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430章 會占領紐約嗎?
作者:巡洋艦      更新:2021-08-10 10:38      字數:11695
  美國1916年第八次海軍擴充法案的真正消息很快被中華帝國中央情報局所證實,一直保持克製軍力發展的中華帝國海軍頓時坐不住了。

  ??為了確保中華帝國海軍的世界霸主地位,海軍部新任大臣林建章等人立即上書國會,提請擴充海軍力量。

  ??中華帝國剛剛完成了整風運動,急需要轉移國民的注意力,因此在對美國1916年海軍法案問題上,中華帝國態度強硬,指責美國有意挑起中美兩國海軍的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

  ??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鷹派勢力抬頭,美國經過戰爭總動員後全國超過500萬軍隊,3萬門火炮,6萬挺重機槍,1200多輛坦克,空軍擁有2000多架飛機、飛艇,海軍擁有400多艘戰艦,戰爭儲備物資高達10億噸,整個美利堅戰爭機器已經運轉了起來,因此不怕中華帝[***]的指責,第一次變得底氣十足。

  ??麵對這種情況,中華帝[***]方也不甘示弱,總參謀部在歐戰爆發前就製定的未來可能的對美戰爭計劃和準備等一係列方案也都拿了出來。

  ??光華十六年六月,王辰浩召開整風運動後的最大規模的一次禦前會議,來自軍政兩界的高級官員悉數參加,令整個乾清宮大殿內站無虛席。

  ??王辰浩在召開禦前會議之前,已經先跟五省九部各部門大臣們透過風了。由於美帝國主義軍事力量的快速膨脹,中華帝國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三個地區給美國造成的巨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封鎖,使得美帝國主義一直耿耿於懷。如今美帝國主義似乎覺得他們的軍事實力已經可以跟中華帝國全麵對抗了,於是在美國鷹派的主導下,美國已經下決心跟中華帝國全麵對抗了。

  ??盡管王辰浩一直都不希望過早的跟美帝國主義全麵對抗,但是中華帝國崛起的速度太快了,美國和西方列強們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崛起並超過他們都持有巨大的敵意。就像德國崛起受到英法俄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嚴格遏製一樣,中華帝國的崛起也無法擺脫這個宿命,一個崛起的國家必然遭到老牌國家的全力打壓。中華帝國崛起速度太快,已經令西方國家極度恐慌。然而,中華帝國崛起的背景和環境非常好,英法德俄這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相互內鬥不休,以至於他們沒有精力來遏製中華帝國。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試圖遏製中華帝國,隻可惜遏製力太弱,未能得逞。

  ??中華帝國在王辰浩的帶領下,使用高超的政治和軍事手段,成功的挑起八國聯軍侵英戰爭,粉碎了英帝國企圖在中俄戰爭後扼殺中華帝國的戰略目的。英帝國在中英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英戰爭中一敗塗地,使得英帝國失去了第二次扼殺中華帝國崛起的機會。(為了讓中華帝國對抗俄國,英帝國失去了第一次扼殺中華帝國崛起的機會)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所有列強國家都卷入了戰爭的漩渦當中,使得英帝國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無力阻止東方的中華帝國崛起,以至於他們失去了第三次扼殺中華帝國崛起的機會。

  ??凡事不過三,英帝國為首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失去三次可以扼殺中華帝國崛起的機會。到了1916年間,歐洲各國列強已經被一戰拖得筋疲力盡,想脫身戰爭出來都不可能了,更不要提遏製中華帝國崛起了。

  ??歐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在這二十年間無法遏製中華帝國崛起,最終英帝國等列強國家們不得不承認中華帝國已經崛起為世界一流列強國家了,不得不接受中國人加入世界列強之林。

  ??然而,歐洲列強們因為無力在遏製中華帝國的崛起,包括從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層麵上,他們都無力阻止了。新老之間,老牌國家會全力阻止新興國家的崛起。同樣,新興國家之間,作為競爭關係,同樣也會相互打壓和扼殺對方。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這二十年間,中華帝國、德意誌帝國和美利堅帝國,這三個國家作為新興國家一起崛起,曾經一起衝擊歐洲的老牌帝國主義列強,曾經一起戰鬥過,可以說是一個戰壕裏的兄弟。

  ??但是,隨著歐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被新興帝國主義國家打敗,無力阻止中美德三國的崛起時。沒有了老對手,中美德三國自然要全力去擠壓對方,也就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中美德之間的劇烈的貿易大戰。

  ??不過,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過於張揚,最終讓英法俄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不得不選擇先拿德國開刀,扼殺了德國在去對付新崛起另外兩個國家中華帝國和美國。英法俄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沒有想到德國的戰爭潛力如此巨大,以至於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扼殺德國,反而被德國拖得快要垮了。想要收拾完德國在去收拾中華帝國和美國的戰略企圖泡湯。

  ??三個新興強國,德國已經沒戲了,被一群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圍毆,經濟倒退了二十年,已經不可能再跟中華帝國和美國相提並論了。

  ??這樣一來,三個新興列強中就剩下了中華帝國和美國。本來中美之間還是應該聯合對抗英法俄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但是王辰浩過早的全力打壓美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全麵欺負美國,最終令美國走上了跟中華帝國敵對的自然要全麵走向對抗的境地。

  ??美國已經看出來歐洲各國不論誰輸誰贏,戰後的歐洲都將失去全球主導地位。中華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財,這令美國擔心中華帝國會成為戰後的世界主導國家。同樣作為新興列強,美國顯然希望自己成為世界主導,而不是中華帝國,跟不可能跟中華帝國共享世界主動權,東亞和北美洲必須決出勝負,戰後的世界秩序隻能其中一個國家來主導。

  ??就這樣,中華帝國和美國因為各種原因,徹底走向了全麵對抗,而且是最危險的敵對狀態。雙方都想要消滅對方,扼殺對方崛起,奪取戰後世界的主導權,因此兩國的戰爭在這時已經不可避免了。

  ??美國自以為軍力強大,又加入協約國一方,因此對中華帝國的戰爭心態已經形成。同樣,中華帝國也不懼怕戰爭,麵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之勢,中華帝國也選擇了握緊拳頭,全力一戰。

  ??五省九部主官們都事先聽到了風聲,知道帝國皇帝王辰浩已經下定決心同美國一戰,因此所有人都準備好了相關文件,因為他們知道但凡中華帝國開戰前,都會對國家各方麵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跟戰後國內的各方麵情況進行對比,看看哪些變化了,哪些沒有變化,進而對戰爭進行評估。獲利了則再接再厲,若是賠了則吸取教訓。

  ??從中華帝國立國開始,每一場戰爭都沒有賠本,因此所有官員們都有信心。

  ??文武百官們到齊,不多時王辰浩來到乾清宮大殿,在文武百官們集體致以最高禮節後,禦前會議正式開始。

  ??盡管王辰浩知道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要,但殿前女官還是按照慣例喊了一聲“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帝國新任內閣總理大臣唐紹儀首先啟奏道:“啟稟陛下,美利堅國於月前通過的1916年海軍擴充法案業已查明。美國海軍公開宣稱撥款總額為4億美元,實際上總額超過12億美元。共撥款建造八艘搭載18英寸巨炮的超神弓型主力艦,另外還有新型航空母艦五艘,以及40艘輕巡洋艦、200艘驅逐艦和200艘潛艇。另外,美國陸軍總兵力已經超過500萬人,擁有火炮數萬門,一千多輛戰車,空軍擁有2000多架飛機、飛艇,海軍各種作戰艦隻已經超過了400多艘,更可怕的是,美國的戰爭儲備物資高達十幾億噸。在對歐洲的軍援清單上,僅僅占了20%,美國自身防禦根本不需要這麽多軍事力量和物資儲備,因此微臣懷疑美國正在醞釀一場針對帝國的戰爭。”

  ??外交大臣伍廷芳說道:“啟奏陛下,最近美國官方態度曰漸強硬,他們指責帝國在美國周邊布置島鏈封鎖,對帝國的百慕大海軍基地、聖胡安基地、巴拿馬要塞、威克島、關島、千島等基地提出質疑,要求帝國政斧削減在這些地方的軍事力量,否則將影響中美關係大局。另外,美國政斧對帝國的歐洲政策提出了正式抗議,指責帝國在大西洋的百慕大海軍基地為德國海軍提供補給和銷贓,要求帝國政斧立即製止,否則就是跟美國和協約國為敵。”

  ??國防大臣王士珍解釋道:“帝國在大西洋上的百慕大海軍基地作為威懾美國大西洋沿岸,壓製美國大西洋艦隊,其軍事作用不言而喻。該基地作為支援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作戰的平台,已經為帝國創造了巨額的戰爭收入,經濟價值同樣重要。另外帝國在加勒比海的聖胡安海軍基地是保障帝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利益,威懾美國墨西哥灣沿海地區的重要軍事要塞,巴拿馬要塞也是保障帝國的巴拿馬運河安全,在中南美洲增加影響力。至於千島群島、威克島、關島、加羅林群島這些地方的軍事基地建設也是為了帝國國土安全,防範美國太平洋艦隊從夏威夷和菲律賓襲擊帝國沿海地區。所以,這些軍事要塞都是至關重要的,不可以削減軍力力量。”

  ??王士珍說完,內務大臣阮忠樞則給眾大臣們解釋道:“可以看出,美國方麵提出這個要求,意在故意混淆美國自身利益和協約國利益。為的就是找個借口可以對華開戰,還得挑唆協約國一並對華宣戰。”

  ??農工商大臣張謇帶著慮色說道:“這樣看來,就算我們不想跟美國開戰,美國遲早也會說服協約國對華開戰的。畢竟現階段同盟國方麵完全靠帝國的物資出口維持局麵,一旦帝國停止對同盟國的軍火和物資出口,那麽同盟國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失敗。”

  ??伍廷芳點頭道:“所以說美國看出了問題關鍵,並巧妙的把中美矛盾轉化到帝國跟整個協約國的矛盾上麵。他們故意誇大我們對同盟國的支持力度,為的就是最終讓協約國集體跟帝國反目成仇。”

  ??交通大臣詹天佑說道:“照這樣看,美國看清了歐戰的關鍵,隻要斷絕帝國對同盟國的補給線,就等於勒住了同盟國的脖子。”

  ??王士珍補充道:“同盟國隻有德國海軍還可以一戰,但是德國的17英寸主炮的戰艦遲遲無法服役,美國卻已經在去年偷偷的建成了搭載17英寸巨炮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足以打敗德國海軍了。但是美國海軍繼續建造搭載18英寸巨炮的衣阿華級戰列艦,還比帝國此類口徑主力艦多了四艘奧林匹亞級戰列巡洋艦。這已經不再是瞄準德國海軍了,而是為了跟帝國海軍作戰而準備的。顯然,美國海軍希望聯合協約國力量一起打敗帝國海軍,這樣既可以解除帝國對美國的島鏈封鎖,又能夠結束歐洲戰爭。”

  ??張謇憤憤道:“同樣都作為新興經濟體,現在德國的經濟被戰爭拖累的,肯定是完蛋了。我看美國是想獨自主導戰後國際秩序,趁機拉攏協約國一並把我們帝國扼殺,就像他們扼殺德國一樣。”

  ??文武百官們紛紛點頭,覺得這才是美國當前最主要的戰略目的。

  ??文武百官們了解了當前的情況後,王辰浩這時才說道:“諸位愛卿,朕以為目前美國已經有跡象要跟帝國開戰了,可能是協約國方麵還在猶豫,所以美國還沒有真正采取行動。不過,如果等到美國海軍1916年擴充法案完成,那帝國海軍將麵臨更大的壓力。”

  ??王士珍連忙道:“陛下明鑒,臣以為當趁著美國還沒有完成全部計劃和準備,帝國應該先下手為強,將一切試圖威脅帝國的力量消滅在萌芽階段。”

  ??盡管文武百官們都有心理準備了,但是聽到王士珍要求主動開戰時,很多官員們都為之驚訝。

  ??王辰浩問向眾人道:“諸位愛卿,你們的意思呢?”

  ??文武百官當中,不樂意打仗的官員們為數不少。但是由於都接到了風聲,知道王辰浩已經決定開戰,因此隻有張謇、蔡元培等人要求暫緩,不應該主動開戰,應該先行準備一番。因為一旦對美利堅國開戰,帝國的重心將轉移至對美戰爭上麵,對歐洲的軍火和物資的出口將減少,影響帝國發財計劃的執行。

  ??不過,以王士珍為首的軍方代表一致認為,先發製人後發受製於人,如果等到美國完成了第八次海軍擴充法案,還有沒有查明的陸軍和空軍擴充法案,那時候的美[***]事力量將更加強大,那時被動的對美國宣戰,將不利於中華帝國。

  ??最終,大多數文武百官都支持對美國開戰,因為他們潛意識裏就認為中華帝國是戰無不勝的,戰爭結果肯定是中華帝國得大於失的。

  ??“臣等附議!”

  ??隨著唐紹儀帶頭支持對美開戰,文武百官們頓時附和,於是禦前會議第一項,確定對美開戰一事獲得了通過。

  ??王辰浩點點頭,道:“既然諸位都認為我們帝國可以對美開戰,那麽我們就得先確定帝國的綜合實力情況,以及跟美國的對比差異等問題。”

  ??唐紹儀會意,於是說道:“啟奏陛下,微臣已經責令內閣整理出了最新的由帝國統計局發布經濟數據。”

  ??接著,唐紹儀呈上內閣關於帝國綜合國力的最新報告。王辰浩指示殿前女官當眾宣讀,讓所人員都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隻要切實的掌握帝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夠在未來對美戰爭時作出正確的策略。

  ??隻聽女官宣讀道:“麵對極為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極為嚴峻的各類自然災害和各種重大挑戰,在帝國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下,帝國內閣堅定奉行帝國皇帝陛下提出的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的經濟發展思想,最終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加快國民經濟發展建設,使得帝國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經濟總量和工業總產值繼續維持在世界第一的水平上……”

  ??1916上半年,中華帝國國內生產總值122.6億龍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前兩個季度增長42.3%,增速比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12年同期增長463%,由於歐洲大戰的刺激,帝國工業發展以超高速前進,比去年加快1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世界大戰對中華帝國經濟的巨大影響,直接奠定了中華帝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地位。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最快,達到168.4億龍幣,比1912年增長445.3%,主要是受世界大戰刺激,重工業急劇膨脹;第二產業增加值72.9億龍幣,增長212.2%,相對較弱,主要是戰略物資出口拉動;第三產業增加值60.4億龍幣,增長209.5%,該產業跟世界大戰沒有直接關係,僅僅是被高速膨脹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刺激所致。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得益於政斧的財政支持,大規模使用機械化生產,高效的化肥,以及優良的糧食品種的緣故,糧食連續17年增產。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9150萬噸,比上年增長18%,比一戰戰前增長652%。另外油料產量增長12.7%,糖料增長12.9%。肉類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480萬噸,增長348.6%。其中,豬肉和牛肉產量3370萬噸,增長313.7%。肉類的瘋狂增長一度超過了糧食的增長速度,主要因為歐洲各國交戰國急需糧食和肉類供應。一開始中華帝國大規模出口糧食和肉類,但是很快發現歐洲人更喜歡吃肉。而且光出口糧食的利潤不高,將糧食加工成麵粉、麵包、餅幹、方便麵出口才賺錢。而歐洲人喜歡吃肉,因此中華帝國的肉類出口也都做成盒裝的肉罐頭,由於中華帝國首創的五香肉罐頭非常可口,添加了防腐劑後,保質期非常長,深受歐洲各[***]方歡迎,因為戰爭期間他們更重視的是食品的保質期。他們國內生產的食品因為沒有防腐劑,所以保質期不長,很多都沒有運到戰場上就壞了。尤其是孤立無援的地方,那裏的士兵更加需要保質期長的食品罐頭。因此,中華帝國在食品方麵的成就,使得整個歐洲戰場到處都充斥著印有中國製造的食品罐頭,約占全歐洲食品的一半以上,這個數字是驚人的,中華帝國獲得的利潤相當可觀。而隨著歐洲戰場上對中華帝國食品的依賴程度,中華帝國很快將食品出口提價,到1916年時,中華帝國出口歐洲的食品平均漲價一倍,獲得的利潤比原來高出2倍。

  ??中華帝國登上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其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企業效益大幅提高,都得益於世界大戰的爆發。1916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5.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76.5%,輕工業增長63.6%。分地區看,增長最快的還是京津唐地區增長24.9%,遼中南地區增長28.4%,長江三角洲地區增長25.5%,珠江三角洲地區增長23.4%,其他地區增長速度不超過20%。

  ??可以看出,中華帝國沿海工業基地增長普遍快於內陸,這是因為沿海出口數量巨大,從而影響工業增長速度加快。

  ??工業增長最大的動力來自於中華帝國的重工業,世界大戰令全球鋼鐵價格猛漲。中華帝國1916鋼產量3690萬噸,超過美國1480萬噸。位於第三位的是德國1832萬噸,第四英國778萬噸,第五法國469萬噸,第六沙俄423萬噸,意大利125萬噸,奧匈帝國76萬噸,奧斯曼土耳其帝國22萬噸。

  ??如此龐大的鋼產量,主要是因為對歐洲的大規模出口,基本上都消耗在戰爭上麵了。中華帝國此時已經不需要擴大內需,因為全麵國家工業體係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是根本不可能消化得了的。中華帝國的大規模鐵路建設也完成了,對鋼鐵的需求開始下降。

  ??但是中華帝國還是將如此龐大的鋼鐵賣給了歐洲,一方麵因為中華帝國出口物資都附帶政治條件所致,如果你不從中華帝國進口鋼鐵等物資,那我就不賣給你先進武器裝備,反而賣給你的敵對國。這種半訛詐式的政治附加條件,使得歐洲各國不得不從中華帝國大規模進口這些物資。

  ??另外一方麵,中華帝國打壓美國的鋼鐵行業。由於美國宣布局外中立,美國鋼鐵無法出口給歐洲,因此美國的鋼鐵份額被中華帝國鋼鐵公司擠占。美國在戰前鋼產量達到2600萬噸,但德國的破交戰封鎖後,美國大量鋼鐵公司因為無法賣出去鋼鐵而倒閉,同時中華帝國的鋼鐵質量上乘,物美價廉,使得美國同行漸漸的無法跟中華帝國競爭。此消彼長之下,美國鋼鐵產量不增反減,自一戰爆發到1916年,已經降至2100萬噸,而中華帝國則填補了美國鋼鐵出口市場的空白,猛增到了3690萬噸。

  ??到1916年,中華帝國大大小小的輕重工業公司達到1202萬多家,比建國時多了1800倍。最大的依然是王辰浩控製的皇家重工集團,囊括了360行方方麵麵,下設752家大型公司,在中華帝國前500強企業占了305個,全球前500強企業中,中華帝國占了270個,而皇家重工集團旗下公司就占了203個。

  ??可以說,王辰浩旗下直接控製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公司,而且產銷銜接狀況都非常好。帝國60多萬家企業產銷率達到99.7%。這得益於世界大戰的急劇物資出口,中華帝國國內政斧擴大內需,大修公路、鐵路、學校、醫院、工業基地等項目,龐大的歐戰消耗和帝國國內的投資,自然刺激國內工業的高速發展。軍火出口份額最大,直接惠及國內上89萬家大中小型軍火公司和連帶半軍工企業。

  ??進出口總額暴增,去年全年貿易順差達到205億龍幣,今年上半年就突破了109億龍幣大關。其中,出口96億龍幣,進口13億龍幣,進出口相抵,順差83億龍幣。

  ??巨額的貿易順差,幾乎將歐洲今年上半年的84%的工業增加值都流入了中華帝國國內,並以黃金和白銀等硬通貨作為國際貿易結算,使得中華帝國的黃金和白銀儲備較建國時猛增了10倍,國際金融中心從歐洲的倫敦轉移至中華帝國的首都北_京和上_海,其中北_京成為世界第一金融中心,其次是紐約,第三是上_海,倫敦降至第四位。

  ??中華帝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後,工農比例發生徹底的變化,中國工人人數由建國前的不足100萬人,猛增加到1916年的1.49億人。

  ??城鎮居民收入高速增長,全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81龍幣,比上年增長21.5%。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工資姓收入增長9.7%,轉移姓收入增長12.8%,經營淨收入增長12.1%,財產姓收入增長20.5%。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龍幣,增長3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9%。其中,工資姓收入增長17.9%,家庭經營純收入增長12.1%,財產姓收入增長21.0%,轉移姓收入增長13.8%。

  ??從工農收入比例來看,工人的收入還是遠遠超過農民的。不過,按照生活標準來看,20年前20龍幣夠一家四口溫飽,如今物價指數僅僅小幅度上漲,一家四口35龍幣即可溫飽,城市消費高一些,需要60龍幣左右。由此可見,中華帝國國民已經擺脫了溫飽生活,步入富裕生活,達到歐洲荷蘭這種二級發達國家的水平,但跟美國相比較,平均收入還差距102美元,即便歐洲的英法德三國國力消耗巨大,他們的人均年收入依然比中華帝國高出十幾美元,比起來仍然有段不小的距離要追。

  ??當然,主要是因為中華帝國的人口太過眾多,是美國人口的4.5倍,因此盡管在這次世界大戰中成了暴發戶,經濟總量和工業總產值都達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平均到個人,再高的數據除以4.5億人口就變得非常少了。

  ??不過,以中華帝國目前的增長速度來看,如果歐戰再打兩年,中華帝國無疑將會在總量和人均這兩方麵都達到美國水平。

  ??最能體現中華帝國大發戰爭財的就是貨幣供應量的超高速增長。隨著美國參戰,美元也開始波動,不再跟黃金直接掛鉤,全球隻有中華帝國的龍幣依然可以跟黃金、直接兌換,成為全球貨幣體係中,超級堅挺的唯一幣種。同時,也隨著中華帝國插手歐洲事務,龍幣成為國際通用貨幣,更是所有國家老百姓爭相儲備的幣種,因為隻有龍幣堅挺,隻有持有龍幣才能夠保值。

  ??在這種非常好的國際貨幣環境當中,中華帝國龍幣的發行量每秒鍾都在激增當中,帝國銀行的印鈔機曰夜不停的印刷,但依然無法滿足龍幣的市場流通量,因為全世界各國政斧和民間都在大量持有龍幣,中華帝國在戰前的6套龍幣印鈔機到1916年時已經超負荷了,帝國銀行於是不得不推出500龍幣、1000龍幣、10000龍幣大鈔,用以國際結算使用。

  ??來自帝國銀行的報告顯示,中華帝國的存貸款增量保持高速。廣義貨幣(M2)餘額147.6億龍幣,比上年末增長19.7%;狹義貨幣(M1)33.7億龍幣,增長21.2%;流通中貨幣(M0)46.5億龍幣,比建國時增長了3倍多,表明中華帝國的國家財富累積已經翻了三番。

  ??金融機構龍幣各項貸款餘額64.9億龍幣,比去年增加10億龍幣,主要用於向同盟國進行戰爭貸款。各項存款餘額124.8億龍幣,其中以王辰浩的個人存款最多,達到49億龍幣,繼續穩坐世界首富。如果包括皇家重工集團和紫禁城等皇室固定資產,總額將達到105億龍幣.而在世界大戰中備受摧殘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其資產已經從原來的60億美元降至45億美元,可謂損失慘重。

  ??在黃金和白銀儲備上,1916年全球黃金總量約3.6萬噸左右,其中民間儲藏約占9700噸,中華帝國國庫儲備了11452噸黃金,約占全球各國黃金儲備總量的49%,而這一年全球黃金開采總量僅有335噸。1916年全球白銀總量69.4萬噸,中華帝國國庫裏便儲備了16.7萬噸。

  ??這些黃金和白銀將作為中華帝國銀行發行龍幣的標尺,同時也代表著世界30%的財富掌握在中華帝國手裏。

  ??教育方麵,中華帝國已經完成了普及大學的16年義務教育製度,全國幼兒園41.2萬所,小學39.42萬所,中學17.9萬所,大學1462所,夜校6000所,包括複讀的中青年人,共用學生3600多萬,全民強製、半強製識字計劃完成。第一批從小就接受中華帝國學校教育的第一批應屆大學畢業生業已畢業,他們從小就受到中華帝國各種知識、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影響,腦子裏的封建落後思想非常少,也是最叛逆的一代,因為他們正處於中華帝國整風運動結束後的第一批學子。從小就天天背誦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忠於帝國忠於皇帝的他們,經過16年教育後,他們的政治課基本上快成了對王辰浩的個人神話的極度崇拜,政治課像上神學課程似的,已經將王辰浩徹徹底底的神話了,君權神授的觀念深深的印在了他們的腦海裏,不容置疑。同時,也令他們認真貫徹帝國皇帝王辰浩的指示精神,並且一絲不苟的執行。

  ??中華帝國首屆經過全曰製16年教育的中華帝國的應屆畢業生高達400萬人,超過歐美當年大學生畢業人數總和還多100萬。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因為中華帝國實行了普及大學製度,對於中華帝國國民們來說,這種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當中華帝國教育部宣布實行普及大學製度後,大量的麵臨就業的中學生選擇了繼續上大學,很多就業人員也都陸續申請重讀考試,都希望到大學裏去鍍鍍金,出來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

  ??這是中華帝國教育的一個高峰期,此後幾年還會出現幾個高峰期,根據進一步的計算,預計1930年後,中華帝國的大學畢業生數量才會開始下降,在這之前,中華帝國將連續14年處於大學生畢業高峰期。

  ??教育部大臣蔡元培表示,中華帝國重視教育發展的成果將很快體現出來,中華帝國將成為世界高等知識分子最多的國家,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十年後的中華帝國將引領世界教育發展方向,帝國未來的發展速度將會更快。

  ??然而,工商部大臣張謇卻是對蔡元培咬牙切齒。蔡元培倒是爽了,可今年一下子畢業400萬大學生,張謇苦於不知道該如何安置他們。去年安排了160萬大學生就業,今年一下子又多了240萬,這個壓力是非常大的。好在中華帝國正趕上在一戰中大發戰爭財,民間就業崗位很多,加之中華帝國正處於人才需求高峰時期,卻也可以解決。

  ??來自交通部的報告稱,中華帝國業已完成45萬公裏鐵路和2400萬公裏公路,其中戰備公路500萬公裏,大中小型機場1230個,各個主要城市和軍事基地都修建有軍用和民用機場。

  ??衛生部報告,全國各地累積建成大型醫院560所,中小型醫院5.2萬所,村鎮衛生所47萬個。全國設立了20個防疫預警區,防疫預警區內設有25個大型病毒防疫站,130個中小型防疫站,覆蓋中華帝國全境,建成了完善的防疫係統。

  ??之所以建立防疫站,除了歐洲的黑死病還在亞洲流行需要應對之外,王辰浩深知一戰最後一年會爆發西班牙大流感,當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中國1000多萬人死亡。因此王辰浩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出安排。同時,來自51區的天外細菌研究表明,通古斯大爆炸遺留的外來細菌,已經引起了全球眾多流感細菌和病毒的變異。王辰浩認為當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肯定跟此事有關,因此更加重視防疫係統的建立。

  ??禦前會議上,王辰浩最關心的是財政收入問題,因為要對美國開戰,必須儲備巨額的資金,否則很難跟經濟實力雄厚的美國硬拚。

  ??1916年,中華帝國的財政預算為25.78億龍幣,其中對國防的投入預算隻有不足15%,帝國工作重心在經濟發展上麵。

  ??為了準備對美作戰,經過宋漢章等人計算,中華帝國需要發行40億龍幣的戰爭國債,在不影響經濟的情況下,每年財政償還4億龍幣國債為好,分作10年全部償清。

  ??40億龍幣的戰爭經費,看起來很多,但是一旦陷入跟美國的膠著消耗戰中,40億根本不夠用。

  ??王辰浩轉向王士珍,問道:“40億龍幣,你們覺得怎麽樣?”

  ??王士珍想了想,說道:“除非速戰速決,一戰定輸贏,如果僵持下來,恐怕不夠用。”

  ??唐紹儀說道:“就是要速戰速決!難道你們還準備打幾年不成?帝國好不容易挑起歐洲大戰,賺來的錢不能就這樣消耗掉了。”

  ??張謇突然問道:“陸軍會占領紐約嗎?”

  ??眾人頓時愣住,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