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 艱苦(下)
作者:灰熊貓      更新:2021-08-10 07:13      字數:3686
  苦戰中的清軍聽到胡將軍的呼喊後,精神都為之一振,胡文科生怕自己的嗓門不夠大,急忙讓身邊的親兵們跟著一起呼喊,激勵士兵們堅持下去,勝利就在眼前了。

  ??“袁賊敗了!”

  ??“袁賊跑了!”

  ??胡文科衛士們的嗓門和他們的將軍一樣好,很快中央和兩翼的清軍就都知道張勇已經趕來增援了。

  ??一些士兵甚至自發地再次嚷嚷起來:“活捉袁賊啊,賞銀一百兩。”

  ??聽到這些喊聲後,袁宗第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就在剛才他還可以進行集結和後撤,但一轉眼這個機會就失去了。袁宗第沒有分身的本事,也沒有時間在戰線上的每一處出現,親自指揮每一個士兵後退集結。現在清軍雖然亂喊亂叫,但明軍依舊在步步進逼,士兵就算心裏懷疑,也頂多是將信將疑,要是袁宗第派傳令兵通知各處後退的話,那士兵們立刻就會相信明軍已經戰敗,張勇的大軍到了他們的身後。

  ??位於通訊不便的丘陵和叢林地形中,別說是手下這些新兵,就是袁宗第最精銳的部隊也難說會有什麽反應。

  ??“停止後退!”袁宗第當機立斷,命令身邊的衛士也不要歇著了,盡數壓前督戰:“把胡文科先宰了再說!”

  ??“太大意了。”把身邊的衛士幾乎盡數派上前後,袁宗第悔恨不已地歎息道,他終於意識到自己過於輕敵。正是因為輕敵,袁宗第不但把有限的兵力分作兩批,而且萬縣最精銳的一營兵馬居然還在後隊而不是帶在身邊。

  ??遇到鄧名前,十幾年的顛簸流離,袁宗第的骨幹精銳已經所剩無幾,上次渝城之戰遭到譚詣背叛,最後的二百精兵也折損大半。在正常情況下,袁宗第恐怕再也難以恢複元氣——大昌貧瘠的產出讓袁宗第很難發起攻勢,更難以提供裝備,袁宗第沒有練兵的資源、沒有以戰代訓的機會,帶著沒有裝備、沒有經過訓練、沒有戰鬥經驗的士兵去打仗更是送死。

  ??可鄧名的出現給了袁宗第一個巨大的驚喜,一千多名大昌兵跟著鄧名連克譚弘、譚詣。第一仗敵我實力懸殊,明軍赤手空拳、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而敵人不但裝備齊全,還坐在溫暖的營地中吃得飽飽的,結果明軍不但從這種必死的局麵中逃出,還全殲了強大的敵兵;第二仗同樣是敵強我弱,鄧名出城後,熊蘭更喪心病狂地豎旗投降,和前一仗的險惡程度相當,完全是有死無生的局麵,但明軍再次以微不足道的損失打得譚詣全軍覆滅。

  ??大部分跟著鄧名逃難的大昌士兵先前都是袁宗第帶去背糧的民夫,聽到金鼓聲都能心驚肉跳,其餘的也都是放在營中留守的新兵,還有不少是水手船工。這一群烏合之眾在返回大昌後,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敢戰之兵,兩次在絕望的局麵下反敗為勝,讓這些大昌兵根本不知道失敗為何物——形勢再惡劣還能惡劣得過那兩仗嗎?

  ??除了高昂的士氣和必勝的信心外,這一千多士兵的裝備也極盡豪華,鄧名把從兩譚那裏繳獲的裝備都平分給了跟隨他逃亡的將士。這一千二百名士兵被袁宗第盡數編成了戰兵,而跟隨鄧名誘敵的那幾個勇士,袁宗第也沒有像文安之一樣送給鄧名,而是把他們提拔為這營兵的軍官。

  ??白得一營士兵,而袁宗第的謝禮就是袁象和周開荒——心中有愧的袁宗第在出兵湖廣的時候,仍然小心翼翼地把這營士兵都留在家裏,他有點擔心鄧名會討要一部分走——曰子過得這麽艱苦,十幾年掙紮在生死線上的袁宗第不由得不小氣。

  ??從湖北打完胡全才回來後,袁宗第挑選出最好的裝備,進一步強化他的主力營,早在移鎮萬縣之前,這個主力營就已經是袁宗第的心頭肉。這次出擊由於過於小看忠縣的敵人,所以袁宗第並沒有讓主力營衝在最前,而是打算用新兵開道,也讓他們見見血。主力營的士兵在戰場上殺過敵人,尤其是在萬縣一戰中,更是把兩倍於己的敵兵殺得片甲不留,沒有三、四個斬首的功勞根本不要想在這個營裏當上軍官。之前袁宗第認為忠縣這邊也就是幾千清軍的三流部隊,沒有必要用牛刀來殺雞,更擔心會有折損。

  ??如果跟隨在袁宗第的身邊的不是一千二百新兵而是他的主力營的話,那說不定戰鬥早就結束了。

  ??全線壓上的明軍足有對麵的三倍之多,雖然不是精銳,但一樣把胡文科打得嗚嗚亂叫。

  ??“啟稟國公。”正在袁宗第全神貫注地觀察戰局時,又有一個斥候趕來報告,江邊的清軍已經明顯注意到了這裏的戰鬥,他們發現人數不詳的清軍正向戰場開來。

  ??“嗯。”袁宗第嚴肅地點點頭,有人建議讓隱蔽在南方的八百甲兵發起攻勢,牽製清軍的援兵。

  ??但袁宗第卻遲遲下不了這樣的決心,那裏的八百甲兵同樣也無法與他的主力營相比,一旦暴露位置就會立刻遭到優勢敵人的圍攻,而新兵很可能會驚慌失措,會迅速發生崩潰,根本堅持不到袁宗第先擊敗胡文科再去增援他們。

  ??“不!保持隱蔽。”袁宗第終於搖了搖頭,他覺得清軍開過來還需要一些時間,他不想用前軍的八百甲兵交換胡文科的部隊:“不用管南邊的敵人,快點打垮胡文科!”

  ??“遵命!”

  ??斥候領命而去。

  ??袁宗第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北麵,直到被另一個斥候打斷。

  ??“國公!大勢不好!”這個斥候滿臉大汗地衝到袁宗第身前,向他報告有大批清軍突然出現在袁宗第將旗的東南方向,顯然是有一些江邊的清軍正包抄過來,距離袁宗第的位置已經不到兩裏了,大有將袁宗第盡數圍殲的意思。

  ??地形導致偵察難度大大增高。就拿胡文科來說吧,其實有一個袁宗第的斥候曾經發現了他的部隊,但斥候去向袁宗第報告時撞上了另外一些清軍分隊,不得不再次繞路避開,接著又差點和一個張勇所屬的尋路斥候撞個滿懷。等這個斥候好不容易從丘陵和叢林中找到袁宗第的位置時,和胡文科的戰鬥已經爆發良久了。

  ??現在也是一樣的情況,這支從長江邊繞過來的清軍的行軍路線得到西邊丘陵的掩護,導致明軍很晚才發現他們。最後幾個站在袁宗第身邊的衛士也都滿臉嚴肅,盯著袁宗第的嘴唇,等著他把部分士兵從戰鬥中撤下來的命令。

  ??“苦也,苦也。”這次輪到袁宗第大聲叫苦了,他緊張地思考著:“這支韃子有多少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麽?是來增援還是來包抄?他們背後還有多少人?張勇是想把我一網打盡還是和胡文科匯合?”

  ??斥候根本無法回答袁宗第的問題,他隻知道清兵很多,肯定不是偵察分隊,但具體人數和動向依舊不了解。

  ??“我不知道韃子的動向,韃子應該也不知道我的兵力、動向,如果我是張勇,我現在會怎麽判斷?”張勇是秦軍的老將,幾十年前袁宗第就曾和他交手過:“如果我是張勇,那我應該還不知道林子裏到底有多少明軍,他甚至可能還不知道到底是誰占上風。如果我急著調兵抵抗,不但會讓張勇更早地發現明軍實力有限,而且還可能導致對胡文科的攻勢功虧一簣。”

  ??“不!不理他們!”袁宗第大聲說道:“我們繼續攻打胡文科,無論如何都要先打垮他。”

  ??袁宗第下令繼續全力進攻胡文科,隻讓幾個斥候去林中故布疑陣,設法拖延東南方向清軍的移動速度。

  ??雖然袁宗第承認清軍的實力遠超他的最初的想象,不過袁宗第也從中發現了更好的機會。萬縣明軍的前軍因為肩負偵察和開道工作,總體速度並不快;後軍雖然晚動身,但急於追上統帥,速度要比前軍快得多,袁宗第估計現在他的主力營和另外近兩千戰兵已經距離戰場不算太遠了。

  ??如果擊垮了胡文科,袁宗第有信心憑借手中的部隊和張勇鬥一個旗鼓相當,等他的後隊抵達後,袁宗第深信明軍對清軍會有二比一的兵力優勢,更不用說他手裏還有一張王牌;前後夾擊殲滅張勇應該問題不大,而這就意味著渝城主力的覆滅。想到這裏,袁宗第對身邊最後幾個衛士大聲說道:“韃子沒有什了不起,贏得今天這仗,我們就贏得了渝城!”

  ??……“您這位本家沒有什麽了不起!”戰場西邊,一支清軍正向東疾馳,王明德正給同行的漢八旗章京介紹袁宗第的情況。這個章京帶著十個牛錄、一千漢八旗官兵跟著前軍一同行動。孫思克早就說過,這位和他同是正白旗的章京還是一位火炮專家;上個月抵達渝城後,這位章京當眾向川陝總督保證,將來若是把渝城鑄造大炮的事情交給他負責,保證能大獲成功,五個月後就能將整個長江封鎖得水泄不通。

  ??這個漢八旗的章京看上去三十多歲不到四十的樣子,他冷冷地掃了王明德一眼:“他不是我的本家。”

  ??“對不起,”王明德自知失言,連忙道歉道:“對不起,袁佳副都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