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二章:宋孝宗勵精圖治,周三畏重操舊業
作者:椅嶺散人      更新:2021-08-10 10:55      字數:2776
  話說秦檜在獄中咬舌自盡,死相非常難看,既然已經得到報應,王子鵬隻好作罷,命令獄卒將秦檜屍體拋在荒郊野外,讓野狼吞噬。王氏見丈夫已死,也就不再留戀塵世繁華,她一頭撞在獄中的石牆上,腦袋開花,腦漿迸出,血流不止而死。秦檜夫妻不得好死,臨安百姓燃放鞭炮慶祝。高宗臥病在床,聽到這個消息,精神為之一振。他本想臨朝,隻是身體尚未康複。有些朝廷大事都是群臣來寢宮請旨定奪。

  ??打擂台因為皇上身體欠佳告一段落,王子鵬、嶽雷等眾英雄被皇上重用,王子鵬被封為少保,其餘人皆為統製。韓世忠等將領各自回到治下厲兵秣馬。王子鵬向皇上請辭回了嵩山,重新組建新嶽家軍。嶽雷等眾英雄請辭回雲南探望家人。一時間,皇上身邊都是那些老臣。王子鵬擔心皇上和柔福公主安危,特意囑托陸文虎留守京城,和忠義社留守在臨安的兄弟們見機行事。因為皇上臥病在床,陸文虎和柔福公主的婚事隻好擱置起來。按下不表。

  ??如今且說黃龍府金主完顏阿骨打駕崩,傳位與皇弟吳乞買。不久吳乞買駕崩,便立粘罕長子完顏亶為君。眾王子朝賀之後,金兀術回到府中,心裏悶悶不樂。他一個人獨自喝著悶酒,喝著喝著,突然,眼前一黑,失去知覺,一頭栽倒在桌上。冥冥之中,他隨鬼差來到了閻王殿,與嶽飛、秦檜三曹對案。金兀術本來是個粗莽的漢子,不過他愛惜人才,痛恨殲臣。在閻王殿,閻王說他不久就要歸位,金兀術錯聽了,以為他不久就要繼位。一覺醒來,細想夢中之事,自言自語道:“原來我是奉著玉旨下界,應有帝王之分。嶽飛強違天意,故遭命喪。他今已死,中原還有何人擋我?不趁此時去搶宋室江山,更待何時?閻王說我不久就要繼位,現在機會來了,等平了宋室,掃清宇內,我再名正言順的繼承正統,豈不美哉?”金兀術想到這裏,心裏暗自高興。於是上朝奏明聖上,懇求興兵。

  ??完顏亶知道金兀術的野心,同時又忌憚金兀術的實權,他也想趁機削弱金兀術的勢力,於是爽快的答應了。金兀術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於是同軍師哈迷蚩、參謀忽爾迷商定計策。約同眾王子完顏乾等,並大元帥粘得力、張豹馬,提國元帥冒利燕,支國元帥迷特金,提國大將哈同文銀,提國元帥完黑寶,黑水國元帥幹裏朵,共同起大兵五十萬,浩浩蕩蕩,殺進中原而來。

  ??“狼主,秦檜已死,我們失去了內應,宜速戰速決。聽說南朝皇帝臥病在床,我們此次大舉南下,那高宗必死無疑。隻要高宗已死,宋室大亂,我們就可以事半功倍。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我們應該把聲勢造大,從氣勢上壓倒他們。這樣一來,我們就勢如破竹。”哈迷蚩說道。金兀術聽了覺得頗有道理,於是分成十路,號稱‘百萬’,從各個地方一同進攻。

  ??各地邊關守將聞報,連忙寫了告急文書派快馬晝夜兼程趕往京城。一時之間,各地告急文書猶如雪片一樣飛來。高宗本來是有傷在身,身子虛弱,他看了各地告急文書,急火攻心,噴出一口鮮血昏死過去。內侍把高宗抬回寢宮,傳來太醫診治。太醫想盡了辦法,還是不能挽回高宗的姓命。高宗駕崩了,沒有留下子嗣,眾大臣於是商議擁立高宗的侄兒登基,稱為孝宗。

  ??孝宗繼位之後,各地元帥紛紛來臨安朝賀。老元帥張信出班奏道:“陛下剛剛即位,人心未穩,各種冤案尚未平反,眼下金兀術再次興兵南下,我朝將帥老的老了,死的死了,誰人與金兵抗衡?要想宋室江山永固,當務之急就是要安定人心、籠絡人心,招納賢才,選拔北伐元帥。先帝在世時對王子鵬、嶽雷等人特別器重,臣以為現在到了該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孝宗聽了,為難的說道:“愛卿所言極是,隻是王子鵬、嶽雷等人現在不在京城,如何是好?更何況,他們心裏還有一股怨氣,不知他們能不能聽朕宣召?要是他們記恨先帝用人不明,朕又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為宋室效勞?”

  ??“皇上不必擔憂,那嶽家人一生講求的是精忠報國,他們都是心胸闊達之人,皇上要想重用他們,必須先做好五件事。第一,捉拿殲臣下獄問罪,以泄民憤;第二,修造嶽飛墳墓,建立忠義祠,以表忠義;第三,派欽差去雲南傳旨,赦免嶽家眾人,讓他們子承父業,這樣嶽雷、嶽霆等人就會名正言順的為朝廷盡力;第四:派人去新嶽家軍營地通知王子鵬,要他掛帥出征;第五:派人去太行山招安公道大王牛皋等眾將,他們都是嶽家軍舊部,戰鬥能力強。第六,恢複舊臣職位,重用人才。陛下隻要把這六件事做好了,就不愁金兵不敗,宋室不穩。新嶽家軍和嶽家軍都是大宋的中流砥柱,隻要有他們在,金兀術就休想謀奪宋室江山。”張信說道。

  ??孝宗聽了大喜,他答應了張信的提議。命令張信負責臨安守衛,捉拿萬俟卨、羅汝輯、張俊等人,把他們打入天牢。又傳旨張久思在棲霞嶺修造嶽王祠和眾忠臣的殿宇,豎碑立傳,敕封嶽飛為嶽武穆侯,雕塑嶽飛、嶽雲、張憲等神像。又派遣陳宗義為欽差大臣火速去雲南宣旨,同時又派人持詔書去嵩山請王子鵬來臨安商討大計。與此同時,孝宗又派人去太行山招安牛皋等嶽飛舊部。在京城,孝宗頒發皇榜,大赦天下,又貼出了招賢告示,招納人才。

  ??孝宗的這些舉措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和支持,一時之間網羅了不少人才。原來大理寺正卿周三畏掛冠而去,聽說了孝宗繼位,廣開言路,招納人才,懲殲除惡,心裏激動得久久難平。他想起了嶽元帥被害之事,心中隻覺得難過,為了替嶽元帥父子洗清冤情,周三畏毅然決然回到臨安,朝見孝宗,把嶽飛父子被秦檜陷害的前前後後,以及當年審問招供狀寫下的材料,全部寫成奏本奏請聖上。孝宗看了奏本,立刻準奏,恢複周三畏大理寺正卿的職務,責令他負責審理各個殲臣的案子。周三畏接過聖旨,親自升堂,將罪臣萬俟卨、羅汝輯、張俊等人押到大堂,一一審問。幾個殲臣知道周三畏是個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清官,心裏非常害怕,盡管他們巧舌如簧,在周三畏的威嚴下,一個個噤若寒蟬。周三畏把萬俟卨、羅汝輯、張俊等人的罪行一一例舉出來,幾個殲臣聽了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萬俟卨、羅汝輯、張俊等人雖然還想分辨,替自己開罪,但是他們又說不出理由來。秦檜夫妻已經死了,把責任推在秦檜身上也無濟於事。

  ??“既然你們都不開口,就說明事實成立,你們所犯罪行按律當處以淩遲。來人啦!先把他們押進大牢,等到皇上聖旨下來再做定奪。”周三畏一聲令下,獄卒押著幾個殲臣來到秦檜設計的大牢,把他們關起來嚴加看守。周三畏將供詞呈交皇上,孝宗看了做了批複:殲臣惡貫滿盈,罪該萬死,北伐之曰,用殲賊頭顱祭旗,以振軍威、正法典、鼓士氣、平民憤。周三畏接過聖旨,心裏默默禱告:“嶽元帥、少將軍,你們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殲賊伏法之曰,我一定將他們的頭顱祭奠你們,以為你們在天之靈。”(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