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聲名鵲起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更新:2021-08-10 05:06      字數:5720
  (感謝r兄的吉祥大賞,y軍師又有好提議了,這段時間最為辛苦的不是小諸葛,絕對是魔方兄,定要給兄弟致敬,辛苦了!)

  ??方才虎癡許褚與巨漢涙無痕這一戰雖是打的火星四濺頗有天崩地裂之勢,看的一眾士卒無不目眩神搖,可當這一對年青高手戰在一處之時,前者的關注度還是要有些相形見拙!虎癡名垂天下多年,出手亦有多次,涙無痕神威凜凜氣勢驚人但到底還是無名之輩!曹彰與劉信可就不一般了,且不說是少年天才武勇驚人,單隻他們的身份二人一戰就是舉足輕重,兩個少年便如他們的父輩一樣天生就是勁敵!

  ??在當今頂尖武將之中,劉毅的武勇固然令人佩服,其詞鋒之利也是人所公知的,戰場之上鬥口便是曹孟德也要退讓三分,一般與其對陣之時想逞口舌之便多是自取其辱!與此處之上劉信可說和他爹是一脈相承,二公子亦是平時不動口,動口就能將人氣個半死的主,這一點北平紈絝之中無人不知,無論嘴皮子還是手頭上劉信都絕對過硬!可能現在劉二比起他爹缺少的就是情場之上的威名了,但以其家世長相能力這應該也不會成為問題,隻不過現在年歲尚幼心不在此罷了。

  ??趙雲在為涙無痕糾正站姿行動之時曾用一塊厚木緊紮起身,令得這個巨漢痛苦不堪,可以基礎而言這卻是極為有效的方法,郝昭與劉家兄弟亦是如此,無論是步戰還是馬戰,腰力對武將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那將是他們大半力量的來源,站立行走乃是人們日常生活最為基本的要素,對於武者而言要練就要從此練起!看看能夠位列風雲十八將之中的那些猛將,便是平時行動亦當得起龍行虎步四字!

  ??劉信是個天才,這一點劉毅與趙雲都不否認,因此二人對他的教導比之劉桓還要嚴厲幾分,大公子天生就有一股狠勁,再大的艱苦也能撐得下來,不過對他而言,武者之事更多的隻是用來強身健體!一個健壯且精力充沛的體魄對上位者而言將是寶貴的財富!而二公子卻與大哥不同,生來好武的他根本感覺不到那些艱苦訓練的苦處,反而是樂在其中,單隻這一點區別劉信就有了成為頂尖武者的基礎!

  ??麵對曹彰,劉信出手便是血龍六擊之中的“烈山擊”他嘴上說的輕鬆手中可是一點也不送,能夠在戰陣之上闖下偌大聲名的絕不會是無名之輩,此處他在與燕軍多位名將的切磋之中早就有了很深的了解,父親與三叔在其習武的過程之中亦是多次教導輕敵之害!“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劉信在五六歲上下已是耳熟能詳。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但見劉信起手曹彰心中便知此人能在北地有著如此之大的聲名絕不是依仗父輩餘蔭,這條血龍大戟通體精鐵鑄造,一般人想要拿起都頗為費力,可在劉信手中卻是猶如燈草一般,雙臂震顫之中戟尖便幻化出萬點寒光籠罩自己周身上下,兵刃未到銳利的勁氣已然撲麵而來,那舉重若輕之道已深得其中三味!

  ??十年之前劉毅率軍救援在黃巾圍攻之下的北海,解圍之後與孔家宴席之上曾經由武入琴對甄宓的琴藝做過一番評價,其中就有舉重若輕與舉輕若重之道的分析,其時朗生隻是為了不讓玉人失望,可此言傳出卻得到了很多武者的公認!雖然當時劉毅還不是什麽風雲十八將之首,但與呂布虎牢一戰加之摩天嶺一役獨戰觀戰其勇名已是天下盡知!須知並不是所有的頂尖高手都能將自己的心得通過語言描述出來的,況且朗生還加上了很多來自後世的見識,他也沒有想到宴席之上的無心之言卻在日後成了武者苦練的借鑒,曹彰就是其中之一!

  ??這舉重若輕可不是有一把子蠻力就能做到的,當真如此怎能為武者所重?馬戰之中此處要與馬力腰力周身之力結合得當運用巧妙,步戰之中更還要加上身法步伐!劉信手中的血龍戟迅捷無比,可觀其出戟之時身軀卻保持在一種極度的平衡之中,便於士卒眼中似乎也能將他的身姿步伐看的清清楚楚,這種感覺難以言表卻又有些玄妙!

  ??劉毅三兄弟都是馬戰步戰具精之人,對於身法步伐的結合有著很深的了解,朗生為此總結出來的四字深得甘寧趙雲之心,甚至槍王童淵在得愛徒轉述之後亦是擊節稱讚,言此道盡其中之妙,那便是“空中大石”,靈動之中不失沉穩,迅捷而又動靜相宜,此時的劉信在出手之時帶給眾人的就是這般感覺,迅若驚雷的出手配合依舊沉穩如山的身姿使得他每一道戟影之中都蘊含著極為深厚的力道!而腰部的緊繃與周身的充滿彈性加上沉穩的步伐就是這些力道的來源!

  ??曹彰屏氣凝神,沉肩側步,掌中金背夔紋刀亦是閃耀出奪目的光輝,瞬時之間便是連出九刀,血龍戟利在刺擊,而夔文刀自然以劈砍為主,高手之間的對決先手是極為重要的,發揮自己所長才是對戰正道,與劉信之間的對決曹子文是不會有半點退讓的,他可以敗給別人卻惟獨不可敗給此子,這一點對劉信而言也是相同,唯此戰必勝!

  ??頃刻之間血龍大戟與金背夔紋便與空中交擊四十七下,清脆的金鐵交鳴之聲猶如雨打芭蕉連成一線,比之許褚和涙無痕之間的晴天霹靂顯得要悅耳很多,可激烈之處卻絲毫不在其下!一力降十會固然是搶占先機的不二良方可有另一對珠玉在前,心高氣傲的兩位少年天才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以快打快來較量速度與技巧的運用!這亦是高手之間互相試探的常用之法,極速之中往往更能看清對方的優劣!

  ??自山林而出到成就如今的一代名將,劉毅的武藝也是有著前進的過程的,上黨劉家的血龍戟法重在氣勢聲威,並不太過注重速度,血龍六擊之中也唯有這烈山擊講究出手如電。當日的朗生血氣方剛,憑借過人的天賦與紮實的功力單憑自己的出手之威就能壓製大多數的對手,一向都是以我為主,隻要讓他攻勢一起就是無窮無盡,很少會根據對方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戰術,便連溫侯呂布也不例外!

  ??隨著年歲的增大和實戰經驗的累積,劉毅的武藝見識都在不斷的進步之中,固然憑借他的實力不用太過去揣摩對方的特點,可事半功倍之事為之又豈能無益?他讓三弟趙雲以槍法入兵法則可開闊眼界,其自身卻是正好相反,以兵法入戟法博采眾家之長方有了如今劉信手中施展的血龍戟法,較之當日上黨初得已然融入朗生的無數心血!

  ??在劉毅麾下的勇將之中,輕靈巧妙者大有人在,各自亦有獨到的心得,但論起出手的迅捷卻要以東萊太史慈的天河槍為最,與子義交手前幾回合是最為關鍵的,一定要通過對攻之勢將其速度壓製,否則讓天河槍盡展所長除了趙雲之外便是劉毅也不敢保證可以守得住。而能做到這一點,太史慈運槍之中當然有著自己的獨得之妙,這些心得劉毅不會對子義相問,對武者而言此事頗犯忌諱,但從與其切磋之中憑借自身的修為還是可看出不少端倪,亦能將之與自身印證!

  ??取長補短、融會貫通說起來容易,真正運用卻是難上加難,各人的天賦特點不同,擅長之處亦有偏差,沒有自身深厚的積澱作為基礎,取長補短隻能是個笑話,弄不好就要反受其害,便是劉毅也是到了近年方才將血龍戟法逐步完善,且其中還有許多尚待融匯之處,絕非一日一月之功,但能做到此處便足可說明他在武道之上的境界了!

  ??曹彰近年一十七歲,劉信更隻有十四,二人的體力耐力經驗閱曆等等都還未到達巔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此歲數卻是人一生之中反應最快的時候。初始的出手已然是迅若閃電,互不相讓之下他們的速度還在不斷提升,片刻之後很多的士卒已然不敢再看這二人之間的交手,刀光槍影之間的交織似乎形成了一個漩渦,那種急速一旦看長就會讓人頭暈目眩有嘔吐之感!這一點絕非誇張,那日張飛趙雲一戰之時席間就有多人不敢相看,別忘了此時雙方士卒本就筋疲力竭!

  ??“這黃須兒年歲輕輕竟然便有如此實力,比之郝師兄尚要勝過一籌,果然厲害,可此乃我之初戰,無論如何不能弱了父親名頭,倒要看看你還能有多快!”劉信思索之間手中又再加上力道,雙足竟似在地上滑行一般,此時血龍戟在眾人眼中已然變成一道匹練閃來閃去卻再也難尋其真正戟尖所在,這一個快字被二公子展到了極致!

  ??“向日隻聞典、許二校尉說起劉毅出手之威卻從未親見,如今觀其子出手已然如此不凡,這般極速他竟還能再做提升,確不愧天才之名,可曹某豈能怕你!”曹彰心中如此作想,可腳步之中卻有了稍稍的後移,實戰經驗他是要勝過劉信一籌的,切磋之中始終比不得生死之戰的領悟,有時候以退為進未必便不是上策,他若全力施展並未跟不上劉信的速度,但僅就兵刃特性而言,血龍戟有著天生的優勢。

  ??曹彰身形的退卻引起了燕軍士卒的一片歡呼之聲,以他們的眼光還看不出此戰之中太多的玄妙,可二公子逼退對方卻是極為直觀的,自然就會認為劉信已然處在了上風!而在徐晃眼中就不是這麽回事了,曹子文雖退腳步卻是絲毫不亂,他主動放棄與劉信的爭先刀光回守身旁隻是一種戰略上的考慮,雖是退讓卻退的極有講究!

  ??全力固守也有著自身的好處,至少消耗的力氣要在攻方之下,所謂剛不可久,所有狂暴的攻勢都是有其極限的,穩守待機亦為高手常用之道!在戰陣之上與地方殊死拚殺,體力的消耗比之尋常操練要大上許多,此乃軍中常識不必多言,此時曹彰利用的就是這一點!他的退讓不是力竭而退而是在猶有餘力之時,帶著誘敵深入的意味!如此年歲在這般激鬥之中就有此般心機,徐晃對曹彰又再高看了幾分!

  ??劉信年齡雖幼見識可是絲毫不差,對手真退假退他豈能不知?平日與涙無痕的較量之中二公子可沒少用過這般手法,高手交鋒切忌一味用強,尤其是在步戰之中更有著許多難測的變化!馬術再怎麽高明也不會勝過對自己雙腿的掌控,因此比之馬戰步戰的騰挪空間還要更大,適當的退避不過是常用戰法!但在雙方緊咬之時運用此法退讓的一方必定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那便是他要有足夠的信心守住對手接踵而來的連環攻勢,這種氣機牽引是任何高手也改變不了的!

  ??方才二人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可此時由於曹彰的後退劉信的攻勢已然徹底展開,此處戰局瞬間變得與許褚涙無痕之間相似起來。一眾士卒雙眼一花,方才還看不清的血龍戟又重新清晰的出現在他們的麵前,劉信的招法變了,每出一擊都是橫掃千軍剛猛無比,不再似方才那般追求速度!曹彰敢退任他發動就是對應付他的快攻極有信心,黃須兒知道以退為進,二公子又怎能不知隨機應變?豈能如對手所願?

  ??極速必定會帶來體力的極度消耗,便是太史慈在與同級對手的較量之中亦不會輕易將速度放到極致,因到了那一刻就再沒有半點回旋的餘地了,勢均力敵之下很有可能就會是兩敗俱傷之局,武藝越是高強就越想將戰局掌控在自己手中,對敵將保持極大壓力的同時留有餘力在身隨時防備對方的反擊才是頂尖武者所為!放慢速度專注每一擊的力道與變化,節奏掌握得當照樣可以起到壓製對方的作用,且自身亦可保證足夠的安全,攻不忘守兵法之要,與鬥將之中亦然如是!

  ??方才曹彰身退之時徐晃眼中是閃過一絲擔憂之色的,並非是他對劉信的武勇沒有信心,而是其身份太過重要,容不得有半點的閃失,二公子終究還是隻有十四之齡,戰陣經驗必定會在對手之下,高手之間的交鋒絕不僅僅是武藝的對決,心理與經驗都可以決定成敗!不過在看見劉信改變戰略之後那點擔憂已然消失不見,代之而起的是微微頷首,曹彰的心機固然深沉可二公子的沉穩也超越了他的年歲!

  ??劉信的出手放慢,血龍戟之中的變化也不似方才那般精巧奪目,兩軍士卒都可看清其攻擊的軌跡,但曹彰應對起來卻還要比方才的互搶先手更加吃力!對手看似簡單的一擊之中卻隱藏著無數的後手,且少了種種惑人耳目的變化其中蘊含的力道就更為強勁純粹,這種毫無花巧的出手才體現了劉信真正的實力,每一擊幾乎全無破綻!可越是如此曹彰心中戰意更加熱烈,這樣的對手才是他夢寐以求的!

  ??血龍戟的攻勢保持了足有三十回合金背夔紋的光芒瞬間大作,經過近八十回合的交手劉信對曹彰的實力已然有了足夠的了解,對方一力死守之下自己的確難以奈何,既如此不如放他出手攻擊則在對攻之間他的機會才能更多,而曹彰亦是同樣的想法,機會對於二人是均等的,一力死守最終也就是平分秋色之局,他又如何能夠勝之!相信經驗稍勝的自己在機會的把握之上是絕不會輸給對方的!這一下二人的對攻雖不似方才奪目可凶險之處猶有勝之,看的徐晃亦是心驚不已!

  ??曹彰劉信二人殺的難分難解,那邊的許褚與涙無痕亦是勝負難分,不過比之兩員小將之間的互有攻守你來我往這一對的形勢就要簡單的多了,烈馬狂刀主攻,镔鐵齊眉棍主守,虎癡的攻勢固然巨浪滔天可涙無痕的守勢亦是堅如磐石。二人之間的身份絕不似曹彰劉信那般對稱,許褚是有絕對的信心將眼前這員戰將壓製的,他不信對方能夠一直保持這樣的守勢,在自己的狂攻之下他總會露出破綻!

  ??處於下風固守對涙無痕而言再正常不過,無論他的天分如何不凡終究還是時日尚淺,麵對的又是虎癡許褚這般頂尖高手,初上戰陣能打成這般模樣已然令人驚歎了!不過在鄴城之中麵對劉毅趙雲文醜等決定高手的磨練,涙無痕的守勢是極為紮實的,許褚想要破開其防禦又談何容易?百合之後竟是連連賣出破綻想讓對手進擊,可若在一月之前他的這種戰術還有得手的可能,此時卻難以奏效,涙無痕就是老虎不出洞,說實話虎癡賣破綻的本事還不及劉信,有的騙招亦不屑為之,而在北平軍中涙無痕吃二公子的苦頭可是吃的夠了!酣戰百多回合,許褚雖是大占上風卻始終無法戰而勝之,心中亦頗為無耐!

  ??這一場對決最終隨著曹軍的先行退卻而告一段落,曹彰與劉信這一對後起之秀的較量亦以酣戰百合不分勝負而收場,今日戰局已定再多做糾纏無益,於禁曹仁與徐晃麴義亦皆不願見主公愛子有所差池,兩人雖是互不服氣卻不得不遵從軍令,心中也暗自承認了對方的實力堪為自己勁敵,而在此戰之中與虎癡許褚力戰百合不敗使得燕軍涙無痕聲名鵲起,直追劉信曹彰二人絲毫不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