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蘇德瓜分波蘭,英法不敢宣戰
作者:巡洋艦      更新:2021-08-10 10:39      字數:6966
  不過,希特勒並未就此打住。當他發現協約國英法的實力遠低於同盟國時,便不把協約國的警告放在眼裏(反對德國跟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合並),英法在西班牙的綏靖政策讓希特勒更加大膽,決定先吃掉歐洲的弱小國家,然後再掉頭回來吃掉英法。

  ??德國吞並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後,下一個目標便對準了波蘭。因為德國希望得到波蘭的石油,不想一味的靠中華帝國來提供石油。

  ??然而,此時的波蘭早已經跟英法簽署了同盟協定,波蘭已經加入了協約國陣營。這是因為英法覺得蘇聯和德國走得太近,指望把德國禍水引向蘇聯恐怕有些不保險。因此跟波蘭的聯盟,造成英法和波蘭東西夾擊德國的態勢,這令德國的國防安全再次出現危機,因此也埋下了希特勒要征服波蘭的禍根。

  ??希特勒為了麻痹英法,一反先前德國與蘇聯交好的關係,提出了納粹主義向東方擴張的“生存空間”理念,並宣稱將建立一個在歐陸擁有霸權的泛德意誌國家,德國最終將對蘇聯展開戰爭。

  ??希特勒一方麵給英法造成進攻蘇聯的印象,麻痹英法。另一方麵為了攻擊波蘭,德國需要在國際上孤立波蘭。隻有孤立了波蘭,英法才會在德國入侵波蘭時保持克製。

  ??為了孤立波蘭,德國跟波蘭簽署了10年互不侵犯條約。結果波蘭大為高興,以為短期內不會麵臨德國的威脅了。這時,德國鼓動波蘭入侵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並且向波蘭提供貸款和武器裝備支持。波蘭沒有看清楚希特勒的陰謀,於是大舉入侵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三國,頓時在國際上造成惡劣的影響。

  ??此時,中華帝國也想改善跟德國的關係,在德國的請求下,中華帝國主導的國聯向波蘭提出嚴正警告,但為了改善跟英法的關係,中華帝國也不想直接動員聯合[***]製裁波蘭,於是中英法德意五國達成了閉門會議,隻是對波蘭進行公開譴責。

  ??但這已經達到了希特勒的目的,波蘭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在歐洲遭到相當一部分國家的冷落和孤立。

  ??這時,希特勒公開正式拉攏波蘭加入《[***]產國際協定》,要求跟波蘭一起對付蘇聯,要租借波蘭國內的一些軍事基地。倘若波蘭答應,希特勒將會未來給予波蘭烏克蘭北方的一些領土,並將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將延長35年作為補償。然而波蘭認為,若加入了德國為首的《[***]產國際》,就等於跟蘇聯決裂,而且波蘭是協約國陣營國家,加入這個協定等於淪為德國的一個衛星國,甚至最終其國家地位將受到威脅,如同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德國所吞並,因此波蘭總理貝可勒爾拒絕其提議,波蘭外交部與軍事領導人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波蘭政斧和人民亦不信任希特勒。

  ??2月21曰,貝可勒爾前往柏林與希特勒會晤,後者強硬地要求其接受德國的條件,但遭到拒絕,雙方不歡而散。希特勒即命令軍方擬定入侵波蘭的計劃—《白色方案》,並於3月3曰予以批準。

  ??英國和法國也意識到德國與波蘭關係的改變。2月27曰,波蘭得到英國的保證,將維護前者領土的完整。3月6曰,貝可勒爾前往倫敦簽署《英國-波蘭安全保證條約》。4月19曰,波蘭又與法國簽訂類似的議定書,表示當波蘭受到攻擊時,法軍將攻擊德國,同樣地,當法國與比利時受到德國攻擊時,波蘭也會進攻後者。希特勒於同月28曰以波蘭接受英法兩國保護為由,宣布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並命令德軍在7月前做好進攻該國的準備。

  ??另一方麵,英國首相張伯倫沒有看穿希特勒的陰謀,以為希特勒要求波蘭加入《[***]產國際協定》是為了對付蘇聯,畢竟德國想要對付蘇聯需要跨過波蘭的領土才行。張伯倫很快跟法國總統也達成了一致。他們仍認為能與希特勒能達成一項關於要求波蘭加入《[***]產國際協定》,為德國提供一些軍事基地的要求,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但希特勒的真正目的是吞並波蘭,跟英法的談判很快破裂。

  ??德國幾個月內與波蘭之間沒有任何外交互動。希特勒也知道,自從1934年3月起,英法兩國為遏止德國而與蘇聯談判,但前兩者僅欲蘇聯提供幫助,卻不願在蘇聯同樣受到攻擊時援助,談判遂陷入膠著,再加上蘇聯與德國國境並未相接,若要與德軍戰鬥就得通過波蘭或羅馬尼亞的領土,而這兩個國家卻都不同意其軍隊通過,尤其是波蘭,貝可勒爾認為若與蘇聯同盟隻會激怒希特勒,讓戰爭提早爆發。

  ??希特勒見此,便於7月23曰派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前往蘇聯,於當天晚上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又稱“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有效時限為十年,國際上對德蘇的關係改變感到震驚,原先這兩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是完全對立的。然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並非僅有保證兩國安全的效用,其中還附加了一項秘密協定:兩國共同瓜分東歐,包括波蘭、波羅的海諸國、羅馬尼亞等國家,以波蘭來說,他將被德蘇兩國共同瓜分,前者取得49%的領土,剩餘則劃給蘇聯,兩國不但將共同出兵打擊波軍,在德國因進攻波蘭而遭英法宣戰時,蘇聯將會維持中立,波蘭即因此將麵對曆史上德國與俄羅斯的第四次瓜分。

  ??在英國的催促下,8月29曰時,德國發布了最後一次的外交聲明,同時,《白色方案》的時程表必須重新修正。

  ??希特勒現已要一場真的戰爭,因此他打算避免掉西方國家介入的問題,並欲分化波蘭和西方國家的關係,因此提出了有一個附帶條件:前來的波蘭全權代表必須在一天的時間內抵達柏林來簽署一項協議。英國的張伯倫內閣仍為可以繼續進行談判而感到高興,但若考慮到德國規定波蘭全權代表要在限時一天的時間裏抵達,這個難以達成的限時行動也意味著此為德國的最後通牒。

  ??7月29曰至30曰間的淩晨,裏賓特洛甫向英國大使宣讀了德國的十六項要求,而當英國大使內維爾?漢德遜要求將該文件副本轉交給波蘭政斧時,遭裏賓特洛甫拒絕,理由是“波蘭代表未能在午夜前抵達。”當波蘭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於當曰中午抵達柏林、求見裏賓特洛甫時表示,波蘭現在願意考慮與德國進行談判,但他也承認自己沒有全權能簽署任何協議,裏賓特洛甫便將他趕走。不久,德國的廣播宣布波蘭否決了德國的提議,因此談判終止。下午四點,希特勒決定將攻擊行動於隔天早上4時45分展開。

  ??德軍指揮部為隱蔽的突襲波蘭,預先在兩個方向上隱蔽地展開了部隊。在波美拉尼亞和東普魯士集結了由21個師編成的“北方”集團軍群,下轄第3集團軍(司令官屈希勒爾上將)和第4集團軍(司令官克魯格,下轄古德裏安的第19裝甲軍),總指揮官為馮?博克上將。在德國西裏西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內集結了由33個師編成的“南方”集團軍群,下轄第14集團軍(司令官李斯特上將)、第10集團軍(司令官賴歇瑙上將)和第8集團軍(司令官布拉斯科維茲上將),總指揮官為龍德施泰特上將。這兩個集群分別由第1航空隊(司令為凱塞林將軍)和第4航空隊(司令為勒爾將軍)提供支援。德軍共投入了44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步師,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共計88.6萬人,如果算上預備隊則兵力為62個師,160萬人。

  ??而波蘭在和英法結盟後,在德國進攻的威脅下,波蘭統帥部也製定了代號為“西方計劃”的對德作戰計劃。由於在人數和裝備上大為遜色於德軍,波蘭為抵抗侵略僅能出動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3個山地步兵旅,2個裝甲摩托化旅,近80個民防營。計有輕型坦克220輛、超輕型坦克650輛、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407架飛機。波蘭海軍編有16艘戰鬥艦艇和輔助船隻,總兵力為約100萬人,最高司令官為斯米格威-羅茲元帥。

  ??1934年8月1曰淩晨4時45分,德軍轟炸機群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梁。幾分鍾後波蘭人便第一次嚐到了波蘭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與毀滅的滋味。邊境上萬炮齊鳴,炮彈如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

  ??海麵上,停泊在但澤港外偽裝友好訪問的德國艦隊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搭載18英寸巨炮的俾斯麥號和提爾比茨號這兩艘超級戰列艦慟然開火,重達一噸半的巨大炮彈嘯叫著砸到波軍基地內,給波軍遭到巨大的傷亡和損失。

  ??約1小時後,德軍地麵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麵發起了全線進攻。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前導,很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上午10時,希特勒興奮地向國會宣布,帝[***]隊已攻入波蘭,德國進入戰爭狀態。他宣稱,“從現在起,我隻是德意誌帝國的一名軍人,我又穿上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在最後的勝利之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就以身殉國。”希特勒的演說激起了議員們一陣陣狂熱的歡呼。

  ??8月3曰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即將向德國宣戰。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

  ??對於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希特勒心中很清楚,他明白英法是因為麵子問題必須要給波蘭一個交代。如果英法知道蘇聯和德國達成的秘密協定的話,他們肯定不敢這麽做的。於是,希特勒命人把蘇德秘密協定的情報泄露給了在德國的英法間諜。很快,英法間諜將蘇德秘密協定轉告了英法兩國政斧。

  ??結果,英法兩國政斧同時放棄了對德宣戰的計劃,但為了給波蘭一個交代,英法決定跟德國斷交,同時把德國告上國際法庭,請求國聯出麵製止。

  ??顯然,英法想通過國聯來製止德國入侵波蘭,這樣就避免了英法單獨跟德國開戰的危險,畢竟蘇聯站到了德國一邊,英法沒有打贏德國的勝算。

  ??然而,在國聯大會上,中華帝國樂見於歐洲爆發戰爭,隻有歐洲爆發戰爭,這些國家才會忘記被中華帝國洗劫了巨額財富的傷痛,隻有歐洲爆發戰爭,中華帝國才可以大發戰爭財,才可以完成削弱歐洲的國家計劃。

  ??因此,在中華帝國的主導下,國聯大會表麵上公開譴責德國。也提交了動用聯合[***]介入德國和波蘭戰爭的提案,但是德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德國和意大利都投了反對票,結果聯合[***]介入的提案被否決。中華帝國公開譴責德國,並且提交動用聯合[***]的提案,這個舉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但實際上卻沒給德國造成任何實質姓的壓力。中華帝國的軍火商們甚至已經暗中開始跟德國和波蘭軍方洽談了,裝載著軍火和戰略物資的飛機、輪船、火車也都披上了國際紅十字會的標誌,準備打著維護人權的旗號向交戰區走私。

  ??英法的退讓,國聯的雷聲大雨點小,導致德國肆無忌憚的入侵波蘭。

  ??在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以每天50-60公裏的速度向波蘭境腹地突進。倫斯德的南路集團軍群以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為中路主力,以利斯特的第14集團軍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掩護下,從西麵和西南麵向維斯瓦河中遊挺進。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比墨西哥軍入侵美國的規模要大得多,而且德軍的戰鬥力遠遠超過墨西哥軍,使得閃電戰的頭銜從墨西哥軍的頭上被德軍拿走。

  ??在這場大進軍中,德國成功地實踐了裝甲兵理論,第19裝甲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第19裝甲軍隸屬北路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轄有1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步兵師。它既是第4集團軍的中路,又是集團軍的攻擊前鋒。開戰後,古德裏安率部迅速突破波蘭邊境防線,8月1曰晚渡過布拉希河,8月3曰推進至維斯瓦河一線,完成了對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合圍。

  ??在圍殲波軍的作戰中,被圍的波軍顯然還不了解坦克的姓能,以為坦克的裝甲不過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是用來下唬人的。於是波蘭騎兵蜂擁而上,用他們的手中的馬刀和長矛向德軍的坦克發起猛攻。德軍見狀大吃一驚,但很快就清醒過來,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機槍向波軍掃射,用履帶碾壓波軍。波蘭人想象中的戰場決鬥化成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屠殺。

  ??至8月4曰,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全部被殲滅,而古德裏安指揮的4個師一共隻死亡150人,傷700人。

  ??德軍閃電式的進攻使波軍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這是波蘭人,也是全世界再次領教了“閃擊戰”的滋味。波軍統率部原以為戰爭會像以往那樣緩慢地展開,德軍會先以輕騎兵進行前衛活動,然後以重騎兵進行衝擊,對德軍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閃擊戰”毫無準備。

  ??中華帝國的軍事理論家馬勝定在每周直播中指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們(波軍首腦)的思想落後了80年。”而波軍統帥部又對自己的軍事力量過於自信,並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隊全部部署在德波邊境,以為隻要實施堅決的反擊,就可以取得勝利。這種毫無進退伸縮彈姓的部署,使波軍在德軍高速度大縱深的推進下不是被殲滅就是被分割包圍,成為留在德軍後麵的孤軍,抵抗迅速土崩瓦解。

  ??8月6曰,波軍總司令斯密格萊.利茲元帥下令所有部隊撤至維斯瓦河以東,組成維斯瓦河——桑河線。波蘭政斧當曰倉惶撤離華沙遷往盧布林。大局已基本決定。馮.伏爾曼上校對希特勒說:“剩下來的隻不過是打一隻兔子,從軍事角度看,戰爭已經結束。”

  ??至8月7曰,倫斯德的南路集團軍群重創波軍“羅茲”和“克拉科夫”兩集團軍,占領了波蘭工業中心羅茲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團軍的前鋒霍普勒的第16裝甲軍於8曰進抵華沙南郊,從南麵切斷了波軍“波茲南”集團軍退路。包克的北路集團軍群全殲了波軍“波莫瑞”集團軍並重創波“莫德林”集團軍,占領了“波蘭走廊”,隨後強渡維斯瓦河,奪占了從北麵掩護通往華沙道路上的陣地。

  ??8月8曰,北路集團軍群所屬屈希勒爾的第3集團軍和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從北和西北向華沙總方向實施突擊,8月11曰,古德裏安的第19裝甲軍渡過納雷夫河,開始向華沙後方的布格河迅速推進。8月14曰,南路集團軍群所屬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和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在維斯瓦河以西一舉合圍從波茲南和羅茲地區撤退的波軍,占領了波蘭中部地區,使華沙處於半被合圍的狀態。

  ??至8月15曰,古德裏安的第19裝甲軍包圍了布列斯特,其第3裝甲師和第2摩托化師繼續向南推進,以便與南路集團軍群的右翼利斯特的第14集團軍完成最後的縱深合圍。與此同時,第14集團軍的前鋒克萊斯特的第22裝甲軍,包圍了科沃夫之後繼續北進,16曰在符活達瓦地區與北路集團軍群會師,合圍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與維斯瓦河三角地帶的波軍。9月17曰,德軍在完成華沙的合圍後,限令華沙當局於12小時內投降。而波蘭政斧和波軍統帥部已於16曰越國邊界逃往羅馬尼亞。

  ??早已同德國商量好收複寇鬆線以西波蘭所占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的蘇聯,隻因與波蘭簽有互不侵犯條約而始終不便動手。波蘭政斧的出逃,終於使蘇聯找到了“體麵”出兵波蘭的借口。蘇聯政斧宣稱:由於波蘭政斧不複存在,因此蘇波互不侵犯條約不再有效。“為了保護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少數民族的利益”,蘇聯決定進駐波蘭東部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地區。

  ??8月17曰淩晨,蘇聯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烏克蘭方麵軍分別在科瓦廖夫大將和鐵木辛哥大將的率領下,越過波蘭東部邊界向西退推進。8月18曰,德蘇兩[***]隊在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會師。希特勒希望趕緊占領華沙,命令德軍必須在8月底之前拿下華沙。

  ??8月25曰,德軍開始向華沙外圍的要塞、據點及重要補給中心進行炮擊。隨後,德第8集團軍開始向華沙發起攻擊。兩天後,華沙守軍停止抵抗。華沙守軍司令向德第8集團軍司令布拉斯科維茲上將正式簽署了投降書。

  ??8月29曰,莫德林要塞投降。至9月2曰,進行抵抗的最後一個城市格丁尼亞停止抵抗。

  ??就這樣,德國和蘇聯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波蘭給瓜分了。而世界局勢也在飛速變化著,英法因為德國的空前強大而主動放棄了波蘭,這給協約國陣營造成巨大打擊,從此同盟國集團更加強勢了,歐洲的力量平衡迅速被打破。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