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稱霸一方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08-10 18:42      字數:4125
  益州九郡,地大物博,疆域遼闊。

  ??下轄有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牂牁(zang ke)郡、越巂(xi)郡、益州郡、永昌郡,其中益州郡是和益州同名的郡。演義中,張鬆獻圖時益州共有十幾個郡,究其原因,是因為益州還包括了西南蠻夷的三個屬國,這三個屬國和郡幾乎等同級別,故此張鬆獻圖的時候,郡的總數多達十幾個。

  ??後來,劉備領兵入川,將益州郡治下的梓潼縣升級為郡,又把巴郡一分為三,分為巴西郡、巴東郡和巴郡,使得益州有了十五個郡。

  ??劉焉擔任益州牧,雖然下轄隻有九郡,卻依舊管理著大片土地。

  ??可惜,劉焉占領益州,地盤雖大,卻也是名不符其實。

  ??且不談王燦占據漢中不聽劉焉號令,光是西南蠻夷的三個屬國就經常襲擾益州,弄得劉焉煩不勝煩。雖然劉焉痛恨蠻夷,卻又無法剿滅蠻夷,因為蠻夷常年住在山林中,深山老林多蚊蟲猛獸,士兵進入後,根本不是蠻夷的對手。

  ??相比於劉焉,王燦控製漢中一郡,地盤雖然沒有劉焉大,整體的實力卻不比劉焉弱,因為劉焉控製的郡縣多,卻不是所有的郡縣都聽從劉焉的號令,隻是名義上聽從劉焉的調遣而已。再者,劉焉還必須考慮地方的控製力,要在每一郡駐留一定的兵力,威懾心思叵測的大族,諸多羈絆使得劉焉的兵力無法全部收攏在一起。

  ??王燦以一郡之力抗衡劉焉,殺死張魯後,劉焉也隻能沉默不言,任由王燦割據漢中自立,稱霸一方。

  ??不過,劉焉還是要麵子的,他廣發檄文聲討王燦,將自己的麵子撐起來。

  ??劉焉聲討王燦,說王燦目無朝廷,罔顧國法,是國之逆賊。

  ??然而,王燦得到消息後,也是不甘示弱,發檄文聲討劉焉,說劉焉借著皇室宗親的名義殺朝廷使臣,占據益州自立,目無朝廷,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益州牧,種種做法都是以權謀私,不顧國法,檄文中還勸說劉焉主動辭去益州牧,另選賢能,執掌益州。

  ??劉焉和王燦都沒有發兵,選擇了不痛不癢的方式打口水仗。

  ??然而,王燦對劉焉的喝罵置之不理,絲毫不放在心上。

  ??因為暫止兵戈是王燦和程昱、郭嘉、荀攸定下的策略,漢中連番大戰,需要一定的時間休養生息。劉焉聽到王燦的檄文,整日鬱鬱寡歡,經常氣得暈厥在地,更有時候氣得吐血。兩邊打口水仗,王燦吃得好,睡得香,有美人相伴。劉焉的身體卻是每況愈下,搖搖欲墜,半截身子已經進入棺材。

  ??……

  ??成都,賈府。

  ??內廳,書房中。

  ??賈龍坐在主位上,下方坐著兩個身穿黑色長袍的中年人,這兩人都是博領大衫,衣袂飄飄,身體端坐著,自有一股氣度顯現出來。

  ??“賈公,王燦殲滅張魯大軍,士氣正盛,正應該立刻發兵攻打成都,有道是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時間拖得越長,情況對王燦就越不利,劉焉的損失也能迅速的恢複過來。等劉焉實力恢複了,想要攻打成都就有些困難了。”

  ??說話的人坐在左側,名叫李元,字伯明,是益州李家的嫡係。

  ??此人長著一張國字臉,頜下三縷短須,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精明的氣度。當初趙韙領兵剿滅李家,李元因為外出有事才逃過一劫。李家被滅族,李元對於劉焉恨之入骨,巴不得王燦立刻領兵攻入成都,將劉焉挫骨揚灰,以泄心中之恨。

  ??賈龍聞言,冷笑兩聲,說道:“伯明,王燦掌握著主動權,是否攻打成都,都有安排,現在是我們求王燦攻入成都,殺死劉焉,而不是我們命令王燦攻打成都。”

  ??李元哼了聲,說道:“有我等相助,可保萬無一失,他害怕什麽?”

  ??賈龍微微歎氣,說道:“王燦當然不怕劉焉,但他害怕我們勢大,不便於控製,因此要休整大軍,等秋收過後再動手。”

  ??這時候,坐在右側的中年人說話了,他捋了捋頜下短須,說道:“如此說來,王燦也是視我益州大族為豺狼虎豹,想要剿滅我們的人。若是王燦攻入益州,無異於引狼入室,恐怕又是第二個劉焉了。”

  ??此人名叫崔赫,是益州崔家的家主。

  ??賈龍聞言,臉上露出不屑之色,淡淡的說道:“崔家主,王燦占據漢中,雄霸一方,豈會任由益州大族擺布。所謂順者昌,逆者亡,王燦入益州,大族願意歸順自然能得到好處,不願意歸順,王燦也不會追究;但若是做出和王燦利益相悖的事情,肯定是刀斧相加,不會有任何仁慈。”

  ??“王燦給我的承諾是他不會做種過河拆橋的事情,但前提是益州大族不得擾亂益州安定,哄抬物價等影響益州的事情,一旦發現,抄家滅族。我觀王燦,有雄主之資,值得追隨,我賈家已經綁在王燦上了,願意為他所用,至於你們如何?全在你們自己抉擇。”

  ??說完後,賈龍就不說話了。

  ??崔赫歎口氣,道:“形勢比人強,又能如何!”

  ??李元眼中精光閃爍,笑道:“王燦要崛起,這未必不是我們的機會。”說完,李元和相視一望,都露出一抹笑意。

  ??……

  ??益州,趙府。

  ??大廳中,坐著劉焉麾下多位重臣。

  ??都尉董扶,大將吳懿,小將高沛、楊懷、鄧賢,以及益州別駕張鬆。這幾人都是劉焉麾下的重臣,除了這幾人,還有其他的一些軍中將領和益州文官。所有人中,文官以趙韙為首,武將以吳懿為首。

  ??趙韙僅僅是劉焉的下屬,吳懿和劉焉卻有姻親關係。

  ??劉焉有四個兒子,長子劉範,擔任左中郎將;次子劉誕,擔任治書禦史;三子劉瑁,擔任益州別部司馬,被劉焉留在身邊;幼子劉璋,擔任奉車都尉。劉焉的四個兒子中,除了三子劉瑁外,其餘的三個兒子都在朝中任職。

  ??然而,劉範、劉誕和劉璋與其說是在朝為官,還不如說是在朝中作為人質被扣押。

  ??這,也是劉焉能夠擔任益州牧的前提。

  ??至於劉焉入蜀的原因,則是聽董扶說益州有天子氣,才選擇舍棄三個兒子,入川擔任益州牧。

  ??劉焉入蜀,陳留人吳懿隨行。

  ??劉焉聽相麵的方士說吳懿的妹妹吳氏有大富大貴之相,於是替三子劉瑁納吳氏為妻,雙方結為姻親。單從這一點來看,劉焉非常寵溺劉瑁,而且劉焉將其他三個兒子留在朝廷作人質,獨獨留下劉瑁,也能看出劉焉的心思是想要劉瑁繼承他的位置。

  ??曆史上,劉焉病死後是劉璋繼承了劉焉的州牧位置,其原因也是劉瑁早死,劉璋才不得不想辦法將劉璋弄回益州,才有了劉璋繼承益州牧。

  ??趙韙心思萬千,神色嚴肅,目光掠過眾人,沉聲說道:“近來,主公身體每況愈下,經常咳血,已經難以主持大事了。我們作為主公的臣子,不僅要為主公分憂,更要為主公的基業考慮。主公膝下有三子,唯獨瑁公子仁慈賢達,有容人之雅量,我認為應該及早請主公立瑁公子為世子,確立繼承人,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話音落下,吳懿立刻起身道:“瑁公子之才,諸位都是了解的,我支持冊立瑁公子為世子,望各位也是三思而定。”

  ??大廳中的文官武將看向吳懿,臉上露出鄙夷的神情。

  ??你妹是劉瑁的老婆,你是劉瑁的大舅子,不支持劉瑁,還能支持誰?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劉焉其他的三個兒子在長安作人質,不可能立為世子,隻有劉瑁才有可能,因此都是紛紛同意趙韙的話,願意支持立劉瑁為世子。

  ??一場聚會,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確定支持劉瑁擔任世子。

  ??次日,劉焉召集文官武將議事。

  ??趙韙私下裏和眾人已經統一了口徑,站出來陳述早立世子的好處,請求劉焉早立世子,確定繼承人。

  ??進來,劉焉感覺心力交瘁,已經難以主持大局。

  ??聽了趙韙的話,當時就覺得應該立下世子,以免他死後出現混亂,因此直接采納了趙韙的意見,冊立劉瑁為世子。

  ??劉焉冊立世子,讓賈龍心中微冷。

  ??趙韙這樣的做法,已經是在為將來鋪路了,一旦劉焉出現變故,劉瑁作為世子能立刻繼承劉焉的位置,而不會出現混亂的局麵。王燦想要入主成都,有兩種選擇,其一是需強行攻打益州;其二是由益州的文官武將擁立,奉迎王燦入益州。劉焉冊立世子,就定下了繼承人,直接斷絕了王燦名正言順入主益州的可能。

  ??賈龍望著趙韙,暗歎趙韙心思老辣,之可惜都用在內鬥上了。

  ??不管如何,王燦入主益州的腳步沒有人能夠阻止。

  ??劉焉身體越來越弱,益州內部爭權奪利也更加的厲害。

  ??與此同時,漢中則是加緊的訓練軍隊,整軍備戰。

  ??時間如流水,轉瞬已經是八月,田地裏金燦燦的一片,令人欣喜,所有的百姓都忙著將稻田中的稻子收入家中。

  ??漢中因為頒布免稅令,開墾的良田非常多。

  ??再加上天公作美,風調雨順,收成非常好,而且百姓種的糧食都是自家的,都是幹勁兒十足。隨著秋收的完成,王燦也開始準備攻打成都的事情,一時間,漢中修養生息四個月後,戰爭機器再一次轉動起來。

  ??ps:第一更,求收藏、鮮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