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衝突
作者:老茅      更新:2021-08-10 03:34      字數:3698
  .徐州,古稱彭城,據說是那位活了八百年的彭祖封地,這裏水網密布,交通發達,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後世有五省通衡之稱。

  ??從自黃得功退入徐州後,徐州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山東丟失,這裏就成了最前線,若是徐州再丟,再下來就是淮安,揚州,難道要打一場揚州保衛戰?這是王福絕不能容忍的,王福甚至想過自己是不是要再親征一次,不過,隨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可不認為自己有名將的潛質,上次打左良玉是逼不得已,這次暫時因當還輪不到自己上場。

  ??王福連下數旨,李成棟、李本深、柏永馥等原高傑舊部都匆匆率軍北上,京杭大運河的河道上,塞滿了給徐州運送各種物資的船隻,為了壓製滿人的紅衣大炮,王福差不多將羽林衛炮營的一半調集上去,其中和滿人手中紅衣大炮一模一樣十二磅大炮十八門、六磅大炮三十六門,剛剛生產出來的手雷一萬枚,已經換上了燧發槍的羽林衛三千名。

  ??一口氣調派了如此多的軍隊和物資,王福總算鬆了一口氣,除了羽林衛,徐州聚集了大明最精華的力量,光是總兵一級的將官就有十幾人,軍隊合計七萬人,火炮七十多門。這樣的軍事力量雖然還不能和滿清的十幾萬大軍相比,但依托城池和火器,想來守城是沒有問題。如果這樣還不能守住徐州,那王福也無話可說。

  ??山東的丟失,朝中大員一齊失聲,對於皇帝加強徐州的防守,滿朝文武都難得的認同,齊心協力的往徐州調配物質,也沒有人再提要追究黃得功丟失山東的責任。

  ??倒是民間起了頗多雜音,東林黨人終於找到機會了,複社的士子們在各個勾欄瓦舍大放厥詞,指點江山。將山東丟失的責任歸咎於皇帝將東林黨人趕出朝廷,所用非人,仿佛隻要東林黨人還在朝,山東就會萬無一失,渾然忘了當初東林黨人一心借虜平寇。生怕得罪滿清,根本不想要山東。

  ??對於東林黨人的這些雜音,王福懶得理會,這些東林黨人滿腹失意,說怪話也難免。除非王福想大興文學獄,否則拿他們也沒有辦法,若是理他們,隻會讓他們精神百倍,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

  ??時間。時間,王福再次感到時間地寶貴,每天上下朝後,不是前往軍營就是前往軍器局,每次到了軍營。隻要看到羽林衛熱火朝天的訓練王福就會安心下來,即使是朝堂上大臣們互相扯皮,導致的不快也會馬上消散,到軍器局也是如此,看到一支支火槍,一顆顆手雷造了出來,王福就有一種滿足感。

  ??王福已經命令軍器局開始試著生產有膛線的步槍了,膛線的技術並不困難。早在十五世紀地歐洲就有線膛槍。不過,由於製造太過費時。並沒有大規模普及,隻是私人應用。到了十七世紀,丹麥才成為第一個給軍隊裝備線膛槍的國家。

  ??一支火槍的膛線需要拉削上百次之多,生產一隻線膛槍的時間可以生產十支以上的滑膛槍,王福隻是試著小批量地製造出一些線膛槍,供給特殊的部隊使用。

  ??這支特殊的部隊自然就是新近組建的特種部隊,經過層層挑選,從羽林衛中選出了一百二十人,這一百二十人都是身體素質出眾,練過武功的人組成,特種兵如何訓練,王福隻能根據一些電視電影或者書本地知識來取材:越野、射擊、潛伏、剌殺、偵察、爆破……

  ??時間過得很快。又是大半月地時間過去了。清軍已經對徐州發起來數次進攻。拿下山東後。多鐸對於山東各地地殘餘明軍和地主武裝進行了收編。又多出了四五萬人。差不多補充了在濟南城下地損失。不過。質量可就差多了。以前地數萬軍隊好呆也是大明正規軍出身。山東收編地卻全是一些雜七雜八地部隊。

  ??多鐸地進攻在城下碰了個頭破血流。當清軍衝到城下時。城中七十多門大炮齊聲發出怒吼。刹時間整個城外地動山搖。城中又是火槍。又是手雷。清軍一下子死傷了數百人。不得不黯然收兵。

  ??此後清軍又試探著進攻了幾次。每次都隻是丟下數百具屍體就灰溜溜地撤退。雖然清軍也有紅衣大炮。隻是在城下總是比較吃虧。何況除了紅衣大炮外。清軍地無敵大將軍炮根本不是明軍六磅炮地對手。

  ??除了火炮吃虧外。清軍麵對城頭丟下來地手雷簡直是恨之入骨。這種手雷往往在半空中爆炸。彈出地鐵片在空中亂飛。即使手持盾牌也無法防護。明軍遠有火炮。近有手雷。連試了數次。多鐸明智地下令停止攻城。

  ??可惜多鐸不知道城中地手雷其實不多。用過幾次差不多就消耗光了。不然多鐸肯定會命令清軍全力攻城。否則有運河地接濟。城中地物資會越來越充足。

  ??見徐州難予攻下。多鐸派出大軍對徐州周邊地縣區進行掃蕩。隻是黃得功早有準備。將大部分人口。物資都轉移到了後方。清軍雖然攻下了不少縣城。所得卻非常少。多鐸雖然很想繞開徐州不攻。對於後方地這支重兵卻難予放心。一時雙方在前線僵持起來。

  ??顧君恩站在南京城的街頭,周圍的各種叫賣聲傳入他耳中,雖然顯得噪雜,卻讓他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他已經有多久沒有聽過這種叫賣聲了,無論是西安,還是陝西其餘各地,街上都有一種調零的感覺,大部分鋪子都關門歇業,來往的行人中,除了一些大順的高官顯貴外,大部人都穿得破破爛爛,臉上一片菜色,他們的目光都一片麻木,偶爾街上落下一片爛菜葉都能引起一片搶奪。

  ??而南京卻完全是另一種景象,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仿佛天下的商品全都集中到了這裏,來往的行人中不少人全身綢衣,在店鋪裏買東西出手大方,而另外一些人盡管穿布衣,有的衣上還打著補丁,隻是臉色都很好,不時還會停下來在小攤上討價還價,買上一些小物品,看來至少不必為吃食發愁。

  ??南京不是沒有吃不起飯的窮人,在離顧君恩數十米遠處就有一名乞丐穿著單衣蹲在那裏嗦嗦發抖,為了禦寒,不停的擦著手,可是即使是這名乞丐,臉色也要比陝西大部分居民要好一些。

  ??“若是在這裏搶上一把就發財了。”顧君恩的一名隨從看得眼熱,嘀咕了一句。

  ??其餘人都深有同感,他們不是沒有見到世麵的土包子,在北京時就感到天下恐怕再也沒有比這更繁華的地方,隻是到了南京,沒想到又繁華了幾分。

  ??顧君恩瞪了那名隨從一眼,低聲道:“不要胡亂說話。”

  ??隨從一凜,連忙應道:“是。”

  ??顧君恩在安慶時直接亮明身份,要南京卻不敢如此,京城水深,若是他亮明了身份,誰也不知會發生什麽事,何況在與大明的協議中,大明要求將雙方聯絡的事完全保密,否則很有可能中止合作。

  ??顧君恩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大明皇帝與大順皇帝有殺父殺君之仇,若是此事嚷得到處皆知,即使是皇帝,恐怕也不是不停止雙方的合作,顧君恩本來想先與李成棟取得聯係,隻是一打聽,才知道李成棟已經調到前線。

  ??“走吧,咱們去錦衣衛。”李成棟不在,顧君恩隻有找馮可宗了,隻有通過這名錦衣衛掌堂,顧君恩才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見到大明皇帝。

  ??一輛馬車將顧君恩幾人拉到了錦衣衛府門外,接過顧君恩的銀子,車夫馬上啟動馬車,急匆匆的駕車離去,竟然連一刻也不肯多呆,若不是顧君恩銀子給得多,車夫無論如何也不肯到錦衣衛門口,錦衣衛在民間早演了無數版本,無非是窮凶極惡,吃人不吐骨頭,平頭百姓哪敢停留。

  ??“站住,你們是什麽人,竟敢擅闖錦衣衛大堂?”

  ??顧君恩等人剛走上台階,就被兩名腰懸鴛鴦刀的錦衣衛攔住,這兩人看到顧君恩雖然一幅文士模樣,身後數人卻都是彪形大漢,腰間鼓起,好象還帶著兵器,頓時警覺起來,平常人見了錦衣衛府門都是遠遠繞路,哪會這麽大搖大擺的走進來。

  ??“我要見你們指揮使馮可宗大人。”

  ??“好大的口氣。”兩名錦衣衛聽得一驚:“你們是什麽人,為何要求見馮大人?”

  ??“我們是誰你們不用知道,反正隻要你去通報一聲,馮大人自會見我。”

  ??“媽的,原來是耍我們。”兩名錦衣衛大怒,咣的一聲撥出刀來,顧君恩的隨從一驚,連忙也抽出了武器。

  ??“好啊,來人,有人要到錦衣衛大堂鬧事。”

  ??這名錦衣衛一嚷,嘩啦從裏麵走出一大群錦衣衛來,頓時將顧君恩等人包圍。

  ??顧君恩示意隨從將武器收起,他可不是要和錦衣衛打架,先前的那名錦衣衛見到顧君恩示弱,更是毫無顧慮,喊道:“拿下。”

  ??月票好難求啊,第八名被人爆了,老茅的龜速每天能保持九千的更新不容易,看在碼字辛苦的份上,大家手中有月票千萬別攢著啊,投幾張鼓勵老茅一下吧,嗯,晚上還會有一章。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