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聶夷中
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更新:2021-08-10 07:22      字數:2576
  第135章聶夷中

  ??這頭剛剛忙開了,馮道又來找李存煥了。

  ??“主公,沒有多少棉花種子,那些富戶隻是將棉花作為觀賞物,種的不多。”馮道一臉無辜的看著李存煥。

  ??李存煥又是頭疼了,棉花種子這得到關中那邊去,說不定還要到沙洲、安西這些更往西一些的地域。可這事情找誰去?

  ??馮道自然知道李存煥的想法了,沉吟片刻開口說道:“我聽聞城西有一商賈,年紀不大,二十五六,但為人十分喜歡行險,時而家財萬貫,時而一貧如洗。不過因為樂善好施,結交了不少朋友,每次哪怕一貧如洗,也得到別人的幫助。我看主公如果想要棉花種子,可以讓這人到關中購買。”

  ??“這件事情可以,你去安排一下!”李存煥聞言長呼一口氣,點點頭,開口說道。

  ??過了一會兒,李存煥見馮道還沒有挪動腳步的意思,還道有其他的大問道,不由有些頭疼的問道:“除了這個棉花的事情外,還有什麽事情?”

  ??馮道有些遲疑的點了下頭,略微有些緊張開口說道:“下官剛剛認識了一個朋友,但身無分文,下官想讓主公收留!”

  ??“哦?是什麽朋友,居然讓馮道你親自來到向我求職?”李存煥有些好奇的看著下麵忐忑不安的馮道。

  ??馮道不由露出一抹苦笑,開口說道:“我那朋友什麽都好,就是姓格太直,雖然是進士出身,但年已經五十有九,但不過是華陰尉致仕。”

  ??“哦!?”李存煥更加好奇了,進士出身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人物,在唐朝常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話流傳。大唐每次科舉的進士多則二三十人,少則七八人。

  ??以大唐的人口基數而言,這個科舉製度簡直就是魚躍龍門一樣的困難。而且進士一向都是那些節度使最愛的幕僚。即使著名的韓愈也做過節度使的幕僚。所以李存煥聽到一個進士找不到工作也罷了,居然還要馮道來到求自己,這個是什麽進士呢?

  ??馮道苦笑一聲,大有愁眉苦臉的樣子,開口說道:“也許主公也聽過他的名字。”

  ??“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是誰啊?”被勾起好奇心的李存煥有些迫不及待了。

  ??“聶夷中!”馮道有些無奈的開口說道。

  ??“誰?”李存煥眨眨眼,有些茫然的開口問道,“他有什麽特別的嗎?”

  ??馮道更加驚訝,仔細看了李存煥一番,見李存煥並不是裝傻充愣,苦笑一聲,開口說道:“此乃關中大詩人,我給主公你吟誦他的一首詩!主公你大概就知道他了!”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鋤禾曰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存煥聞言點點頭,有些興奮的開口說道:“啊!原來這首詩居然是他作的!這倒是一個憐憫百姓的人啊!”

  ??馮道點下頭,開口說道:“聶先生雖然是進士出身,但他出身貧寒,而作風高尚,比如他的《公子行》,諷刺當時長安權貴公子叫橫跋扈,這才被去了官身!”

  ??李存煥聞言點點頭,別的他不知道,‘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單單這麽一句話,就已經說明了聶夷中的姓情。這樣的詩,如果沒有一定的境界是怎麽樣也寫不出來的。“你明天帶他過來吧!”

  ??聶夷中是一個非常老的人了,雖然年紀上五十九歲,但如果有人說他是七十歲也有人信。不過他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氣質,或者是風格。身穿七八個補丁的破麻布衣,不過衣服卻洗的發白,頭發用一根不知道那裏折斷的破樹枝當發簪栓住,腳下穿著一雙已經有些年頭的破草鞋。服飾雖然破舊,但聶夷中不以為許,腰杆站的筆直,不知道的還道是軍人出身,簡單一點說,聶夷中這個人非常有風骨。

  ??李存煥對於聶夷中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好,實際上李存煥也非常敬重類似聶夷中這種有風骨的文人,他們講究的是思想文化,正是這個道德沉淪的時代最需要的。

  ??“先生請坐!”李存煥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態度帶著幾分尊敬的說道。

  ??“謝過大將軍了!”聶夷中表現的不亢不卑,坐在一側的座椅上,剛剛坐下,就對李存煥一拱手開口說道:“老夫今天來見大將軍並非是想要什麽官職,我乃是來為盧龍百姓向大將軍進諫的!”

  ??李存煥不由有些好奇了,別人都渴望著從我這裏要官身,你來的目的居然是要進諫?

  ??聶夷中渾然不理會李存煥的好奇,隻是開口勸諫道:“我來了盧龍,聽到大將軍施行了很多善政,比如分田地,對大地主加重稅!均貧富,但我今天想與大將軍到外麵一遊!”

  ??李存煥忽然有些明白聶夷中的意思了,他沉吟片刻,開口說道:“先生是要我微服私訪一番?”

  ??聶夷中半閉著眼睛,開口應道:“大將軍睿智!而我也相信大將軍是一心為民,但昔曰王莽何嚐不為民?但最後卻落下暴君之名聲!這是為何?”

  ??王莽是西漢末年的篡位者,建立了一個短暫的朝代。他在篡位之前名聲十分之好,篡位之後也立刻實行發布一些對百姓有益的新政。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原本益民的新政最後變成暴政,造成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王莽政權最後被東漢取代。

  ??李存煥看著聶夷中那淡然的眼神,李存煥不知道為什麽忽然想起一個人,魏征!

  ??盧龍這麽多文臣武將,別的不敢說,李存煥自問手下能人不少,符存審、周德威、楊師厚、耶律阿保機、高思繼,這些人放在其他地方,那個不是響當當的人物。馮道、韓夢殷、韓延徽、長孫承良,這些人都是能臣幹吏。不過卻沒有一個人如此說過自己,李存煥猛然發現自己居然身處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李存煥點點頭說道:“我信聶先生的話!來人準備衣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