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
作者:巡洋艦      更新:2021-08-10 10:39      字數:4589
  在中華帝國海軍“大灰狼艦隊”訪問德國期間,李鼎新破例允許希特勒和幾個德國高官登上光華大帝號參觀,並首次開放了核反應堆艙室給希特勒參觀,同時中華帝國海軍派出光華大帝號戰列艦為首的28艘超級戰艦同德國國公海艦隊主力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演習期間,中華帝國海軍官兵們大秀戰鬥力,分別取得了40公裏、35公裏、30公裏和25公裏四個級別的打靶第一優秀成績,而德國海軍僅僅奪取了20公裏級別的打靶勝利。

  ??中華帝國海軍強悍的作戰能力令德國海軍終於見識到了什麽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中華帝國的艦載武器裝備之先進,令德國海軍官兵們滿臉的羨慕嫉妒恨。

  ??盡管德國公海艦隊出動了6艘興登堡終極戰列艦和2艘俾斯麥超級戰列艦參加了聯合軍事演習,但是德國海軍元帥雷德爾在演習後直言不諱的跟希特勒講明,同樣是20英寸超級巨炮,德國公海艦隊的六艘興登堡級戰列艦也打不過一艘光華大帝號。原因很簡單,德國的20英寸大炮在30公裏以上便無法擊穿光華大帝號的正麵裝甲防護了。而在這個距離上,很明顯光華大帝號擁有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演習時在這個距離上爆炸的炮彈威力對興登堡級戰列艦的裝甲造成巨大威脅。

  ??而雷德爾最擔憂的卻是光華大帝號戰列艦采用核動力,按照中華帝國官方宣布的光華大帝號二十年不用加注燃料,並且可以長達幾個月持續保持在30節航速上麵的強悍能力,證明光華大帝號可以進行無休止的消耗戰,這對德國海軍的主力艦而言,任何戰艦都經不起這種長時間的消耗戰。

  ??希特勒很是悲催,本來以為光華大帝號不過是中華帝國吹噓出來的東西,沒想到真的如此強悍,令德國海軍極盡人力、物力、財力建造的興登堡級戰列艦直接被踢出局,這種打擊對於希特勒乃至德國海軍而言都是巨大的。

  ??“照這樣來看,除非我們也掌握了核反應堆技術,擁有可以抗衡光華大帝號的戰列艦,否則將難以對中華帝國海軍形成壓力。”

  ??希特勒不得不麵對現實,他承認之前他叫囂著超過中華帝國海軍奪取世界海上霸主的想法有些欠考慮了。但這並不代表希特勒就此屈服,反而對於希特勒而言,他被激怒了。

  ??“不惜代價一定要盡快研製出核武器和核反應堆出來!”

  ??正因為希特勒和整個德[***]方都被中華帝國海軍的強大所深深的刺激了,尤其他們的自尊心更是被光華大帝號的強悍姓能給深深的“傷害”了。原本中華帝國以此準備震懾住德國人,令其放棄跟中華帝國爭奪世界霸權地位的想法,但實在低估了納粹德國的崛起決心,希特勒不但沒有被震懾住,反而激發了他爭強好鬥的決心。

  ??德國的核武計劃雖然遭到包括中華帝國在內和英法協約國的不斷破壞和阻止,德國為此損失高達60億龍幣,其中包括在挪威的重水生產線遭到轟炸,在德國東部的鈾礦生產基地,以及在法蘭克福的鈾濃縮設施和在漢堡的核反應堆實驗室都遭到協約國空軍的大規模轟炸,或者被來自包括中華帝國在內的各國特工的大肆破壞。

  ??但德國人就此也學的聰明了,他們加強了核物理工程各項設施的保護措施,甚至直接挪到了地下室裏。

  ??各國越是極力打擊德國的核武試驗,德國人就越是有決心研發核子武器,並且加快了研發進度。尤其中華帝國的多次原子彈試爆,以及光華大帝號核動力戰列艦在德國人麵前的巨大刺激,都成為德國人奮起發展核武的動力。

  ??相比較英法蘇等國的核武器研發速度,德國的工業底子厚,人才多,發展也就自然而然的快的多了。

  ??對於中華帝國而言,包括帝國皇帝王辰浩在內,都很清楚隻要工業能力和科技儲備達到一定程度後,核武器就會水到渠成,這是很難阻止的。王辰浩很清楚這點,曆史上的中國在那麽困難的情況下都能夠發展出來核武器,何況是現在的強大德國。英法蘇等國早晚會研究出來核武器的,中華帝國所要做的就是在對方研究出核武器之前,盡可能的撈取好處。

  ??希特勒也清楚德國雖然在核武研究上麵進展已經很快了,但是因為戰爭關係,德國的核設施經常遭到協約國的空襲和搔擾,核原料和相關技術設備又被中華帝國嚴格限製,使得德國在短時間內還無法掌握核武器。為此,希特勒手裏沒有跟中華帝國叫號的底牌,所以隻能事事容忍。

  ??德國海軍潛艇司令鄧尼茨上將向希特勒進言,稱英國海軍大規模裝備來自中華帝國的唐級潛艇和宋級潛艇(唐級改型),給德國海軍海狼(U)係列潛艇造成重大損失。盡管英國人從中華帝國進口潛艇的費用高昂,但基本上五六艘德國海狼潛艇才可以拚掉一艘唐級或者宋級潛艇,綜合算下來卻是英國人損失小。而最讓鄧尼茨悲催的是,德國潛艇的航速已經遠遠跟不上水麵艦隻或者商船的航行速度了,這導致德國潛艇必須上浮到海麵上開足馬力才能勉強追上獵物,顯然德國潛艇麵臨著英國水麵反潛巡洋艦、驅逐艦和反潛飛機的巨大威脅。

  ??進入1940年下半年後,德國潛艇的損失大幅度增加,反而協約國商船的損失大幅度下降,德國潛艇戰術同時還麵臨著不敢攻擊中華帝國的商船隊的尷尬環境,很多協約國商船直接掛上中華帝國的國旗,導致德國潛艇分不清狀況等因素,使得德國海軍的破交戰術基本上失去效用了。

  ??希特勒一直在謀劃著如何像一戰那樣將英國困死,因此他對鄧尼茨相當的重視,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發展極為迅速,但還是無法困死英國,這很大程度上讓希特勒感到了不滿。

  ??不過,希特勒還是對鄧尼茨很看重的,於是耐心的聽鄧尼茨報告。

  ??鄧尼茨建議德國繼續改善同中華帝國的關係,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從中華帝國進口能源和生活物資,而是應該引進中華帝國的潛艇技術,爭取重啟海上破交戰,早曰打垮英國。

  ??希特勒很清楚想要從中華帝國得到先進的潛艇技術,德國肯定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作為利益交換才行,但他還是同意了鄧尼茨的建議,派人跟中華帝[***]方接觸。

  ??此時,隨著英法協約國在海上漸漸穩定了局麵,德國的潛艇對協約國運輸線的威脅越來越小,很多協約國船團不再向中華帝國繳納巨額“人頭稅”、“保護費”、“貨物抽成”等霸王條款的苛捐雜稅,他們得以在協約國海軍的護航編隊保護下順利抵達目的地。

  ??中華帝國在這方麵的收入大幅度減少,尤其是貨物抽成稅,中華帝國向被保護的協約國商船征收高達12%的抽成,這筆收入之巨大,一直是中華帝國最為高興的事情之一。但現在隨著協約國護航能力的提高,更多的船團不再需要借助中華帝國,這筆巨額收入大幅度減少,讓帝國政斧非常的不滿。

  ??於是,當德國方麵提出希望中華帝國提供唐級潛艇和宋級潛艇(唐級改)的相關技術和裝備時,中華帝國權衡利弊之後,認為適當的提升一下德國海軍潛艇的實力,會給中華帝國帶來更多的收入。於是,讓德國人吃驚的是,中華帝國長期以來限製對德國的軍事技術出口門檻終於放低了,竟然允許唐級潛艇和宋級潛艇(唐級改)對德國出口。

  ??德國海軍自然不肯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立即跟中華帝國簽署了軍購協議。當然,德國人希望少批量的進口一些唐級和宋級(唐級改)潛艇,然後自己山寨仿製,畢竟中華帝國的潛艇賣價過於昂貴(比賣給協約國的同類潛艇的費用高出近10%)。

  ??但中華帝國肯定不同意了,要求德國至少從中華帝國進口100艘唐級潛艇和50艘宋級潛艇(唐級改),然後中華帝國才會將這兩級潛艇的生產線轉讓給德國海軍,允許德國國內自行組裝生產。

  ??麵對中華帝國的霸王條款,鄧尼茨急需要獲得中華帝國的先進潛艇技術,於是說服了希特勒,令德國國會撥款采購。

  ??最終,德國海軍以2.9億龍幣購買100艘唐級潛艇,1.6億龍幣購買50艘宋級潛艇(唐級改),另外單獨出資3.2億龍幣購買了唐級和宋級(唐級改)潛艇的生產線,包括單獨采購的大批紅頭魚雷在內,德國海軍這筆軍購高達8.8億龍幣。盡管這樣,中華帝國還是對德國海軍進行了限製,例如生產線雖然賣給了德國海軍,德國自己可以生產大部分零部件,但是關鍵的汽輪機、紅頭魚雷、無線電敵我識別係統、聲納陣列等設備都在中華帝國國內生產,然後運往德國組裝。

  ??可以說,中華帝國依然握著德國潛艇的脖子,一旦戰局出現變故,中華帝國可以隨時終止向德國提供關鍵設備,等於控製德國海軍裝備唐級潛艇和宋級(唐級改)潛艇的數量,從而影響戰局發展。

  ??當然,中華帝國要的是英德潛艇在大西洋上的力量平衡,這樣才符合中華帝國的戰略利益。

  ??雖然中華帝國海軍現役的宋級潛艇一直沒有對外出口,保持著據對的先進地位。但是,德國潛艇麵此時對的問題同樣也是中華帝國潛艇將要麵對的問題。

  ??盡管中華帝國現役的宋級潛艇十分強大,號稱大洋黑洞,是當前世界各國的聲納係統難以探測到的,因為她的噪音十分接近海洋噪聲,一般的聲納兵根本無法判斷出來。同時,宋級潛艇的水下航速高達25節,可以追上大多數戰艦和大部分的商船。

  ??但是,隨著各國海軍陸續開發出先進的輪機係統,軍艦的航速基本上都超過25節,甚至達到33節,低於25節的軍艦基本上很少了。即使有,也是價值不高的軍艦,甚至不如中華帝國的一枚紅頭魚雷值錢。同時,航海的巨大進步,也讓民用船隻的航速大幅度進步。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民用船隻苦於早期航速太慢,經常被十幾節速度的潛艇追殺。吃一塹長一智的民船在二戰爆發後,大多數慢速船隻都放棄了出海,商人們基本上都采用速度高於20節的船隻運貨,這也是德國潛艇戰果每況愈下的直接原因之一。

  ??當然,對於中華帝國的宋級潛艇而言,25節的水下速度如果用於破交作戰的話,依然是商船隊的噩夢。但對於中華帝國海軍而言,他們在潛艇方麵一直走在世界最前麵,不允許出現潛艇對付不了的民船或者軍艦。尤其很多商船的航速甚至達到30節,這已經超過了宋級潛艇的獵殺速度,這點是讓中華帝國海軍所不能夠容忍的。

  ??事實上,早在中華帝國於光華十九年六月開工建造兩艘宋級潛艇的時候,帝國艦政總署就在研究下一代潛艇的設計了。隻不過,當時中華帝國的潛艇領先國際一代以上,各國潛艇想要追上中華帝國的宋級潛艇至少需要20年以上,因此帝國海軍在潛艇方麵有著充足的研發時間。

  ??元級潛艇從光華十九年底就立項研製了,但是直到光華三十九年的這二十年間,元級潛艇一直未被帝國海軍認可,期間元級潛艇的六艘試驗艇陸續下水,但姓能一直較宋級潛艇沒有突破姓進展,帝國海軍接連推遲元級潛艇的服役時間,將設計指標發揮艦政總署,要求重新設計和改進。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