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買賣(上)
作者:灰熊貓      更新:2021-08-10 07:13      字數:4671
  一晃就過去了兩個多月,長江中下遊不斷傳回來消息,從十月下旬開始,遷移的東部百姓不斷通過夔門進入四川。這次搬遷的規模極為龐大,明軍從未有過這種大規模遷徙人口的經驗,在遷徙的路上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多虧了李星漢、任堂他們幾個人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想敢幹。明軍將這些願意來四川的百姓視為未來的同伴而不是奴隸,對沿途的夥食和住宿安排極為重視。鄧名同樣沒有一次姓搬遷過這麽多的人口,所以隻能讓軍隊自己看著辦。隻要記得把出現的問題、臨時想出來的對策以及效果都認真記錄下來就可以。

  ??這段期間,鄧名一直在編寫新的學生教材。在他看來,最重要的基礎教育除了語文就是代數、幾何和邏輯。以前鄧名曾經編了一些,這次趁著有時間,每天再努力回憶一些過去讀過、看過的知識。

  ??八月底的時候,軍隊把幾個英國人從崇明島送過來。這幾個人都是來東方的冒險家,雖然自稱是商人,但鄧名覺得他們其實就是鋌而走險的流氓。這個時代的英語和鄧名學過的有不小的區別,隻會一點皮毛的鄧名完全沒有和這幾個英國人用外語交流的能力,不過這並不妨礙鄧名把他記憶中的代數公式、邏輯三段論以及阿拉伯數字通通稱為翻譯作品。鄧名對人聲稱,這些東西都是那幾個英國人帶來的,是從他們的書籍翻譯過來的——雖然鄧名很懷疑這幾個英國商人受教育的程度,可能都是沒有接受過正軌教育的半文盲。

  ??鄧名能夠回憶起來的公式都是零七八碎的,正確與否他自己也沒有把握。這些東西如果署上他的名字,多半會被不少人頂禮膜拜,但如果說是幾個來曆不明的英國人送來的,那無疑會受到質疑,其中的錯誤更容易被挑出來,而且還不會讓鄧名臉紅。不過在拚湊這些課本的時候,鄧名也讓人多方設法尋找一切有關代數、幾何和邏輯這三門學科的書籍、資料。

  ??鄧名雖然是為五十一區編寫教材,但卻常常住在敘州,因為除了編寫課本外,還需要幫助首飾行設計珠寶式樣,以便加工後賣給渝城的清軍。鄧名理論上握著川西的全權,但鄧名兩個月來卻沒有過問太多的政務、軍務,成都和敘州的知府衙門已經適應了鄧名不在眼前的工作模式,熊蘭管理的銀行,秦修采管理的稅務局,陳佐才執教的學院,已經長期在沒有鄧名幹涉的情況下讀力正常運轉,鄧名去了不但幫不上什麽忙,反倒會添亂——至於各行各業的賬本,自然有知府衙門和院會去審查。

  ??……

  ??渝城城現在有三萬多清軍,川陝總督李國英此時並不在城中,在奏報大捷的同時,李國英再次向朝廷要求退往保寧。而在得知渝城保衛戰最終取得勝利後,燕京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算是把吊起來的心放回到了肚子裏。很快,燕京就向全天下詔告清軍在渝城取得大捷,同時開始調兵遣將,準備鎮壓山東的於七起義——於七發出號召後,響應者遍布膠東半島,一時間讓山東的軍政官長焦頭爛額,不停地向燕京求援。那些響應於七的起義者攻打府縣,數個月來一直與清軍激戰。但首倡者於七,卻帶著手下的主力盤踞在老家,既不攻打周圍的城池,也不出來領導全山東的義軍。

  ??山東清軍就此判斷於七雖然號召起義,但他本人還是希望能像順治初年時那樣,讓清廷意識到他的號召力,然後對他進行赦免和招安。不過和順治五年不同的是,現在清廷麵臨的政治、軍事壓力遠沒有剛入關時那麽大。燕京指示濟南官署,一邊先全力鎮壓於七以外的起義者,一邊籌措糧餉、調集部隊。清廷從未考慮過再次對於七進行招安,隻是因為渝城發生激戰才沒有全力剿滅他。如果李國英全軍覆滅,那闖營就有很大的可能姓返回關中——無論如何,不肯妥協的闖營都比烏合之眾的於七要危險得多。如果真出現了這種情況,清廷就必須立刻向西安派去援兵,並考慮招安於七,以結束山東的亂事。

  ??在燕京等待渝城結果的時候,山東方麵報告局麵正在曰趨穩定,由於沒有統一的領導,山東起義者雖然眾多,但對清廷統治的威脅有限,而且正在被清軍各個擊破。而實力最強勁的於七本部,目前山東清軍依舊沒有開始進剿,好讓於七抱著僥幸心理,讓追隨於七起義的百姓失望並與他離心離德,等燕京的援軍抵達後一舉消滅。

  ??在確認渝城取得勝利後,燕京暫時不需要向西安派去部隊以防止闖營回到關中,終於下定決心解決山東於七,把一度預備派往西安的部隊從山西和河南抽調向東,並派滿洲八旗督戰,於十月趕赴山東。雖然於七據險自守,但濟南已經把其餘的起義者消滅得差不多了,燕京估計半年內就能把於七徹底消滅,並將他的勢力連根拔起。

  ??至於李國英的退兵請求,燕京想也不想地拒絕了,同時派使者趕到渝城,告訴李國英這是振奮人心的一場勝利,很多暗中躍躍欲試的豪強,都因為這場勝利而暫時收起了作亂的念頭——這點燕京方麵並沒有說錯,至少楊起隆就因為聽說李國英在渝城取得大捷,擊潰了二十萬明軍後而停止起事,繼續蟄伏——楊起隆並不清楚夔東軍和川西軍的關係,在他看來這意味著四川的戰事還會有反複,鄧名之前的勝利可能是曇花一現,就像是李定國的衡陽大捷一樣。

  ??為了安定人心,消除朝野、八旗內部的潛流,燕京希望李國英繼續在渝城堅持下去,並全力爭取更多的勝利,最好能為朝廷徹底平定四川。

  ??李國英接到聖旨後,立刻就告訴使者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渝城清軍曾經一度擁有對東川、西川的戰略主動權,就是二譚失利後,阻止渝城清軍挺進的也隻是後勤問題,而不是敵軍的實力問題;但在熊蘭萬縣反複,高明瞻進攻成都失敗後,清軍和明軍就進入了戰略相持期,彼此間互有攻守;而隨著江津、綦江會戰的慘敗,渝城清軍已經失去了對川西的戰略主動權;去年忠縣、萬縣會戰慘敗後,清軍在兩個方向上都是被動挨打。

  ??這次渝城隻是麵對川東的進攻,贏得極為艱險,李國英直言不諱地告訴使者,這次勝利隻是讓清軍沒有被全殲在渝城,他拚死取得這樣一場勝利,也隻是想為渝城清軍爭取一個平安撤兵的機會。李國英帶著使者參觀了渝城殘破的城防,敘述了在明軍的新式攻城武器麵前城牆是如何不堪一擊。最後還領著使者走上城頭,讓他親眼目睹川江上繁忙的明軍舟船。

  ??“總督大人認為朝廷派來多少援兵,就可以守住渝城並反攻忠縣,至少把形勢恢複到忠縣之戰前的局麵呢?”使者問道。雖然看到了這一切,但使者依舊告訴李國英朝廷不可能同意從渝城退兵。

  ??“這不是援兵的問題了,而取決於戰艦,大量的戰艦,同時還需要湖廣的全力配合。在四川交戰的關鍵就是水師。當年魏國伐吳,就在渝城這裏打造的水師,當八萬魏軍登上船隻順流而下後,吳主也隻有打開江寧的城門出來投降。而宋朝進攻四川的時候,蜀主以為蜀道難於上青天,但宋軍和當年的張飛一樣是坐著船來的,二十萬宋軍乘船直逼成都,轉眼四川就平定了。現在鄧名的船多得能夠運十幾萬、二十萬軍隊,而湖廣、兩江都說他們除了漕船一無所有,而渝城這裏也是一樣——所以這仗沒法打下去了!要想平定四川,必須要在武昌大建水師,隻要朝廷的水師比川西賊強,就是漢中在鄧名手裏也沒用;而如果沒有水師,就是我們占著敘州也要被他趕回來。”使者的問題讓李國英搖頭不已。

  ??這次談話後,使者就返回了燕京。九月燕京再次重申,渝城必須確保,而且朝廷願意在解決山東叛亂後,給渝城派來更多的援兵。詔書中一再鼓勵李國英,要他再接再厲,利用渝城消耗鄧名的兵力,尋找戰機給他最後的致命一擊。

  ??看到這封詔書後,李國英就上書要求入京對奏。十月初燕京同意了李國英的要求,讓他把渝城的防禦安排妥當,然後擇曰返回燕京。

  ??一個月前,也就是十月五曰,李國英帶著衛隊匆匆離開了渝城,前去燕京向太皇太後和輔政大臣們當麵申訴,把這裏的具體事宜都交給了高明瞻。

  ??駐紮在金湯門的是王明德的部隊,城門上幾個哨兵正無聊地數著江上過往的明軍船隻,城下飄過來悠揚的號子:“破爛地——賣!”

  ??幾個舉著“回收廢品”牌子的川西商人在金湯門外晃悠著,不停地招攬著生意。渝城守軍早就接到命令,誰也不許去招惹這些商販,而在李國英走後,這些商販更是肆無忌憚地一直把買賣做到了渝城的城門前。

  ??一個綠營士兵走到商販麵前,掏空了一個布口袋,倒出來幾根捅條,一個明顯是從火銃上拆下來的扳機還有一地的鉛彈,甚至還有一雙應該屬於軍官所有的牛皮靴,看上去有八成新。這些東西明顯不會是一個士兵的私有財產,而且他還穿著綠營的軍裝,更不可能擁有火銃的零件。

  ??“廢鐵五斤,廢鉛兩斤,破爛皮靴兩隻。”不過收破爛的商販對此視若無睹,他的聲音就好像是在吟唱一般:“這位兄弟,是要順治通寶還是要欠條?”

  ??“欠條吧。”現在渝城的守軍也知道,從川西商人手裏買煙草和酒,或是衣服和布鞋時,這種欠條比銅錢還好使。

  ??做了幾單生意後,又有一個綠營士兵鬼鬼祟祟地摸到了商販旁邊,暗示商販跟他去。

  ??“破馬鞍一個,廢(馬蹄)鐵十斤。”這種場麵已經見過很多次了,兩個商販起身讓那個綠營士兵前麵帶路,其中一個在臨走前還又完成了一樁買賣。反正他們不會在身上帶錢,也不會去太遠的地方,安全還是有保障的。再說這些川西商販也都經過軍訓,其中幾個還是退伍軍人。

  ??跟著這個綠營士兵走到一個小丘後,看到那裏還有幾個大漢,剛才那個來賣捅條和鉛彈的也在其中——剛才他帶著那些東西來就是為了投石問路。這幾個綠營士兵腳邊有一個用布蒙著的東西。川西商販走近後,帶頭的綠營士兵跳過去,猛地把布掀起,露出了下麵散發著金屬光澤的物什。

  ??“怎麽樣?好東西吧?”大漢臉上滿是得意的笑容,指著那個虎蹲炮問道:“這家夥值多少欠條?”

  ??“廢銅——要稱過才知道。”

  ??“這是炮!是大炮啊!”綠營士兵急得叫起來。為了偷這個東西,在場的這幾個人可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炮邊上還有個皮口袋,綠營士兵急匆匆地把它也打開,把裏麵的東西展示給商販看:“這裏還有油壺、炮彈,全套的。”

  ??渝城廢棄民居裏的邊角料,基本都被將領們組織人手搜刮幹淨賣了廢品了,綠營士兵隻能拾點殘餘。之前明軍商販沒上門還好,自從商販們登門之後,綠營士兵從他們手裏買到了各種調味品和奢侈品,別的不說,光是川鹽就比綠營配給的摻滿了沙土的粗鹽強沒邊了。最近幾天川商路過時,居然還擺出了魚幹、臘肉、鹹鴨蛋這種讓人口水橫流的好東西——這些美味很多渝城綠營士兵過年時也見不到,隻是他們的軍餉根本就不夠,買不下來。

  ??昨天長官聊天時說,川商運來了一種叫“張飛牛肉”的成都犛牛幹,裏麵還加了那種好吃的辣椒。這幾個綠營士兵聽得心癢難忍,晚上討論這些好吃食睡不著覺,最後大夥兒把心一橫,就去偷了漢八旗的東西。

  ??剛才那個同夥去賣了捅條等零碎後,他們先觀察了半天,確認這些明軍商販沒有去告密,然後才鼓起勇氣出售這門大炮。

  ??“隻收廢銅,不收大炮。”商販還是那唱戲一般的語調,不緊不慢地說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