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風暴
作者:天空之承      更新:2021-08-10 14:47      字數:3584
  噠噠噠噠……對麵樹林中傳出的衝鋒槍聲在林恩聽來是莫名的熟悉,暫且拋開姓能局限不說,整個二戰期間,MP38衝鋒槍與MG34、四號坦克、梅塞施密特戰鬥機、斯圖卡轟炸機一樣,都是德[***]隊招牌式的武器。它不僅廣泛裝備德軍各兵種、各層級部隊,還是第三帝國籠絡盟友國家以及非結盟友好國家的饋贈品。戰爭時期,芬蘭雖然擁有自己的軍工體係,但它遠不足以滿足本[***]隊的需求,更難以對付氣勢洶洶的蘇聯軍隊,尤其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為了誘使芬蘭軍隊向列寧格勒進攻,主動向他們提供了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槍械、火炮、彈藥以及戰鬥機、轟炸機都囊括其中。盡管自1944年之後芬蘭軍隊就退出了戰爭,這並不妨礙他們的武裝力量繼續持有和使用德製武器。

  ??那些試圖迂回攻擊的蘇軍騎兵毫無防備地遭此攻擊,轉眼間就有三四人墜馬,所剩之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有人胡亂朝樹林中開火,但回應他的是更為精準的槍彈。

  ??“芬蘭人參戰了!”

  ??瞅見對麵樹林那邊的情景,林恩小小地驚喜了一下,而這時候領隊軍官已經換好了子彈,正沉穩冷靜地觀察當麵的蘇軍騎兵如何調整進攻。聽到林恩的話語內容,他絲毫沒有意外的表現,而像是早有預料的朝對麵樹林看了看,遂轉過頭對周圍的特遣隊員們下令道:“自由射擊!”

  ??這一下,卯足了勁要給蘇聯騎兵迎頭痛擊的特遣隊員們可不留情麵,他們手中的波波沙衝鋒槍、莫辛-納甘步槍縱情地“歌唱”著,而對麵樹林裏潛伏的芬蘭人既然已經開火幹掉了近處的素具騎兵,便也放開了之前的拘束,步槍聲在林間清脆地回蕩,隻是聽起來不太像是毛瑟98k——武器的多樣姓必然增加後勤的負擔,但對於芬蘭這樣一個弱小的國家來說,戰爭期間必須武裝盡可能多的士兵來對抗強大的敵人,複雜的處境又使得他們在過去五年時間裏接收了來自英國、德國、瑞典以及美國以各種形式提供的槍械彈藥,以至於形成了一個萬國大雜燴。無獨有偶,在遙遠的東方,那個人口要多得多的國家,也是因為相類似的原因而形成了五花八門的裝備體係。

  ??聽著熟悉或不熟悉的槍聲,林恩潛意識裏難免有些技癢,但蘇軍的TT33手槍實在不是一支順手的武器。遭到有預謀的阻擊和意外的夾擊,遠道而來的蘇軍騎兵們在開闊的原野中顯得無所適從。在連續嚐試進攻未果之後,他們傷亡過半且難以承受更多的損害,便開始有組織地後撤了。一些下馬作戰之人已經找不到坐騎了,他們隻好徒步後撤一段距離,遁入附近的樹林中伺機而動,仍有馬匹的騎兵一分為二,一部分帶著傷員向後撤離,另一部分則和那些失去了馬匹的同伴一並留守。

  ??槍聲漸止,對麵樹林很快歸於平靜,那些芬蘭士兵既沒有急於離開,也沒有主動出擊去擊殺那些後撤的蘇聯士兵,他們似乎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對於芬蘭人的態度,林恩正欲向領隊軍官發問,隻見他脫下手套將拇指和中指的指尖並攏壓於唇間,從而吹出了一個響亮的呼哨。須臾,對麵樹林中也響了呼哨。

  ??等領隊軍官放下手並準備重新戴起手套,林恩終於忍不住上前問道:“芬蘭人怎麽說?”

  ??這位在林恩看來頗為特立獨行的領隊軍官不冷不熱地回答說:“他們讓我們走,越遠越好,最好離開芬蘭。”

  ??這一聲呼哨能包括這麽多信息?林恩不信。

  ??“你說的這些是真的?”

  ??“我了解芬蘭人。”領隊軍官答道,“這一次也許是他們最後一次幫我們忙。事實上,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把我們往蘇聯那邊驅趕來消除蘇聯軍隊對他們國土的侵犯,但您也看到了,他們非但沒有這麽做,還幫著我們幹掉了一些蘇聯人,這是冒了很大風險的!”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林恩在心裏認同到,這一路上他也想過自己和特遣隊成功逃離之後,蘇聯高層抓不到突襲者而遷怒於芬蘭,可以想象,這個軍事政治上的強國會對自己弱小的鄰居提出強橫而苛刻的要求,也許是正式派遣軍隊進入芬蘭境內進行搜捕,也許是迫使芬蘭政斧抓捕並交出襲擊者。由於襲擊者越過蘇芬邊境進入芬蘭一側的事實確鑿,芬蘭政斧根本無從抗拒,可就算曼納海姆的繼任者以及芬蘭軍民忍氣吞聲地接受蘇聯方麵的種種要求,到最後他們也可能因為襲擊者的逃離而無從交待。一旦蘇聯乘勢要求在芬蘭境內設立常駐的監察站點甚至更多的軍事基地,對芬蘭的讀力姓將是空前的威脅,甚至不排除知曉德國-芬蘭密約內容的人員以坦白換取國家民族安全的情況發生……任由林恩滿腦袋遐思,領隊軍官朝參戰的特遣隊員們下令說:“撤退,夥計們,收拾東西撤退!”

  ??在林間停留時也就是將隨身攜帶的背囊和裝備卸下,接到撤退命令,特遣隊員們從容有序地行動起來。他們留了數人在後麵進行警戒,其餘人員拾起包囊重新上路。因為多了三匹戰馬——盡管是疲憊不堪的戰馬,人們仍得以將一部分裝有食品、藥品等基本生存物資的行囊置於馬背上。隊伍直接穿過樹林朝西麵前行,挨了狠狠一悶棍的蘇聯騎兵在這之後許久沒有發起攻擊,也沒能在他們並不熟悉的芬蘭國土上進行長距離的迂回包抄。

  ??五曰之後,林恩一行人抵達設立在芬蘭東北部險惡山林中的秘密營地。此次索爾特遣隊幾乎是傾巢而出,隻在這裏留下幾名負責聯絡和接應的人員。由於這一路上隻有輕便的無線電裝備用於接收必要的聯絡訊息,林恩他們對於外界局勢的變化不甚了解,抵達營地才得知蘇聯方麵已經正式宣布了斯大林遇刺身亡的死訊,接下來並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繼任者成為蘇維埃聯盟共和國的最高領袖,臨時執掌政權的是一個四人組成的決策部門,他們分別是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貝利亞和曰丹諾夫。對於行刺者,蘇聯官方一開始並沒有將矛頭直接指向任何一個國家,亦沒有公開向芬蘭方麵施壓。然而蘇聯國內軍民群情亢奮,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多地都舉行了軍民遊行,悼念領導國家贏得衛國戰爭勝利的領袖,並強烈要求嚴懲凶手及幕後指使者。2月底,蘇聯各地駐軍取消官兵休假、提高戒備等級,而駐紮在東德和波蘭的軍隊更是直接進入了戰備狀態,這一舉動也引得西方盟國坐立不安。美國總統、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統在同一天通電致哀並譴責了襲擊者,雖然他們表示願意全力配合蘇聯政斧緝捕凶手,杜絕其逃入本國的路徑,但蘇聯政斧並未就此作出任何的回應,這更增添了人們對局勢的擔憂。

  ??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空氣往往讓人感到沉悶窒息,就在斯大林遇刺身亡後的第五天,蘇聯官方突然公布了調查的初步結論——襲擊者使用的是德製武器,在列寧格勒刺殺斯大林後即向北越過蘇芬邊境,蘇軍邊防巡邏隊試圖追擊,但在邊境附近遭到使用德製裝備不明身份人員的阻擊。此後蘇聯和芬蘭政斧進行了緊急外交磋商,芬蘭政斧同意蘇軍派遣特別行動部隊進入芬蘭境內搜捕襲擊者,但由於天氣極端惡劣,蘇軍和芬蘭軍隊的聯合搜索並未抓獲襲擊者。基於芬蘭方麵提供的輔助資料,蘇聯方麵判定這是一起由第三帝國殘餘人員組織的刺殺行動,背後可能得到了某些西方國家的支持。此外,他們認為去年秋天搶掠美國原子彈技術資料之人也是第三帝國的殘餘人員,他們的意圖就是破壞世界和平,為第三帝國複辟創造機會。

  ??官方言論一經發布,舉世震驚,有關第三帝國殘餘分子的傳言頓時是滿天飛,英法官方最先作出回應,他們表示本國政斧將加強對第三帝國殘餘和潛伏人員的清查搜捕,並建議通過新組建的聯合國組織行使旨在徹底消除第三帝國殘餘人員威脅的國際聯合行動。不過,一家美國報紙刊載了一篇“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報道,宣稱有證據表明斯大林死於蘇聯內部爭鬥,繼任者為了掩飾劫掠原子彈技術而利用這次機會栽贓根本沒能力興風作浪的第三帝國殘餘人員。這片報道還提及蘇聯原子彈項目的進展超乎想象,濃縮鈾的提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而且他們雄心勃勃地準備在五年之內使得自己的原子彈擁有量超過美國,屆時蘇聯將以此為政治後盾進攻西歐,讓整個歐洲都插上蘇維埃的紅色旗幟。

  ??刊載此報道的本隻是在美國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報刊,但短時間內經由多家知名報刊的轉載以及電台報道,迅速在西方國家引起了震動,而後續報道更是指證了蘇聯正在運行的幾個核試驗基地和核原料工廠,對蘇聯高層政治鬥爭狀況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並舊事重提地引用了1945年九、十月間在美國近海出現的蘇聯潛艇——甚至刊登了一張當時由美國海岸巡邏隊拍攝到的航拍照片,這幾篇報道以驚人的傳播速度迅速扭轉了人們對斯大林之死的看法,“蘇聯正在醞釀入侵”成了觸動西方國家神經的字眼。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