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7      字數:4964
  第531章(2)

  ??李思妍有些驚訝的說道:“唐嫣?就是她?她倒是想出個好辦法來,眾目睽睽之下,四大惡少無所遁形,鍾傳和袁襲,也都有了整頓各級衙門的借口。虧她想得出來,她不是管錢財的麽?”

  ??令狐翼笑著說道:“唐嫣姑娘可是九華山的掛名弟子呢!這整人的手段……嗬嗬,嗬嗬。”

  ??李思妍自言自語的說道:“難怪。”

  ??她知道令狐翼是有要事和劉鼎報告,便拉著薛茗兒的手,退到了一旁。

  ??令狐翼於是低聲向劉鼎報告:“大人,錢鏐的使者來了。”

  ??劉鼎點點頭:“讓關正傑和他接觸。”

  ??令狐翼轉身去了。

  ??李思妍說道:“你有要事,這便回去吧!”

  ??劉鼎說道:“你不跟我回去瘦西湖?”

  ??李思妍說道:“不要。”

  ??劉鼎說道:“我住在望春樓,你住在綠蔭館又或者是湖上草堂,距離我十萬八千裏,我是騷擾不到你的。”

  ??李思妍微微躊躇。

  ??劉鼎朝薛茗兒打個眼色。

  ??薛茗兒會意,就柔聲說道:“思妍,瘦西湖乃是揚州一絕,就連日本人都知道揚州的瘦西湖呢!鑒真大師當年東渡中原取經,就在瘦西湖的蓮性寺住了三年,研究佛法。又有人說,不到瘦西湖,就等於沒有到過揚州。若是我們過門而不入,以後又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來了。”

  ??李思妍看了劉鼎一眼,嘟著小嘴說道:“你剛才說的話,可要當真,不要來騷擾我們。”

  ??劉鼎立刻說道:“那是一定。如有違背,天打雷劈!”

  ??李思妍皺皺眉頭,不滿的說道:“又不是什麽大事,誰要你發誓?”

  ??劉鼎嘿嘿笑著說道:“這不是讓你放心嗎?”

  ??李思妍故意板著臉,不搭理他。

  ??一行人回到瘦西湖。

  ??這時候又紛紛揚揚的下起雨來,瘦西湖籠罩在煙雨朦朧裏麵,顯得異常的美麗。亭台樓閣,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隱隱透露出一股飄飄欲仙的意味。雨點落在湖麵上,濺起細細的水花,遠遠看過去,湖麵仿佛是起了一層輕煙似的,令人如癡如醉。

  ??薛茗兒讚歎說道:“果然很美啊!”

  ??李思妍點點頭,表示讚同。

  ??三個人在禦碼頭上了畫舫,悠哉遊哉的順著湖麵飄蕩,西園、冶春園、綠楊村、卷石洞天、西園曲水、四橋煙雨、虹橋、長堤春柳、葉園、徐園、長春嶺等地方都在畫舫的外麵慢慢的渲染出來。山茶、石榴、杜鵑、碧桃等花卉點綴其中,在一片的翠綠中,不經意的透出一點殷紅來,別有韻味。

  ??李思妍慢慢的說道:“古人有雲:借得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果然如此。隻是,你一個人就將這天下的美色都占了,老百姓可不知道怎麽想呢!”

  ??劉鼎笑著說道:“我讓揚州換了新天,就算在這裏住一輩子,恐怕揚州老百姓都是願意的。”

  ??李思妍嘟著小嘴說道:“臭美。”

  ??劉鼎微微一笑。

  ??薛茗兒說道:“思妍,你看,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確恰如其分。有人說,天下西湖,三十有六,隻怕這瘦西湖的韻味,就是杭州的西湖,也是比不上的。”

  ??但見畫舫慢慢的前行,繞過前麵最狹窄處的湖麵,前麵的視線頓時豁然開朗。煙雨淒迷,綠樹紅花,互相輝映,讓人有一種忘卻世間俗事的情懷。不知道從哪裏傳來的琴聲,甚是清幽飄蕩,和眼下的景色非常合拍。琴聲不斷的在水麵上流淌而過,如同是串串的珍珠,蕩漾在煙雨朦朧的湖麵上。

  ??李思妍傾聽著琴聲,尋找著琴聲的來源,忽然說道:“咦?那裏怎麽有人?”

  ??劉鼎抬頭一看,原來左手邊的琴室,蕭怡婷一個人正在撫琴。她白衣勝雪,端坐在琴室裏麵,就如同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觀音菩薩。於是笑著說道:“那是殷紅林夫人,走,我們上去看看。”

  ??隨即命令畫舫在琴室靠岸。

  ??蕭怡婷看到有畫舫靠近,便停下手中的琴,待得畫舫靠近了,發現是劉鼎,身邊還帶著兩個俏麗的女子,便站在琴室的門口迎接。她聽殷紅林說起過李思妍和劉鼎的事情,猜測緋紅色長裙的女子就是她,卻沒有點破。等劉鼎來到麵前,才含笑問候:“韓王殿下。”

  ??劉鼎將李思妍和薛茗兒介紹給她,又說道:“這位就是殷紅林的夫人,蕭怡婷,江南大族。”

  ??蕭怡婷連忙行禮:“原來是郡主殿下。”

  ??又微笑著說道:“薛姑娘。”

  ??李思妍恬然說道:“我早就不是郡主了,你不要如此稱呼。”

  ??她看著後麵的琴室:“你一個人在撫琴麽?”

  ??蕭怡婷微笑著說道:“是啊!本來唐嫣被我抓來聽琴,才聽了一會兒,有急事就走了。這撫琴要是沒有了聽眾,那可沒有什麽意思。”

  ??李思妍便說道:“我來聽你彈琴。”

  ??蕭怡婷笑著說道:“好啊!求之不得!”

  ??下意識的看了劉鼎一眼。

  ??劉鼎點頭說道:“蕭姑娘,郡主和薛姑娘要在瘦西湖盤桓一段時間,就住在湖上草堂,你幫我張羅一下,安排她們住下。我有事要忙,晚上就不過來了。如果有事,就讓人到望春樓找我。”

  ??蕭怡婷含笑答應。

  ??劉鼎對李思妍說道:“你倆有什麽要求,跟蕭姐姐說就是。殷紅林跟我親如兄弟,你叫姐姐便是。”

  ??蕭怡婷急忙說道:“姐姐可不敢當,郡主殿下……”

  ??李思妍皺眉說道:“告訴你了,我不是郡主。”

  ??蕭怡婷笑著改口:“是,李姑娘。你跟我來,我們先到湖上草堂去看看。若是不喜歡,我們再換別的地方。綠蔭館那邊也可以,比湖上草堂要清幽一些,四周都是水路,沒有旁人打擾。這瘦西湖裏麵,別的什麽都不多,就是房子多,你喜歡什麽樣的格調,這裏都有。”

  ??劉鼎點點頭,登船返回望春樓。

  ??李怡禾和朱有淚這兩人這些天的精神勁頭極好,正在忙碌的處理相關的文件。他們主要的任務,是策劃進攻蘇州。蘇州的丁從實,在蘇州盤踞了好幾年的時間,鷹揚軍一早就想對他動手,隻是始終沒有合適的機會,也沒有足夠的兵力。現在董昌稱帝,機會到來,自然不能放過了。

  ??然而,秦萬超帶領的超義軍,總兵力隻有五千餘人。丁從實麾下卻有足足三萬人。鷹揚軍想要攻打蘇州,還必須從其他地方調兵。現在鷹揚軍正想辦法將忠字營的部分兵力東調。但是李天翔那邊,也在策劃對山南西道的進攻,忠字營的兵力不敷使用,他還在問劉鼎要部隊呢,哪裏有多餘的兵力調出?於是到現在,兵力還沒有協調好。

  ??徐州的戰火依然在持續。鷹揚軍拿下了淮南地區以後,朱溫還舍不得撤軍,還在和鷹揚軍進行拉鋸戰。戰況最激烈的沛縣和丞縣,每天都有戰鬥發生。即使是在戰火最激烈的時候,楊鷺颯依然掌握著佽飛營沒有出動,讓朱溫不敢輕易撤退。他擔心,隻要宣武軍撤退,楊鷺颯馬上就會像瘋狗一樣咬上來的。

  ??武寧軍已經全部解散,大部分人員都遣散回家,隻剩下不足兩千人願意加入鷹揚軍中效力。他們被臨時整編到後備軍裏麵,準備補充到楊鷺颯麾下的各個部隊裏麵。武寧軍一直和宣武軍不和,兩者經常發生戰鬥,要武寧軍官兵和宣武軍開戰,倒是一點困難都沒有。

  ??至於李厚和柴再用帶領的千牛軍,現在正在天長一帶整頓,熟練神機旅的使用。對於千牛軍的使用,是李怡禾和朱有淚考慮的重點。如果北方的楊鷺颯能夠穩定局勢,千牛軍馬上就可以調入常州,協助超義軍攻擊蘇州。若是楊鷺颯那邊無法穩定局勢,則千牛軍就要作為預備隊使用。

  ??現在的問題是,楊鷺颯也盯上了千牛軍,連續來了幾分報告,都希望千牛軍能夠從海州北上,襲擊宣武軍的後方。他的計劃相當的龐大,已經不僅僅是擊潰宣武軍那麽簡單,而是要重創宣武軍,甚至試圖包圍朱溫。李怡禾和朱有淚商量過後,覺得千牛軍單獨北上,風險還是很大的,因此沒有批準。

  ??劉鼎暫時也沒有對千牛軍的使用做出明確的批示。楊鷺颯的報告他已經看過,明白楊鷺颯是有點誇大其詞,其實是想將千牛軍調入他的麾下,這樣以後找宣武軍麻煩的時候,就主動多了。劉鼎沒有同意他的計劃,和宣武軍的戰鬥,是持久的,急於求成反而不美。

  ??放下楊鷺颯送來的報告,劉鼎問道:“錢鏐的使者呢?”

  ??李怡禾說道:“還沒有談妥呢,看來錢鏐也頗有些心機啊!前門怕虎,後門怕狼!”

  ??劉鼎問道:“使者透露的信息如何?”

  ??朱有淚說道:“錢鏐下決心要反董昌,卻又擔心我們來個一網打盡。”

  ??原來,董昌剛剛宣布稱帝,錢鏐就來信勸告,認為董昌“與其閉門作天子,不如開門作節度使”,董昌不聽。錢鏐於是率兵三萬直抵越州城下,在迎恩門會見董昌,說道:“大王位兼將相,奈何舍安就危!鏐將兵此來,以俟大王改過耳。若天子命將出師,縱大王不自惜,鄉裏士民何罪,隨大王族滅乎!”董昌這才大懼,出錢二百萬犒軍,同時執吳瑤等人送於錢鏐,表示要向天子上表謝罪,錢鏐這才返回。

  ??當然,誰都知道,錢鏐做出這個舉動,意味著什麽。其實,錢鏐想取董昌而代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當初,劉鼎操縱朝廷頒布詔書的時候,就故意敕封錢鏐,而沒有董昌的份,極大的刺激了錢鏐脫離董昌的野心。另外,這些年來,董昌故意打壓錢鏐,也讓錢鏐內心很不爽。這時不反,更待何時?

  ??錢鏐兵臨城下,董昌不得不屈服,然而,錢鏐退兵以後,董昌馬上暗中準備,招兵買馬,試圖主動出擊,將錢鏐率先消滅掉。相信錢鏐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向鷹揚軍派來了使者,希望得到鷹揚軍的幫助。隻是,錢鏐對鷹揚軍同樣有顧慮,生怕在他和董昌開戰的時候,鷹揚軍大舉南下,將他倆都消滅掉,故此,在某些方麵,也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

  ??劉鼎想了想,又問道:“朝廷沒有改變立場?”

  ??朱有淚回答:“沒有。”

  ??董昌稱帝,可謂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在朝廷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刑部尚書孫揆、禮部尚書孔緯、工部尚書杜讓能,都主張嚴懲,立刻派兵討伐。兵部尚書張浚、戶部尚書崔沆,則沒有明確意見。朝廷要派兵討伐,一要有錢,一要有兵,偏偏他們兩個手中都沒有,自然不會吭聲。至於吏部尚書崔胤,他接到鷹揚軍的指令,對此事保持沉默。

  ??壽王李傑剛剛登上皇位,就受到董昌的正麵挑戰,內心自然是無比的惱火。不過,他還記得當初董昌堅持上貢的事情,因此仍念董昌之功,認為他是發了瘋,才犯此錯誤,於是下詔寬赦,要求董昌改過。同時,李傑又下詔,征詢其他節度使的意見,相關的詔書發給了朱溫、陳敬暄、張淮深、陳岩、閔鎖、廉知懷等人。

  ??李怡禾低聲的說道:“這道詔書沒有發給我們鷹揚軍,也沒有發給李克用和楊守亮。”

  ??朱有淚說道:“看來是在提防我們。”

  ??劉鼎笑了笑,不以為然的說道:“多心了。”

  ??李怡禾和朱有淚就不再做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