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阪築城
作者:日月合明      更新:2021-10-17 23:11      字數:2604
  在軍事和政治上獲得雙重勝利的秀吉,內心已經膨脹到了極點,他始終記得當初姬路起兵時候那個和尚為自己算的卦,因此即便清州會議之後,秀吉都沒有再回姬路一次。

  秀吉雖然暫時以足利家的二條城為自己的本據,但是隨著秀吉戰勝柴田勝家的消息傳到西國,小早川隆景為了拉近秀吉的關係,命人將在毛利家避難的足利義昭送(綁)還給秀吉。

  農民出身的秀吉,此時對於足利義昭、天皇、公卿還充滿敬畏,秀吉命人將二條城清理一新,作為足利義昭的居城。

  在此失去居城的秀吉迫切的需要選擇一個新地方,作為自己的居城,此時的秀吉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他自認為自己已經取代信長,因此他需要建造一座遠超信長安土城規模的巨城。

  最終秀吉在千宗易的建議下,秀吉決定在小阪築城。

  大阪原名小阪村,本是攝津東成郡一處農莊,蓮如上人在此處傳,教建立石山本願寺。

  秀吉乳名日吉,傳說是當年秀吉的目前做夢夢到太陽飛到自己肚子裏麵,第二天就被醫生確診懷孕而取的名字。

  在秀吉看來“小阪”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對得起自己名字的,因此他將石山本願寺所在的“小阪”地區更名為大阪。

  大阪的地理位置確實無與倫比,身處京都之側,便於秀吉與公方做好關係,同時又站於堺町之上,秀家在此築城可以就近監管近畿最重要的貿易港。

  大阪河流縱橫,地勢開闊,位於海陸交通要道,四通八達,周圍又有河內、攝津山勢守護,非常安全,確實是天下人最好的據點。

  天正八年(1580)本願寺顯如開城投降,但是他的兒子教如拒不離開石山本願寺,大有要去信長魚死網破的架勢,最終,在顯如傳位給次子的威脅下,選擇離開大阪。

  但是教如離開之前,還放了一把大火,將石山本願寺的城郭全部燒毀。信長控製石山本願寺時候,考慮到這裏乃是控製堺的重要城池,在石山本願寺的基礎上進行了修建。

  清州會議後,秀吉將攝津全領交給池田恒興,池田恒興因此得到大阪,他也看到了大阪的地理優勢,在信長修築的大阪城的基礎上繼續修繕,準備從有岡遷移到大阪作為本據城,如今城池已經頗具規模。

  最終池田恒興在秀吉的恩威並施之下,以討伐柴田勝家有功,獲得賞賜的名義,接受轉封美濃全領加尾張丹羽郡60萬石的轉封要求。

  出於對織田信雄的補償,秀吉將伊勢北部長島周圍10萬石補償給了織田信雄;而龜山10萬石交給了被割取江北高島郡予丹羽長秀的織田秀勝。

  秀吉就此徹底掌控了伯耆至近江、和泉、大和的所有國土,實際直轄但馬、因幡、播磨、丹波、山城、攝津、大和、和泉、河內9國221萬石,成為普天之下最大的大名。

  秀吉本身在信長手下就以築城見長,無論是墨俁城還是長濱城都出自秀吉之手,其後在高鬆圍堵水壩水淹高鬆時候,也僅僅用10天時間完成了他人數月不能完成的壯舉。

  再加上秀吉手下有黑田官兵衛這個築城名手作為參考,秀吉對大阪城的增築胸有成竹。

  在池田恒興轉封岐阜的第二天,秀吉就帶上自己的馬廻眾,帶著黑田官兵衛跑到大阪勘察地形,曆史上還有羽柴秀長幫忙參謀,但是此刻羽柴秀長被留在北之莊城整理新領,因此沒有前來。

  從天正十一年年五月30日起(公元紀年1583年7月中旬左右),秀吉就從各地征集民夫,尋找大小石塊,由海陸運抵大阪,等到西曆9月1日,大阪城正式開始動工。

  秀吉時期的大阪絕非德川幕府重修後的樣子,更不是現在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大阪城可以比擬,大村由己在描繪大阪築城時候這樣寫道:

  剛剛動工的大阪城,首先由天守閣低地基開始。其高莫大,四方八角,猶如白璧翠屏。雖良匠執墨繩施斧斤,亦不過如此。三十餘萬眾分散近國遠鄉之間,由水陸運來大小石方,如同群蟻入垤(die)。實為古今奇絕之大工,舉世震驚。

  秀吉為大阪城設計了史無前例的八層天守閣,瓦上都要貼上金箔,將大阪城點綴的金碧輝煌。其城郭和護城河的規模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充分凸顯了羽柴秀吉的氣吞山河之勢,展現了秀吉的野心。

  盡管秀吉將大阪設計的龐大壯麗務必,但是修建速度卻非常之快,僅僅一年半後,大阪的本丸已經基本完成。

  根據目睹當時情景的西方人士路易斯·弗洛伊斯報告:“在約40天的時間裏蓋好了7000戶人家的房屋,有5萬人同時作業。而且住在附近的堺以及平原等處的商人也被遷移過來,還蓋起了武家宅邸,形成了繁榮無比的城下町。”

  秀吉選取的材料也是優中選優,其用來修築天守的石塊皆是寬6.4米,高4.5米的巨石,算上地基疊了足足三十二疊。

  其在修築本丸時候,為了保證不受水堀內江水的侵蝕,盡管石垣所用了稍小的石塊,但是也足足疊了四十六疊之多。

  據說在大阪之陣時候,德川家康曾經借南蠻巨炮轟擊大阪城,6磅巨炮飛出的彈丸居然不能傷害石垣分毫,留下一道白痕後或被彈開,或掉入水堀之內。

  直到後世,人們都不能解釋秀吉究竟從何處取來這麽多花崗岩來修築大阪,即便是德川幕府修築江戶時期,所取用的石塊都比不上大阪分毫。

  秀吉在為大阪築城的同時,家臣們終於等來了遲來的封賞,秀吉在此次封賞之上故技重施,將中川清秀等將列入臣從名單,中川清秀等將及丹羽長秀都選擇了默認。

  最終封賞如下:中川清秀由大和大津增封大和添上、添下兩郡,領大和郡山城8萬石,成為大阪的屏障。

  將自己的小舅子淺野長政封在攝津高槻城8萬石,三好秀次封在有岡城10萬石,加藤光泰領茨木城6萬石,讓他們成為保護大阪的屏障。

  除此之外,秀吉將蜂屋隆賴轉封加賀國能美郡,領小鬆城7萬石,而和田岸城即和泉地區10萬石交給了深受秀吉重用的堀秀政,堀秀政因此成為和泉國主。

  對於老家秀家也有安排,他增封蜂須賀正勝為三木城主,領有播磨10萬石,代為監管播磨,將堀尾吉晴從但馬轉封丹波黑井城6萬石,代為監管丹波。

  賤嶽七本槍中除了福島正則被增封5000石外,其餘六人被增封3000石。

  盡管賤嶽所有的苦戰、難戰都是秀家打下來的,這幾人隻不過是追擊了潰兵,收割了幾個失去抵抗心的逃兵的人頭罷了。

  但是秀吉出於壯大自己聲勢的需要,依然將他們7人作為典型拉了出來,並對他們大肆封賞,企圖通過對他們的封賞,淡化秀家在此戰中的成就。

  當然出於安撫秀家的目的,同時因為秀家在接受羽柴苗字之後很快的將自己的印鑒換名;並多次在公開場合自稱自己羽柴秀家;讓其他人稱呼其為羽柴少將的行為,深得秀吉的肯定。

  秀吉最後還是對秀家增封了知行,將秀家當初用來換回藤堂高虎的佐用、赤穗兩郡5.5萬石封給了秀家。

  秀家至此,盡管還沒有平定讚岐,卻已經獲得了70萬石的領地,成為羽柴家內最強大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