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6      字數:7839
  第484章 (2)

  ??劉鼎點點頭說道:“不錯,事情既然已經出來,我們不能過於輕視,大家還是要認真的分析分析,看看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麽樣的啟示。”

  ??朱有淚笑著說道:“要是能夠得到些好處,那就更好了。”

  ??眾人都心領神會的微笑起來。

  ??根據他們的分析,由於檄文的關係,殺了朱玫的人,必然會和楊複恭成同一陣線,這無形中是增強了楊複恭的實力。楊複恭弄出這道檄文,也正是衝著這一點來的。大概他自身也很清楚,一旦鷹揚軍和神策軍同時進入關中,大家水火不容,爭鬥是在所難免的。以目前神策軍的實力,想要跟鷹揚軍爭奪,實在是自不量力,他必須另外尋找幫手。要是可以將邠寧軍拉到神策軍的陣營裏麵來,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劉鼎並不擔心楊複恭這樣就能夠增強自身的勢力,更加不擔心邠寧軍會投靠到神策軍那邊去。事實上,這次進入關中,鷹揚軍才是主角,關中的各個勢力,都必須看鷹揚軍的眼色行事。楊複恭這樣的小打小鬧,即使有效,也不能改變當前的事實。除非是白癡或者瘋子,才會弄錯其中的關鍵。

  ??沒有鷹揚軍的承認,即使有人殺了朱玫,鷹揚軍依然可以開入關中,繼續對其發動進攻。楊複恭的檄文,鷹揚軍可以完全不承認,甚至是直接推說沒有收到。手中隻掌握著神策軍的楊複恭,難道還敢和鷹揚軍叫板?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此,即使有人殺了朱玫,也必須搞好和鷹揚軍的關係,他這個新的節度使,才能夠坐穩。要是殺了朱玫的那個人,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清楚的話,也不用出來混了。鷹揚軍利用這道檄文的關鍵,就是如何將這個殺死朱玫的人,拉到鷹揚軍的陣營裏麵來。

  ??崔綰沉吟著說道:“楊複恭倒是給我們提供一個解決關中問題的好辦法,我們應該好好的利用他們內部的矛盾來做文章。衛京幸發回來的消息,蕭遘和裴澈已經坐不穩了,大概其他像蕭遘、裴澈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李怡禾躍躍欲試的說道:“要不要我們也來一個類似的檄文?我敢說,咱們發的檄文,絕對要比死太監發的威力大多了。”

  ??張鐸搖搖頭說道:“楊複恭既然已經發過檄文,咱們就不用重複了,隻要在檄文的後麵,加上一些我們的承諾,或許就有效果。你說得沒錯,我們的承諾,要比楊複恭的許諾有效力多了。”

  ??朱有淚皺眉說道:“如果現在就有人殺了朱玫,咱們還沒有準備好,豈不是白白便宜了楊複恭?”

  ??李怡禾無奈的說道:“對啊!咱們不能便宜了他!”

  ??劉鼎默默的歎了一口氣,沉吟不語。

  ??張鐸和崔綰對望一眼,也都搖搖頭,表示惋惜。

  ??要是現在鷹揚軍做出一些承諾,的確可以加強檄文的殺傷力,說不定王行瑜又或者是其他人,真的會設計殺掉朱玫,取而代之。這樣一來,鷹揚軍進入長安的難關,也就打開了。但是,現在鷹揚軍的兵力尚且不足,一旦真的有人起來殺了朱玫,鷹揚軍的主力無法進入關中,那事情又要出現變化,反而不利了。搞得不好,純粹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白白便宜了楊複恭又或者是其他人。

  ??此外,朱玫也不是說殺就可以殺的,黨項騎兵和回鶻騎兵,都已經介入到關中的戰事,這些外來的遊牧民族,現在是朱玫最大的依靠。他們既然借用朱玫的名義來獲取利益,前提當然是要保證朱玫的安全,否則朱玫死了,下麵的人立刻推翻朱玫的承諾,他們的計劃又要重新來過了。

  ??朱玫麾下的幾個主要將領,例如王行瑜、百安林、雷飛等人,最有可能起來造反的,應該是王行瑜,可是朱玫對王行瑜也是相當的警惕,目前王行瑜率領的軍隊,就駐紮在驪山一帶。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他被東麵的潼關,西麵的長安城,互相壓製著,想要起來作難,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最後,劉鼎說道:“暫且按下,靜觀其變。”

  ??李怡禾和朱有淚都說道:“是!”

  ??由於鷹揚軍對楊複恭發出的檄文沒有任何的回應,楊複恭發出的這道檄文,果然沒有收到任何的效果,就如同是石沉大海,沒有絲毫的回應。楊複恭和韋昭度雖然對劉鼎恨之入骨,但是也無可奈何,隻好下令前出到藍田的李茂貞,又將軍隊撤了回來。關中的局勢,依然保持著之前的格局。

  ??唯一有變化的是,李昌符最近加強了和朝廷的往來,不但向興元府送去了更多的物資,而且還派自己的侄子到了興元府,覲見皇帝李儼。大概是他也感覺到關中的風頭不對了,想要進一步的和朝廷打好關係。不過他隻派自己的侄子去當人質,舍不得自己的兒子,看來對朝廷還是有所顧慮,畢竟,當初要挾朝廷,他也是有份參與的,現在的朝廷最是記仇,他可不敢掉以輕心。

  ??當然,朝廷對李昌符的行為,是非常欣賞的。現在的朝廷,是越多人擁護越好,回旋的餘地也越大。隨著長安的收複,李儼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對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動手,因為李克用給他造成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剛好張浚、楊複恭都和李克用有仇,在兩人的唆使下,李儼已經磨刀霍霍了。

  ??函穀關前線,經過連續一個月的襲擊和反襲擊,鷹揚軍和淮西軍,在拉鋸戰中進入了五月份。這樣的襲擊行動,的確給淮西軍帶來了極大的恐懼感,淮西軍的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了三千。函穀關東麵大約十裏的山地,都已經落入鷹揚軍的控製。

  ??但是,如果鷹揚軍想要依靠這樣的小規模軍事行動,拿下函穀關的話,沒有三年五載恐怕無法完成,隨著淮西軍逐漸向函穀關的核心陣地收縮,鷹揚軍的襲擊是越來越困難了。這裏複雜的地形對雙方來說,都是最公平不過的,作為進攻者的鷹揚軍,自然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要拿下函穀關,最終還需要調遣更多的鷹揚軍到來前線,最少在糝潭都之外,還要調集兩個營的兵力。然而,鷹揚軍目前的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不要說抽調一個營,就算是抽調一個團,都十分困難。隻有等到葛從周等人新訓練的部隊形成戰鬥力,才能大舉對函穀關發動進攻。

  ??在蔡州,韋國勇指揮的鷹揚軍主力,正在按部就班的對淮西軍發動最後的猛攻。由於此戰不容有失,故鷹揚軍的攻略方針,是以穩妥為主,穩紮穩打,穩步推進,一個個城鎮,一個個區域的蠶食淮西軍的主力,目的是將淮西軍全部消耗掉,然後再集中全力進攻蔡州城,徹底消滅秦宗權。

  ??但是戰略上的穩妥,顯然意味著時間上的延長。按照現在的攻擊進度來計算,完全消滅秦宗權,應該要等到六月份。轉運兵力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大戰過後部隊也需要休整。這樣計算下來,在九月份之前,所有參與進攻淮西軍的部隊,是無法大規模對長安發動進攻的。

  ??五月,函穀關前線的雨水,漸漸的多了起來。黃土地顯得越來越泥濘,大雨衝刷出來的溝塹也越來越多,導致鷹揚軍的襲擊越來越困難,最終不得不暫時停止。除了糝潭都的部分戰士之外,鬼雨都全部都撤回到陝州進行休整。糝潭都也就地進行休整。

  ??崔綰走訪了很多當地的民眾,都說今年的天氣有點反常,雨季似乎來的比較早,雨水也來的比較充足。對於廣大的洛陽地區來說,雨水是他們最盼望的,有利於春耕。但是,對於鷹揚軍來說,這時候最不需要的就是雨水,因為雨水會給鷹揚軍的戰略,帶來較大的困難。這實在是難以取舍的事情。

  ??連續今天的大雨,滋潤了洛陽周圍的土地,給民眾帶來了希望。洛陽府尹張全義抓緊機會,動員民眾積極進行生產,田野間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可是對於前線的鷹揚軍戰士來說,雨水實在是折磨人。劉鼎的心情,也變得好像天氣一樣,陰暗多雨,一會兒接到張全義的報告,自然是很高興,但是隨後又接到蕭騫迪的報告,不免又有些沮喪起來。

  ??這天,令狐翼帶進來一個人,原來是關任傑來了。

  ??關任傑行禮後說道:“大人,大瑋玠再次求見。”

  ??劉鼎才想起渤海國的事情,於是隨口說道:“他肯做出讓步了嗎?”

  ??關任傑說道:“大瑋玠表示,渤海國願意奉鷹揚軍為正宗,願意和鷹揚軍永遠結為友好同盟,一起對付契丹人。”

  ??劉鼎說道:“我不要這些虛的,給我來點實際的。”

  ??關任傑說道:“大瑋玠表示,他願意和我們進行海上貿易,我們提供給他們鐵器、武器、軍隊用藥,他們則給我們人參、貂皮、鹿茸、礦產等,至於這中間的價格換算,他表示可以商量。因為渤海國沒有足夠的船隻,他們也不是很懂海上航行,所以貨船主要還得依靠我們提供。”

  ??鷹揚軍目前的確需要渤海國提供的這些物資,尤其是礦產這一類。秦漢的鐵匠鋪,為了提高武器的質量,需要一定數量的特殊金屬。偏偏這些特殊金屬,在目前鷹揚軍轄區內,是很難找到的。渤海國恰好有這些金屬,隻要派人到那裏去,建立一些礦業基地,就能夠將這些稀有金屬拉回來。

  ??當然,從渤海國運回來礦產,路途遙遠,成本顯然要高出不少,但是一些珍稀的礦產,隻有渤海國和龐右道這些地方才有,龐右道太遠了,鷹揚軍想要提高武器的質量,隻有從渤海國入手了。此外,人參、貂皮、鹿茸這些物品,鷹揚軍可以截留一些,但是如果能夠轉手買到波斯去,利潤絕對是驚人的。

  ??劉鼎對李怡禾和朱有淚說道:“你們有什麽看法?”

  ??朱有淚漫不經心的說道:“如果能夠拉渤海國人一把,讓他們拉拉契丹人的後腿,固然是好,但是我們對渤海國人都不熟悉,不知道他們肯不肯切實的履行協議。而且,三眼都的情報說,這個大瑋玠的父親大玄錫,已經完全被酒色掏空了身體,又昏庸無能,每天都生活在酒池肉林裏麵,咱們就算提供再大的幫助,恐怕他也是扶不起來阿鬥。到時候我們援助的武器,全部都落在契丹人的手中,反而更加的糟糕。”

  ??崔綰說道:“咱們的貨幣非常緊缺,肯定不能支付銀兩或者銅幣,隻能以物易物,渤海國是否接受這個條件,恐怕還是個難題。咱們送出去的貨物,都是大宗大宗的,他們有足夠的黃金支付麽?”

  ??李怡禾說道:“不錯,隻能以物易物。”

  ??劉鼎想了想,說道:“任傑,你把大瑋玠叫來吧。”

  ??關任傑答應著出去了,一會兒以後,將渤海國王子大瑋玠帶了進來。

  ??大瑋玠個子比較高,膚色也相當的白皙,和中原漢人並沒有兩樣。他往劉鼎等人的中間一站,就表露出一種非凡的特質,令人頗為傾心。在渤海國人裏麵,有他如此的容貌,如此的身材,如此的見識,如此的談吐,實在是少見,就連朱有淚都好奇的打量了他幾眼。

  ??劉鼎站起來迎接大瑋玠的到來。

  ??大瑋玠深深的彎下腰去,恭敬的說道:“王爺在上,大瑋玠有禮了。”

  ??他父親渤海國國王是朝廷敕封的親王,他是大玄錫的兒子,是郡王,劉鼎目前的爵位也隻是郡王,從爵位來說,兩人乃是平等的。隻是相同的爵位,權力地位實在相差太遠,大瑋玠謙恭見禮,顯然知道其中的關鍵所在。

  ??劉鼎反而對自己的地位不太在意,對大瑋玠的禮節也不太在意,他隨口說道:“免禮。請坐。”

  ??大瑋玠表示感謝後,依言坐下。

  ??劉鼎也坐了下來,慢慢的說道:“關任傑已經將你們商談的初步成果,告知於我,大體上,我是同意你們洽談的結果的。契丹是我們的敵人,也是渤海國的敵人,這一點,毫無疑義。”

  ??大瑋玠說道:“在下感激王爺的無私援助,渤海國願意和鷹揚軍,永成友好同盟。”

  ??劉鼎說道:“你我乃是各取所需,誰也不用感謝誰。”

  ??大瑋玠說道:“在下有一個妹妹,芳齡二八,姿色尚可,尚未婚配,父王的意思,是想將她許配給大人,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李怡禾和朱有淚互相對望一眼,都在想,渤海國人也來這招?

  ??關任傑也是暗自皺眉,他和大瑋玠談了好長一段時間,大瑋玠始終沒有透露此事,直到見到了劉鼎才肯說出來,這個小家夥,城府還是蠻深的嘛!

  ??劉鼎聽說對方又要和親,感覺不免有些怪怪的,自從鷹揚軍的勢力越來越強以後,似乎別人都很喜歡和他結為親家,也不知道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但是這樣的事情多了,他未免覺得有些不倫不類,感覺自己好像成了女人手中爭搶的貨物一樣。他微微笑了笑,淡淡的說道:“大公子,不必如此。”

  ??大瑋玠急忙說道:“在下妹妹仰慕天國文化,一心想嫁個中原人,大人天資聰敏,英文神武,在下妹妹就算忝為妾侍,也是心甘情願的。”

  ??劉鼎皺皺眉頭,沒有說什麽。

  ??他很清楚,鷹揚軍和渤海國人的聯盟,其實並沒有絲毫的保障,渤海國人出此下策,也是迫不得已,但是渤海國人居然願意讓自己的妹妹成為妾侍,看來對鷹揚軍的援助請求,的確十分強烈。隻是這種和親的政策,表麵光鮮,實際上卻沒有什麽約束力,渤海國人不知道是真的不明白,還是裝糊塗?

  ??唐廷嫁了那麽多的公主給遊牧民族,最後還不是要靠戰爭來解決雙方的問題?可見,和親的把戲,從來都是不能當真的。嫁女的一方,固然是別有用心,納娶的一方,大概也是不安好心,中間隻不過是白白的犧牲掉那個無辜的女人罷了。

  ??他想了想,正色說道:“既然如此,我就答應了。但是婚姻畢竟是兩個人的事,若是小郡主不願意,也不要勉強。鷹揚軍和渤海國的關係,並不會受到婚約的影響。”

  ??大瑋玠內心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心想這個劉鼎還算有點人性,同時又覺得自己的父親有點卑鄙,整天顧著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一旦出現危機,就不惜犧牲自己的親生女兒,來討好別人。他的妹妹天姿國色,而且擅長騎射,對於渤海國人來說,她首先是一名出色的戰士,然後才是小郡主,大玄錫讓她和親他人,大瑋玠實在是不願意,若不是渤海國存亡在即,他當場就要拒絕父親的意思。

  ??劉鼎有這番話在前邊,不論是真心話還是客套話,都讓人對他產生好感。外界傳言劉鼎好色如命,看來並不是這麽回事,起碼劉鼎征戰四方,身邊就沒有帶任何的女子,顯然對女人尚且有一定的控製力。地位達到他這樣的程度,還能自製自己的**,也算是罕有了。

  ??劉鼎自然察覺到了大瑋玠的神色變化,卻不知道對方原來是在暗中的評論自己,他還以為大瑋玠是在為渤海國的未來擔憂呢。沉默了一會兒,劉鼎說道:“小王爺,你對渤海國目前的局勢,到底有什麽真實的看法?”

  ??大瑋玠嫻熟的脫口而出:“渤海富有四海,強兵十萬,良將千員,糧食堆積如山,兵戈滿倉……”

  ??劉鼎微笑不語,神色顯得有些古怪。

  ??大瑋玠感覺自己的偽裝,一下子就被這個淺淺的微笑給撕開了,露出渤海國最醜陋的一麵。他隻好停止原來的說辭,訕訕的說道:“隻是現在……的確不如以前了。”

  ??劉鼎不動聲色的說道:“小王爺……算了,這樣的稱呼顯得我們距離太遠,我且直接稱呼你的名字吧?你我年紀相若,你是郡王封號,我也是郡王封號,地位相若,我稱你瑋玠兄,應該不算過分吧?”

  ??大瑋玠急忙說道:“不敢當。”

  ??劉鼎說道:“我們要合作,要聯盟,首先要搞清楚當前的實際情況,瑋玠兄剛才這些話,就不必對我說了。”

  ??大瑋玠慚愧的說道:“王爺說的是。”

  ??劉鼎淡淡的笑了笑,慢慢的說道:“你若不嫌棄,你可以稱呼我一聲劉兄。”

  ??大瑋玠遲疑片刻,終於還是低聲的說道:“劉兄。”

  ??劉鼎說道:“你也知道,現在我軍正在四麵開戰,就連我的親兵,都派上了戰場,如果我說我能夠起死回生,拯救你們渤海國,那就是說謊。”

  ??大瑋玠有點緊張的說道:“那……”

  ??劉鼎說道:“但是,你的要求,我們還是可以答應的。你要的隻是物資,我們恰好可以提供物資。”

  ??大瑋玠這才鬆了一口氣。

  ??其實他最需要的,也的確是物資。

  ??隻要有足夠的物資,尤其是足夠的武器,渤海國就能夠武裝更多的軍隊,抵抗契丹人的進攻。

  ??劉鼎意味深長的看了大瑋玠一眼,有意無意的說道:“可是,我聽一位偉人說過,決定戰爭勝負的,乃是人。無論國力多麽強悍,無論武器多麽精良,最後決定戰爭勝負的,依然是人啊!人的意誌和態度,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希望瑋玠兄明白。”

  ??大瑋玠微微一愣,似乎覺得劉鼎話中另有所指,卻又一時間體會不到,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答。

  ??劉鼎含笑說道:“瑋玠兄,你不用著急,你慢慢的就會明白我的話的。”

  ??大瑋玠歉然說道:“請恕在下愚鈍,還請劉兄指點一二。”

  ??劉鼎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瑋玠兄愚鈍麽?未必吧!隻是有些事情,瑋玠兄不敢想,又或者是不願意去想罷了。”

  ??大瑋玠欲言又止,眼神裏似乎有些什麽東西閃過,很快又消失了。

  ??令狐翼從外麵進來,在劉鼎的耳邊竊竊私語。

  ??大瑋玠於是起來告辭。

  ??劉鼎微笑著搖搖頭,做了個挽留的手勢,淡淡的說道:“瑋玠兄,你不要急著走。我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大瑋玠疑惑的說道:“誰?”

  ??劉鼎微笑著說道:“李保,吉王李保。”

  ??大瑋玠愕然說道:“他……不是下落不明了嗎?”

  ??劉鼎含笑說道:“其中緣由,你和他見麵以後自知。”

  ??大瑋玠自然知道吉王李保,根據他所收到的消息,李保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下落不明。這個“下落不明”的意思,對於高層來說,往往就是死亡或者失蹤的代名詞。當初李儼登基,就有至少五個皇子“下落不明“。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李保居然會在劉鼎的府上出現。

  ??背後腳步聲響。

  ??大瑋玠回頭一看,吉王李保已經仰首闊步的走了進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