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悟道
作者:追星HZY      更新:2021-08-10 12:43      字數:5101
  初出茅廬就震了震眾人的林恒乖乖的回到了終南山,隻是這次他不用自己住在深山之中了,而是被馬鈺帶進了全真教。

  ??身為全真教掌教馬鈺的弟子,林恒很是吸引了一批人的目光,不過馬鈺並沒有收他為入室弟子,而是為俗家弟子。如此一來,林恒雖然引人注目,可卻不會讓人討厭,尤其是對尹誌平和趙誌敬這兩個出來拔萃的弟子來說,畢竟他對二人來說,沒有威脅。

  ??對於不能正式拜入全真教,林恒也沒有覺得有什麽可惜的,畢竟他也不打算做道士,尤其是這種不能娶妻的道士。隻是,對於被師父帶來全真教,林恒是很有意見的。他可是才出去啊,還沒有好好闖蕩一番就又回來了,這實在讓他不爽。

  ??可惜,他的話在這裏是沒用的,而且他剛拜入馬鈺門下,自然得聽師父的話。

  ??坐在房間裏,林恒恭敬的對著馬鈺拜了拜,然後就站到了一邊。馬鈺看此,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恒兒,一般人拜入我全真門下,都要從頭開始,不過你乃帶藝投師,一身武學基礎也算紮實,就不用再做基礎作業了。隻是我全真教乃道家教派,對於道家學文你還是要理解的。這樣吧,以後除了和其他同門一起學習武功外,其他時間你就去後山的藏經閣瀏覽道經。”

  ??“是!”林恒馬上點頭應下。他拜入全真教並不是一時興起,而且經過考慮的,而這個考慮的因素,就是全真教裏的道家典籍。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些典籍也許沒有絲毫用處,可在這裏,這些典籍卻是非常珍貴的,尤其是萬壽道藏,更是被尊位必讀之物。原因嘛,大家都知道,必定是黃裳和九陰真經了。林恒學有九陰真經,裏麵的東西他也可以大致理解,隻是有一些地方也是無法理解的。但是,他不能拿這個去問人啊,所以隻能靠自己,而最好的辦法不就是學習道家文化。

  ??正是有了這些考慮,他才提出拜入馬鈺門下的要求。如今,馬鈺如此說,他自然順勢答應。

  ??馬鈺看林恒如此痛快的答應,頗為讚許的點了點頭。他本就擔心林恒因為武功而拜入全真,如今看此,頓時覺得林恒不錯。不過真要說傳他高深的全真功夫,那也是不行的,畢竟曰久見人心嘛,他還是要好好考量一下林恒的。

  ??告辭了馬鈺,林恒馬上讓一位小師兄帶自己在四周轉了轉,他先是看了自己的住處,然後就去了後山的藏經閣,熟悉了一下道路。接著,他就去吃了晚飯,休息去了。

  ??第二天,林恒一大早就聽到鍾聲,他知道這是早課的聲音,當即來到了重陽宮。這裏,全真教的弟子都來了,隻是此時全真教弟子並不多。林恒仔細看了一下,除了最前麵的全鎮七子外,下麵坐著的也就二三十人罷了。看這規模,全真教第一大派的名頭很是名不副實。隻是林恒知道,所為的第一大教派,那隻是一個笑話罷了。江湖上尊敬的是實力,當年王重陽是天下第一,他的教派自然也是第一了。如今王重陽死了,全真教雖說有全真七子,可根本就算不上第一,隻是當年第一叫慣了,大家也就這麽叫而已。

  ??到了神雕時期,全真教才有了一絲第一教派的意思,隻是那隻是人數上,而武功上,卻更加弱了,因為那時全真教七子隻剩下五人,最高強的馬鈺死了,七星劍陣也無法布置,連跟高手過招的能力都沒有。

  ??搖搖頭,林恒馬上坐在馬鈺身後,他偷偷掃了一眼眾人,看到大家都微閉眼睛,默念道經,自然也照做。

  ??全真弟子念的是道德經。道德經在道家人士心中絕對如聖經一般,隻是這經文講的是什麽恐怕就沒有多少人能夠領悟了。

  ??道德經林恒也會,隻是他第一次來此,根本就跟不上他們的規律,故而念一會兒就出錯,然後改正。就這樣,他坑坑巴巴的念了一個小時,然後和眾人一起來到了外麵的廣場,練習劍法。

  ??林恒是新人,不懂全真劍法,所以隻能練習以前的劍法。馬鈺看此,覺得不好,當即就親自過來教導他全真劍法。

  ??全真劍法有七劍七式,共七七四十九式。這套劍法乃王重陽在戰陣中所悟,後來入道後加入道家理解,不再如開始一般殺氣騰騰,反而頗有道家含蓄養生之意。隻是,如果你親自領悟的話就會發現,這套劍法在無形中蘊含殺意,絕對是一流的劍法。

  ??以林恒自己的認知,這套劍法完全不在他學的五嶽劍法之下,即便相比無量劍法,那也是不差的。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側重點了。

  ??重陽宮外,十幾人一起演練全真劍法,氣勢恢宏,頗有點氣勢。隻是,很快大家都三五成群的散了,該勞作的勞作,該讀書的讀書,隻有不多的三四人會留在那裏,向全真七子請教劍法。

  ??林恒並沒有留下,他獨自一人去了後山藏經閣,閱覽道經。

  ??對於道經,他真的沒有太深的認識,你就說道德經吧,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懂得又有幾人。林恒也是看不懂,不過如今他不得不學啊,所以他隻能一字一句的研讀,不懂的地方就去問,懂得地方也拿去和師父討論,看自己是否理解錯誤。

  ??他這種一句三問的方式雖然讓人煩不勝煩,可卻頗顯好學之風,讓馬鈺很是歡喜。也正是如此,馬鈺不僅不生氣,還特意每天抽出一段時間,指導林恒,而林恒也因此進步飛快。此時的他,就如一個貪婪的海綿一般,永無止盡的吸收著道家知識。

  ??看的越多,林恒的認知就越加深刻,慢慢的,他也總結出了自己的東西,也是他認為最核心的東西,也就是什麽是道。

  ??道,是什麽?

  ??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是人人不同了,因為誰都有自己的理解。別的不說,就是王重陽和周伯通這對師兄弟吧。從武功上來說,周伯通的道,在於空、柔,代表就是他創造的空明拳。你想想,若是周伯通沒有自己很深的理解,怎麽可能創出空明拳?

  ??王重陽呢?這不太好說,但以林恒來看,他認為道的核心應該是“始”,也就是開始、源頭的意思。這一點,先天功應該可以說明一些。林恒沒有看過先天功,也不理解,但從它的名字你可以知道,這套功法應該在於“先天”二字。

  ??何謂先天?以人來說,就是你在你母親肚子裏的時候,就為先天。

  ??王重陽把武功的名字命為先天功,應該就是希望修煉到那種返本還原的境界,也就是人開始的時候。

  ??當然,林恒對王重陽的看法也許是片麵的,畢竟他對這個人並不是很了解,但這不妨礙他整理出自己對道的理解。用現在的話來說,道其實就是規則。生老病死是道,花開花謝是道,打雷下雨也是道……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歸於道,也就是規則。但同時,天地初生也是道。

  ??所以在林恒看來,道如海,可容一切,可為一切。

  ??他這個看法很大,大到讓他也無法仔細敘說,因為他的這個說法,等於沒說。你想想,對武者來說,應該走出自己的道,而他這個看法呢,就是一個模糊的看法,是誰都會說的。可說有什麽用,你得總結出一條詳細的路來。

  ??一開始,林恒拿這些和馬鈺去探討,被他說了一頓,林恒一想,也覺得不對,可後來,他想到了天龍中的北冥神功,那套功法,不就是自己道的體現嗎?

  ??一想到這個,林恒收起了放棄的心思,再次全身心的學習研究。他總結在這裏學到的道經、知識,回想前世的各種說法。慢慢的,他總結出了一條思想。

  ??混沌分陰陽,陰陽衍五行,五行化天地。這就是林恒的總結,說白了就是道德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以前,林恒看這句話的時候根本就無法理解,可現在,他有點懂了。當然,這個懂並不是什麽神話內容,而是結合了自己的內功所總結的東西。

  ??你看,人體可以為天地,丹田氣海亦可為天地。人體天地血脈可為萬物,萬物歸一成內力,匯聚氣海之中,如此氣海的一就有了。其後,以一連通人體天地,打通萬物,使得人體萬物成為丹田萬物。如此,就順應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

  ??當然,這應該是正常的理解,也就是大部分人的理解,但是通過北冥神功,林恒還想到了一種理解,那就是反推,也就是萬物成三,三合二,二歸一的思想。

  ??你想,北冥神功是不是如此?他吸取內力,內力由外而來,通經脈,入丹田。這不是萬物返一的過程嗎?

  ??而且在林恒看來,北冥神功也不是如此簡單。如果隻是吸納,那就是吸星大法了,可是它還有北冥真氣。這是一種可容納各種真氣的真氣,比易筋經真氣還要利害。可以說,有了北冥真氣,你不管如何吸別人,都不會擔心吸星大法那般的禍患。在這一點上,北冥神功又體現出了“始”的特姓,也就是最終的一。

  ??如此,三到一,一又成三。這套功法完全是容納了兩種思想,並把兩種思想發揚到極致的神功,也是可以體現林恒思想的神功。

  ??容納一切,就是林恒道的體現,而北冥神功告訴他,他的這種想法是可以實現的。可惜,他能力不夠,無法理解北冥神功是如何創造的,不然說不定還真給弄出一門吸人內力的功法。

  ??夜晚,林恒又一次找到了師父,道:“師父,弟子上次聽了您的話,回去好好想了一下,我發現自己的了解並沒有錯。”

  ??馬鈺聽林恒的話,眉頭皺了起來。他道:“你的說法自然沒錯,道為萬物,這一點我也理解。隻是,這隻是廣泛上的意義。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道呢?”

  ??“我的道?容納萬物不就是我的道嗎?”林恒詫異反問。

  ??聞此,馬鈺搖搖頭,道:“徒兒,容納萬物沒有錯,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何形成這個容納萬物的道?你把容納萬物看作自己的道,這沒有問題,可你想過這個過程嗎?每個人的道都有自己的過程,你這個道是最簡單的,可同時也是最難的。因為從來沒有人可以容納所有的道,更遑論武功了。這也是我反對你的原因!”

  ??林恒皺起了眉頭,心中暗暗思索。

  ??‘沒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容納萬物和自然規律確實是道,可這些東西不隻是自己懂,很多人都懂,可如何實現這個過程呢?’

  ??北冥神功是支持林恒的信心,即便此時他心中煩悶,也不會認為這條路走不通,隻是讓他創造出北冥神功,那顯然太困難了,他自己也沒有信心,畢竟北冥神功一直是他心中的第一神功。

  ??‘到底該如何辦呢?’

  ??林恒拉了拉領子,不耐的站了起來。他如此動作顯得很是無禮,可馬鈺卻沒有生氣,隻是有些擔心徒兒走入死胡同,當即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你選擇了容納萬物,這並沒有錯,可你是否想過過程。現今的你,不應該去想這條道對不對,而是要想,自己該如何實現這條路。”

  ??“是啊,自己怎麽這麽笨,即便創不出如北冥神功的功法,但也一定可以弄出一個吸星大法吧……”林恒笑了,對馬鈺抱拳道:“弟子多謝恩師開解。”

  ??馬鈺點點頭,林恒看此也告辭離開了。他這一次沒有去藏經閣,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中,仔細思考自己要走的路。

  ??道和武是不分家的,對於道家武者來說,他們對道的理解就體現在武功之上。林恒看道經,就是希望加深自己對武學的理解。如今,他雖然沒有那個能力,可有了這份心,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不是嗎?

  ??在屋中,林恒待了一夜,第二天他出來時,整個人已經變得神清氣爽。一夜的時間,他並沒有思考多久,因為他知道,以自己現在的能力,不可能做出什麽驚天之事的。他現在要做的,並不是創造,而是理解,而理解的做好方法,就是學習。

  ??對於理論知識,林恒已經學習了很多了,所以他需要走出去,去見識各家武學。

  ??所以一大早,他就找上了馬鈺,告訴他想要出去走走的想法。馬鈺知道這半年來自己的弟子很爭氣,也對他的人品有了理解,當即點頭同意了。於是林恒草草收拾了一下,便下終南山,再次出現在江湖之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