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先下一城
作者:寒風拂劍      更新:2021-08-10 07:15      字數:3353
  第383章 先下一城

  ??高懷遠腦海中急轉了起來,開始思索眼下應付的辦法,稍微思量了一番之後,高懷遠便拿定了主意,抱拳對夏震說道:“眼下要是讓卑職分兵去監控這些班直,顯然會引起他們的防備,而且很容易發生摩擦,一旦本不該出事的時候,反倒容易出事!而且卑職眼下要控製多處內城城門,還有太子府以及皇宮外圍,最多也隻能抽調一營人馬,來作為應急使用,尚不足以對付這數個班直,眼下隻有殿帥出馬,將這幾個班直的統製乃是正副將先調入到殿前司侯命,然後暫時將他們滯留在殿前司,如此一來這幾個班直群龍無首之下,自然也就鬧不出太大的事情!卑職隻要再加強一下對這幾個班直的監控,料定也出不了大事!另外神勇軍那邊也可抽調一些兵力,加強對這幾班人馬的監控,將會更加安全一些!”

  ??聽罷了高懷遠的主意之後,夏震思量了一下,覺得高懷遠的這個辦法不錯,現在雖然內城之中已經是厲兵秣馬,但是整體上還算是安穩,沒有大亂起來,而且這幾班人馬雖然態度不明朗,但是也並未作出太過分的事情,隻是眼下有些執行軍令拖延罷了,他畢竟還是殿帥,調這些人到殿前司問事倒也符合常理,先控製住這些主將,剩下的人也就掀不起什麽大浪了!

  ??於是夏震點了點頭:“高都統倒是很有辦法,就按照你說的辦吧,你盡量抽調一些人,在諸班直營盤之外侯命,一旦發現有人鬧事的話,就地進行彈壓!我這便派人招這些人過來!至於神勇軍那邊,我會抽調一些兵馬過去的!你特別要注意一下太子府的動靜,假如有人想要兵變的話,那麽他們的首要目標便是太子府!此乃重中之重呀!”

  ??高懷遠點點頭離開了殿前司,而此時早已是快到了天亮時分了,高懷遠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華嶽帶了一營兵馬,直接進駐到了諸班直營盤之外的一個臨時強征的大宅之中,作為應急的一支隊伍,隨時防備諸班直那邊出什麽岔子,而他自己馬不停蹄的在城中各處要害之處進行巡視,生怕這個時候再出了什麽紕漏。

  ??眼看黎明將近,早朝時間臨近,外城的一些朝官開始聚集在內城各城門處等候入城,大家站在諸門之外議論紛紛,許多人都不清楚內城之中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所有人都有些人心惶惶,感覺得到內城之中定是發生了大事了,連外城的侍衛親軍步軍司的方書達,在昨晚也加強了對外城的兵力,總之臨安城之中可以說是烏雲壓境,讓人開始有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而這個時候史彌遠才傳令給諸門,隻開偏門小門,放這些朝官入朝,不得其他人等入內城。

  ??當內城諸門打開之後,這些朝官小心翼翼的在護聖軍的盤查下進入了內城,隨即城門便立即又被關閉了起來,將內外兩城再一次隔絕成了兩個世界,朝官們惴惴不安的朝宮中垂拱殿走去。

  ??雖說當今聖上龍體欠安,早已不怎麽親臨早朝聽奏了,但是早朝卻依舊沒有停止,京中朝官還是要按時上朝,將各自的奏本呈交給中書省,然後領取各自已經批閱過的奏本,這已經形成了一種慣例,但是真正把持著朝政的卻是史彌遠一黨,說白了,這段時間南宋朝廷的運作可以說完全被史彌遠掌控著,大家不過是來走走過程罷了。

  ??隨著朝中諸官員基本到齊之後,一個黃門太監出來,當眾宣布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消息,當眾宣讀了昨晚剛剛由史彌遠等人炮製出來的那份詔書,詔告朝臣從今往後,原來的沂王養子貴誠被冊封為皇子,賜名其為趙昀,擢升其為武泰軍節度使,同時冊封其為成國公。

  ??詔書宣讀之後,立即引起了朝堂之中一片驚聲,許多大臣立即就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了起來,這個消息對許多大臣來說都很意外,不知道平白無故之中,為何忽然將沂王養子貴誠立為皇子,雖說當今聖上已經沒有了親生兒子,但是不是還有一個沂王的兒子趙竑嗎?怎麽突然間又把沂王養子趙貴誠冊封為皇子了呢?

  ??不少大臣可以說還都被蒙在鼓裏,但是所有人根據昨晚內城宵禁一事,在這件事中嗅出了濃重的陰謀的味道,但是卻沒幾個人敢站出來表示反對。

  ??隻有支持太子的那些大臣們立即便知道此變故中蘊含著的威脅,於是那個韓姓大臣立即出列,對站在文臣前列的首輔大臣史彌遠開口說道:“此事下官有異議,當今聖上龍體欠安,豈會發此詔書,另立皇子,難不成聖上身體已經痊愈了不成?下官認為此事不足以服眾,請史相給諸臣解釋一下吧!”

  ??史彌遠抬了抬他有些浮腫的眼皮,他這年紀熬了一夜,也算是難為他了,這會兒他的臉色更加白了許多,眼袋也看上去腫了一些,他翻翻眼皮冷笑了一聲道:“韓學士此話何講呢?難不成認為此詔書有假不成?”

  ??這個韓姓大臣不由得有些語塞,畢竟這裏是朝堂之上,而且宣旨的乃是內侍省的黃門太監,要說這詔書是假的話,還真是有些說不過去,但是他最終還是強硬的答道:“下官不敢,隻是對此詔書心存疑慮罷了,想請史相給諸臣解釋一下此詔的由來,也好讓諸臣明白此事!”

  ??史彌遠也早料到這份詔書頒布之後定會引起朝中一些人的詰問,早已想好了一套托詞,扭頭在殿中上朝的大臣臉上巡視了一遍,其中不少人也正在看著他,等候他的解釋,但是當他們的目光和史彌遠的目光碰到一起的時候,大多數人都立即垂下了眼皮,他們這些人豈敢像這個韓學士一般向史彌遠詰問呀!故此隻能低著頭等著史彌遠對此事解釋了。

  ??隨著史彌遠的目光,朝堂上大部分人都低下了頭,這讓史彌遠頗有點洋洋自得,論權勢,現在縱望南宋朝堂,可以說絕對無人可與他相比,隻有區區數人支持太子,這讓他不由得信心大增了起來,開口輕咳了一聲之後,答道:“此事既然韓學士問起,那麽本相也就解釋一下好了,當今聖上龍體欠安不假,但是正因為如此,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著想,當今皇後娘娘才會下懿旨收成國公為皇子,此行也是為了大宋江山的未來著想,此乃楊皇後懿旨,難不成韓學士還要找皇後娘娘問詰不成?”

  ??史彌遠直接將楊皇後抬了出來,要知道現在趙擴病重,後宮之事都由楊皇後一手打理,何況立皇子之事乃是人家皇家的家事,隻要抬出楊皇後,自然可以堵得住悠悠眾口,這種事情也由不得太子黨的人反駁什麽。

  ??韓學士聽罷之後,便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知道此事已經無法逆轉,史彌遠這個老賊定是又說動了楊皇後,要重新立一個皇子出來和太子趙竑直接相抗了,而不用問,這個沂王養子貴誠則早已是史黨那邊埋下的伏筆,這個史賊果真老辣,這件事看來他早就開始運作了,直到現在才將那個在京中從不怎麽現山露水的貴誠給推到了前台,可以說他們太子一黨這一次再失一局,又讓史彌遠朝前邁出了一大步。

  ??於是太子一黨的眾官員立即臉上露出了一片苦澀的表情,他們知道這將使那個趙貴誠獲得了一個和當今太子分庭抗禮的身份,接下來的事情他們真的有些不敢想了。

  ??就這樣太子一黨的人帶著灰暗的心情在退朝聲中離開了大殿,眼下他們麵對著史彌遠一黨的禍心,卻毫無一點辦法,別說與之對抗了,即便是他們想見一麵太子,現在也成了一種奢望,但是這也並不代表他們就此服輸,史黨雖然權傾朝野,但是也不見得就滴水不漏,畢竟朝中還是有許多人不願看到史彌遠這次廢立成功的,一些忠良之士很希望太子趙竑登臨天下,能將史彌遠一黨掃出朝廷。

  ??史黨雖然可以控製內城乃至皇城,但是他們卻不能完全封鎖宮中一切消息,支持太子的那些人自有途徑查知宮中的情況,而且他們在幫著太子和史彌遠鬥了這麽多年之後,沒有積攢一點力量,故此在他們離開了大殿之後,所有人也都立即開始在城中奔走忙碌了起來。

  ??這注定是一個不平靜的時刻,內城之中自從宣布了貴誠被冊封為皇子之後,便再一次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開始擺出了最後對決的態勢。

  ??而這個時候偏偏高懷遠這裏也出了問題,問題還恰恰出在他非常信任的華嶽身上,華嶽被高懷遠派去領兵監控諸班直的動靜,但是在他得知了史彌遠的整個陰謀之後,便當即要罷工不幹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