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回首向東(1)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5      字數:4602
  第344章 回首向東(1)

  ??令狐翼剛好無事,就在旁邊觀戰,順便做裁判。

  ??兩個小家夥才下第一盤,水平馬上就表現出來了。平時虐待艾飛雨的小和尚,居然片刻就輸了。小和尚不服,要求再來,陳摶欣然答應,於是擺開棋盤再戰。這一次,小和尚是打醒了十二分精神,下子的時候十分謹慎,每每下子之前都要反複推敲陳摶可能的反應,看他的緊張和謹慎,那是務必要扳回一盤。

  ??和他的緊張、謹慎形成鮮明的對比,陳摶卻是神態輕鬆,好整以暇,在等待對方下子的時候,他還在喃喃自語的背誦道家的經義,仿佛麵前的棋盤根本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可是事情實在有點古怪,小和尚是打醒了十二分精神,又緊張又謹慎,每每下子都要反複思量,陳摶似乎是在閉目養神,不太專心,下子也是隨意為之,根本不用思考,可是下子卻絕對準確,一會兒的功夫,和尚又輸了。

  ??小和尚不服氣的說道:“再來。”

  ??小道童好整以暇的說到:“來就來!”

  ??小和尚使出了百般解數,無論如何也要贏回一盤,但是他的手氣的確不好,居然又輸了。令狐翼在旁邊看著,也搞不懂為什麽他就輸了,但是看小和尚的臉色,就知道小道童沒有作弊。幸好,小和尚有股不服輸的念頭,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無論如何也要贏回一盤。小道童的耐心確實很好,奉陪到底。誰知道一十九盤下來,小和尚居然無一勝績。

  ??小和尚指著小道童,半天才憋出幾個字:“你,不是人啊!”

  ??陳摶傲然一笑,伸手指了指上天。

  ??小和尚徹底屈服了。

  ??陳摶肅容說道:“雙陸其實不好玩,我教你玩最新的。”

  ??說著,他從懷裏掏出一副象棋來。

  ??其時,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象棋,這副象棋完全是陳摶自己根據前人的棋盤,改善出來的,因此小和尚也沒有見過,但是等陳摶擺開了棋盤以後,他很快意識到,這個象棋要比雙陸複雜多了,居然還有“帥”、“車”、“馬”、“炮”、“卒”、“士”、“相”等,有關的規則也相當的有趣,很快就將小和尚完全吸引了。

  ??陳摶慢悠悠的說道:“我從現在教你下象棋,如果你能夠在三十年內贏我,就算你有本事。”

  ??順治小和尚倔強的說道:“就算我不能贏你,我的子子孫孫,也要贏你!”

  ??陳摶不以為然的說道:“你是出家人,何來的子嗣?”

  ??順治小和尚堅定的說道:“我自然會還俗!”

  ??陳摶驚訝的說道:“你倒是有誌氣啊!不知道你的俗家姓什麽?”

  ??順治小和尚不假思索的說道:“我俗家姓趙,我已經想好了,如果我有子,就叫趙弘殷,如果我有孫,就叫趙匡胤!如果我不能贏你,我的兒子趙弘殷就會來找你。如果我的兒子也不能贏你,我的孫子趙匡胤也會來找你。如果我的孫子趙匡胤不能贏你,那他的兒子、孫子同樣會來找你!”

  ??陳摶點頭說道:“好,到時候我就等著你的子孫來找我!”

  ??令狐翼忍不住說道:“你能活那麽長麽?”

  ??陳摶自信的說道:“那就要看我的本事了。”

  ??正在這時候,從涼亭裏麵傳來一句語調很高的話:“大人的終極目標是什麽?”

  ??正是覃睿的聲音。

  ??原來,從覃睿進入涼亭以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個人表演。

  ??他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劉鼎本人。

  ??在覃睿的麵前,劉鼎感覺自己好像是被脫光了衣服,所有見不得人的事情,都在太陽的下麵全部曝光了。

  ??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這就是鷹揚軍目前的處境。鷹揚軍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真正擁護現在的朝廷,劉鼎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屈人之下,但是鷹揚軍的策略卻是“奉天子”,這顯然是太虛偽了。但是生活在這種亂世,想要不虛偽是不可能生存的,鷹揚軍也是依靠這樣的虛偽,撈到了不少的好處。

  ??然而,覃睿的到來,一下子將這個虛偽的麵具,從劉鼎的臉上剝了下來。他的所有觀點,都是建立在劉鼎不肯屈人之下的基礎上的,如果劉鼎還要立牌坊的話,多說無益。最終,劉鼎點頭承認了覃睿的詢問:他是不準備奉天子的。

  ??點明了劉鼎的目標以後,覃睿詳細的敘述了自己的觀點。

  ??他闡述的內容有五個:

  ??第一個,是古往今來的戰例。

  ??秦朝統一全國,是首先攻占巴蜀,然後再攻占楚國的。漢朝劉邦也是首先攻占關中,然後再控製巴蜀地區的。本朝開國的時候,也是首先攻占關中,然後從興元府進入成都,最後順流而下,統一廣大的江南地區。這三個王朝都是曆史上最強大的王朝,他們的行軍路線對於後人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劉鼎如果有意建立一個強大的王朝,就必須借鑒古人的智慧。

  ??事實上,川中一直都是易守難攻的區域,隻有漢中附近的道路是比較容易通行的。山南西道的各個州,都是崇山峻嶺,羊腸小道在山穀中蜿蜒曲折前進,時不時還被突如其來的山澗截斷。山野間又有猛獸出沒,甚至還有傳說中的厲鬼。即使是最有經驗的獵人走在這樣的道路上,也要小心翼翼的,何況是全副武裝的軍隊?自古入川,隻有走漢中才是最便捷的,三國時期的鄧艾,就是從這條道路入蜀。

  ??提起三國時代的故事,劉鼎馬上醒悟過來了。覃睿闡述的沒錯,西蜀本來就是天險,隻有從關中攻克了漢中以後,才能進一步的攻打成都,在攻克了成都以後,順江而下,那就事半功倍了,相反的,如果逆轉過來,難度將相當的大。三國時期的吳國,就從來沒有主動的進攻過蜀國,不是不想,是不能也。

  ??還有南北朝時期的劉裕,北伐雖然沒有最後全功,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劉裕本人急於當皇帝,其實劉裕執行的北伐路線,是完全正確的。他進入長安的路線,同樣是首先攻占淮南、山東、河南,最後經過潼關進入長安。在和漢人王朝隔離了整整一百年之後,長安的居民終於迎來了劉裕。可惜劉裕急於回去健康當皇帝,急匆匆的撤離了長安,最終使得這次北伐功虧一簣。可見,這是最穩妥的路線,鷹揚軍完全可以吸收前人的經驗。

  ??第二個,是後勤運輸的方便程度。

  ??我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山南東道、山南西道、東川、西川的地勢,都要被江淮高上很多,這從河流的走向就可以看出來。鷹揚軍的主要後勤供應基地,是舒州和鎮海,在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時候,主要的物資都必須從這兩個地方起運,而劉鼎目前所在的山南東道,根本不能提供足夠的軍需物資,就算是日常的居民生活,也需要從舒州和鎮海地區運送物資接濟。

  ??鷹揚軍運輸物資的主要途徑,當然是長江,還有就是漢水。如果鷹揚軍從襄州出發,大量的物資需要從舒州和鎮海地區運來,運載物資的船隻逆流而上,速度很慢,效率低下。相反的,如果鷹揚軍從舒州或者金陵府出發,則船隻是順流而下,速度就快了很多,效率也高了很多。

  ??覃睿自己做過粗略的計算,這中間的運輸效率,至少相差了五倍以上。也就是說,從金陵運輸一船物資到襄州的時間,可以從襄州運輸五船物資到金陵。不得不說,這個觀點對於整個鷹揚軍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任何戰爭都離不開後勤的有力支持,除非鷹揚軍想要淪落成淮西軍那樣的部隊,以人肉為幹糧。鷹揚軍的後勤運輸,對於鷹揚軍的戰役,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僅此一條,就足夠影響鷹揚軍的戰略定位。

  ??事實上,由於漢水的水位問題,大型樓船隻有在豐水期才能上溯到襄州,如果是枯水期,漢水的運輸效率,至少要降低七成,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在枯水期,鷹揚軍基本不可能發起大規模的戰役。但是在雨季發動戰爭,又要麵臨道路塌陷、山洪暴發等困難,可謂是進退兩難。現在大量的樓船就緩慢的行駛在漢水之上,從鄂州到襄州,至少需要六天的時間。

  ??第三,是有關人口和生產力分布的特點。

  ??襄州地區是人口比較稀少的,整個山南東道都是貧瘠的山區,人口的分布非常的零散,除了襄州和荊州之外,再也沒有比較大的城市。另外,這裏的交通也比較落後,除了長江和漢水之外,沒有一條完好的道路。州和州之間的簡陋道路,隻能行人,不能通行馬車,哪怕是最小的馬車,即使是這樣的道路,還常常被洪水衝毀,導致交通中斷。現在已經進入了雨季,山洪隨時都會爆發,山南東道的大半道路,很有可能就不通了。

  ??除了人口以外,生產力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整個山南東道的生產力,可能還比不上一個潤州,就算鷹揚軍能夠在山南東道投入大量的資金,也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裏的落後局麵。在這五年的時間內,需要投入的資金,可能要用千億來計算。鷹揚軍有這個時間,有這個財力嗎?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事實上,由於先天條件的不足,同樣的資金投入到山南東道和鎮海地區,收益是完全不同樣的。

  ??相反的,鎮海地區人口稠密,生產力發達,可以為鷹揚軍攻克淮南提供直接的經濟支援,鷹揚軍從這裏出發,完全不用擔心後勤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淮南地區的經濟恢複,明顯要比山南東道快得多。淮南地區的經濟水平本來就是相當發達的,人口也非常稠密,即使經曆了些許的戰亂,整個淮南地區的人口,依然接近五百萬。這樣雄厚的人力資源,是任何軍隊都不能忽略的,也是任何軍隊都不能放棄的。

  ??淮南地區目前的貧窮現狀,完全是因為淮南軍的倒行逆施引起的。鷹揚軍占領了淮南地區,隻要廢除淮南軍的破壞性政策,可以盡快恢複生產,盡快的從當地獲得物資供給。呂用之和畢師鐸的爭奪,將淮南地區打亂了,致使當地的生產力遭受到嚴重的破壞,甚至連揚州這麽富庶的城市,都出現了饑荒,一年餓死數萬人。但是,隻要消滅了淮南軍,執行正確的政策,隻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整個淮南地區都可以恢複正常秩序,從而為鷹揚軍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後勤支援。

  ??從這一點上來說,淮南地區比山南東道要發達得多了。鷹揚軍需要投入的資金不多,需要耗費的時間也不多,需要花費的精力也不多,從戰役的收獲來說,淮南地區要比長安不知道勝算多少倍。鷹揚軍隻要將淮南地區鞏固下來,這裏將成為鷹揚軍攻占山東和河南的最強大的後勤基地。

  ??第四,鷹揚軍未來最大的對手,乃是宣武軍。鷹揚軍戰勝宣武軍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要比宣武軍更加的強大。這種強大不僅僅包括軍事上,而且包括經濟上的,說到底,關鍵還是經濟上的。目前的鷹揚軍和宣武軍相比,在人才上沒有絲毫的優勢,部隊的戰鬥力也沒有絲毫的優勢。鷹揚軍隻有將經濟發展起來,為部隊裝備更好更精良的武器,提供更多的武器,才能徹底的打敗宣武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