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1)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5      字數:4191
  第390章(1)

  ??劉鼎等人回到潤州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

  ??裴雨晴和沈若依正在忙碌著,卻不是忙碌本職工作,而是有關印刷經文的事情。

  ??原來,她們正在監督工匠在木板上刻字,以印刷成書。木板上麵刻印的都是經文,還有佛像的圖案。鎮海地區每年都要往日本、新羅等地銷售大量的佛教經文,這已經成為海上貿易的重要內容。經文占地麵積小,重量輕,貨船上可以裝載很多。其時佛教正在日本達到全盛狀態,日本各地的和尚很有錢,中原運輸過去的經文,在當地非常暢銷。

  ??另外,由於中原戰亂,大城市受到嚴重破壞,相當數量的書籍都毀於戰火,很多有價值的書籍,隻有日本才有保存。當時的日本遣唐使,每次回國的時候,都要帶回大量的書籍,無意中保留了部分珍貴的孤本。中原地區商人如果發現有日本存在的孤本,她們也會用各種方法“借”回來,然後重新印刷成書,以留後世。

  ??這年代的印書技術,還局限在雕版印刷,就是將一個個的字都在木板上刻印出來,然後印刷成書。印刷工場裏麵堆放著大量剛剛雕好的模板。而那些雕錯的模板,更改後沒有用的模板,都零散的丟棄在角落裏麵,它們的命運,要麽是被當做垃圾扔掉,要麽就是被當做柴火燒掉,總之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由於雕版刻印速度很慢,因此每一本書都需要大量的工匠通力協作,好像《金剛經》這類的經書,至少需要上百個工匠,花費一年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將全部的雕版刻印完成。由於費用高,一般的經史子集是不會輕易開版的,刻印的最多的,還是各種各樣的經文。由於工作量實在太大,不少的書籍根本無法印刷,因此對於書籍的推廣,產生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劉鼎忽然想起,曾經有個活字印刷,應該還沒有推廣開來。當初劉鼎聽順治小和尚提到趙匡胤這個名字,覺得很熟悉,隻是當時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後來驀然想起,老天,這不是大宋國的開國皇帝嗎?於是,有關宋朝的記憶,也就漸漸的浮出了水麵,其中就包括這個活字印刷。

  ??當然,有關活字印刷的具體技術,他是不知道的。不過沒有關係,隻要他提出這個建議,明確表示這樣東西的確是存在的,然後再用重金賞賜,一定會有人將其發明出來並完善起來的。水泥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覺得不太可能出現的東西,經過幾年的摸索,現在還不是已經鼓搗出來初步的樣品了嗎?這個活字印刷想必不會比水泥的技術含量更高吧?

  ??打定主意,劉鼎就走到工匠們的中間,啟發性的說道:“你們為什麽不將一個個字做成活的呢?“

  ??沈若依詫異的說道:“什麽活的?”

  ??劉鼎慢慢的解釋:“就是每個字都是可以裝上去,又可以取下來的。這樣所有的雕版都可以自由組合。每個字還可以重複利用,不需要重新刻印。如果發現錯誤,也不需要整個雕版重新刻印,隻需要更換其中錯誤部分的字體即可。”

  ??沈若依和裴雨晴都顯得很疑惑,卻又隱約意識到了什麽。那些正在埋頭工作的工匠,也好奇的放下手上的刻刀,仔細的聽劉鼎的講述。有些腦子轉的比較快的工匠,已經在猜測劉鼎到底試圖描述什麽,眼睛裏麵閃動著聰慧的目光。劉鼎輕輕的幾句話,就在他們眼前打開了一扇從來沒有打開過的大門。

  ??劉鼎讓令狐翼拿來一堆小石頭,又拿來一個方形的豆腐格,將石頭放在豆腐格裏麵,慢慢的說道:“我們可以將這個豆腐格看做是雕版,這些石頭就是一個個的字。按照你們現在的做法,每個雕版都是獨立的,是不可替代的,上麵的每個字都是固定的。如果要更改一個字,你們得重新做模板,其餘的字也就全部浪費了。但是我不用,我的所有字體都是活動的,如果發現有錯誤,我將錯誤的字體拿起來,換成正確的字,就可以了。”

  ??在解釋的時候,劉鼎將石頭一個個的拿起來,變幻成不同的圖案:“其實,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字體都預先雕出來,在需要的時候,將它們按照經文的順序排列起來就是了。漢字其實隻有幾千個,你們隻需要準備幾千個漢字的樣板即可。我想,你們應該發現了,在經文的裏麵,總是有些字是用得非常多的,有的字卻用的很少。因此,我們不妨將常用的字多刻印幾十個,甚至是幾百個備用,至於生僻的字,隻刻印一部分就可以了。每個工匠隻負責刻印幾個相似的字,熟能生巧,我想你們的速度應該會快很多的。”

  ??幾個年老的工匠明顯陷入了沉思,有人已經捕捉到劉鼎的意思,眼前微微一亮。他們都是最富有經驗的工匠,劉鼎隻要提出這個建議,他們馬上就意識到了其中的可行性。雖然字體的材料還不能確定,可是其中的意思,他們基本上都明白了。

  ??劉鼎知道這些工匠已經有些人明白,於是不再言語,轉頭向著沈若依說道:“明白我的意思嗎?”

  ??沈若依還是搖搖頭,露出嬌俏的微笑。

  ??裴雨晴若有所思的說道:“我倒是有點明白了,隻是這活字也是刻出來的麽?”

  ??劉鼎仔細的想了想,不太肯定的說道:“好像不是刻出來的,是用泥捏出來的,然後燒製而成的,至於具體怎麽個捏法,怎麽個燒製法,我也不清楚。但是沒有關係,你讓這些工匠們仔細研究研究,他們自己會解決這個問題的。當然,想要快點的話,也可以找幾個陶瓷工匠來幫忙參考一下。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他們總會想出辦法來的。”

  ??沈若依疑惑的說道:“既然你不清楚,那……”

  ??劉鼎笑了笑,轉頭對那群工匠說道:“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

  ??有人低聲回答:“明白。”

  ??劉鼎點點頭,叫沈若依端來兩百兩白銀,放在托盤上:“很好,既然明白,你們就想辦法去做吧。就按照剛才我說的,隻要你能夠做出來,就可以獲得獎勵。這是兩百兩白銀,預先放在這裏,第一個發明活字印刷的人,可以將白銀全部拿走。”

  ??這個獎勵也太高了,他們辛辛苦苦勞累一天,也不過隻有一個銅錢而已,可是發明了活字印刷,卻可以獲得足足二十萬銅錢的收入,這是他們拚死拚活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財,誰不眼紅啊?所有的工匠馬上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來,有人甚至已經悄悄的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將這兩百兩的白銀都據為己有。

  ??劉鼎對工匠們的反應很滿意,他緩緩的說道:“就這麽說定了,誰最先拿出實用技術,誰就拿走這兩百兩白銀。其他人不要眼紅。隻要有真本事,你們也可以從我這裏拿走更多的白銀。你們要是在工作中有什麽技術改良,能夠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降低印刷的成本,我同樣會給予獎勵。我劉鼎說話是算數的,就看你們有沒有本事。”

  ??所有的工匠都盯著劉鼎手中的銀錠,兩眼放光,仿佛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落入自己的囊中。

  ??劉鼎暗暗的點點頭,有錢能使鬼推磨,果然有道理。這些工匠們能不能真的發明活字印刷,他暫時還不知道。但是,劉鼎相信,隻要指明一條道路,再加上金錢的刺激,古人的智慧絕對是不容小覷的。也許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花費一定的金錢,但是這項技術一定會被研究出來的,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離開印刷工場以後,裴雨晴和沈若依一左一右的纏著劉鼎回到鳳亭水榭。鳳亭水榭是裴府在潤州的產業,地方不大,卻十分的雅致,裴雨晴來了以後,當然將這裏占為己有了。沈若依和裴雨晴關係良好,於是也搬了進來。劉鼎進來鳳亭水榭,果然感覺到這裏的清幽,實在是很適合她倆的居住。

  ??沈若依一邊給劉鼎泡茶,一邊佯裝埋怨的說道:“你還真是大手筆啊,我還真的有點不舍得。”

  ??劉鼎隨口說道:“為什麽?”

  ??沈若依指了指附近的幾座大房屋,努努嘴說道:“呶!那可都是我的心血!”

  ??原來,她這句話是有來頭的,那幾座房屋裏麵,存放的全部都是她主持印刷的經文雕版,有《金剛經》、《華嚴經》、《大藏經》、《法華經》等,都是最受人歡迎的經文,其中僅僅《大藏經》就有五千多卷,雕了十三萬塊木板,一間屋子都裝不下,不知道花費了工匠們多少年心血!加上其他的經文,這五六間屋子裏麵的雕版,簡直可以稱作無價之寶,要是劉鼎搞的什麽活字印刷,將雕版淘汰掉,這些珍貴的雕版,豈不是被一把火就燒掉了?

  ??劉鼎微笑著說道:“因為你根本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我敢保證,這個活字印刷術出來以後,你的印刷工場,成本可以降低八成以上,印刷的速度也要比之前快十倍,各種各樣的經文,完全可以像流水一樣的印刷出來。到時候不僅僅是佛門裏麵的高僧可以看到,就連普通的沙彌,都可以人手一本。經文的更新速度還挺快,那個高僧有什麽特別的見解,你都可以馬上加上去,絕對受人歡迎。”

  ??“除了經文之外,還可以隨意印刷其他的書籍,例如詩歌、文章等等,再也不需要手抄本了。凝紫的母親寫了那麽多的詩歌,可惜隻能以手抄本的形式傳世,原因就是雕版的成本太高。如果有了活字印刷術,她的詩集完全可以賣兩文錢一本,老少婦孺都買得起。還有,我在舒州的書院,最需要的就是書本,可是雕版印刷太貴了,弄得我的未來天才們隻能十個人一本書,你讓他們怎麽學習?”

  ??想到舒州的書院最缺的就是書本,劉鼎的心馬上活躍起來,恨不得立刻有人將活字印刷術奉獻到他的麵前。他急不可待的說道:“嘿嘿,剛才那兩百兩還是少了點,要是誰能夠在一個月之內將活字印刷術發明出來,我願意獎勵他一千兩!甚至願意給他一個小小的爵位!”

  ??沈若依還是顯得半信半疑,又有些難以置信,良久才自言自語的說道:“你瘋了。”

  ??裴雨晴微笑著說道:“我相信。我們的相公是神人,是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什麽都知道,什麽都懂。”

  ??此時有人來報,陸琪玉求見,劉鼎當即讓他進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