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後事
作者:寒風拂劍      更新:2021-08-10 07:16      字數:3748
  第589章 後事

  ??宋軍這邊一看黃嚴如此驍勇,立即響起了一片歡呼之聲,士氣更是直衝霄漢,這其中不少人都是黃嚴的忠順軍出來的,他們和金軍這些年來可是交手次數不少,根本就不把金軍放在眼裏,而且他們也看出來這支金軍實力不佳,根本就不怕他們,其餘的那些宋軍騎兵雖然第一次遇上金軍,開始時候還有點緊張,可是看到人家忠順軍的騎兵跟沒事一般,談笑風生,再加上黃嚴這麽冷嘲熱諷的笑罵金軍,還一個照麵幹翻了敵將,於是也都膽大了起來,狗屁的金軍呀!怕他個鳥!

  ??看到自己的將軍出馬,一個照麵被宋軍大將幹翻在地,人家連殺都不屑於殺他們的大將,金軍這邊一下子就被堵得士氣大跌,赤魯都雖然生氣,但是同時也感到喪氣,他心道我說不能來吧!人家宋軍果真趕到了前麵,這個陸付同真是該死,差點將他騙到徐州送死,這仗不能打,因為他也看出對麵這支宋軍騎兵十分驍勇,絕非是好對付的,別看他兵馬近萬,可是對上這幫騎兵,他卻一點勝算都沒有,這撂天地裏他沒有一點防備的碰上這支宋軍騎兵,一旦打起來的話,他失敗的可能性占九成,所以赤魯都雖然憋氣,但是卻不敢擅動。

  ??好在他也看出來,這員宋將無意和他們開戰,擺明了是在這裏堵他們回去的,而且雖然動手,也沒將他的副將給殺了,隻是狠狠的給他們了個下馬威罷了。

  ??想了一下之後,赤魯都出列來到了兩軍陣前,也沒有拿刀,而是拱手對著黃嚴說道:“這位黃將軍果真厲害,我赤魯都佩服!想必這是一個誤會吧,我們大金國皇帝很是願意同你們南朝修好,並無意冒犯貴國,既然那個陸付同乃是言而無信之人,為了他傷了我們兩國的和氣,實在不值!既然如此,本官這便帶兵返回歸德府罷了!”

  ??黃嚴撇著嘴,一臉的不屑,心道這個家夥居然是個軟蛋,看來今天想和金軍交手是可能性不大了,於是大大咧咧的掛上了大槍之後拱手答道:“好說好說!那麽本官就不送了!”

  ??赤魯都強忍著心頭的火氣,轉身回到自己軍中,下令前隊變後隊,全軍返回歸德府去,軍中一些兵卒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們不想打仗,打仗那是要死人的,沒人覺得自己活膩味了,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省的小命交代在了這裏了。

  ??連一些老兵也覺得這一仗實在是沒有把握打勝,於其戰敗被人家追殺回去,倒不如自己走回去的好,於是金軍默不作聲的掉頭就走,宋軍雖然沒有能打一仗,但是卻很樂意的看著金兵被他們堵得灰溜溜的退走,不少宋軍發出哈哈大笑聲,其中充滿了嘲諷的意味。

  ??黃嚴也不下令追擊,緩緩的墜在金軍後麵,一直將他們送過碭山,這才陳兵下來,防備金軍再殺個回馬槍,並且派出斥候繼續跟蹤金軍,隨時監視金軍動向。

  ??金國這次真是灰溜溜的到了極點了,現在的金軍之中能打的基本上快沒有幾個人了,剩下的一些好戰的,基本上也都被完顏守緒派往潼關一帶防禦蒙古人進犯,而且還要派兵在西夏一帶防備蒙古軍入侵,國力早已衰竭,而留守的金軍卻又大多胸無鬥誌,出這樣的事情也不在意外。

  ??高懷遠看著眼前跪著的陸付同,眼看陸付同麵無人色,不住的告饒,說他糊塗,才一時受人蒙蔽,請高懷遠饒了他的狗命。

  ??高懷遠很瞧不起這樣貪生怕死之輩,李全雖然為人反複無常,但是好歹人家不屈戰死沙場,這一點值得尊敬,可這個陸付同卻如此卑鄙,讓他感到十分膩味。

  ??高懷遠不待陸付同把話說完,便不耐煩的擺擺手道:“拖出去砍了!把他的人頭懸在徐州城上示眾三天!讓大家夥知道這等小人的下場!”

  ??陸付同一聽,嚇得趕緊苦求饒命,但是左右刀斧手不容他分辨,立即撲上來拖死狗一般的倒拖著他便拉出了大堂。

  ??陸付同的求饒聲漸漸遠去,不多時聽到外麵他的告饒聲戛然而止,一顆血淋淋的人頭便被呈上了大堂。

  ??高懷遠點點頭之後,有人立即捧了陸付同血淋淋的人頭,送到了徐州城的南門,用繩子掛在了一根高杆上麵,隻見陸付同半睜著眼睛,仿佛一臉的不甘一般,人頭隨風微微的擺動著。

  ??大堂之中那些降將各個噤若寒蟬,連一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高懷遠突然反目,將他們也推出去砍了。

  ??“嗬嗬!如此小人合該如此下場,本官直殺首禍之人,陸付同也是最該如此,倒也不會怪到你們頭上,諸位莫要害怕,本官一路走到這裏,絕少殺俘,你們大可放心便是!

  ??對於擒獲陸付同獻城投降之人,本官會重重嘉賞,至於降卒,本官也會寬宏對待,絕不會難為大家的!”

  ??高懷遠看出這些人的心思,殺陸付同也乃是他的策略,就是要殺雞儆猴,讓這些人看看,朝廷這次可不光是寬宏,同樣還有雷霆手段,省的這幫人以後再懷異心,隔三岔五的鬧事!

  ??徐州城的攻取輕鬆的超乎了高懷遠的想象,兩天時間便被他率軍攻下,而且還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堅城,可以說高懷遠等人非常高興,如此一來,金國也就難有機會染指徐州城了,而徐州城一破,可以說淮東之戰基本上也可以宣告結束了,至於剩下的那些零星作亂的李全舊部,實已經不足為患,假以時日應該可以很快清除掉他們了。

  ??而現在離他離京,也不過三個多月時間,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該整合整個京東的各股勢力了。

  ??飛虎軍好說,基本上都是他的親信,不存在太多的變故,主要的問題還是集中在彭義斌和**這兩支軍閥隊伍上麵。

  ??當年彭義斌之所以和李全決裂,就是因為李全太狂妄自大,膽大妄為了,以至於讓彭義斌看不慣他的行徑,最終和李全一刀兩斷,這個人對於南宋朝廷還算是忠誠,隻是以前朝廷實施的策略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

  ??當年彭義斌和李全決裂的時候,曾經向沿江製置使趙善湘求助,想請宋軍出兵,於他一起剿滅李全,但是當年史彌遠當權,不同意趙善湘出兵,如此一來,彭義斌對南宋朝廷頗為失望,無奈之下掉頭向北拓地,現在到底他是怎麽想的,高懷遠不太清楚。

  ??但是有一點他知道,這一次不能再涼了彭義斌他們的心了,雖然他在和李全連番交戰,但是卻絲毫沒有放鬆對京東北方情況的監控,行軍之中始終在收集北方的戰報,知道彭義斌現在和蒙古人打得很辛苦,孛魯親率數萬蒙古大軍猛攻京東,彭義斌大軍連戰連敗,始終無法解冀州之圍,連連率軍試圖突破蒙古軍,結果是連戰連敗,而且聽聞彭義斌還在一次支援冀州的路上,遭蒙古軍反擊,身負重傷,現在彭義斌十分需要得到強援,解冀州之圍,所以接下來高懷遠首要考慮的事情就是要率軍北上。

  ??而淮東李全新滅,這裏的穩定也成為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幸好高懷遠在出兵之前,就曾經和紀先成以及手下諸將商議過此事,倒也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鎮江府的駐屯軍歸高懷遠調度,這次除了調用羅卓手下兩萬精銳之外,鎮江府還有五萬駐軍,隨時都可以調用,高懷遠提前在拿下楚州的時候,就著令鎮江府副都統製馮天相調度兵馬,開始北上接管宋軍攻下的各個城池,並且送密信入京,給紀先成,讓紀先成開始運動,調配可信而且可用的文官入淮東接收這裏的地方政務。

  ??這些事情十分龐雜,幸好高懷遠提前都有計劃,現在隻是按照計劃逐步實施,倒也不用太過耽擱了。

  ??徐州城剛剛攻破第三天時間,高懷遠便收到了從鹽城方向送來的急報,羅卓和劉大勇不負重托,終於也在三天前攻克了鹽城,劉慶福頑抗不降,被當場格殺,城中忠義軍大部投降,結束了長達一個多月時間的鹽城戰事。

  ??這個消息是個非常好的消息,鹽城一破,淮東大的戰事基本上就宣告結束了,剩下的就是小規模的清剿行動,便牽製不了太多的兵力了,隻要這次隨後接手的軍官以及文官們,能按照高懷遠的既定政策辦事,淮東的局勢便可以長期穩定下去了。

  ??當年跟著李全的兵將們為什麽當兵造反呀!其實說白了還是沒飯吃了,為了活命才不得已之下把腦袋掖在褲腰帶上投入李全軍中的,而李全這廝不善於治理民務,隻知道和李福他們這幫人聚斂財富,才令他治下的地界上的老百姓沒法活,唯有跟著他當兵吃糧才能求生。

  ??可是現如今隻要政策實施的好,讓這些曾經的老百姓以後有安身立命之所,可以有飯吃,誰還沒事幹這種隨時可能會掉腦袋的買賣呀!

  ??高懷遠在當初起兵出征之前,就和趙昀有過一次徹夜長談,和盤托出一整套的計劃,其中對於民政方麵,紀先成和真德秀也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一是分發收複之地的無主土地,讓這些降兵有地可種,有家可回,二是調撥南方的糧食,到北方來,賑濟難民,使之都在自己土地產出糧食之前,有飯可吃,如此一來,很快就可以穩定住剛剛收複的地方局勢,再給這些老百姓一年免稅的時間,兩年稅賦減半的優惠政策,老百姓自然也就不會跟著鬧事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