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3)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5      字數:3718
  第395章 (3)

  ??朱溫看到上麵刻印著葛從周等人的名字,卻沒有他朱溫的,也沒有敬翔、謝瞳、潘逸、朱珍、牛存節的,意思顯然很明白,隻有以前和劉鼎共事過的人,才有資格獲得這樣的短劍。朱溫將葛從周等人派到山東前線,就是不想他們和劉鼎見麵,隻是劉鼎來這麽一手,倒是有點麻煩。

  ??劉鼎笑著說道:“本來是要親手送給昔日的兄弟的,可惜他們現在都不在附近,實在是可惜。既然看不到他們,就麻煩老哥送給他們了,還請他們不要笑我寒酸。”

  ??朱溫滿臉的笑容,無比真誠的說道:“老哥代他們謝謝了。”

  ??敬翔神色不變,謝瞳卻是悄悄的皺皺眉頭,隨即一閃而逝。

  ??他們當然知道朱溫最忌諱什麽。

  ??朱溫最忌諱的,正是劉鼎和葛從周等人接觸,因為他內心深處,從來沒有真正的信任過葛從周等人。無論怎麽說,朱溫叛變起義軍的事實,都好像一根刺一樣卡在朱溫自己的喉嚨裏麵,令他自己都覺得非常的敏感。或許有些人不會很在意,但是有些人或許會很在意。他們屈就於宣武軍,隻是因為沒有別的選擇,並不意味著他們欣賞朱溫的人品。

  ??這些短劍,到底給不給?

  ??給,無疑是讓葛從周等人和劉鼎有了某種聯係,間接等於承認他們以前的聯係,以後劉鼎和他們進行聯絡,也就有了名正言順的借口。這些人在昔日的戰鬥中,都和劉鼎有過非常親密的接觸。可想而知,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這些人在劉鼎和朱溫之間,他們會選擇哪個。

  ??不給,後果更嚴重,那簡直是在向全天下宣告,朱溫非常忌諱他們和劉鼎建立聯係,這和直言不諱的告訴他們,朱溫猜忌他們有什麽區別?主帥的猜忌,對於任何將領來說,都是一場災難,隻會讓他們更快的投入到鷹揚軍的麾下。宣武軍不是建立在朱溫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廣大起義軍的骨幹之上,沒有了這批人,宣武軍就什麽都不是,朱溫也什麽都不是。沒有了他們,朱溫想要過回昔日無賴的日子都不可能,因為他的仇家已經遍地都是。

  ??忽然間,他們覺得,從他們向劉鼎發出求救信的時候開始,錯誤就已經鑄成,現在無論做什麽事,都很難逆轉這個可怕的趨勢。隻要劉鼎在這裏,隻要劉鼎在汴州,那些起義軍骨幹的心,就會不由自主的建立和汴州的關係,建立和劉鼎的關係,最終投靠到劉鼎的麾下去。

  ??然而,他們能不向劉鼎發出求救信嗎?

  ??難道,這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嗎?

  ??一名探子軍官急匆匆的趕來,顯然是有軍情報告,但是看到指揮所內氣氛有些怪異,於是欲言又止。這個探子軍官也是昔日黃巢起義軍的骨幹,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劉鼎,立刻確信他正是如假包換的秦王殿下。以前在起義軍的時候,他們對這個高大的身軀,是最熟悉不過的了,無論戰鬥多麽的艱苦,隻要看到他出現,心裏馬上就有一股安全感。他內心微微一震,卻沒有顯露出來。

  ??朱溫低沉的說道:“講!”

  ??那名探子軍官急忙立正,朗聲說道:“報告使相大人,突厥後續部隊開到,還附帶有攻城器材,中牟龐將軍請求援軍。”

  ??龐將軍乃是龐師古,宣武軍在中牟的主將,同樣是昔日起義軍的骨幹。

  ??朱溫看了看劉鼎,沉吟著說道:“鷹揚軍罡字營不是已經到了中牟了嗎?為什麽還要援軍?”

  ??那名探子軍官說道:“報告使相大人,鷹揚軍已經入城,但是……”

  ??朱溫惱怒的說道:“但是什麽?”

  ??那名探子軍官說道:“鷹揚軍要求獨自防守中牟,請龐將軍將我軍暫時撤下,龐將軍和鷹揚軍的韋將軍起了摩擦……”

  ??朱溫和劉鼎兩人同時站起來,互相對望一眼。

  ??劉鼎冷峻的說道:“朱溫,我們去中牟。”

  ??朱溫自知事情嚴重,急忙說道:“好!”

  ??一行人立刻準備,隨即趕往中牟。

  ??中牟距離王滿渡很近,騎馬一盞茶的功夫就可以到達。但是,這一段路走得並不輕鬆,因為在他們在趕往中牟的時候,隨時都可能遭受突厥騎兵的襲擊。在他們的北麵,距離不到五十裏的地方,就是洶湧的突厥騎兵大營。他們在此紮營,乃是為了進攻中牟,同時等待後續部隊的到來。

  ??突厥騎兵的前鋒,正是驍悍無比的李存孝。

  ??如果李存孝突然殺到,他們這麽點人,簡直不夠突厥騎兵塞牙縫的。幸好,老天眷顧,總算有驚無險,他們平安到達中牟。中牟已經進入緊張的戰鬥狀態,城牆上被石彈砸出來的痕跡,清晰可見。再三確認來人是朱溫以後,宣武軍才緩緩的南門,放他們入城。隨後,沉重的城門,又被緊緊關閉。

  ??龐師古和韋國勇兩人隨即被叫來。

  ??朱溫厲聲喝道:“怎麽回事?”

  ??劉鼎也皺眉說道:“怎麽回事?”

  ??龐師古很不服氣的說道:“鷹揚軍欺人太甚,蔑視我軍。”

  ??他的身軀很粗壯,幾乎有劉鼎一般的粗壯,眼睛瞪得很大。他渾身上下都有大大小小的傷痕,其中左背後的傷痕特別明顯,那是被淮南軍名將張磷打傷的。他大踏步過來,眼睛盯在劉鼎的身上,顯然是認出了劉鼎的身份。但是,他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示,甚至可以說,隱隱帶著一絲絲的敵意。

  ??相反的,韋國勇顯得穩重很多,麵對龐師古的指責,韋國勇顯得非常的沉靜,他先向朱溫行禮,然後再向劉鼎行禮,最後才朗聲說道:“龐將軍已經奮鬥數日,疲憊不堪,應該撤下來休整。”

  ??朱溫和劉鼎才稍稍放心。

  ??倒不是兩軍有了摩擦,而是兩軍有了比較高下的決心。鷹揚軍初來乍到,想要在宣武軍的麵前表現一番,展現鷹揚軍的實力。同樣的,宣武軍不可能在新來的鷹揚軍麵前失禮,同樣試圖展現宣武軍的實力。這種情況最終集中表現在高層指揮官身上,龐師古和韋國勇都想壓倒對方,當然不想聯合作戰。

  ??劉鼎沉靜的說道:“我想聽聽詳細的戰況,誰來給我說說?”

  ??龐師古上前一步,朗聲說道:“末將願意。”

  ??劉鼎隨意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好。”

  ??龐師古聲若洪鍾的說道:“李存孝此人,臂力過人,他自恃武力,帶著一萬五千突厥騎兵,深入到中牟地區,被我們抵擋以後,在以北五十裏的龍船渡紮營,改騎兵為步兵,日夜強攻中牟。在這之前,突厥人已經嚐試發起過數次進攻,每次都在千人規模,我軍在中牟隻有三千人,突厥人繞城騎射,對我軍造成很大傷亡,目前已傷亡八百餘眾,故申請援軍。”

  ??自從渡過黃河以後,李存孝就疾奔中牟而來。

  ??一般來講,騎兵不適合攻堅,他們的機動性,應該在廣袤的平原上,才會發揮到極致,如果用來攻堅,那就是舍本逐末了。然而,宣武軍在和突厥騎兵的交鋒中,也總結出了有效的經驗,那就是廣修據點,扼守要塞,他們在廣袤的原野上,愣是修建起了大量的據點和要塞。好像王滿渡這樣的就是據點,中牟則是要塞,在鄭州和汴州之間,這樣的據點和要塞比比皆是。

  ??李存孝一路瘋狂南下,無人可擋,但是遇到中牟這樣的堅固要塞,就不得不停下來了,因為越是到宣武軍的核心區域,要塞和據點的數量越是密集,突厥騎兵的機動性受到極大的限製,據點和要塞裏麵配備的弓弩,對騎兵的殺傷力也越來越大。隻有拿下中牟,突厥騎兵才能放心的繼續前進,否則隊伍後麵打顆釘子,始終是個隱患。

  ??劉鼎和所有的鷹揚軍軍官,都對宣武軍的攔截計劃表示讚賞。宣武軍使用的是笨辦法,但是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在這樣的銅牆鐵壁麵前,突厥騎兵的威力,至少下降了三成以上。無法充分發揮機動力的騎兵,不能算是純正的騎兵。當然,僅僅是防守是不夠的,突厥騎兵還可以采取更多的辦法,撕開宣武軍的防線。例如龐師古提到的繞城騎射,對守軍就是很大的震懾。

  ??中牟隻有三千的宣武軍,可見朱溫已經將大部隊調往山東。朱溫如此急切的將宣武軍調離汴州,當然不是為了阻擊契丹人,而是為了不讓劉鼎和宣武軍有太多的接觸。好像眼前一樣,要不是韋國勇和龐師古意見不合,相信劉鼎還是絕對看不到龐師古的。他對劉鼎的防範,嚴密著呢。

  ??龐師古剛剛講述完畢,大家還來不及完全消化,外麵就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隨後,一名宣武軍軍官進來,朗聲報告:“兩位王爺,李存孝又來了!”

  ??話音未落,如雷般的馬蹄聲已經響起。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