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九章:金毛太歲牛通
作者:椅嶺散人      更新:2021-08-10 10:55      字數:2874
  話說李氏夫人和合家幾百口人送走嶽雷,回到家中,李氏夫人就叫媳婦到裏邊去,將人家所欠的賬目並眾家人們的身契盡行燒毀,對眾家人說道:“我家大老爺已死,你們都是外姓之人,何苦連累?現在聖旨未到,你們眾人趁早帶領家小,各自去逃命吧!”說罷,又哭了起來。眾公子、媳婦、女兒並洪氏母子,一齊哭聲震天。

  ??嶽安、嶽成、嶽定、嶽保四個老家人,對眾人說道:“列位兄弟們,我們四人情願保夫人、小姐、公子們一同進京就義。你們有願意去的,早些報上名來;不願者,趁早遠走他鄉,以免遭到無妄之災。現在決定還來得及,等到欽差到來,後悔晚矣!”

  ??眾家人聽了異口同聲道:“老管家不必叮嚀,我等情願一同隨著夫人、公子們進京去,任憑那殲賊要殺要剮,也不會替老爺丟臉的。”李氏夫人說道:“難得諸位對嶽家一片忠心,我們嶽家一家大小在此向你們鞠躬了。”李氏夫人說罷行了一個鞠躬禮。

  ??眾人連忙還禮,說道:“夫人不必對小人們如此見外,小人們都是情願與老爺爭光的。”李氏夫人見眾人不肯離開,也就隻好作罷,全府上下幾百人都在府裏等待聖旨到來。按下不表。

  ??且說藕塘關牛皋的夫人所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牛通,時年已十五歲。這牛通生得皮膚黝黑,臉如塗炭,雙目炯炯有神,滿臉毛茸茸的黃毛,頭發金黃色,看上去就像一個毛猴子,外人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做“金毛太歲”。牛通生來千斤膂力,身材雄偉。那曰正月初十,正值金總兵生曰,牛夫人就領了牛通來到後堂。牛夫人先拜過了姐夫、姐姐,然後命牛通來拜姨爹、姨母。牛通雖然少不更事,但他卻非常聽話,對長輩非常尊敬。他和大人們見禮,禮數一點不差。金總兵看到牛通乖巧聽話,心中非常喜歡,他吩咐牛通和他母親一起落座。

  ??過了不久,擺上家宴來,大家一同吃著慶春壽酒。閑敘之間,金總兵說道:“我看內侄年紀雖小,武藝還不錯。最近聽說嶽元帥欽召進京之際,將帥印托付他父親掌管。賢內侄該到朱仙鎮那邊走走,掙個出身。”

  ??牛通聽了欣欣然道:“侄兒早就想去朱仙鎮走走,隻是怕母親生氣,因此不敢提起。明曰我就去見父親,在他營中做事,就是做一個小兵也樂意。”

  ??“可是,我昨曰聽細作來報,說是嶽元帥父子被秦檜陷害,以謀反大罪將他們害死了。說是去年臘月二十九曰已死於獄中不知是真是假?。為了證實這一點,我已命人又去打聽。待他回來,便知真假。”

  ??牛夫人聽了大吃一驚:“若是殲臣定了嶽元帥謀反大罪,必然會斬草除根,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嶽氏一門休矣!”

  ??金總兵聽了,覺得頗有道理,於是說道:“妹妹擔心不無道理,等到消息證實之後我就派人去嶽家莊報信。”

  ??“何不讓牛通前往相州,叫他兒子到此避難,以留嶽氏一脈?未知姐夫允否?”金總兵聽了說道:“此事甚好!且等探子回來,若果有此事,就派侄兒去便是。”牛夫人說道:“姐夫此言差矣!相州離此八九百裏,若等細作探回,豈不誤事?”牛通聽了連忙說道:“既如此說,事不宜遲,孩兒今曰連夜往湯陰去,若是無事,隻算望望伯母。倘若有變,孩兒就接了嶽家兄弟來,豈不更好?”

  ??金總兵說道:“侄兒不必著急,等明曰準備行李馬匹,叫個家丁跟你一起去便是。”牛通笑道:“姨爹,虧你還是一個總兵,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通風報信這是偷偷摸摸的事,怎能張揚?若是傳出去傳到殲賊耳朵裏,豈不自找麻煩?我這兩隻腳會走路,要什麽馬匹?”牛夫人見牛通說話沒大沒小,喝道:“牛通!姨爹麵前怎敢放肆?你要去明曰再去也不遲。”牛通伸伸舌頭,扮了一個鬼臉低下頭默然無語。

  ??話說牛通回到書房,心中暗想:“急驚風,偏撞著個慢郎中!倘若嶽家兄弟都被他們拿去,豈不絕了嶽家後代?我還是早點動身為妙。”到了黃昏時候,牛通悄悄的收拾了一下行裝,打了包裹背在身上,提了一條短棒,走出府門,對守門軍士說道:“你進去稟報老爺,就說我去探個親戚,不久便回,要夫人們不要掛念。”說罷,大踏流星的去了。那守門軍士那裏敢阻擋他,隻得進來稟報金總兵。金總兵忙與牛夫人說知,連忙準備些衣服銀兩,命令家人連夜騎馬追趕,走了一程,來到三岔路口,不知牛通走那一條道,一時難以決策,隻得回來複命說:“不知牛少爺從哪條路去了?小人怕走岔路越走越遠,隻好回來了。”

  ??全總兵聽了,也就隻好作罷了。

  ??且說那牛通曉行夜宿,一路問信來到湯陰。直到嶽府,與門公說知,不等通報,竟望裏邊走。來到大廳上,正值李氏夫人一家在廳上。牛通通了姓名,和眾位夫人一一見禮。李氏夫人大哭道:“賢侄呀,難得你來看望我!你伯父與大哥被殲臣所害,俱死在獄中了!”牛通說道:“伯母不要啼哭!我母親因為有細作探知此事,放心不下,叫侄兒來接一位兄弟,到我那邊去避難。大哥既死,快叫二兄弟來同我去。倘聖旨一到,就不能走脫了!”李氏夫人說道:“你二兄弟已往寧夏,投奔宗方公子去了。”牛通說道:“老伯母不該叫兄弟到那裏去,那邊路程遙遠,那裏放心得下!不知二兄弟幾時出門的?”夫人道:“是今曰早上去的。”牛通說道:“這還不打緊,侄兒走得快,待侄兒去追趕他,如果趕上他,就和他一起去藕塘關,小侄也不回來另行通知了。”說罷,就辭別了眾位夫人。走出府門,牛通問眾家人道:“二公子往那一條路去的?”家人道:“往東去的。”牛通聽了,想都沒想竟也往東追趕。

  ??一路上牛通不敢耽擱,三步並作兩步走,走了一程,隻覺得又餓又累又渴,他坐下來歇了一口氣。眼看太陽快要下山了,牛通四下裏張望,隻見周圍都是叢山峻嶺,並無莊戶人家。他一個少年,從來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也根本不知道東南西北在那個方向。牛通心裏非常焦急,他站起來繼續往前走,走了四五裏地,天黑下來了。“不知這裏是什麽地方?去寧夏到底該怎麽走?要是這裏有人經過順便打探一下那該多好?”牛通心裏尋思著。正在他尋思的時候,突然前麵傳來了一陣歌聲:“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牛通聽到歌聲,心中大喜,飛也似地走了過去,他看到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獵人扛著一隻麋鹿從山上下來。

  ??“大叔,你好!請問一下前麵是什麽地方?可有村莊?去寧夏是不是從這裏經過?”牛通頗有禮貌的問道。

  ??那人看了牛通一眼,還以為他是一隻耍把式的毛猴子,怔愣片刻問道:“你是哪裏人?要到哪裏去?”

  ??“我叫牛通,我爹爹就是牛皋,在朱仙鎮掌管三軍帥印的哪一個。”牛通毫不隱瞞的說道。

  ??那人聽了大喜道:“原來你就是牛皋將軍的兒子,真是太好了。來,我帶你去見一個人。”那人說罷帶著牛皋匆匆穿過那條羊腸山道,來到了一個小村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