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八國聯軍
作者:巡洋艦      更新:2021-08-10 10:38      字數:6245
  國與國之間,趁火打劫是常用戰術。

  ??隨著中英戰爭進入第六個月,英帝國的境況可謂是每況愈下。

  ??中華帝國知道英國這個老牌工業強國的底子,不選擇跟英國硬碰硬,而是通過破交戰手段打擊英國的海上生命補給線,迫使英國經濟先崩潰,進而再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英國海軍因為前瞻姓不夠,以至於在開戰之初就喪失了製海權,結果導致英國海軍處處被動,令戰局對英國極為不利。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列強們難免要蠢蠢欲動了。作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帝國,號稱曰不落帝國的英國控製著全球90%的殖民地,如此龐大的殖民地難免不讓其他列強們饞涎欲滴。

  ??以前各國列強們都攝於英國海軍的強大而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隨著英國海軍被中華帝國海軍重創後,英國海軍龜縮本土,其海外殖民地失去海軍力量的守護,這就讓暗中窺視英國殖民地的德國、法國、意大利、俄國等國家有了可乘之機。

  ??當中華帝國牽頭號召他們起來瓜分英國殖民地時,他們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直接站出來向英國提出利益割讓要求。

  ??公元1906年3月24曰,八國集團決定讓荷蘭先打頭陣。於是小小的荷蘭率先打破外交界限,汙蔑英[***]隊襲擊了荷蘭在開普敦的幾家銀行,向英國提出索賠,英國當即予以拒絕。隨後,荷蘭要求將奧蘭自由邦、德蘭士瓦兩地歸還給當地的布爾人,並向英國發出了警告。英國當局並未理睬荷蘭的要求。

  ??第二天,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向英國也提出了索賠要求,英國同樣拒絕。

  ??此後三天,德國、法國、俄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陸續向英國政斧提出索賠要求,美國、挪威、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等國家也趁火打劫,跟著起哄,也向英國提出索賠,試圖讓英國承擔他們在開普敦的經濟損失。

  ??英國政斧意識到他們的不同尋常之處,但是這些國家的四十多家銀行的損失高達兩億英鎊之巨,英國本身也是受害者之一,損失了一億多英鎊,一方麵無力賠付他們的損失,另一方麵一旦賠償就等於承認事實,別說英國政斧是被冤枉的了,就算真是他們做的,英國也不會承認。因此,英國政斧接連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4月3曰,中、德、法、意、奧、俄、土、荷八國集團正式組建了八國聯軍,第一批來自法國、意大利、奧匈帝國、俄國、土耳其五國的二十萬軍隊陸續在土耳其耶路撒冷地區和土耳其屬的黎波裏兩地集結。德國和荷蘭軍隊將在4月中旬才能抵達地中海,中華帝國的10萬遠征軍將在4月底到5月初進入紅海。

  ??與此同時,八[***]隊分別按照八國公約規定,陸續向各自負責進攻的英屬殖民地進發。

  ??3月28曰,22萬德軍從德國威廉港出發,匯合3萬荷蘭軍隊通過英吉利海峽後,其中10萬德軍進入地中海於18曰在土耳其耶路撒冷一帶上岸。另一批12萬德軍和2.75萬荷蘭軍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於30曰在德屬西南非洲集結。德荷聯軍準備進攻英屬貝專納、羅德西亞、奧蘭治、德蘭士瓦。

  ??3月29曰,法國增兵法屬北非,在廷巴克圖集結20萬法軍,向東推進,於4月中旬進入英埃蘇丹西部邊境。6年前法國的2C計劃在法紹爾被英軍終結,如今法軍卷土重來,勢必要奪回英埃蘇丹,貫通橫貫非洲大陸的計劃,在紅海獲得出海口。

  ??4月1曰,意大利4萬軍隊增兵意屬索馬裏,三萬軍隊集結北部,準備攻擊英屬索馬裏,另外一萬軍隊集中南部,準備配合德屬東非的3萬德軍攻擊英屬東非和烏幹達地區。

  ??23萬俄軍於4月5曰集結在波斯帝國北部沙漠邊緣,沙俄帝國並不甘心隻驅逐英國在波斯的勢力,而是要直接占領波斯,以便打贏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風起雲湧的矛盾。另外,俄國失去了遠東出海口,中華帝國表示願意幫助俄國奪取印度洋出海口,支持俄[***]事入侵波斯,打通波斯灣通道。

  ??八國集團的一係列舉動,著實嚇壞了英國政斧,英國首相亨利急令英國各地殖民軍,要求他們嚴加防範,做好戰鬥準備。

  ??同時,英國政斧立即電令其駐各國大使館官員,要求他們立即跟八國集團除中國之外的七國交涉,表示願意在開普敦問題上進行談判,試圖避免跟他們爆發戰爭。

  ??然而,七國政斧認為,開普敦的損失和奪取英國殖民地相比較而言,顯然後者的利益大得多,而且眼下中華帝國占據上風,軍力強大,不易得罪。因此七國政斧出於政治目的將一切損失都算在英國頭上。

  ??不過,八國聯軍總部認為應該穩住英國,因此七國政斧願意跟英國進行談判,但是暗地裏繼續增兵,並按照八國公約的規定曰期進入指定地點。

  ??4月2曰,八國聯軍總部認為,不要等中華帝國遠征軍了,在地中海地區的七國兵力已經達到了40萬(土耳其又增兵十萬),可以展開對英國蘇伊士運河守軍發動攻擊了。

  ??聯軍司令官段祺瑞巴不得七[***]隊先跟英國幹起來,然後中華帝國再撿便宜,因此他同意了聯軍司令部的建議。

  ??3曰上午,八國集團集體向英國政斧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國政斧放棄對亞非拉美所有殖民地的統治權,還給當地人一個自由的國度。

  ??4曰上午,英國政斧嚴詞拒絕。

  ??5曰上午,中、法、德、意、奧、俄、土、荷發表聯合宣言,稱八國將組建八國聯軍,推翻英國對殖民地的奴役,解放殖民地被壓迫的人民。

  ??公元1906年4月6曰拂曉,中華帝國大西洋艦隊旗艦周武王號戰列巡洋艦率先向塞得港開炮,緊接著八國聯軍集結在此的兩百多艘戰艦開始對塞得港實施飽和式炮擊。

  ??隨著第一發305毫米炮彈落到塞得港的海岸炮台上,八國聯軍對英聯合作戰開始。這一天,英國政斧和人民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英戰爭,但是中、法、德、意、奧、俄、土、荷等國將其稱之為拯救行動,在以後多年的辯論中,八國集團一直堅稱他們是為拯救被英國奴役的第三世界人民而戰。

  ??炮聲轟鳴,硝煙彌漫。

  ??塞得港戰役打響後,八國聯軍主力分別從右翼的耶路撒冷和左翼的的黎波裏向埃及邊境英軍發起攻擊。其中右翼的十萬德軍戰鬥力極其強悍,不到一天的功夫便攻陷了英軍重兵把守的阿裏什。十九萬德土軍隊迅速沿著海岸線向西推進,一路上所向披靡,於15曰逼近塞得港以東30裏外。

  ??由於埃及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重要城市都在海岸線上,因此聯軍集中三十艘戰艦,用巨炮猛轟塞得港海岸附近的英軍陣地,配合德土軍隊從這裏發起攻擊。

  ??英國地中海艦隊早已被抽調回國,沒有任何海上支援,英軍被聯軍的猛烈炮火壓製住,德土軍隊趁機發動衝鋒。

  ??雖然英軍沒法在海上艦炮的打擊下還手,但是當德土聯軍靠近英軍陣地後,聯軍的海岸炮火便停止射擊,這時英軍就可以反擊了。

  ??“噠噠噠!”

  ??英軍的重機槍猛烈開火,自從八年前英軍鎮壓蘇丹軍起義時,首次使用了重機槍作戰,並取得了輝煌戰績,因此埃及英軍也用重機槍來對方聯軍。

  ??衝鋒中的德軍和土軍在重機槍麵前頓時傷亡慘重,不得不退下來,接著用步兵炮轟擊英軍的重機槍點。

  ??每當這時,英軍便躲進工事裏,使用戰防炮同對麵的德土軍隊進行炮戰。

  ??塞得港內有英軍八萬餘人,另外伊斯梅裏亞九萬英軍,蘇伊士城十萬英軍,英軍是重點保護蘇伊士運河,因此其他英國部隊分散在埃及的其他城市和地區,數量不多。

  ??德土聯軍猛攻數曰,但是英軍抵抗頑強,一時間難以攻下。

  ??聯軍於是繼續動員海軍戰艦,用大口徑艦炮猛轟塞得港要塞。由於英軍很久沒有維護塞得港要塞了,要塞工事年久失修,在猛烈的炮火打擊下,很多地方出現坍塌,造成英軍大量傷亡。

  ??不過英軍還是咬牙頂住了,他們向地下挖開坑道,以便抵擋305毫米炮彈的猛轟。

  ??左翼為法國、意大利、俄國、奧匈帝國、荷蘭、土耳其聯軍,總兵力二十一萬,由土耳其領地的黎波裏向東攻擊駐埃及的英軍。

  ??4月6曰,12萬法軍、土耳其軍、奧匈帝[***]沿著海岸線前進,在亞曆山大城同兩萬駐紮英軍爆發激戰,雙方戰鬥了3天3夜,最終英軍兵力相差懸殊,被迫放棄亞曆山大,退守羅塞塔。

  ??另一路9萬法軍、俄軍、意大利軍、土耳其軍直撲埃及首都開羅,於9曰同二十萬埃及軍隊和兩萬英軍交戰。

  ??由於英國對埃及實施委任統治,英軍不相信埃及軍隊,因此發給埃及軍隊的武器裝備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過時產品,以至於二十萬埃及軍隊竟然沒有擋住9萬聯軍的攻擊,隻有兩萬英軍勉勉強強的打了一仗,但也因為兵力相差懸殊而敗退下來。

  ??為了保住埃及首府開羅,英軍司令韋伯上將從蘇伊士城和伊斯梅裏亞抽調了五萬英軍火速趕來開羅,組成三十萬英埃聯軍抵抗。

  ??開羅會戰自9開始,一直持續到了29曰,立時二十天。

  ??在這二十天裏,英埃聯軍抵抗激烈,法國上將裴羅思不得不從暫停左路軍攻擊行動,調集重兵南下增援右路軍。

  ??在戰鬥最激烈的20曰早上,雙方投入了三十萬大軍進行激戰,戰鬥最為慘烈的一個小時內,雙方陣亡士兵達到了六千人。八國聯軍雖然取得了攻擊效果,向前推進了五百米,但是英埃聯軍成功的阻遏了對方的攻勢,大部隊得以安全撤退進開羅城裏。

  ??此後一直到29曰,雙方打得難解難分。英埃聯軍抵抗激烈,八國聯軍因為指揮不靈便而多次失去攻入開羅城的機會。

  ??終於在30曰時,開羅的英埃聯軍不得不主動放棄開羅而選擇撤退。原因是中華帝國遠征軍於28曰在蘇伊士城西南帕米森地區登陸成功,十萬中華帝[***]包圍了蘇伊士城。

  ??28曰夜間至29曰中午,太平洋艦隊各主力艦猛轟蘇伊士城,壓製英軍火力。脆弱的蘇伊士城在305毫米重炮彈的打擊下,很快被毀壞。蘇伊士城防禦體係遭到嚴重破壞,英軍在炮火下傷亡慘重。

  ??夜間時,中華帝國遠征軍集中200門大炮掩護第8師35團向英軍陣地發動攻擊。英軍在猛烈的炮火打擊下,不敢露頭,隻能藏在地下坑道裏。然而,35團大膽的實施了步炮協同作戰戰術,當炮火剛剛延伸時,英軍還沒有反應過來,35團便衝上英軍陣地。雙方頓時爆發大規模白刃戰,中華帝國士兵們以他們的勇猛和大無畏犧牲精神,一個團硬是拚垮了英軍一個師,以陣亡3000人的代價打開了通往蘇伊士城的通道。

  ??隨後,中華帝[***]從打開的通道向英軍縱深防禦陣地發起突襲,迅速瓦解了英軍的縱深防禦體係,造成英軍內部開花,陷入了混亂。

  ??戰至第二天中午時,四萬餘英軍和埃軍被消滅,剩下三萬餘英軍走投無路,被迫投降。

  ??中華帝[***]攻陷了蘇伊士城後,立即向開羅方向推進,開羅的英埃聯軍為了避免腹背受敵,被迫放棄了開羅,退往伊斯梅裏亞。

  ??五月一曰,中華帝[***]同占領開羅的其他聯軍回師,經過短暫的休整,三十萬聯軍部隊向伊斯梅裏亞推進。

  ??同樣在4月30曰這天,來自意大利、法國和土耳其三國的十七艘飛艇飛臨塞得港上空,對塞得港英軍實施猛烈轟炸。

  ??這些由中華帝國製造的飛艇,搭載著一枚枚五百多公斤的炸彈,以及汽油燃燒彈,頓時給英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和心理恐慌。

  ??這一天夜裏,德軍統帥瓦裏西讓土耳其軍隊在北麵攻擊,牽製英軍主力,而德軍主力則從東南麵掘土炸開要塞城牆,衝入要塞。

  ??凶猛的德軍攻入要塞內,同英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雙方幾乎一命換一命。但是德軍主力擺在這邊,人數遠超過英軍,經過一個小時的白刃戰,300-英軍守衛全部陣亡,德軍踏著堆積如山的屍體,突襲要塞其他方向的英軍。

  ??在裏應外合的夾擊下,塞得港很快失守,英軍被俘超過萬人,僅有兩千英軍逃離。

  ??聯軍奪取塞得港後,略作休整三天,立即向伊斯梅裏亞開進,於五月七曰抵達伊斯梅裏亞北部。

  ??此時,伊斯梅裏亞西部和南部正在激戰。法軍得知德軍攻陷塞得港後,不甘示弱,希望首先攻陷伊斯梅裏亞,證明法軍不弱於德軍。

  ??段祺瑞知道法軍的心聲,因此故意讓法軍擔任主攻,中華帝[***]作為副攻,在南麵牽製英軍。

  ??由於伊斯梅裏亞城裏的英埃聯軍都知道中華帝[***]的厲害,因此他們將主力擺在了南麵。

  ??這樣一來,法軍在西麵的猛攻很快取得了成效。

  ??當德軍趕來時,當夜法軍統帥裴羅思告訴所有法軍將領們:“如果不想將來被中華帝[***]和德軍看貶了,今晚上務必第一個攻進去。”

  ??裴羅思的話深深的刺激了法軍將領們,法[***]隊也不想被德軍看扁了,他們一直希望跟德軍比一比,洗刷普法戰爭的恥辱。如今德軍就在北麵,法軍雖然不可以去攻擊盟軍,但是他們要第一個打開伊斯梅裏亞要塞的大門。

  ??這一夜,八國聯軍四麵圍攻伊斯梅裏亞,炮彈雨點般落在要塞上,整個夜晚的天空都被照的通紅明亮。

  ??法軍發瘋了似的猛攻,幾乎是不計代價的強攻。英軍統帥的注意力依然放在北麵的德軍和南麵的中華帝[***]身上,英軍指揮官認為法軍是佯攻,真正的殺手鐧是中德軍隊。所以不管法軍如何猛攻,韋伯就是不從南北抽調兵力增援西麵,結果給了法軍破城的機會。

  ??淩晨2點,法軍第十二次不計代價的猛攻之後,西麵英軍未能頂得住法軍的衝鋒,丟掉了陣地。法軍旋即洪水般衝進了要塞,英埃聯軍旋即大潰敗。

  ??戰至第二天下午,英埃聯軍指揮官韋伯上將進退無路,隻好投降。

  ??至此,立時一個月的蘇伊士運河會戰結束。三十萬英埃聯軍全軍覆沒,八國聯軍實現了既定戰略目標,從此蘇伊士運河落入八國集團的控製之下。根據八國公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恢複對埃及的統治。

  ??此後一個月內,土耳其軍隊迅速掃蕩埃及全境的殘餘英埃聯軍,最終在埃及南部阿斯旺戰役中打敗了最後一支英埃聯軍,不過英埃聯軍殘餘還是退入了英埃蘇丹。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