑發生的事情來,不由得心中一凜,心想:“何春山這幾年就算深居簡出一定也時時在留意外界的消息,不過他對最近的軍情應該不可能有我全麵,然而他的推算卻與眼下的局勢暗合,這人倒也不簡單。”

  ??對何春山的稱呼都改了,叫起了“何兄弟”來,道:“何兄弟,你說巴勒阿米派斯提爾來示愚是故意的,那麽你認為他真正的意圖是什麽呢?”

  ??何春山反問道:“特使,如果你是巴勒阿米,現在薩圖克滅亡無日,阿爾斯蘭則趁機混一了碎葉、伊麗兩河流域,而唐軍則『逼』到了邊境上,境內可能還有一批的天方教激進派高呼要報仇,這個時候,你會怎麽做?”

  ??張邁沉『吟』著,說:“西鞬的防線,當然也是要守住的,而國內過激的聲音也要有所應對……”口裏說著,心中思緒卻有些混『亂』,因他和巴勒阿米沒接觸過,對這個人並不了解,所以一時『摸』不透對方的動向。

  ??何春山道:“如果隻是這樣,不嫌太消極了麽?”

  ??“那你是說,巴勒阿米會主動出擊,興師問罪麽?”

  ??“那也不是他的風格。”何春山道:“特使可以想想薩圖克向借兵侵犯疏勒時,薩曼那邊是怎麽應對的,就大概可以想到他們現在的想法了。”

  ??張邁道:“當日葛羅嶺山口被大雪封堵,我們兩邊隔絕,並不知道這邊的詳情,不過事後我們從降將出打探出消息來,才知道薩圖克派了蘇賴前往布哈拉求援,然後薩曼果然就增撥了援軍。哈桑大概是薩曼境內的主戰派、對外擴張派吧。”

  ??“不,不完全是這樣。”何春山道:“巴勒阿米和哈桑之間並無矛盾。一直以來,阿拔斯王朝的軍力都不足以直搗八剌沙袞,天方王朝的軍力推到怛羅斯一帶就已經是極限了。當阿拔斯王朝還統一的時候也做不到這一點,更別說隻是割據了河東三千裏國土的薩曼了。河中地區,自古出巨商豪賈而不出強兵猛將,國家的軍事力量總趕不上經濟實力,所以奈斯爾二世的總體方略,從來都不是積極擴張的,他們介入疏勒的事情,最大的目的不是為了開疆拓土,而是為了防止薩圖克太過削弱。”

  ??“你是說,薩曼在玩均勢策略?”

  ??“是的,均勢。特使這個詞用的真好。”何春山道:“不過,我們唐軍的風頭卻嫌太健了,按照奈斯爾二世和巴勒阿米的行事風格,他們應該不會冒險和我們決戰,但卻一定會動用一些非軍事的手段,來個抑強扶弱。”

  ??何春山接著分析道:“現在葛羅嶺以西的千裏山河上,有四大勢力集中在這裏爭鬥:阿爾斯蘭為一方,他如今已混一了兩河,不但實力大增而且無後顧之憂,形勢是最好的;我們唐軍為一方,聲勢雖大,但四麵皆敵,恐怕內部實有隱憂;薩曼為一方,眼下氣勢不足,但底蘊仍然很厚;薩圖克最慘,兵敗之餘,士無鬥誌,隨時都會被其它三家吞並瓜分。所以,這是四家爭持的局麵。要想真正『摸』透巴勒阿米的心思,就得從這裏入手。”

  ??張邁笑了笑道:“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那我們唐軍才是最糟糕的呢。我們唐軍和其他三家都有仇,如果三家真的充分溝通的話,那最後的結果,就有可能是三家一起來瓜分我們。”

  ??何春山笑道:“要唐軍的形勢真的如此糟糕,特使你還笑得出來?其實特使心裏也明白的,就算三家真的聯手,我們的形勢也壞不到被瓜分的地步——大不了我軍就讓出寧遠、庫巴、亦黑,退回到葛羅嶺山口,隻要舍得西麵這八百裏地皮,我估計他們三家未必有勇氣再次越過葛羅嶺到疏勒找麻煩。我說的對吧?”

  ??張邁微笑著,算是默認。

  ??何春山繼續道:“做生意,除了要算賺得最大如何之外,也要算算賠得最大會如何。(張邁聽到這裏心想:這個何春山果然還是商人出身,在計算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大化的問題了。)如果有可能大賠,那麽謹慎的人就會寧可放棄大賺。目前來說,薩圖克隨時都會通賠,對他我們要避免『逼』得他狗急跳牆;薩曼大賺的機會不大,但有機會大賠,所以我們不用太擔心他會出動大軍,卻要防他使軟刀子;我軍有機會大賺,也有可能小賠,最後變成如何,春山不敢妄自揣測;阿爾斯蘭大賺的機會極高,大賠的機會極小,所以他最有可能銳進——因此春山以為,特使最要防備的,不是薩曼,而是阿爾斯蘭。”

  ??張邁忍不住嘖嘖讚了他兩聲,掏出亦黑的戰報來,道:“何兄弟,你當真了不起。不錯,阿爾斯蘭的大軍已經抵達雅爾,我今夜連夜見你,就是因為見完你以後就要趕往亦黑去對付他。”

  ??何春山笑道:“那春山要恭喜特使了,特使此行,必定再建軍威。”

  ??張邁笑道:“你這句話是拍馬屁麽?你可知道雅爾那邊如今少說也有三五萬人馬了,如果阿爾斯蘭真的有心要滅我,就算集結個十萬大軍也有可能,我手上可沒那麽多的兵馬,沒什麽把握能打贏他。”

  ??何春山笑道:“特使又來和我假謙虛了。亦黑一帶乃是山地地形,碎葉、伊麗兩河多為騎兵,在山地作戰,騎兵的戰力少說也得減半。而這一年幾次大戰,大唐陌刀陣已是威震西域,四大勢力裏頭論起步兵咱們唐軍是當仁不讓,背靠山城、以逸待勞,這一戰絕對有勝無敗。更何況隻要博格拉汗一息尚存,阿爾斯蘭就會擔心薩圖克趁機從背後偷襲,所以此戰阿爾斯蘭絕無深入之心。特使此行,必建大功!此戰若捷,哪怕隻是不勝不敗,亦足以讓巴勒阿米再不敢懷疑我們的實力了。”

  ??兩人言語投機,一直談到天亮,石拔來催張邁出發,馬小春已經準備了馬車,好讓張邁在路上睡一會,臨行時張邁要委任何春山為使者前往布哈拉,何春山道:“與其直接往布哈拉,不如先往怛羅斯,若能趁機收服薩圖克,然後從白水城入境前往布哈拉,則巴勒阿米必以為薩圖克與我們已經結盟,再談起條件來巴勒阿米心裏便更加沒底了。那樣對我們將大大有利。”

  ??張邁沉『吟』了一會,才道:“薩圖克早已派來了使者,我卻故意將他撂在那裏不理會,如今還在通天砦,我這便委任你為大都護府錄事,你可代表我去接見薩圖克的使者。薩圖克殺我郭大都護,與我軍有不共戴天之仇。他這條『性』命我隻當是暫時寄著。要我和他公開結盟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恪於形勢,暫時放他一馬倒也還可以——如果他能還我劉司馬以及郭汴,我許諾五年之內絕不會走衝天砦一路進攻怛羅斯,算是給他免去方麵之憂。”

  ??何春山道:“特使,能否給一點實利?那樣或許我還能爭得一些意外之得。”

  ??張邁道:“他的兩個兒子,還有胡沙加爾,我都可以還給他。”

  ??何春山搖頭道:“現在他隻怕不會要這些。”

  ??張邁想了想,道:“將來如果寧遠的局勢穩定,我許衝天砦一路有走私行為——最多隻能如此了。”

  ??當場任命何春山為大都護府錄事,又給他配備了五個護衛,一匹汗血寶馬,張邁自己卻登車出發,他一晚上沒睡,雖在顛簸之中卻還是一躺下就睡著了。

  ??到了中午,換上了汗血王座,一路直到亦黑,這時對岸已經聚集了超過五萬騎兵,隻因沒船,所以暫時無法過來。

  ??郭洛、奚勝都已經到達,郭洛帶來了兩個折衝府的兵力,奚勝帶來了步兵三千人,連同亦黑山城常駐的兩個折衝府,唐軍正規部隊不足八千人,主力仍然留在寧遠未動。

  ??郭洛將步兵分布在山地四周,命騎兵不分日夜地巡河,以確保回紇一筏不得過渡。

  ??又過一日,李聖天也來了,他按照張邁的懇請,也隻帶來了三千護衛,他登上山城之後一望,見對岸兵力比己方多出數倍不免嚇了一跳,就要派人往寧遠增調軍隊來。

  ??張邁笑道:“大哥不必如此,咱們的家底薄,軍糧從寧遠轉運到此,損耗太多,還是讓兄弟們留在寧遠吧。阿爾斯蘭恨我燒了他的昭山行宮,這次是報仇來的,冤有頭債有主,回紇的騎兵自有我擋著,請大哥來不過是借借大哥的威勢。若小弟對付他不來時,再請大哥出手不遲。”

  ??李聖天聽張邁話裏頭的意思,竟是準備獨擋回紇,心中更是詫異。分開之後,其重臣馬繼榮道:“既然張特使勝券在握,我主就不必『操』心,且坐觀胡漢龍虎鬥,看看究竟誰是英雄。”

  ??但張邁仍然分了一個山頭給於闐軍鎮守,又下令將張、李兩家旗幟遍『插』南岸山頭,在內是表示此乃兩家聯軍,以示對於闐的尊重,向外卻是叫回紇『摸』不清虛實。

  ??果然北岸胡馬眼見南岸唐軍陸續開至,軍旗之中又有於闐的旗號,驕氣稍減,本來阿爾斯蘭麾下大將都請纓所自己就能踏平亦黑,直搗疏勒,不用阿爾斯蘭出手,這天黃昏卻忽然用一葉木筏送了個使者過來,張邁在城頭用望遠鏡看見木筏上那使者在木筏上神『色』不安,腳著了地才鬆了一口氣,顯得很怕水,張邁對郭洛道:“對方不擅乘船。”

  ??郭洛笑道:“不止對方,我們也不擅長啊。兩家聯軍一萬多人,會水的隻怕湊不齊一千個。”

  ??張邁哈哈一笑:“說的也是。”

  ??阿爾斯蘭派來的這個使者語氣十分傲慢,見到張邁之後出語不遜,也不行禮,大大咧咧就指著張邁道:“你就是張邁?哼,現在趕緊隨我過河去給我們大汗磕頭,那我們大汗或許還能饒你一命。”

  ??石拔馬小春一聽勃然大怒,張邁卻莞爾一笑,問郭洛奚勝道:“在我印象裏頭阿爾斯蘭好像還蠻穩重的才對啊,怎麽會這般狂妄?不曾見我們才打敗了諸胡十萬聯軍麽?他屯聚在北岸的兵力雖然不少,可也還沒十萬人吧。”

  ??奚勝道:“特使別忘了阿爾斯蘭也剛剛取得一場大捷,而且說實在的,在這次的事情上他所得到的好處比我們還要大。大勝之下有點驕氣也難免。”

  ??張邁笑了起來,對那使者道:“驕兵必敗,本來這是我全殲阿爾斯蘭的好機會,不過我在寧遠遇到一個占卜師,他說我今年不宜再大開殺戒了,我想想也是,我的孩子就快出世了,就當是給他積點陰德吧。隻是若太過菩薩心腸,不殺上幾個的話,又怕你們將不發威的老虎當作了病貓,你回去告訴阿爾斯蘭,就說他運氣好,這次我不會讓他像薩圖克那樣難堪,但晚上睡覺前要小心些。”

  ??說著也不等使者回話,就將他敢了回去。

  ??這個黃昏趁著太陽未落,張邁登上山城最高點,拿著望遠鏡從上遊望下來,見最狹隘的一處河彎其北岸堆滿了木料,還有一些已經捆紮好了的木筏,便知隻要木筏的數量一夠,回紇人就要渡河進攻。

  ??張邁忍不住笑了起來:“這些回紇自己不懂水『性』,卻難道就不會找幾個懂水『性』的請教麽?”

  ??奚勝問道:“特使為什麽這麽說?”

  ??張邁道:“我猜回紇軍之所以在那裏造筏下水,是相中了那段河麵最為狹窄,比較好渡河,他們卻不知河麵由寬忽然變窄的地方,水流必定湍急難測,看似距離短了,實際上卻比河麵較為開闊但水流平緩的地方危險多了。”

  ??張邁是學過遊泳的,郭洛奚勝卻都是旱鴨子,所以他自覺地自己在他們麵前更有發言權,不料這次奚勝、郭洛卻齊聲道:“特使,這你就錯了。”

  ??張邁咦了一聲問:“我錯了。”

  ??郭洛笑道:“回紇起家於漠北,後來遷徙到碎葉、伊麗兩河流域,相較於疏勒,那裏的環境也和漠北類似,所以阿爾斯蘭的人比薩圖克來更像他的祖宗。漠北的這些遊牧騎兵確實大多數是旱鴨子,但他們對如何趟過內陸河流卻自有一套獨到的經驗。如果不是我們日夜巡河巡得緊,我敢保證這時已經有至少幾千人不用木筏就渡過來了,特使你信不信?”

  ??張邁便猛地想起一部紀錄片裏頭,有提到蒙古騎兵能用充氣的浮囊渡過江河,心想莫非兩河回紇的遊牧騎兵也有這本事。

  ??奚勝接著郭洛的話頭,指著那段河灣道:“那段河灣較窄,水流確實也比較急,但特使你仔細看看,那段河灣位於上遊,且是從東北略向西南彎來,所以那一段的水流也就是從東北向西南衝來,如果在那裏放下木筏,竹篙一撐,順著水流一下子就能抵達河岸,回紇人選擇在那裏不是『亂』選,是經過精心計算的。”

  ??張邁心中一凜,道:“這麽說來,對方軍中倒也有高人。這樣看來如果發生水戰我們未必有利。”他沉思了片刻,叫來慕容秋華,讓他計算那段河麵的寬度是否可以用兵,慕容秋華計算了之後道:“好像沒問題。”

  ??張邁便讓郭洛趁著暮『色』,悄悄帶領部隊趕往下遊,不但人去了,還帶上了木筏,雖有暮『色』掩護,卻還是免不了留下些蛛絲馬跡。

  ??馬繼榮在山的這邊望見,對李聖天道:“我主,疏勒軍好像要渡河夜襲呢。不過這一番過去隻怕是有去無回。”

  ??李聖天驚道:“為何這麽說?”

  ??馬繼榮道:“他們行動之際,不太小心,雖然說我們是從這邊才看得分明,但對岸如果有眼尖心細的人,也是有可能發現,所以我斷定此次夜襲必敗無疑。”

  ??李聖天道:“那你趕緊去見張特使,給他提個醒。”

  ??“主上,這又何必呢。”馬繼榮道:“他們不是誇口說自己能獨當回紇?就由得他們吃虧去吧,就當是個教訓。”

  ??李聖天卻道:“不行!既然是同盟,如果見到危險卻不知會一聲,這與背後『插』人一刀何異?我們豈能做這樣的人?你馬上就去求見張特使,將你的擔心跟他分說明白,萬一他不聽你的,你就回來,我自去勸他。”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