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追擊(下)
作者:灰熊貓      更新:2021-08-10 07:12      字數:3824
  鬆山、朱仙鎮、郟縣,這些近年來的著名大戰都是軍事訓練課中反複提及的戰例,在座的明軍軍官大都上了半年左右的文化課,對戰鬥的過程相當熟悉。

  ??“和鬆山之戰一樣,我們的水師會在夜間突然撤離,然後各隊舉火離開營地。事出突然,李國英的膽子還未必有洪太那麽大,他多半不敢立刻追擊。但他遲早會感覺出不對,等天明後發現船隻和我的旗號不見了,就會明白過來。這時他的偵騎也會向他報告,說撤出營地的我軍全無旗號引導,建製潰散。”

  ??鄧名認為最遲到這時,李國英就會發動全軍追擊。而如果明軍能夠在清軍抵達前恢複秩序,就贏得了一個局麵有利的遭遇戰機會。

  ??“現在還不能對士兵們講,不過遲早他們都會知道我們的軍事計劃。在撤退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掉隊,每一個士兵都必須明白,我們的勝利、全軍的生死存亡都取決於誘敵的成敗,他們必須要盡可能久地保密。如果他們在被俘後主動向清軍吐露了我們的軍事計劃,那就等於在謀殺他的同袍。”

  ??向全軍通報軍事計劃會有很大的好處,免得士兵真的以為鄧名棄軍潛逃了,以致軍心潰散不可收拾。但這同樣會給明軍帶來計劃泄露的巨大風險。

  ??兩害相權取其輕,鄧名還是決定在戰前向士兵們通報真實意圖,現在他說的話也是對在座軍官們的警告:“在座的諸君,我知道你們都有朋友,都有絕對信得過的屬下,但在我下令通報全軍前,任何人都不能泄露計劃,任何泄露都會增大我軍失敗的危險,正如我剛才所說的,那就是在謀殺我軍的全體將士。”

  ??把全部計劃通報完畢,鄧名給軍官們一些時間思考,然後開始讓他們提問題。一個又一個具體的問題被提出來,若是鄧名已經考慮過的,就拿出答案與大家分享;若是鄧名還沒有想好的,就讓全體一起討論。

  ??有人提出一個新的問題:“貴州的俘虜怎麽辦?”

  ??沒有人相信貴州的俘虜能夠像舟山的義勇兵一樣保守秘密。

  ??“這就是我說暫時不能泄露計劃的原因。”鄧名答道。

  ??但這個回答顯然不能讓部下們滿意,遲早俘虜們都會知道。

  ??“是的,當我軍開始撤退的時候,這些貴州的百姓肯定會聽到一些風聲,就算士兵人人守口如瓶——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們也能看出一些異常。要是他們向清軍報告,必然會引起李國英的警惕。”鄧名對這種疑慮並不是沒有預料,實際上他的衛士已經提出過這個問題:“俗話說,死人的嘴是最嚴的,如果我把這些貴州百姓都坑了,就不擔心他們泄密了。”

  ??有些浙江軍官心裏已經在轉這個念頭,但被鄧名點破後,這些人就沒有出聲接話。

  ??“幸好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讓水師把這一萬貴州百姓都運走,我們的水師雖然運不走全部的軍隊,但是一萬人還是擠得下的。”鄧名對在座的軍官們說道:“與其說這些貴州人是俘虜,我更願意把他們視為被清軍劫持的百姓,而我們至少現在還是軍人,有時候,軍人需要為百姓斷後,需要留下和同袍同生共死,這樣,當他退伍後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俸祿。”

  ??“如果這樣辦的話,”又有一個軍官說道:“若是李國英發現貴州百姓居然都沒有逃回去向他投降,不會感到奇怪嗎?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肯定不會把貴州的百姓用船送走吧。”

  ??“如果他能平心靜氣地想上一天,就像他在渝城時那樣時間充裕,他或許會起疑,不過我覺得他這次應該沒有這麽長的時間來想;而且就算起疑,難道他會為了根本不重視的貴州百姓,就不追殺我們的潰軍嗎?他廢了這麽大氣力,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麽?”

  ??製定了分批去熟悉道路地形的時間表後,鄧名宣布散會。

  ??回到自己的中軍帳後,他立刻提筆給李國英寫挑戰書。袁宗第曾經繪聲繪色地描述過李國英和其他人被追趕時的窘況,在袁宗第看來,徒勞無益地嚐試向敵軍挑戰,就是崩潰的先兆。

  ??……關閉<廣告>

  ??發現明軍停下腳步後,李國英立刻命令清軍止步,與明軍相隔數裏對峙。

  ??“賊人已經開始失控了。”自認為經驗豐富的李國英做出了判斷:“嗬嗬,這個鄧名還真是年輕啊,我還以為他能多堅持些曰子呢,竟然這麽早就無法繼續行軍了。

  ??以前每當李國英感到士兵開始焦躁不安時,就會不情願地停下腳步,原地紮營以安撫士氣。不過這種工作非常辛苦,而且恢複行軍後士氣仍然會迅速低落當聽說明軍那邊送來挑戰書後,李國英先是一驚,接著就心花怒放,如果不是要在部下麵前維持川陝總督的威嚴,李國英差點就笑出聲來。

  ??盡管如此,當明軍的使者把挑戰書遞上來時,李國英的臉上還是忍不住露出了微笑。把戰書讀了兩遍後,李國英春風滿麵地抬起頭,看著下麵正等待答複的使者。

  ??“不知李總督如何答複鄧提督。”見李國英抬起頭,明軍使者急不可待地問道。

  ??“唔,本官這兩天身體不適,等本官痊愈後,自當統兵出營,與鄧提督堂堂一陣。”李國英拉著長調說完後,就命令左右把明軍的使者送出去。

  ??第二天鄧名又派使者送來戰書,李國英聽說後微微一驚:“他這麽心急嗎?”

  ??李國英重複了一遍昨天的借口,又把使者和戰書一起送出營外。結果鄧名顯得更沉不住氣了,下午就派了一隊人馬來營外罵陣。

  ??開始明軍罵得還比較含蓄,暗示李國英不敢應戰,然後就明確指出李國英是個膽小鬼,最後就汙言穢語一起上了。聽到明軍越罵越難聽,李國英就下令敲鑼打鼓,把明軍的聲音蓋過去,同時讓偵騎兵加緊監視明軍的動靜。

  ??明軍在營門外辱罵總督大人,但被辱罵的人和他的兩萬五千多手下卻非常高興。雖然不知道明軍營中的具體情況,但明軍表現得越心急,就說明了他們的情況越糟糕,經過軍官、士兵的口口相傳,很快全體清軍都明白了這個道理。

  ??於是清軍紛紛豎起耳朵,竭力從鑼鼓聲中尋找著敵人的謾罵聲。

  ??“聽,他們還在罵總督大人。”一個士兵滿臉喜色地說道:“他們已經罵了整整一天了。”

  ??“是啊,哈哈,他們罵得真是難聽啊。”另外幾個清軍士兵也拍著大腿笑道。營外明軍對川陝總督罵得越是不堪入耳,川陝總督的手下越是愛聽,一個個都發自內心地歡喜:“看來我們很快就能領賞,然後回渝城去嘍。”

  ??士氣高漲讓李國英也很興奮,在他看來鄧名簡直就是在幫他。等到下一天明軍又派使者來送戰書時,李國英童心忽起,下令不放使者進營,同時讓各營都打造一丈高的木牌,上麵大書“免戰”二字,每個營地門口都擺上一個。

  ??看到評書裏的東西都出現在軍中,清軍士兵更是人人大笑不已,他們嘻嘻哈哈地把免戰牌掛上營門。被激怒的明軍於是又出動大批士兵來清軍營地前謾罵,守衛在營牆上的清軍士兵都用嘲諷的目光看著這些罵陣的明軍。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是頭腦再遲鈍的人也看得出來,鄧名戰敗在即,清軍隻要堅壁不戰,就可以坐看明軍自敗。

  ??再過一曰,鄧名派來的人除了戰書,又送來一份禮物,見清軍不放他們進營,就把東西放在營門前自行離去。

  ??守衛營門的士兵把禮物送來中軍帳中,李國英和眾將開封檢視,發現其中竟然是一套女人的衣裙。

  ??“哈哈,哈哈。”雖然是在眾人之前,但李國英再也忍耐不住,仰天大笑不已:“鄧名小兒,當真無用,竟然這麽幾天就軍心喪盡了。”

  ??李國英當初在渝城扮演空城計時的諸葛亮,現在又扮演五丈原的司馬懿,鄧名這麽湊趣,世上還有比這更體貼的對手、更愉快的享受麽?李國英看了箱中的衣裙兩眼,風趣地對眾人說道:“可惜老夫乃是朝廷命官,一舉一動關乎朝廷體統,不然老夫真想笑納了鄧名的禮物,讓三軍將士看看老夫的心胸氣量。”

  ??周圍諛聲如湧,李國英下令把這套衣服挑上旗杆,傳示各營。

  ??這幾天來,探子報告明軍軍營有進有出,但沒有大隊人馬離開過。李國英知道明軍主力還沒有徹底崩潰,不過看到鄧名送來的裙子後,他更加深信這一天近在眼前。

  ??“啟稟大人!”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熟睡中的川陝總督突然被衛兵叫醒:“賊人大營出現亂像。”

  ??“什麽亂像?”李國英聞言一躍而起,轉眼間就睡意全無。

  ??還沒走到營牆上,李國英就聽到一陣陣雜亂的喧嘩。登上了望台後,看到營牆上的衛兵正衝著明軍營地的防線指指點點,舉目所及,到處是火把發出的點點亮光。

  ??這些亮光數也數不清,好像有一兩萬之多。從軍多年的李國英一瞥之下,就看出其中全無章法,成千上萬的敵人零零散散,多則十餘人、少則數人,爭先恐後地向西方離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