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自投羅網
作者:寒風拂劍      更新:2021-08-10 07:16      字數:7022
  第686章 自投羅網

  ??“你便是那個梁鐵頭吧!嶽某在此等候你多時了!”就在梁鐵頭被手下架到城門口的時候,忽然間卻從城門之中走出了一群盔甲鮮明的宋軍來,為首一個身穿山字鎧的宋軍大將,手提著一杆亮銀大槍,騎馬來到了梁鐵頭等人麵前,用大槍指向了梁鐵頭帶著冷笑對他問道。

  ??梁鐵頭瞪著他那隻獨眼,頓時和身邊的那幾個手下一起張大了嘴巴傻眼了……當高懷遠領兵抵達通江縣城之後,城門打開,一隊隊宋軍立即出城迎了出來,嶽琨和黃嚴都樂嗬嗬的站在隊伍前麵,數千宋軍官兵齊聲叫道:“參見大帥!”

  ??“免禮!諸位也辛苦了!”高懷遠帶著滿意的微笑坐在馬上,受了這些兵將們一禮。

  ??待到他們入城坐定之後,嶽琨對高懷遠說道:“啟稟大帥,末將按照你的吩咐,率軍一路急行,終於在前天從南路趕到了城外,末將讓人化裝成了叛軍,詐開了城門,一鼓作氣便攻占了通江縣城,除了少數人從北門逃走之外,共殺敵五百餘人,俘獲一千多賊兵!”

  ??黃嚴晃著腦袋道:“啟稟大帥,這次卑職走北路,但是可惜的是卻未能趕在嶽將軍前麵,昨日才趕至這裏,這裏的戰事早已結束,結果讓嶽將軍搶了頭籌,我等本想發兵從背後攻擊敵軍,但是在出發之前,俘獲了幾個逃回來的賊兵,方得知大帥已經率軍戰敗了梁鐵頭的叛軍,於是便關門等候敵軍逃回來,結果是回來一個抓一個,連那個梁鐵頭在內,抓了好幾百賊兵!哈哈!真是痛快呀!

  ??大帥您是沒見梁鐵頭看到我們出現的時候那個樣子,哈哈!這小子當時就嚇傻了!所有跑回來的賊兵幾乎都一個德行,稀裏糊塗的便撞入了城中,被咱們抓了個正著!”

  ??原來,高懷遠在出金州之後,進入通江縣城境內之後,夜間突然並分三路,令黃嚴和嶽琨各領一支兵馬,分別掉頭往回走,然後分兵走南北兩路,趕往通江縣城。

  ??而那個梁鐵頭隻收到線報,以為宋軍還是走中間的這條最近的大路來攻打通江縣城,故此兩側的道路上根本沒有設伏兵阻擊他們兩路兵馬,結果讓嶽琨先抵達了通江縣城,並且使計詐開了城門,突然率軍搶占了城門,殺入了通江縣城,結果打得叛軍猝不及防,一舉便被嶽琨領兵盡數剿滅。

  ??梁鐵頭被高懷遠領兵擊敗之後,不了解情況,一頭結果便撞入了通江縣城,被嶽琨當即拿下,使宋軍輕鬆便取下了被叛軍所占的通江縣城。

  ??高懷遠也跟著黃嚴哈哈大笑了一場,在座的將領們各個都被黃嚴的話笑的前仰後合,好一陣說笑之後,鄭秉傑也將他們如何使奇招攻克三溪口的事情告訴了眾人,眾人聽聞此次破敵,居然是高懷遠的夫人領兵連夜攀上百丈懸崖,從上麵打亂了叛軍的防守,這才讓宋軍得以攻克三溪口,不由得讓眾人也都對高懷遠的這位夫人刮目相看了起來。

  ??現在的人們不再如前些天那樣想了,本以為高懷遠為官不知自重,擅自攜帶家眷出征,沒想到他這次帶來的夫人,卻立得如此大功,再也無人敢背後指摘高懷遠的不是了!

  ??至於那個梁鐵頭,高懷遠連夜將他提出來突擊審訊,這廝別看前些日還人模狗樣,但是一戰敗北之後,這廝便徹底尿了褲子了,加上身上的傷也不輕,這廝一被提到大堂上,便全部招供了,將他所知道的張同的情況說了個一幹二淨。

  ??高懷遠也不難為他,問罷之後,直接便將他推出去砍了,要不然的話,定會把他給千刀萬剮,受足活罪再死不可!

  ??在大軍入通江縣城安民之後,高懷遠立即和諸將商議,該如何解決叛軍的問題,經過此戰之後,眾人也感覺到了,實質上的叛軍戰鬥力極差,隻要稍遇強攻,他們便會作鳥獸散,麵對麵的對付官軍,他們根本不是對手,之所以他們先前能連連戰敗那些四川一帶的官兵,一是因為官兵數量少,二是因為這些年來因為吳磷叛亂之後,朝廷的官員壓製四川軍方的力量,以至於任命了一批不稱職的將領,加上官兵嚴重缺乏訓練,以至於讓叛軍連戰連勝!

  ??而現在對上了他們這支由鄂州調來的精兵之後,這些叛軍便立即變得不堪一擊了起來,所以高懷遠他們分析之後,認為假如還這樣繼續一城一城的打下去,實在是太過浪費時間了,故此眾人一致認為,幹脆分兵進擊,這樣的話,可以更快的解決張同叛軍的問題。

  ??而經過高懷遠的仔細斟酌之後,也認為這樣可行,要不然的話一萬多大軍滾成一團,雖然穩當一些,但是這樣打下去實在太慢了一些,他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有些心神不寧,擔心近期蒙古大軍在幹掉了西夏之後,很可能會襲擾南宋。

  ??如果不盡快解決叛軍這個麻煩的話,到時候一旦蒙古大軍趁亂侵入那麽對於他們大宋來說,將很可能成為一場災難,和長江中下遊相比,利州路以及四川一帶遠遠還沒有做好準備。

  ??而他們即便是想要揮師抗擊,恐怕有叛軍拖著後腿,他們也很可能抽身不得。

  ??想到這一點之後,高懷遠便立即答應了黃嚴和嶽琨等人的提議,繼續分兵三路進擊張同叛軍,而黃嚴已經是個經驗十分老到的領軍人物了,料想亂兵也不會是他的對手,而嶽琨高懷遠也不怎麽擔心,畢竟他乃是嶽王子孫,從小便熟讀兵書,並且還受過名人指點,在楚州從軍的經曆,也讓他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即便是實戰經驗欠缺一些,但是對付像張同這樣的叛軍,應該問題不大。

  ??於是高懷遠繼續領鄭秉傑一軍,三路人馬稍作休整,便立即從通江縣城分兵出發,各自選定了一個方向,攻擊了下去。

  ??他們三路兵馬這次各自選擇了一個重要的目標,黃嚴率軍直奔亂兵起事的老巢蓬州而去,而嶽琨負責進攻達州,高懷遠則將目標鎖定在了巴州,三路兵馬出通江縣之後,各自按照選定的目標急行而去,沿途他們基本上不去管那些小股的亂兵,集中力量,全力奔襲被亂軍所控製的主要州府城鎮。

  ??張同這段時間以來,很是有些得意忘形了起來,本來他起兵作亂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事情能進行的如此順利,他也沒有想到利州副都統司的官軍居然如此不堪一擊,甚至連興元府駐屯大軍,也沒能拿他怎麽樣,不但被他打的落花流水的逃回興元府,而且連利州城也被他給包圍了。

  ??金州都統司更是不堪一些,連一個小小的通江縣城都打不下來,還被一個沒多大本事的梁鐵頭設伏兵差點全殲,現在的他野心開始膨脹了起來,他的兵力越來越多,而且地盤也越來越大,假如這樣下去的話,他保不定過兩年,能將整個四川打下來也說不定,到時候他平地做一個四川王,豈不更爽?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一點隱憂,他也知道現如今的朝廷不同於以前,現在的新君登基之後,在大臣的輔佐下顯得很是強勢,而且朝廷還出兵討滅了京東的李全軍,不會放任他不管的,所以他想盡快的解決掉利州,將利州拿下,然後朝北攻打興元府,那樣的話他便可以和金國接壤,假如朝廷果真派大軍來剿他的話,那麽他實在不行,也可以逃到金國去。

  ??他的如意算盤倒是打的不錯,但是等他攻打利州城的時候,卻發現事情往往不像他預料的那樣順利。

  ??在經過連戰連敗之後,官府似乎開始明白過來,而且鄭損也親自坐鎮利州,除了調集來了利州大部兵馬之外,還召集了不少老百姓助軍抗擊張同叛軍的進攻。

  ??而官府到了這個時候,也知道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假如利州再被叛軍攻陷的話,那麽鄭損也知道他這個官恐怕就要做到頭了,丟官倒還是小事,恐怕他連人頭都難以保住了。

  ??故此當張同率領叛軍攻至利州城下的時候,卻發現他們啃上了一塊自他們起兵之後,最硬的骨頭。

  ??利州城的軍民抗擊叛軍十分堅決,雖然張同將大部分叛軍調集到了利州城,兵力達到了近兩萬人,而利州城守軍不過隻有區區三四千,但是無論他如何進攻,結果都被利州城軍民給打了回來,幾天時間下來之後,張同的叛軍便有點士氣低落了下去。

  ??張同這才發現,原來這個世上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如他所願,這才明白過來,其實他手下集結起來的這幫兵馬,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之所以前段時間打得順風順水,基本上可以說憑借的都是運氣,打仗這件事,畢竟是一項需要很高技術的事情,攻城也是技術活,看來這方麵的技術,他還沒有徹底掌握,而這個時候,張同發現自己大軍開始出現了一個很大的麻煩,###第679章

  ??分兵進擊

  ??叛軍雖然這段時間發展很快,但是畢竟他們要靠自己來獲取給養,糧秣的補充除了在巴州獲取了一座糧倉之外,他們大多隻能依靠劫掠為生。

  ??可是當他們的殘暴激起了老百姓的憤怒之後,各村寨的老百姓們都開始聚集起來,以石堡奮力抗擊叛軍的侵襲,以至於張同在連番進攻利州不利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的糧草已經開始發生了短缺。

  ??不得已之下,他隻得派出手下率領少數人在利州附近的民間搜尋糧食,但是縣鄉村寨的老百姓這次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麵上,家家出丁,將糧食牲畜趕入石堡之中,村民百姓也進入石堡躲避和抗擊叛軍,結果令張同的征糧隊往往是跑去之後,不但沒有能搶來糧食,反倒被那些老百姓們打的損兵折將,於是更加重了張同叛軍的糧食危機。

  ??這些跟著張同作亂的兵將,其中大部分乃是他強行在蓬州、達州、巴州等地裹挾來的老百姓,這些人迫於張同的淫威,不得不跟著他幹,也有一些地痞流氓,趁亂加入到張同叛軍之中,想要趁亂大撈一筆橫財,還有一些各地強盜,看到叛軍勢力日益強大,於是便趕來投奔,想要混個人模狗樣出來。

  ??可是眼下他們發現利州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好打,死了不少的人,卻愣是沒有攻入利州城,就更不用說破城之後,大發橫財了,於是漸漸的便有人開始厭戰了起來,覺得這筆買賣不劃算。

  ??加上軍中糧食一發生短缺,這些叛軍開始吃不飽,戰鬥力短短幾天時間,便發生了大幅的下降,甚至開始出現了逃兵。

  ??就在這個時候,張同又收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朝廷的樞密使大人,親率平亂大軍,已經從金州出發,攻克了梁鐵頭駐守的通江縣,他們的東大門被官軍叩開了。

  ??這個消息對張同來說如同迎頭棒喝,讓他有些慌了手腳,他以前也是個消息靈通人士,雖然這裏離京城很遠,但是他還是探聽到了不少有關京城的消息,對於這個朝中新貴高懷遠,他也早有耳聞。

  ??在他看來,這個高懷遠絕對不是一個善茬,先是隨同史彌遠發動兵變,扶植了當今聖上趙昀登基,接著出兵湖州,剿滅了太子趙竑發動的霅川之變,不多長時間,便又發動兵諫,將史彌遠一黨掀翻,去年年初,便又興兵北伐,短短半年多時間,便將整個京東給收入朝廷囊中,打得李全兵敗身死,據說還在冀州城死磕了一次蒙古大軍,連蒙古韃子也被他戰敗,退回了幽州。

  ??所以這個高樞相在許多人眼中,絕對是個強硬手腕的人,他沒想到自己在利州路這邊一折騰,居然把這麽一個大神給招到了利州路這個偏遠的地方,而且還是親自來找他的麻煩。

  ??這一下張同坐不住了,他再也不敢在利州逗留,趕緊集結兵馬,朝巴州撤退,不成想他這一撤,利州裏麵的官軍卻趁機追殺了出來,攆著他的退兵的屁股,好一通猛砍猛殺,結果打得張同大敗而逃,好不容易收攏了數千殘兵敗將,這才逃回了巴州城中。

  ??張同一到巴州城,便緊閉四門,作出了禦守的姿態,他打算在這裏會一會這個朝廷之中眼下最紅的猛將,看看高懷遠到底有多厲害。

  ??而高懷遠也沒讓張同失望,就在張同利州兵敗逃回巴州的第四天早晨,便率領七千官兵,趕至了巴州城外。

  ??巴州即後世的巴中市,乃是陝西和四川交界之處,也是四川的北大門,曾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巴人的聚集之處,特別是其境內的恩陽乃是古代水運十分發達的地方,乃是巴東地區最為重要的水運碼頭,所以巴州在利州路的地位也相當的高。

  ??因為其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巴州在宋代立國之後,曾經多次修繕,使之成為了一座堅固的城池,之所以當初張同沒費多大力氣攻占了巴州,那也是因為當時巴州駐軍實在太少,而且巴州的官員聽聞叛軍來襲的時候,自己就先卷鋪蓋攜帶者家眷細軟先行逃往了利州,以至於軍無鬥誌,而且無人站出來指揮抵抗,這才讓張同輕取了巴州。

  ??而當高懷遠進兵至巴州的時候,張同已經率領數千叛軍,在城中作出了堅守的姿態,故此高懷遠看罷了巴州城之後,也不由有些皺起了眉頭。

  ??張同是不敢率軍出來在城外和高懷遠的官軍決戰的,他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兵將大多乃是烏合之眾,以前大敗當地官兵,那是他運氣不錯,眼下這個高樞相帶得可不是利州兵馬,而是據說早些年常年和金軍死磕硬戰打出來的楚州精兵,兩方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出城迎戰,那是找死,所以張同一進巴州,便關上了大門,死活再也不肯出來了。

  ??當官兵在巴州城外駐紮下來之後,高懷遠就近按照老習慣先行查看了巴州的情況,看罷之後,也覺得有些頭疼,渠江繞城而過,可供他們攻打巴州的唯有南門,而渠江水流很急,想要從水上進攻巴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遠遠望去,城上的叛軍雖然旗幡不整,但是人數並不少,從找到的當地人所述,城中的叛軍數量不少於他所帶官軍的數量,甚至還可能有所超出,這樣一比一攻城的話,恐怕會讓官軍付出不小的代價。

  ??高懷遠看罷之後便回到了營中,召集了鄭秉傑等部將商議如何攻取巴州城的事情。

  ??“啟稟大帥,這次咱們來攻巴州,可謂是正好抓住了賊首,張同眼下正好就在巴州,隻要咱們一鼓作氣攻克了巴州,擒獲了賊首張同的話,那麽這場利州的兵亂也就基本上宣告平複了!末將不才,願意率軍攻城,請大帥恩準!”鄭秉傑還是第一個站出來請戰,他這次跟著高懷遠出來,很想好好表現一下,所以求戰**很是強烈。

  ??但是高懷遠想了一下之後,讓他暫且稍安勿躁,而是接著讓其他部將也說說意見,這個時候這次被黃嚴調配給高懷遠率領兩營弓手的費文龍卻站出來說話了:“今日末將等已經陪大帥巡視過了巴州叛軍守備情況,我們也都看到了,巴州城池堅固,而且依山靠水,很是難以攻克,而叛軍眼下數量並不少於我軍,假如我們強攻的話,難保不會付出慘重代價!

  ??雖然有慈不掌兵之說,但是我們此次入川,所帶兵力並不算多,假如不計代價的強攻猛打的話,對於我們以後將會頗多不利!

  ??故此末將想,我們不如還是以攻心為上,從那些被俘的叛軍所看,張同手下的兵將大多都是他所裹挾來的老百姓,其軍心定是不會十分團結,我們何不利用這一點來分化敵軍呢?如此假如能招降一批敵軍的話,那麽我們不用付出大的代價,也可解決巴州的叛軍以及賊首張同。”

  ??高懷遠看著費文龍,不由得心中大喜了起來,這個費文龍早年便是他收容的一個孤兒,後來黃嚴留在楚州從軍的時候,他讓費文龍也跟隨了黃嚴,眼下費文龍也早已成長為一個青年將官了,已經在忠順軍之中當上了正將,而這次黃嚴特意留了兩營忠順軍弓手,讓費文龍率領跟著高懷遠其實意思很明白,就是想讓高懷遠這次也提攜一下費文龍。

  ??而聽罷了費文龍的這番話之後,鄭秉傑不以為意的站出來說道:“費將軍此話差矣,這次平叛,大帥曾經有言在先,務必以雷霆手段對待叛軍,將其一舉剿滅,我們豈能以懷柔手段對待於這些敢於犯上作亂的叛賊呢?還是立即發動攻城為上!”

  ??高懷遠雖然很喜歡鄭秉傑的好鬥,但是卻並不讚成他這樣不動腦筋,於是搖搖頭道:“鄭將軍勇氣可嘉,但是本官卻覺得費將軍的話卻言之有理,費將軍已經考慮到了叛軍的各種情況,而且雖然我曾經說過,以雷霆手段對付叛軍,但是我所針對的人你必須要清楚,大部叛軍還是罪不至死的,他們大多數乃是被叛軍強行裹挾叛亂,假如盡數屠殺的話,難免會失了本地的人心,而且我等為將者應該審時度勢,爭取盡可能的以最小代價換來最大的勝利,故此強攻當不是上策!

  ??兵法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才乃是最高境界,當然,我並非是說鄭將軍你所說的不對,本官看來,這次攻打巴州,我們當作兩手準備,一打一拉,方能取得奇效!

  ??何況眼下立即攻城,我軍尚且準備不足,悍然進攻,對待如此堅城,除了白白讓將士犧牲之外,恐怕也難以攻取巴州城!

  ??既然如此,這次攻打巴州,本官以為還是以攻心為上,強攻為輔!今日我給你們二人每人一支軍令,鄭秉傑!”

  ??鄭秉傑趕緊出列答道:“末將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