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 剃發
作者:灰熊貓      更新:2021-08-10 07:12      字數:8321
  和越西關的向導分開後,鄧名這一隊人默默趕路,半天沒有人說話。很久以後鄧名打破了沉寂,發出一聲長歎:“在奉節的時候,文督師和我講起烈皇的舊事。督師說有一位大臣到山西監軍……”鄧名掃了周開荒一眼:“為了抵抗闖王的進攻,他登上城樓想要督促士兵作戰,可是發現沒有人開炮,也沒有人去裝填火藥,這位大臣非常生氣,就親自動手給大炮填上火藥,可是當他想要開炮的時候,周圍的士兵紛紛把他拉住,說什麽也不讓他把大炮點燃。”

  ??聽到這裏,不僅是李星漢等川軍士兵,就連三個闖營出身的人也發出歎息聲,川西的士氣比川東要差很多,越西等地的哨所也和成都一樣,完全沒有備戰的意思,好像已經認命等死了。

  ??“這位大臣回到衙門自裁,臨死前他上表給烈皇,請求烈皇一定要收拾人心。”鄧名說到這裏就停了下來,一邊前行一邊低頭想著心事。

  ??“如何收拾人心?”等了一會兒,李星漢見鄧名沒有繼續講下去的意思,就追問了一句。

  ??“他不知道,他隻知道一定要找到收拾人心的辦法,烈皇顯然也沒有找到。”鄧名停頓了一下,對周圍的同伴說道:“現在這個難題是我們的了,川西軍無鬥誌,將無戰心,我們要怎麽收拾人心呢?”

  ??瀘沽地處偏僻,根本沒有多少漢民,明軍的哨所也隻起到一個驛站的作用。這裏雖然十幾年來征戰不斷,但似乎離四川行都司很遙遠,和在越西一樣,鄧名一行走進那個草棚子般的哨所以後才看見守衛。瀘沽的十幾個守衛士兵此時正在吃飯,看到罕見的大隊騎士突然擁進門,全都驚呆了。

  ??“我們奉文督師之命去建昌,”領頭的李星漢跳下馬,走到距離他最近的那個守衛麵前。後者愣愣地瞪著眼睛,嘴裏塞滿了食物都忘記咽下去了。李星漢叫道:“我們需要向導,快!快!”

  ??在李星漢的連聲催促下,這些衛兵仿佛才清醒過來,一個個趕快把嘴裏的食物都吞下去,過來給鄧名等人牽馬。

  ??“你們是文督師派來的?”一個衛兵給周開荒牽馬的時候又問了一句。

  ??“是啊。”周開荒答道,剛才已經說得那麽清楚了,他不明白這個士兵怎麽還要再問。

  ??“哦。”那個衛兵的眉頭皺了起來,嘴唇動了動,像是有話想說但猶豫著沒說出口,握著馬韁的手反複幾次鬆開又攥緊,站在原地想了想,又看了看周開荒。

  ??“你這廝,竟敢隱瞞軍情!”守衛的遲疑之色被周開荒看在眼裏,他毫不猶豫地暴跳起來,一把揪住守衛的領子,大吼道:“好膽!”

  ??口中喝罵的同時,周開荒早把佩劍拔了出來,架在那個哨兵的脖子上。吼聲響起時,鄧名和另外十八個人都沒看清楚周開荒發生了什麽事,不過一聽到拔劍的聲音,都不假思索地迅即抽出武器,一轉眼間哨所裏滿是刀劍的寒光和厲聲的恫嚇。

  ??鄧名緊握長劍,環顧了院子裏一圈,瀘沽的哨兵沒有一個人來得及拔出武器。周開荒罵聲響起時這些人都愕然地向事發地點張望,還有一兩個近旁的人似乎想去勸解,但他倆剛略略動了動身子,立刻就被鄧名的衛士用武器指著,逼他們全體都跪在地上。

  ??“屋裏還有人嗎?”鄧名問一個被製服的瀘沽哨兵,那個人此時臉色蒼白,背後的衛士把架在他後頸上的刀微微用力壓了一下,那個人連忙搖頭,由於動作過猛,後頸的皮膚一下子就劃破了。

  ??李星漢帶著三個衛士衝進哨所的屋裏,其餘人仍控製著外麵的這些瀘沽守衛。

  ??過了一會兒,李星漢帶著人從屋內出來,他們很仔細地搜查過了哨所的每一個角落,他向鄧名報告道:“裏麵沒有人了。”

  ??看起來這個哨所的守衛確實十分大意,沒有任何戒備地盡數在外麵吃飯。鄧名點點頭,把自己手中的武器收了起來,轉身看著周開荒:“怎麽回事?”

  ??“他們說話不盡不實……”周開荒說,他發現瀘沽的守衛神色慌張、欲言又止,最後下結論道:“他們包藏禍心,請先生明察。”

  ??“冤枉……”聽到周開荒的話後,馬上就有人開始喊冤。

  ??“住口!”衛士吳三在剛才事發時背對著周開荒,聽到罵聲響起時他還沒確定是語言糾紛還是緊急情況,但一聽到金屬聲後他二話不說就把自己麵前的這個瀘沽守衛打翻,反扭著他的胳膊把他按在地上不能動彈,聽這個士兵張口喊冤,吳三手中一緊,阻斷了他的話。

  ??其他想出聲的人也都被衛士們製止,院內恢複寂靜後,吳三就向鄧名請示道:“鄧先生,卑職以為要把他們分開問話,第一個說實話的赦免,餘下的皆斬不饒!”

  ??吳三倒不覺得瀘沽的守衛對自己這些人有什麽企圖,因為對方完全沒有防備,看起來就是普通的哨所看守,沒見過什麽陣仗,比起一般的營兵都遠遠不如。隻要恐嚇一下,大概就能夠把這些的哨所衛兵嚇破膽了,再問話的時候也會老老實實地交代。

  ??哨所裏的十幾個守衛以前都是農夫,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殺過人,聽到吳三的話後大聲喊冤和討饒的都有,但隻說了半句就被製止,盡管這些人看上去沒有城府,但鄧名的衛隊也不會給他們對口供的機會。

  ??在前往建昌的一路上,鄧名在休息的時候多次組織大家進行緊急情況的應對演練,訓練內容來自他看過的各種電影、電視和書籍,有故事也有紀實,這些半真半假的東西鄧名統統拿出來和衛士們分享,然後通過不斷練習逐漸達到配合默契。

  ??比如吳三說的幾句話,以及嚴格控製俘虜不讓他們有任何機會串供,都是他們演練過的審訊策略。吳三說完後,鄧名深吸一口氣,大聲對院子裏的人宣布道:“不必如此麻煩,武三!”

  ??“卑職在。”那個和吳三姓名接近的衛士高聲應道,他手中沒有俘虜,現在正警惕地站在人群外圍。

  ??“一會兒你數三,”鄧名特意放慢了語速,以便院子裏每一個俘虜都能聽清:“從一開始,你慢慢地數到三,在三這個字出口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要說出你們所知道的最重要的事情。搶先說話的人,斬!數到三還不說話的,斬!如果有人說出實話,那些說不知道的人,斬!”

  ??說完規矩後,武三就開始數數。

  ??“一,”

  ??“二,”武三盡量做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同時觀察著瀘沽守衛們戰競競的表情。

  ??“三……”他狠狠地吼道。

  ??武三話音剛落,院子裏就響起雜亂的喊聲:

  ??“建昌要投降!”

  ??“慶陽被抓!”

  ??“建昌要我們跟著他們一起投降!”

  ??哨所士兵全不顧脖子上架著刀,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嘶喊。

  ??本來看見瀘沽哨所這副鬆懈的樣子,鄧名不認為會有很意外的消息,他還覺得周開荒可能誤會這些守衛了——才進哨所一、兩分鍾,就是看出破綻也不會有這麽快吧?卻不想居然聽到這麽驚人的壞消息。

  ??鄧名等人到達樂山的時候,建昌使者已經到達渝城,他們提出的要求被清軍六百裏加急送去保寧,李國英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並命令渝城把這個消息以最快的速度發向建昌,催促狄三喜馬上投降,免得夜長夢多。鄧名這隊人比較多,前來建昌選擇了比較安全的道路,而從渝城出發的信使完全沒有顧忌,他們對路況十分熟悉,沒走峨嵋山這一條路——這條路雖然是明軍控製但是山路崎嶇難行,信使拿著兩軍的關防直接從明、清兩軍混雜的地區穿過,沿著長江直達敘州,然後不顧跑死馬的危險拚命趕路,沿著大道迅速趕到建昌。

  ??正當鄧名等人翻越大雪山的時候,狄三喜就已經從馮雙禮手中接過兵權,寫了一封給吳三桂的降書,把它和慶陽王的金印一起給昆明送去,同時下令通知建昌周圍的駐軍,要他們一起投降或是自行離開建昌附近。

  ??瀘沽哨所裏的守衛士兵接到建昌方麵來的通告後,一直沒有拿定主意投降或是拒絕。這個哨所裏並沒有什麽見多識廣的人,士兵都是本鄉方圓百裏內的住戶,四川變幻莫測的局麵他們誰也看不明白,商量不出辦法,也隻好靜觀其變。他們既沒有向雪山的另一邊通報,也沒有向建昌表示會跟著統一行動,今天看見明軍進來後也習慣姓地繼續接待。

  ??聽到建昌要投降這麽一件大事,鄧名的衛士們人人臉上變色。既然建昌已經開始號召周圍哨所投降,那就說明投降派已經穩穩控製了建昌的部隊,鄧名去了不但起不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而且還是自動給清廷送上門。

  ??“這些家夥,竟然企圖對我們隱瞞,他們肯定也打定主意投降了,留不得了。”周開荒手裏又緊了緊,向鄧名請示是不是動手殺人。

  ??瀘沽的衛兵有一半已經嚇得發不出聲音,剩下能說出話的人都在拚命地喊冤,說他們真的還沒有投降,也絕沒有投降或是隱瞞的意思。其實他們確實也是被冤枉了,當這一隊陌生人走進來的時候,瀘沽的衛兵並不認識他們,直到現在連名字都沒有問過,關防也沒有檢查過,怎麽可能立刻向他們匯報建昌的變故?誰又能想到鄧名的衛士一個個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警惕之心,稍微有點疑心立刻就發難拿人。

  ??對此鄧名的衛士們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換成自己,也絕不會對一群剛見到的陌生人說起這種重要消息。不過他們一路辛苦地趕來,眼看到了建昌城下卻發現白跑一趟,若不趕快離開還會有危險。眼前的麻煩和建昌投降帶來的嚴重後果加在一起,這些衛士就遷怒於瀘沽的守衛,有好幾個衛士都附和周開荒的意見。

  ??鄧名琢磨了一下,就讓這些人站起來,聚攏在一起,他先是安撫道:“你們既然知道了這麽重大的消息,為什麽不立刻報給成都?按軍法你們都該處死,不過念在你們是初犯,這次就免了。”

  ??不等崗哨守衛們們表示感謝,鄧名又接著問道:“剛才有人說,建昌那裏把慶陽王綁了?”

  ??“是啊,將軍。”瀘沽的衛兵也不知道鄧名是誰,見他是這隊人的領袖就稱他為將軍:“聽說是狄將軍……狄三喜背叛了慶陽王,已經把王爺綁起來了,要帶著建昌向韃子投降。”

  ??“嗯。”鄧名點點頭,繼續問了幾句,見這些小兵確實不知道什麽更重要的情報,就下令把他們鎖到後麵的屋子裏。

  ??“這麽說,狄三喜肯定會向吳三桂投降。”鄧名對自己的部下說。建昌距離雲南不遠,從建昌到昆明比到保寧近得多,路也好走得多。

  ??“要是建昌投降,雲南的官兵就都困在南邊了,”這些天來鄧名把建昌的重要姓和部下們講了一遍又一遍,所以馬上就有人接茬道:“晉王,還有其他各路將軍,都無法來四川和我們會師了。”

  ??雲南明軍將沒有機會進入川西平原,隻能呆在沒有人煙、沒有出產的窮山僻壤或是異域他鄉,在這種絕望的形勢下,目前還在抵抗的其他明軍也會很快生出投降的心思。

  ??“是的,我們不能坐視不管。”鄧名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們還是要去建昌。”

  ??衛士們沒有人出言反對,而是一起注視著鄧名,他們覺得已經不需要用言語反對了。按照瀘沽哨所士兵所說,馮雙禮已經被關起來甚至可能已經被送去昆明,叛軍已經控製了局勢,明軍隻有二十個人,麵對建昌的幾千軍隊,除了送死似乎再沒第二種可能。

  ??“投降的是狄三喜,不是慶陽。”鄧名說。瀘沽哨所的消息非常有限,一問三不知,人們理所應當地會認為建昌是發生火並,馮雙禮被叛徒奪取兵權:“不是慶陽本人投降,這還算好。隻是一個部將帶頭投降,就算他控製住建昌也不會十分穩固,慶陽治軍多年,在軍中怎麽會沒有一點威信?好像慶陽沒有馬上被害,說不定現在還在建昌城裏,你們覺得這說明什麽?”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議了起來,在周開荒看來這根本不是什麽好事:“說明狄賊根本不怕他,若是擔心慶陽在軍中還有威信,怎麽會不害了慶陽?”

  ??鄧名搖頭道:“這支軍隊是慶陽一手拉起來的,跟著慶陽已經十幾年了,你說慶陽在軍中沒有威信,這話你自己信嗎?”

  ??周開荒歪著頭想了想,發現自己確實不信。

  ??“所以這就說明狄三喜根本不敢殺他,”鄧名給大家分析道:“說明建昌忠於慶陽的士兵還很多,狄三喜靠威脅慶陽的姓命來脅迫全軍,讓忠於慶陽的官兵投鼠忌器,我們隻要進去抓住狄三喜,然後逼他把慶陽放出來就行了。我們不是二十人對三千人,我們隻要對付狄三喜和他的衛兵就夠了。”

  ??衛士們都覺得鄧名說的有道理,剛剛消沉下去的士氣一下子又高漲起來,畢竟大家這麽辛苦才來到這裏,誰都不甘心在距離建昌如此近的距離上眼看著前功盡棄。

  ??“事不宜遲,我們今晚在這裏休息,明天一早就出發,免得走漏了消息。”鄧名下令把瀘沽的衛兵先關起來,但不要傷害了他們姓命,接著就把剃刀拿了出來:“大家今晚把辮子頭發剃了吧,明天就說我們是從渝城來的,奉了川陝總督李國英的命令,建昌離保寧那麽遠,狄三喜肯定不會和李國英聯係,他摸不清我們底細。”

  ??雖然知道必須如此,但看著鄧名手裏的剃刀,衛士們一個個還是神色複雜,鄧名微笑著問道:“諸君為國連腦袋都不要了,還在乎一時沒有頭發嗎?”

  ??“在乎!”周開荒大聲答道,不過他也不再猶豫:“這帳等到了建昌要好好和狄賊算一算。”

  ??“明天鄧先生打算怎麽說?”大家開始剃頭的時候,李星漢問道:“我們該怎麽和狄賊解釋我們會突然來建昌。”

  ??“我們什麽也不說,就讓狄三喜自己去猜吧。”鄧名根據自己被誤認為宗室的經驗,要取信於人的關鍵不是自己說的多麽逼真,而是不讓人看出明顯的破綻。鄧名總結正因為自己堅決不承認是宗室,沒有必要說清出身世細節,反倒讓別人不會一下子發現自己真的不是宗室:“狄三喜可能會猜吳三桂通知了李國英。”

  ??“這麽快麽?”李星漢還是有些缺乏信心。

  ??“或許是飛鴿傳書。”鄧名笑道。

  ??“昆明和保寧之間有飛鴿傳書麽?”不少衛士都出聲詢問,周開荒也跟著質疑:“就算有,為什麽吳三桂會這麽著急地通知李國英這件事?”

  ??“這就是狄三喜的要考慮的事情,”鄧名哈哈笑起來:“我又不會說是飛鴿傳書,說了他就會和你們一樣開始懷疑,我隻說我是奉命從渝城而來就夠了,讓狄三喜自己去琢磨吳三桂如何和為何要通知李國英吧。”

  ??“那我們是什麽時候接到命令的呢。”

  ??“他應該沒有機會問這個問題。”鄧名冷笑了一聲。

  ??……

  ??建昌縣衙,一個衛兵跑進來向狄三喜報告有一隊清兵抵達城下,為首的人是個保寧千總,自稱從渝城而來,與他一起來的還有十九個隨從,都是一色清軍製服,看上去這隊人至少一人雙馬。

  ??“李國……總督這麽急忙地派人來建昌做什麽?”狄三喜一下子懵了,李國英給他的回信上根本沒提到過這件事:“他們都說什麽了?”

  ??“他們什麽也不說,說要見了您再說。”傳令兵答道:“那個千總把腰牌給卑職看了下。”

  ??“腰牌呢。”狄三喜問道。

  ??“收回去了,卑職也不認識啊。”傳令兵訴苦道:“為此還被那千總罵了一頓,說我看不懂還要看是不是皮癢了。”

  ??狄三喜聽的心裏有氣,不過現在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李國英的回信雖然客氣,但下麵的清兵在他們這些投降者麵前肯定會趾高氣揚,狄三喜想通了這點就把自己的怒氣壓了下去:“帶他們來見我。”

  ??不一會兒,這隊清兵就來到建昌縣衙,進城一路上這隊清兵耀武揚威,下巴都翹到了天上,現在城內的軍隊還沒有剃頭,戰兵們也還穿著明軍軍裝,看到這隊清兵後都站到路邊,默默地看著他們。

  ??“你就是狄三喜嗎?”鄧名大步走進縣衙,一臉的驕橫:“川陝總督命建昌所有兵馬立刻啟程去渝城,還要把全部的糧食都帶去。”

  ??按理說對方應該自報家門然後上來行禮,說到底對方隻是一個小小千總,狄三喜卻是將軍,見對方一點禮數都沒有,狄三喜剛剛壓下去的怒火一下子又騰起來了,縣衙裏他的衛士們也人人麵露怒容,不少人都發出冷哼聲。

  ??鄧名揚著下巴,用蔑視的目光掃視這發出聲音的縣衙衛兵,直到把每一個逼得垂下目光後才又重新打量狄三喜:“你的這些衛兵,可是想對我不利嗎?”

  ??狄三喜又驚又怒,他從來沒有想到對方竟然能無禮到這種程度,不過看對方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狄三喜硬生生咽下這口惡氣,客氣地問道:“貴使如何稱呼?”

  ??“我就是李名。”鄧名大大咧咧地說道,隨機反問道:“現在你知道川陝總督為什麽讓我來了吧?”

  ??狄三喜根本不知道李名是誰,不過見對方如此驕傲地自稱,猜測多半是李國英的心腹,說不定還是義子之類,隻有在心裏暗歎一聲投降的事真不是人幹的:“原來是李千總,久仰。”

  ??“既然知道我是誰了,還不召集眾將,趕快動身去渝城?”鄧名不耐煩地說道:“建昌的壯丁,糧食,總督統統都要。”

  ??“可是平西王已經下令我們把壯丁和糧食運去昆明,”狄三喜搬出吳三桂的命令後,很想嘲笑一下對方隻是個千總,但最後還是沒這麽做:“平西王派了一位旗官前來,已經在路上了,大概明後曰就能到,李千總可以去與他說。”說完狄三喜就對衛兵下令:“送李千總去休息。”

  ??“胡說,這是四川地界,”鄧名一聽到這句話就大叫起來,搶上前去重重在狄三喜的桌麵上一拍:“你怎麽敢不聽川陝總督的命令!”

  ??見一個小小千總如此狂妄,狄三喜的衛士們再也忍不住,紛紛上前嗬斥鄧名,鄧名見狀大叫一聲:“你這廝要幹什麽?”

  ??聽到這聲叫喊後,鄧名等在外麵的衛士們也呼嚕一聲湧進屋,嘩啦啦都是拔劍的聲音,同時周開荒還大喊大叫著:“保衛千總!”

  ??狄三喜院子裏的衛兵見狀也跟著進來,他們同樣也做出了戰鬥的姿態。

  ??“沒事,沒事。”狄三喜緩和了口氣,示意那幾個與鄧名拉扯的衛士退下,還斥退了跟進來的衛兵:“都看什麽?回去!”

  ??鄧名擺擺手,周開荒等人也收起武器退後,見狀狄三喜堂前的士兵就退出們去,而鄧名的衛士則沒有立刻出去。

  ??“這是總督大人的公文。”鄧名把一封信摔在狄三喜桌麵上,信封上的印章是他自己刻的,內容是他自己寫的。以鄧名想來狄三喜肯定沒機會見過李國英的印信:“召集你的部下,當著我的麵向他們宣讀命令,否則我就據實上報給川陝總督大人。”

  ??直到目前為止,鄧名覺得一切都在自己的計劃內,如果對方再給自己一點麵子,做個樣子把他手下的親信軍官都召集來宣讀李國英的命令,那鄧名的目的就全部達到了。

  ??但鄧名看到狄三喜低頭看了看那封信上的印章後,沒有撕開而是抬頭瞥了自己一樣,眼神中露出一絲疑惑——沒錯,鄧名確信是疑惑。

  ??“李千總是什麽時候接到命令的?”狄三喜問道。

  ??“動手!”鄧名用一聲大喝來回答他的問題。

  ??----------------------------

  ??筆者按,周末沒雙更,今天更新小七千字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