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風雲際會
作者:xuangfeng      更新:2021-08-10 04:10      字數:2877
  第二十九章 風雲際會

  ??曆史的拐角雖然因為徐賁的到來出現一點波動,但是隨著變革者起義的步伐,清廷依舊在廣州獨立後的幾天內宣布了鐵路幹線收歸國有的政策,並且成功激起全國怒潮。

  ??最終,當時間的腳步走進1911年的秋季時,變革起義的省份已經達到了十六個,而原本兩廣的廣東廣西兩省,則因徐賁的原因被合成一省。同時,袁大頭成為了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而組建沒多久的皇族內閣也隨之解散,更讓全國人民認清了所謂“立憲”真麵目,隻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開始試探著立憲道路。

  ??而在1911年的12月初,南北雙方達成停戰協議,雙方代表隨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廳舉行談判。伍芳代表變革軍方麵提出:清朝皇帝退位、選舉總統、建立共和政府等條件;唐紹儀代表袁大頭向變革軍進行要挾。

  ??與此同時,英國、美國、德國、絲羅、島國、法國等帝國主義對議和施加壓力,聲稱“中國的戰爭若持續下去,將有危於外人的利益與安全”,促使雙方盡快達成協議。混入變革陣營的舊官僚和立憲派也蠍力把南方引向擁袁的道路。在內外脅迫下,變革勢力作出讓步,孫先生發表聲明,表示隻要清帝退位,袁大頭讚成共和,即舉袁大頭當大總統。

  ??如同另一時空中的1911年12月29日一樣,上海雖然南北兩大軍事集團在積極談判,但是各省代表會議依然在奉天召開,會議中由獨立的16省代表43人出席,籌組中央臨時政府。孫先生在16張有效票中以15票的絕對多數,當選為中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袁大頭的目的本來是利用變革勢力威脅清政府以取得國家權力,因此,對孫先生被選為臨時大總統極為惱火。於是老奸巨猾的袁大頭又使出另一手,一麵唆使北洋將領薑桂題等47人聯名通電,誓死反對共和,主張君主立憲;一麵召回北方議和代表唐紹儀,以中斷談判相威脅,企圖迫使奉天方麵作出更大的讓步。

  ??而孫先生多年來一直為“創立新國”而奔走,麵對此種壓力,他在堅持民主共和的原則立場上毫不退讓,並決定用武力作出回答。1912年1月11日,他宣布自任北伐軍總指揮,下令出師北伐。

  ??變革起義推翻皇權的星火燎原之勢已成,又且能被某一勢力所左右。1月13日,變革軍在津浦線上首戰告捷,敗清軍於宿州等地,隨後占領了戰略重地徐州。

  ??雖然戰爭上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可是,鑽進變革陣營裏麵進行投機的立憲黨人和官僚政客,卻一直跟著大叫“趕快議和”、“南北統一”。

  ??這些人當中,首推因刺殺清攝政王一度名揚全國的汪精衛,袁大頭見他後堪大用,故開脫免他一死,後暗中收買他為變革黨中的內奸。

  ??談判桌上的汪精衛不僅是奉天臨時政府的代表,也是北方議和代表,在此時更是別有用心地極力主張議和,諷刺反對南北議和並且準備進行軍事北伐的孫先生說:“你不讚成和議,難道是舍不得總統嗎?”

  ??日夜縈懷的是國家的統一富強和人民安樂的孫先生,於2月14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並推薦袁大頭接替。

  ??1912年4月1日,孫先生正式宣告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把政權交給袁大頭。次日,參議院通過決議,新國臨時政府從奉天遷往北京。

  ??“你為什麽會投讚成票?”這是戴複東含恨問出的一句話,對著悍馬防彈車裏的徐賁。

  ??看著攔在車前一臉憤慨的戴複東,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徐賁舉起手製止準備掏槍的護衛,眼中閃過了莫名的光輝:“不這樣的話,那你怎麽能夠看到即將到來的結果呢?”

  ??聽到徐賁的回答,滿臉憤慨的戴複東微微一愣,眼中閃過思索的神色,仔細的盯著徐賁說道:“都督,你是說這還不是最終的結果?”

  ??鼻子裏冷冷的一哼,徐賁輕輕的歎了口氣道:“我屁股下的這個位置,你還不知道是怎麽來的嗎?”

  ??戴複東一陣錯愕,他當然知道徐賁屁股下現在這個兩廣軍政府都督的位置,和原來的統領一樣是花大錢買來的。

  ??看著徐賁眼中深深含義,戴複東鬆開了握著車門的手,向著徐賁敬了一個軍禮,畢竟他的第一師還是隸屬於兩廣陸軍都督府。

  ??“開車,去碼頭。”徐賁在座位上點了點頭說道。

  ??示意前方的引路摩托繼續前進,徐丹一踩油門跟了上去:“大總統就這麽把變革的果實拱手相讓了?”

  ??想起讓位的孫先生,徐賁不知道該怎麽評價這個偉大的國父,在政治角逐中竟然擁有婦人之仁:“變革雖在新國曆史上掀開了新的一頁,但它畢竟隻是一場仿效西方的不觸動西方列強在華利益的很不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變革,你看著吧,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一場好戲可看了。想取得廉價的勝利,那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慘痛的代價隨即來臨,辭職後的孫先生同時辭去了新組建的國黨理事長一職,並在推薦宋教仁代理國黨理事長後,開始專心致誌的進行他的“社會變革”——實現民主主義。

  ??1913年3月上旬,當北京第一次舉行國會選舉時,國黨初選告捷,共取得參眾兩院392個議席,占總議席的45%,高居榜首。宋教仁在宣傳途中聞訊興奮異常,以為謀求政黨政治的理想即將實現,遂打算繞道滬寧返京,為組織第一屆責任內閣作準備。在上海期間,他甚至考慮推“最為愚呆脆弱”的黎元洪為正式大總統,以便將權力一手抓到國黨手中。

  ??1913年3月20日晚10點43分,上海滬寧車站突然傳來三聲槍響,緊接著一個黑影迅速逃竄,地麵很滑,黑影連摔兩跤,也顧不上疼痛,爬起來就向遠處狂奔……

  ??3月22日晨4時48分,宋教仁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去世。臨死前,他實在想不出什麽人會暗殺自己,隻能歎息:“罷了!罷了!惜凶手在逃,不知誤會吾者為何許人?”

  ??凶手落網後,經過對凶手的家進行了搜查,最大收獲是在應桂馨家中查出一箱電報和文件,這些電報信件表明,此案竟與趙秉鈞、洪述祖有關。

  ??趙秉鈞,時任國務總理,洪述祖,國務秘書,二人均是北京政府的核心人物,袁大頭的心腹。此案的真凶竟是新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袁大頭。這一發現令巡捕房的人大吃一驚,他們馬上意識到此案事關整個中國的政局。

  ??從血的教訓中孫先生猛醒過來,拋棄了對袁大頭的幻想,真正認識到“袁大頭不是個東西”。他提出采取“先發製人”的手段,在南方各省組織討袁軍,準備第二次北伐。

  ??1913年6月,一封電報出現在了徐賁的案頭上,:“免去兩廣陸軍都督徐賁,雲南都督盤小五,貴州都督白玉強的職務……”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