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5      字數:4332
  第343章(2)

  ??荊南節度使張繯已經死了,盤踞在那裏的淮西軍,末日也不多,落入鷹揚軍的手中,是遲早的事情,以秦宗言的那個能力,能夠堅守荊州半年的時間就不錯了,興許不用鷹揚軍主力動手,光是歸州等地的地方部隊都能夠收拾他。現在的荊州,就是個死地,秦宗言呆在那裏呆得越久,滅亡的速度就越快。

  ??楊鷺颯指揮的鷹揚軍,正在橫掃鄧州、唐州,這兩個州落入鷹揚軍的掌握,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這兩個州並沒有淮西軍的主力,隻有少量的馬賊,鷹揚軍在這裏完全可以橫衝直闖,幸好鷹揚軍沒有騎兵,這裏的馬賊才有一個逃命的機會。但是馬賊逃命的時候,也必須保證不遇到那兩個瘋子才行,否則逃生的機會立刻降低為零。

  ??楊鷺颯麾下的大將宋海洋,勇冠三軍,一個人就敢跟數百的馬賊單挑。他功夫雖然不及同時出征的王彥章,可是勇猛卻還要在王彥章之上,在佽飛營中一直有瘋子的外號,數日之間,竟被他連續擊破數股馬賊,斬殺馬賊頭子三人。王彥章最恨的就是別人搶他的風頭,當然不甘示弱,單槍匹馬同樣橫行鄧、唐二州,遇佛殺佛,遇神殺神,馬賊幾乎沒有三合之敵,所過之地,寸草不生。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整個鷹揚軍東路軍都知道“小楊帥”麾下有兩個瘋子,一個叫做宋海洋,一個叫做王彥章。周圍的勢力也都知道了這兩個人。馬賊們最怕的就是遇到這兩個人,偏偏這兩個人陰魂不散,好像幽靈一樣行走在唐、鄧二州,一個從東來,一個從西來,來回奔襲,讓馬賊們吃盡了苦頭。

  ??可憐藏匿在鄧州、唐州的淮西軍小帥羅海、張岩,走投無路,想要投降吧,又怕日後秦宗權翻身,想要不投降吧,這邊鷹揚軍又追得實在是太厲害了,他們唯有東躲西藏,苟延殘喘。但是不管兩人如何躲藏,滅亡的日子都不會太長遠。劉鼎要將整個山南東道完完整整的控製下來,已是不爭的事實。

  ??可笑楊複恭,認為皇帝的詔令真的有效麽?何況皇帝未必是真心實意的發出這份詔令。就連麾下的神策軍,也對楊複恭產生了高度的懷疑。楊複恭的弟弟楊複光,在神策軍還是很得人心的,可是他的哥哥卻完全沒有弟弟的水平,竟然要率領神策軍和鷹揚軍硬拚,腦袋簡直是長在了褲襠裏麵了。

  ??樓船順著漢水逆流而上,一路上她們都能夠聽到來自岸邊的吼叫。一路上都有人被組織起來,遊行示威,堅決反對神策軍和韋昭度進入山南東道。在遊行示威的人群裏麵,甚至還有半大不小的孩子,簡直就向過年一樣的熱鬧。三伏天本來天氣就熱,加上各地的遊行示威,整個山南東道都進入了一種亢奮狀態,任何外來的敵人都會被融化在這裏。

  ??三天後,樓船順利到達拓林湖。

  ??拓林湖的美麗果然吸引了她們,路上所有的勞累和不快都蕩然無蹤。她們稍稍安頓好,就迫不及待的去泡溫泉了,驅除坐船的疲勞。晚上,她們眼巴巴的等著劉鼎回來,她們已經有半年的時間,沒有和劉鼎團聚了,期盼的神情難以描述。但是劉鼎始終沒有回來,隻是派人送來了問候,讓她們在拓林湖好生休息,喜歡怎麽玩就怎麽玩。

  ??此後,她們在拓林湖數日,居然沒見劉鼎的影子,不免大為失望。後來,劉鼎沒有等到,卻等到了姍姍來遲的蘇幼惜。眾女急忙問起劉鼎的事情,大家都以為和楊複恭有關,如果不是楊複恭逼迫皇帝下詔,劉鼎興許不用這麽煩惱,興許就可以回來拓林湖和她們團聚了。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楊複恭身上,她們因此都恨透了那個死太監。

  ??蘇幼惜搖頭說道:“不是楊複恭的事。”

  ??龍京京說道:“到底是什麽事?連回家一趟都不行?”

  ??蘇幼惜還是搖頭:“我隻知道楊複恭的事情煩惱不了他,別的真不知道了。”

  ??事實上,楊複恭故意給鷹揚軍使絆子,這是鷹揚軍早就料到的,在接到三眼都的密報以後,鷹揚軍就想好了應對的計劃。等皇帝的詔令正式頒布,鷹揚軍也針鋒相對。一方麵,將郭禹推出來,卸掉韋昭度的職務,另外一方麵,劉鼎也擺出了強硬的姿態,堅決阻止神策軍進入山南東道,甚至強烈要求神策軍退出金州、商州。

  ??郭禹在山南東道相當得民心,鷹揚軍推舉他為節度使留後,一點問題都沒有。劉鼎的強硬態度,也讓楊複恭咬牙切齒,無計可施。他麾下的神策軍絕對不讚成和鷹揚軍硬拚,到了金州和房州交界的地方,就堅決拒絕繼續前進了,韋昭度也隻能在這裏無限期的停留。

  ??至於孫揆的一百三十八道罪狀,初看之下,的確是非常駭然,但是和別人一比較,其實還是滿沮喪的,甚至讓劉鼎覺得自己距離別人的水平還是挺遠的。當初孫揆彈劾李克用,總共有三百八十一道罪狀。他彈劾朱全忠,也有兩百四十七道罪狀。朱玫的罪狀是三百八十道,比李克用少了一道,因為他是漢人不是胡人。李昌符的罪狀也有三百三十三道,少掉的五十道是因為沒有最後擁立李煴。

  ??要將這些數據拿出來,劉鼎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事實上,孫揆的彈劾,除了激發鷹揚軍對朝廷的憤恨之外,沒有任何的用處。當然,對於孫揆本人,鷹揚軍還是比較佩服的,無論如何,這個家夥膽敢上表控訴李克用、朱溫、李昌符、朱玫,現在還有劉鼎,是需要一點膽量的。要知道,這五個人,哪一個都不是善類,隨時可以叫孫揆家破人亡,甚至是抄家滅族的。李克用一瞪眼,連田令孜都被迫下台了,手無抓雞之力的皇帝,是根本保不住孫揆的。

  ??有天早上,劉鼎和艾飛雨他們一邊吃西瓜一邊海侃,結果得出的結論大家都後悔不已,早知道就不應該往興元府送紙張的。興元府據說已經困頓到大臣用來寫奏章的紙都沒有了。沒有奏章,孫揆難道用竹簡來寫嗎?一百三十八道罪狀,起碼要用一千片竹簡才能寫完,就算不累死丫的孫揆,也能累死李儼。

  ??真是一失足,千古恨啊!

  ??其實,真正讓劉鼎等人閉門研究的,隻有薄薄的一張紙,總共還不到四百字,準確來講,是三百七十三個字。

  ??這是一份建言書。

  ??建言書的作者名叫覃睿,現任房州刺史。

  ??這份建言書除了抬頭、結尾,就隻有三百四十三個字,它的核心內容,隻有一個,就是指出劉鼎的戰略錯誤。

  ??劉鼎現在將鷹揚軍主力都集中在襄州,的確有從襄州進攻長安或者興元府的意思,麾下大部分將領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作為山地部隊使用的鬼臉都,都部署到了房州境內。但是覃睿一陣見血的指出,鷹揚軍的這個戰略,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他認為,從襄州進攻興元府和長安,事倍功半,隻會白白耗費鷹揚軍的兵力,最後可能什麽都得不到。

  ??覃睿明確指出,劉鼎想要一統天下,應該從襄州、壽州、揚州等三個方向同時攻略中原,率先攻取山東、河南等地,然後再攻取洛陽、潼關,最後進入關中,然後再從關中進攻四川,而不是從襄州直接進攻四川。他舉例說,秦、漢、以及本朝,都是從關中進入西川的,沒有人倒過來可以成功。

  ??說真的,劉鼎當時並沒有意識到有什麽不妥,雖然襄州到興元府都是些山地,但是他認為這些山地是可以克服的,山地部隊的建立,就是準備克服這個困難的。在他的印象中,當初劉鄧大軍,也是從東麵進入的。但是,覃睿久在山南東道、山南西道任職,對這裏的山區道路非常的熟悉,他列舉的例子也很有說服力,讓艾飛雨陷入了沉思。

  ??幾個人初步分析了一下,覺得覃睿的建言書是有道理的,鷹揚軍從東向西進攻,的確事倍功半,最後可能白白付出了代價,卻什麽成果都撈不到。事實上,誰都知道,從襄州出發進攻長安,的確沒有從潼關直接進入長安來的方便快捷。但是,要從潼關進入長安,前提是打敗秦宗權和朱溫,這個任務太重了。

  ??覃睿這個建議本來也沒有什麽,他對鷹揚軍的戰略是一次修正,對他本人來說,也是一次脫穎而出的機會,然而,覃睿的最後一句話,才是最要命的,也是引發劉鼎等人閉關的基本原因。

  ??“則九五之尊遠矣。”

  ??這是建言書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等於是完全剝奪了之前的偽裝,**裸的表明了劉鼎的目的。覃睿也明確的表示,他是從一統天下的角度來建言的,而不是從“奉天子”的方向來闡述的。如果劉鼎要做大唐的“忠臣”,根本不要考慮他的建議,如果劉鼎想要重新開創一個皇朝,就應該聽從他的建議。不得不說,如此**裸的語句,實在是太直接,太大膽了。

  ??一直以來,鷹揚軍的高層都心照不宣,從來沒有提及到一統天下這樣的目標,“奉天子”的策略實行的是很好的,至少在表麵上,鷹揚軍是遵從朝廷的詔令的,例如這次朝廷的詔令,激起了鷹揚軍全軍上下無比的怒火,但是他們還是比較委婉的拒絕的,而且針對的都是楊複恭,而不是皇帝李儼。

  ??但是覃睿的這份建言,撕破了最後的一層窗戶紙,直接命中了要害。他完全將李儼拋棄了,直言不諱的將劉鼎推到了九五之尊的地位。如果說之前鷹揚軍是從“奉天子,修耕植,貯軍資”的角度考慮問題,可能還有些顧忌的話,覃睿則純粹是從一統天下的角度考慮問題,**裸的再也沒有絲毫的掩飾了。

  ??這兩個戰略當然存在分歧,尤其是在是否進攻長安的問題上,分歧是很大的。“奉天子”,就要進攻長安,起碼要做作樣子,讓在興元府的李儼看到鷹揚軍是聽話的。但是覃睿認為,進攻長安純粹是自找麻煩,長安乃是四戰之地,李昌符、朱玫、李克用、王重榮,都直接可以攻擊長安,他們的地理位置要比鷹揚軍好得多,鷹揚軍從襄州出發,進攻長安,很容易陷入混戰的泥潭,到時候是否能夠安全抽身都是問題。

  ??要是這條道路行得通,長安就不用修建潼關天險了。古往今來的戰例都表明,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獨立特行的機會的,劉鼎也要遵從地理上的規律,集中所有的力量,先將淮南拿下來,然後全力以赴和朱溫爭奪中原地區。隻要控製了河南、山東等地,進入長安的困難就小多了。

  ??由於影響實在太大,這份建言書暫時被控製在較小的範圍,隻有極少數的鷹揚軍高層參謀知道,原件一直都在劉鼎那裏親自保管。為了進一步了解覃睿的想法,覃睿本人,也被請到了襄陽城。在這之前,劉鼎等人都著重了解覃睿的背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