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慨然赴義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更新:2021-08-10 05:06      字數:5566
  (這段時間辛苦兄弟們了,小諸葛暫時無法做些什麽,隻能心中感謝,待此事了……一定會好好報答各位的支持,拜謝!)

  ??青州滄縣,燕軍大營之中趙雲與賈詡郭嘉及一眾營中參謀還在圍著戰役沙盤不時商討,自從天狼設立之後,幽州武院為各軍都培養出了不少與之相同的人才,他們專精與各種戰略分析與虛擬推演,其作用就在開拓各軍將領的思路,為戰役戰法提供可行依據以及彌補主將可能會產生的缺漏,此時已然正式形成軍中編製,八大主力步兵軍中每軍都有十二人的配置,燕王名之為參謀處,顧名思義其統領便被稱為參謀長,這個機構在趙雲這一級戰將的身邊還要顯得更為龐大!

  ??“三將軍,兩位軍師,依照目前態勢與遼東北平疾風三營所處的位置,於禁青州營已於兩日之前全線後撤,倘若徐晃麴義二位將軍不能在盧縣肥縣一帶擋住於禁及兗州曹軍的接應兩天時間,我軍就很難講青州營堵住,兗州方麵此時雖還沒有軍情傳來,可按曹孟德過往種種用兵的慣例,於禁一撤兗州必會有所行動,故……”說話的這個年輕人大約二十一二年紀,生的劍眉星目頗為英俊,此人便是趙雲身邊新近上任的參謀長錢進錢子辰,參謀處本就是劉毅新設的一個機構,還在磨合與曆練之間,因此其中之人多為軍中年輕一輩,至於這錢子辰更是從幽州書院特招而來,劉毅很欣賞的他的戰略眼光!

  ??如今錢子辰正在履行他身為參謀長的職責,那便是分析軍情以為主將之用,於禁後撤的消息乃是燕軍自當地百姓口中獲得,而曹仁樂進等率軍前來接應卻是封鎖的極為嚴密,便以天耳白斧之能亦要帶傷親自前往傳訊,徐晃還是在昨夜才收到這條消息,一夜的功夫軍情是無法傳遞到趙雲所在的倉縣的,此時就需要參謀部門去針對對手之前的用兵慣例進行分析!如今燕軍的參謀處隻是新設,無法與後世相比,不過能夠得到參謀長的任命對於錢子辰而言也是意外之喜了,對於人才的培養劉毅有著強烈梯次觀,這些年輕的人才經過戰陣的曆練必定能夠在今後的戰局之中發揮巨大的力量,一刻減輕手下大才的負擔!

  ??“子辰不必拘謹,燕王命你等隨軍參讚軍機本就應該暢所欲言,三將軍,以嘉觀之參謀處之言當是不差,曹操定下襲擊漢中之策,青州兗州之處兵力便是不足,如此放棄青州傾力與兗州之防禦乃是勢在必行,於文則行動之快想必亦是接到曹孟德軍令,他十萬人馬全軍撤退豈是易事,夏侯淵定有人馬接應!此戰我軍的反應終究還是慢了一步,徐晃麴義二位將軍倘若單獨麵對於禁堵住其退路並非難事,但兗州曹軍一到恐就力所難及了,這場大雪一下,子義等人想趕上一心撤退的於禁青州營更是難上加難!”方才錢進說到最後欲言又止,此戰幹係重大,燕王必欲得於禁而後快,但參謀處推演的結果卻,倒不是他不敢暢所欲言,隻是怕會對軍心士氣造成影響,郭嘉自然就不會有這樣的顧慮了,且對於這錢子辰,他亦有著提攜後進之心!

  ??聞聽錢子辰與郭嘉之言,趙雲的一雙劍眉又再緊蹙了起來,不光參謀處在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的心中也在不斷思考著此時青州的戰局,即使錢進不言,趙雲也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與二人所言並無二致。此乃他第一次指揮如此大的戰陣,手中所握五大主力軍加兩支騎兵營近四十萬大軍,大哥對自己是毫無保留的信任,可若不能在此戰之中給兄長一個滿意的結局,子龍首先就過不了心中這一關,是否是他在排兵布陣之中有著什麽疏漏,眼前又有何種方法能夠加以彌補?這個問題縈繞在趙雲心頭久久不去,一時無計之下依舊沉默不言!

  ??“三將軍,兵家之事千變萬化,無人可在戰前就算盡其變,燕王當日定計之時亦沒有料到這於文則會退得如此果決迅猛,且此人不愧大將之才,兗州之處的種種設計皆是為了避免我軍合圍之法,曹孟德久經戰陣燕王向來視之為最大勁敵,以其用兵在攻擊漢中之後必會在青州兗州之處收縮兵力與我軍對抗,奉孝之言可謂精到。更有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場大雪亦幫了於禁大忙,既然事已至此,我軍眼下就當求能夠盡量擊破青兗二處的曹軍主力,退而求其次亦可稱善法,三將軍不必因此而過於自責,以燕王之眼光見識待其知曉軍情之後必有所得,且公明麴義二將軍此時猶在奮戰,青州戰局依舊難測!”一旁賈詡微微頷首緩緩出言道,兩軍對戰之時主帥的狀態是足以決定成敗的,勝不驕敗不餒,也許此次難以一帆風順對趙雲而言並非壞事!

  ??在劉毅麾下幾位軍師之中,賈文和的大局觀是最為人稱道的,其實在此戰之前他就隱隱有了這般的推測,之所以沒有明言一來便如錢進所想一般怕對軍心士氣有所折損且他心中深信劉毅亦不會沒有這方麵的估算,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在賈詡眼中此戰就算留不住於禁的青州營隻要能給與其巨大殺傷燕軍也當能夠達到戰略目的,此時見趙雲沉默不語便知他乃是糾結此事之中,當下便即出言點醒!

  ??“先生之言極是,雲失之考量了!”趙雲聞言雙目一亮,眉頭之間亦舒展了不少,大哥說過軍陣之事在戰略之上必須求全,可麵對變化卻要能夠隨機應變的做出調整,此方為用兵之道,言罷又盯著沙盤之處思考良久方才抬頭道:“此戰成敗就看兗州接應之軍了,不過縱算曹軍兩下合力,以徐麴二位將軍之能加龍驤烈火士卒之精,於禁便能衝過阻截折損絕不會小,若能將青州兗州二處曹軍盡數消耗,我軍雖不能如戰前所想一般全殲青州營卻亦算稍有所得了。

  ??人的心情有時候就是這樣,當你太過在意自己的所得或是憂慮目標難以達到之時眼中所見往往都是不利之處,對心情也有著極大的影響,而當你換一種角度去思考或是將目標稍稍降低,事實雖還是一般不會改變,看法卻可能有著很大的不同!如今的子龍就是如此,想到大哥的重托難以完成,心中的負麵情緒便不可抑製的增長起來,有著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問題,就會越來越加沉重!賈詡的提醒來的非常及時且恰到好處,戰局不會因此有絲毫的更改,可在趙雲眼中卻已經可以見到燕軍在此戰之中的所得了!位置站的越高,心境就更為重要,修身養性絕非那些文人隱士的專利,對三軍將帥而言同樣必不可少!

  ??“三將軍能有此語,當乃燕王之福也,徐晃麴義二位將軍得燕王三將軍軍令必會盡力為之,此一戰不但於禁青州營難以全身而退恐曹軍的兗州接應之軍亦要有所折損,且其稍有不慎若被子義敬方等率軍趕上,我軍與青州之得便還要勝過戰前所想,到時趁勢而擊,對後繼兗州之戰更極為有利,此時前方戰情一時難以到達蒼縣之處,以嘉之見三將軍當速速拔寨起行,至前方與各軍大將會商後繼戰事!”郭嘉聞言欣然頷首道,此戰雙方在行動之上便不對等,曹軍占據了頗大的先機,燕王與自己等人算到葭萌關之後的曹軍動向已然是極為迅速了,若等探聽到於禁動靜再做布置怕連今日的纏戰之局也難以達到!

  ??“傳我軍令,全軍立刻拔寨,日夜兼程趕往盧縣。”趙雲聞言也不猶豫斷然下令道,雖則眾人已然統一了意見,但此時還不宜向全軍通傳,時間上未必來得及且對攔住於禁子龍心中終究還是存著一線希望的,不管戰局如何發展,燕軍眾將的求戰之心不能受到影響。

  ??趙雲與眾人商議青州戰局之時也正是徐晃麴義二將率軍追擊敵軍的關鍵時刻,在持久戰與長途競速之中展現出略勝一籌的素質之後,燕軍的腳步明顯快過了敵軍,且令二將更為欣喜的是太史慈北平軍的先頭部隊也趕了上來!兩年的休養生息,求戰心切的絕非是徐晃麴義二人而已,高順、高覽、太史慈及其餘各軍各營的統領誰不想在這關鍵一戰之中建功立業?得到三將軍傳令之後更是竭盡全力!

  ??烈火軍與龍驤軍聯手與敵軍鏖戰達一日夜之久,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並未能阻擋青州營撤退的腳步,可其中原因是很複雜的,由於敵軍的反應迅速他們無法在恰當的時機占據盧縣肥縣兩處要地,縱然奮力拚殺兵力之上始終是處於下風且本身便是長途奔襲而來未經休整就投入戰局,能夠打成眼前的局勢已經是極為不易了,倘若將此二軍換成任何一支其餘諸侯手中的軍隊怕於禁樂進等人早將距離拉開!

  ??當然援軍不至亦是關鍵之一,在徐晃麴義看來哪怕其餘三支燕軍主力之中到達一軍於文則此次便是插翅難飛!可對於高順高覽與太史慈等人他們心中卻沒有半點的埋怨之意!戰役發起之前各軍的位置主將心中都是深知,離盧縣最近的北平軍亦有七百裏之遙,即便按照三日五百計算,太史慈所部到達盧縣之時也要在五日,也就是麴義到達此處的兩日之後,可如今不過一日多功夫北平軍先頭部隊已經越過了盧縣全力趕來,可想而知子義在行軍之中是如何的迅捷快速,隻不過雙方行動前後有差,這個差距是無法通過急速行軍來彌補的!

  ??為將多年南征北戰,於禁樂進曹仁也不知經曆過多少次的戰陣,卻沒有一次有如眼前這般累過,自盧縣與肥縣縣郊的戰鬥打響之後,幾人懸起的心就再沒有放下過,燕軍來的太快了,就算不能清晰的知曉青州一戰劉毅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可隻要見到龍驤烈火二軍所取的位置全殲青州營之意已是極為明顯!由此便可知其餘的燕軍精銳必定在源源不斷的開來之間,而若不能擊破當麵之敵加速後撤,一旦被其合圍結局如何便可想而知了。經過一番苦戰,眾人尚來不及慶幸能夠衝殺出來,敵軍不計一切的銜尾窮追又讓他們分外緊張起來!

  ??方才數十萬大軍扭做一團,於禁等人根本沒有時間去統計士卒在這一戰中的傷亡,但僅僅憑借經驗也知這個數字絕不會小,方才混戰之時倘若曹軍齊心合力全力以赴依仗兵力上的優勢是很有把握將龍驤烈火二軍擊潰的,這對任何一支軍隊而言都是極大的榮耀,烈火軍固然還是新軍可龍驤軍早就是馳譽大漢多年的精銳之師了!但你就算給於禁等人絕對的把握他們也不敢如此為之,因此處隻是局部!

  ??擊潰這樣的兩支強軍就算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己方也絕不可能在短期之內達到目的,而徐晃麴義二人敢於如此作戰必定有所依仗,因此哪怕眼前的誘惑再大於禁等將亦不會造次,快速撤回兗州才是眼下的上上之策,不過雖然衝破了敵軍的阻截他們卻還是緊追不舍且越來越近,身體精神上的雙重疲勞已經使得曹軍先有了難以支撐之感!

  ??“於將軍,後陣廝殺不斷,如此下去我軍全軍難免被敵軍趕上,你且與曹李二位將軍先退,某當親自斷後!”此時樂文謙堅定的言語之中卻帶著微微的喘息,這一日一夜的廝殺下來,他的體力亦是損耗極巨,不過對眼前形勢的分析和身為大將的擔當還是讓他振作精神作出了一個決斷,他要親自為全軍斷後!力保於禁等人安然而返。

  ??“文謙將軍切不可如此,眾人皆為我青州營而來,如今大部士卒已然衝破阻截,這斷後之舉當由於某為之才是。”聞聽樂進此言,眾將麵上表情不一,曹仁李典乃是一臉敬佩之色,他們都知道此時這個決定代表著什麽,樂文謙為了大局已然將生死置之度外,率領士卒斷後可謂九死一生!而於禁除了敬佩之外更有著一份感激,平素在曹軍陣中他與樂進不但談不上交情,更為兩營之爭而頗有嫌隙,但此時挺身而出的不是別人卻正是樂文謙,這一份為公之心怎不令人欽佩!其能如此自己又怎會讓他如此為之,青州營主力已出他也少了顧忌!這為全局斷後之舉於文則當仁不讓,同袍已經付出極大犧牲了!

  ??“於將軍此言詫異,我等皆乃主公之將,大戰之中就當無分彼此,此戰對明公而言事關生死,定不可有任何閃失而讓那劉郎生狡計得逞,將軍與青州營終究乃是遠來,自當是樂某前去,全力接應青州營撤回乃是主公軍令,誰敢違抗?不必再加多言,此事便托付各位將軍了,陳留士卒,隨某前往與燕軍決一死戰!”樂進正色言道,他之性格向來剛毅果決,說完也不待眾人回應已是振臂而呼向後殺去,見統領如此陳留營士卒也是精神一振,盡皆轉向跟隨將軍而去!

  ??“將軍保重,禁當在曆城坐等將軍歸來!”看著樂進決絕無比的轉身而去,於禁的眼光極為複雜,古人有言“患難見真情”,他和樂進之間雖是隻有公心可同袍為公如此亦讓他極為感觸,此時他最想做的便是率軍追上樂文謙與其同生共死,但身為大將的職責卻不允許他如此去做,那樣恐怕也不是樂進所想,隻能暗中祝禱其吉人天相!

  ??“曆城就在前方,到那處諸人便可飽餐飽睡,當再速速行之!”眾將此時的心情亦與於禁一般無二,曹仁更是振臂高呼,樂進拚死為全軍斷後便是為了曹軍能夠擺脫燕軍的糾纏順利後撤,他們對其最好的報答就是將全軍安全的帶到曆城!不得不說曹子孝算得上頗有急智,此時的出言很有另一個時空之中曹孟德望梅止渴之妙,酣戰良久筋疲力竭,有什麽能比飽食飽睡更能動士卒之心?在這樣的希望支撐之下,曹軍士兵的腳步有了一個明顯的加速,拚出了最後一份力氣!

  ??陳留營戰力堅強經驗豐富,領軍之將樂文謙將略過人勇猛果決,可常言道“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再怎麽瘋狂的將領與士卒也是有著極限的,樂進與手下的數千精銳在徐晃麴義的追兵麵前隻支撐了一炷香時間便已經體力不支,戰力大為下降,很多士卒都難以揮動手中的兵刃,而被徐晃等人盯上的樂進也是身被數創搖搖欲墜,可其那股瘋狂的戰意卻令燕軍眾將也不得不心生欽佩,明知必死之局可為了大局卻仍能慨然為之,樂進的忠勇之處比之當年安縣城中的韓猛呂威璜還要勝過一籌,因為前兩者是沒有退路,死戰乃是唯一的選擇,而樂文謙卻是完全可以讓他人前來為此斷後之舉的!

  ??也許是老天都不忍見到這般勇烈之將在這樣的形勢下飲恨沙場,徐晃的大斧,麴義的長槍都在同一時間被飛速奔來的敵將架開,公明被反震之力震得連退數步方才拿住身形,麴義則退的更遠,而架住二人的兵刃都是相同,一黑一黃的兩把長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