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投順
作者:寒風拂劍      更新:2021-08-10 07:17      字數:4057
  第787章 投順

  ??張方點頭稱謝之後之後對楊漣興道:“既然國大人不知道,那麽在下也不妨告訴國大人也罷!自從我朝高樞相查知蒙古大軍將要進攻貴國消息之後,便立即動身前來了利州路,並且立即調動了四川全境的宋軍精銳共計十數萬大軍,已經屯兵於西合州、天水軍、成州以及鳳州等地,隻等國大人一句話,這些大軍便會進入鳳翔路境內,助國大人抵禦蒙古大軍的進犯!而且這次是我們高樞相親自督師前來,絕對可確保萬無一失!

  ??但是假如國大人不答應的話,那麽我們也就不再等候國大人的答複了!與其讓漢中之地讓蒙古韃子占去,使此地大宋遺民遭受蒙古大軍的屠戮,到還不如我們先行奪回,畢竟此地也是我朝舊土,我們拿回去也是理所當然!不過我們高樞相不遠因此再大動幹戈,故此才會差遣在下先來勸一下國大人!”

  ??聽聞這個消息之後,楊漣興的腦袋轟的一下便大了三圈,現在他為了一個蒙古大軍的事情就已經是如坐針氈了,以他的兵力單獨對付蒙古的拖雷這路大軍,就已經離死不遠了,假如事情果真如同張方所說的那樣的話,那麽他的鳳翔路便可以說徹底完蛋了!

  ??想一下張方說的不錯,這一次南宋之所以會行動異常,提前告知他蒙古人來襲的消息,其實就已經在暗中準備了,而既然對方過來勸降自己,那麽便基本上有把握能占住鳳翔路,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費這麽大勁跑過來再勸自己投降,自己投降之後假如他們無力抵禦住蒙古大軍的話,鳳翔路照樣還是被蒙古人奪占了去的話,他們也根本就不必這麽做。

  ??十幾萬大軍,這可是一支巨大的力量,據說拖雷這次領兵入陝,也不過隻是帶了三萬多蒙古大軍罷了,假如張方沒有故意誇大宋軍的兵力的話,以宋軍這麽多兵力,應該是能擋得住蒙古大軍的。

  ??聽到這裏之後,楊漣興的心已經徹底活泛了起來,但是他還是沒法立即表態,躊躇了一陣之後他點點頭道:“這件事畢竟不是小事!請張大人且容我思量一二再做答複吧!來人,先給張大人安排一下住處,妥善款待,不得任何人騷擾張大人休息!”

  ??張方到此便看出來楊漣興基本上已經被他說動了,隻差最後下定決心了!於是站了起來拱手對楊漣興稱謝告辭道:“既然如此,那麽在下也就不打擾國大人了!我們高樞相告知在下,給國大人留三天考慮的時間,供國大人決斷,三天之後假如國大人還拿不定主意的話,那麽我軍便不會再等國大人了!我們將會自行進入鳳翔路,同蒙古大軍決戰,假如有任何人攔阻我軍的話,我軍都將給予摧毀!

  ??另外在下不妨再透露一點消息給國大人聽聽,那就是眼下就連吐蕃的薩迦班智達也已經到利州參謁我朝高樞相,打算聯合吐蕃諸部並入我朝轄下,我朝已經在利州為其建起了一座佛寺,供其居住以及宣講佛教!隻待這次高樞相返回利州,便可最後達成協議了!

  ??還請國大人好自為之!多謝款待,在下告辭了!”

  ??說罷之後,張方便扭頭大步走出了楊漣興的客堂,跟著一個楊漣興的親隨去安排他和隨行人員的住宿去了。

  ??楊漣興張大了嘴巴,看著張方離去的背影,這一連串的話如同重磅炸彈一般轟得楊漣興腦袋暈乎乎的,半晌有點反應不過來,甚至連送一送張方也給忘了。

  ??一直楞了半晌,楊漣興才算是鎮定下來,趕緊招呼另一個手下親隨道:“剛才那個宋使的話你也都聽到了,切莫說出去,趕緊去查探一下,他所說的可否是真的,這段時間本官忽略了宋人那邊的事情,料想應該坊間有人已經知道一些消息了!你速速去查問一下!趕緊回來稟報於我!”

  ??那個親隨趕緊領命,轉身跑出了府衙,開始按照楊漣興的吩咐去查訪張方所說到底有沒有這些事情。

  ??而楊漣興仿佛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府衙之中坐臥不安,等著手下人給他帶回來消息。

  ??就這麽一直等到晚上,那個派出去的手下才急急忙忙的跑了回來,一見到楊漣興便立即說道:“大人!小的已經在坊間查探了一下宋使所說的事情,從利州方向過倆的人多在坊間傳著這些事呢!宋使所說應該不假,大批宋軍數天之前已經進駐到了他們利州的關外數州,雖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兵力,但是數量絕對不少,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朝著關外增兵!

  ??而且吐蕃人的事情據說也不假,在吐蕃諸部之中頗有名望的那個薩迦班智達也確實已經到了宋境之中,宋人在利州為其建起了一座很大的佛寺,供其在利州宣教!”

  ??楊漣興倒吸了一口涼氣,坐在椅子上半晌沒有說話,腦子裏麵亂哄哄的一片,反反複複的思量著今天張方所說的那些話。

  ??他掰著指頭算了一下手頭可以調用的力量,算來算去得出的結論還是他沒法支撐下去,不管是蒙古大軍還是宋軍,他都擋不住任何一支,總之他所轄的鳳翔路隻可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被人給占領了去。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他便接著想,到底該讓誰占去比較好呢?這個問題倒也沒讓他太過困擾了,因為他熟悉蒙古人的行事作風,他們蒙古人曆來凶殘,隻要占領了鳳翔路之後,那麽鳳翔本地的軍民等到的隻能是蒙古人的血洗,而宋人那邊則會好許多,因為畢竟到現在宋人還是拿他們這些漢人當作同胞看待,即便是軍紀差點,也不至於像蒙古人那樣對待這裏的人,所以這一點好說。

  ??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該不該投降的問題了,自從兩年前他調任山西節度使之後,他的家財以及家人便基本上都從中原遷至到了陝西一帶,一旦不降的話,不管這裏被誰攻破,那麽等待他的結局都隻會有一種,那就是他都鐵定沒活路可走,子女要麽為奴,要麽也跟著他一起玉石俱焚,至於家財就不用再考慮了!

  ??算來還是投降對他有好處,可是蒙古韃子那邊可沒給他什麽承諾,一旦投降了蒙古人的話,那麽他的家人還有家產很可能不保,但是宋人那邊卻答應照樣讓他做官,還保證他家人和家財的安全,這件事便很好判斷了。

  ??拿定了主意之後,天色已經到了三更天時分了,但是他還是招手讓下人立即去把幾個最信得過的幕僚招到了他的府上,關起門開始密商了起來。

  ??張方帶著他手下的十幾個侍衛,很愜意的住在鳳翔府的驛館裏麵,被楊漣興好吃好喝好招待著,靜靜的等候著楊漣興的回話,雖然有不少金軍在看管著他們,不讓他們離開驛館半步,但是張方也並不太緊張,整天享用著楊漣興送給他們這些人的美食美酒美女。

  ??一直等了兩天之後,楊漣興才派人將張方又請入了他的府中,不過這次卻不是將張方請到府衙裏麵,而是將張方請到了他的家中。

  ??張方隨著侍從一到楊漣興的府門前,楊漣興便立即從裏麵迎了出來,陪著笑臉非常客氣的把張方迎入了府中,並且直接把張方帶到了一個偏廳之中,張方看到幾個身穿金國官服的人早已侯在這裏了,一看到他到來,便紛紛迎了上來,而且偏廳之中擺放了一桌酒席,看來是早已做好了款待他的準備了。

  ??楊漣興這次見張方,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處處都很是謙恭,一進偏廳,便立即向張方介紹起了屋子之中的這些人,原來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楊漣興手下的一些官員,每個人都在鳳翔路和臨洮路擔任著要職。

  ??張方也很是客氣的一一和這些人見禮,楊漣興介紹過之後,便將張方奉到了上手位置坐下,雖然張方以他的官職卑微為由拒不肯坐上手位置,但是還是架不住楊漣興這幫人的勸,被強按到了上手位置坐下。

  ??這一次酒宴時間其實並不長,但是雙方卻可以說是皆大歡喜,宴後雖然天色以黑,但是張方在出了楊漣興的府邸之後,還是立即帶上他的十幾個侍衛,在二百金兵的護送下,朝著成州方向連夜趕去。

  ??高懷遠當見到了張方之後,聽罷了張方所述,立即便令書吏拿出了一些空白敕書,將張方所述諸人的名字寫上,並且直接按照其品序寫定了官職,又交給了張方。

  ??張方連一刻也沒有休息,便再一次上馬,馳回了鳳翔府,將這些蓋著大宋皇帝玉印的敕書交給了楊漣興等人。

  ??楊漣興拿著這份南宋朝廷的敕書,這才放心了下來,不過有倆官員卻滿臉狐疑,捧著這份寫著他們名字的敕書問道:“張大人為何會如此之快,便帶著這些敕書返回了這裏呢?”

  ??言下之意其實還是在懷疑這份敕書的真偽問題,因為一般情況下,像任命他們這樣的官員,起碼是要經過許多程序的,首先便要送回宋朝的京師,呈給皇帝過目,皇帝答應之後才能交由吏部行文,拿到宮中加蓋玉璽,這才能派人下發。

  ??而張方從離開鳳翔府到又回來,總共也就是一天半的時間,即便是他會飛,也不可能這麽快便拿到蓋著玉印的敕書返回這裏,所以難免會有人懷疑這份敕書的真偽問題了。

  ??“嗬嗬!諸位一定是在懷疑你們手中的敕書是否是假的吧!這個諸位不必擔心!此敕書絕對乃是貨真價實的敕書,上麵的玉印也絕對是我們聖上的玉印,做不得半點假的!

  ??這次我們高樞相乃是親自入川,早已奉了聖上旨意,可以便宜行事,故此才會帶了不少這樣的空白敕書,隻要高樞相同意之後,這些敕書填上名字,便是真的!故此諸位不必擔憂!”張方立即對他們解釋道。

  ??聽罷了張方的解釋之後,楊漣興這才徹底放鬆了下來,於是連連向張方道謝,並且保證將會按照他們的約定行事,同時還一個個給張方塞了不少的禮物,但是被張方一一謝絕掉了。

  ??而張方則將隨行帶來了數箱宋朝官服移交給了楊漣興等人,被他們恭敬的收了下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