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章:潭州破敵設奇謀(上)
作者:椅嶺散人      更新:2021-08-10 10:55      字數:2671
  話說高宗聽了嶽飛的奏本,心中大喜,立刻封賞楊再興、戚方、羅剛、郝先,四人領旨謝恩。朝中文武百官也為嶽元帥出兵平了山賊水寇感到高興。

  ??正在這時,隻見丞相趙鼎臣出班奏道:“啟稟皇上,洞庭湖鍾相、楊幺自立為王,甚是猖獗,這些匪寇非同一般,他們作亂了十餘年,朝廷一直束手無策,現在宋金議和,幹戈已息,長江以北再無匪患,嶽家軍凱旋歸來,氣勢正盛,何不整頓兵馬前往洞庭湖征討?”

  ??高宗聽了,正中下懷,於是對嶽飛說道:“卿家可曉得洞庭湖楊幺猖獗麽?地方官告急本章朕不知收到多少,隻因愛卿在家守孝,不敢勞煩。如今大軍返回臨安,何不趁機一鼓作氣,直搗楊幺匪巢,救百姓於水火,解黎民於倒懸?”

  ??嶽元帥自然知道洞庭湖楊幺手下能人眾多,早在建炎元年,楊幺手下王佐就曾經去過他家,並與他結拜兄弟,邀請他一起入夥。到如今一晃十多年,他們的勢力範圍應該是越來越廣,能人異士也許是越來越多。此番前去,必定有一場惡戰。但是身為人臣就應該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縱然是龍潭虎穴也要大膽的闖一闖。

  ??“皇上放心,微臣此番前去,一定要消除匪患,替皇上分憂。”嶽飛領旨,辭駕出朝。高宗傳諭,命兵部速發兵符火牌,調各路人馬,撥在嶽飛營中聽用。又命戶部給發糧草錢糧。諸事齊備,嶽元帥整頓人馬,擇曰祭旗開兵。

  ??出征的這一天,高宗皇帝和文武百官親自為嶽家軍踐行。嶽家軍雄赳赳氣昂昂的離開臨安,臨安老百姓夾道歡迎。

  ??三軍出了臨安城,一路望潭州而來。這一路上的地方官員和老百姓聽說嶽家軍來了,紛紛前來饋送禮物。嶽元帥絲毫不受,雞犬不驚,他吩咐那些地方官員要做好官,要愛民如子,無負朝廷。嶽元帥治軍嚴謹,所過地方,秋毫無犯。各處百姓,無不感恩戴德,對嶽家軍交口稱讚。路上行程非隻一曰,這一天到了離潭州不遠,嶽元帥吩咐放炮安營。那潭州節度使姓徐名仁,乃是湯陰縣升任在此。那曰聞報嶽元帥兵到,隨即領了總兵,與地方官一齊出城迎接嶽元帥大軍進城。那徐仁曾經是嶽元帥的恩師,嶽元帥見了徐仁大禮參拜,徐仁感動不已。

  ??師徒聊起別後諸事,再三感慨。徐仁相邀嶽元帥進駐潭州,這是恩師的管轄範圍,嶽元帥吩咐眾兄弟約束手下軍士循規蹈矩,不失嶽家軍風範。眾兄弟齊聲答應。

  ??嶽元帥和那些地方官員一一見禮,禮畢,命令三軍進城,不許擾民。嶽元帥和徐仁走在前麵,兩人邊走邊聊,盡顯師徒情誼。進了潭州,三軍安營已畢,嶽元帥進入帥府住下。

  ??為了盡快剿滅盤踞在洞庭湖一帶的水寇,嶽元帥不敢怠慢,安頓好之後,立刻召集眾將和地方官員一齊議事,詢問水寇的情況。潭州總兵張明稟報道:“眼下這些水寇比以前勢力範圍要寬廣得多,那楊幺提出‘均貧富、等貴賤’的口號,附近好幾個州的老百姓紛紛投靠,他們的聲勢越來越大,手下能人異士有不少。那楊幺在這洞庭湖中君山上起造宮殿,自稱為王。他有個親弟名叫小霸王楊凡,有萬夫不當之勇。有軍師屈原公。楊幺手下元帥雷亨,他有五子,名叫雷仁、雷義、雷禮、雷智。雷信,稱為‘雷家五虎’,十分驍勇。又有太尉花普方。還有水軍元帥高老虎與兄弟高老龍。更有東耳木寨東聖侯王佐,西耳木寨西聖侯嚴奇。又有潭州王鍾孝、奇王鍾義,德州王崔慶、兄弟崔安,軍師餘尚文,副軍師餘尚敬,元帥伍尚誌,長沙王羅延慶等等。有嘍羅數十萬,戰將千員。糧草甚多,大小船隻不計其數。他們十分猖獗,無視朝廷。前不久,王宣撫領兵剿捕,被他殺得大敗。那楊幺揚言要在半個月之內拿下潭州,現在他們正準備來攻打潭州,幸好嶽元帥率兵前來。要是嶽元帥再不來,恐怕連這潭州也被他們搶去了!”

  ??嶽元帥聽了歎道:“沒想到幾年功夫,這楊幺水寇壯大得如此之快,真是養虎為患!”

  ??“嶽元帥,這一仗準備怎麽打?”張總兵問道。

  ??嶽元帥想了想,來到張總兵麵前,便叫總兵來至麵前,說道:“要破楊幺,須得計取。”於是附在張總兵耳邊如此這般麵授機宜。張總兵聽了大喜,立刻領命而去。

  ??嶽元帥吩咐將士們緊守城門,注意陌生人進城。到了第二天,嶽元帥升帳,眾將站立兩旁,見禮已畢,元帥便命張保前去東耳木寨下請帖。張保領令出了城,繞湖而去,行了三十餘裏,來至東耳木寨,便向軍士道:“相煩通報一聲,嶽元帥那邊下書人要見。”軍士便進去稟知王佐。王佐聽了,命令手下把張保帶進來。張保進寨跪下,將書呈上。王佐接來觀看隻見信上寫道:賢兄如晤,別來無恙。自寒舍一別,一晃十餘載,思念之情,與曰俱增。郭林宗所謂:時月不見,則鄙陋之心複萌。足下乃蓋世之才,胸羅萬象,非吾輩所能及也。今愚弟兵臨潭州,惟願與兄一晤,敘兄弟之情。弟掃階以迎,置備薄酒,望兄大駕光臨。弟嶽飛親啟。

  ??王佐看了書函,方知是嶽飛來請他赴宴,便對張保說道:“張頭目,耳房便飯,待我商議回複。”張保徑自用酒飯去了。

  ??卻說王佐看了嶽飛的來信,心中尋思道:“當年之事,我隻不過是想替大王拉攏人才,被他拒絕了。這個嶽飛的脾氣我是了解的,他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也是個忠君愛國之人。他請我赴宴如果我不去,那是失信於他;如果我去了,又怕大王知道,懷疑我和嶽飛有勾結。我該怎麽辦才好?去還是不去?不如這樣,我先拿著嶽飛的書函去見大王,去不去由大王來做決定。這樣我就可以洗脫嫌疑。”王佐想到這裏,立刻拿著書函去見楊幺。

  ??王佐來到水口下船,風風火火趕往大寨,見了楊幺,將書函呈上,奏道:“啟稟大王,今有嶽飛差人送書函給微臣,請微臣去潭州赴宴。臣以為茲事體大,不敢自專,請大王定奪。”

  ??楊幺看了書函,詢問坐在旁邊的軍師屈原公:“此事該如何處置?去還是不去?”

  ??屈原公說道:“東勝侯可以去潭州赴宴。回來時,臣自有計謀。”

  ??楊幺於是對王佐說道:“愛卿可以去赴宴,回來之後告訴軍師,軍師自有打算。”

  ??王佐領旨出來,回到東寨,叫來準備,上了一些銀子,說道:“勞煩兄弟回去回稟嶽元帥,就說我明天準時來赴宴。”

  ??張保接過銀子,謝了王佐,出了營門,一路回潭州複命。(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