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5      字數:6626
  第341章(2)

  ??六月三伏天,實在是太熱了,整編工作就在火熱的三伏天進行,到處都是揮汗如雨的戰士們。鷹揚軍的各項工作,也像這個三伏天一樣的紅火,山南東道節度使衙門,成了這個世界上最熱鬧的地方,進進出出的軍官和官員,絡繹不絕,有人開玩笑說,門檻都矮了三寸。

  ??幸好這年代已經有了西瓜,被井水鎮過的西瓜,還是非常解暑的。每次吃西瓜的時候,劉鼎都想起河西走廊,這條通往西域的生命線,曾經為天朝創造了多少的奇跡,鷹揚軍以後一定要將這條走廊打通,重新將西域納入天朝的版圖,溝通阿拉伯世界和中原的路上航線。

  ??因為工作很忙,崔綰、張鐸、高鬱、史光璧等人都在節度使衙門幫忙處理政務,劉鼎的感慨,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其中以史光璧的感慨最為激烈。史光璧是鄯州人,對那裏的情況最是熟悉,每每說起河西走廊的事情,史光璧都情難自禁。對於他來說,鳳翔以西的土地,足足有半個中原那麽大,如果不收回來,是十分可惜的。

  ??其實西域最早的動亂,要從安西四鎮說起。

  ??在大唐崛起的時候,在青藏高原之上,吐蕃勢力同樣也在崛起。初時雙方還能相安無事,還有了文成公主入藏的美麗故事。但是,和親畢竟不能掩蓋雙方的利益爭奪,在文成公主之後,吐蕃和大唐逐漸交惡,逐漸發展成戰爭。雙方的爭奪,主要就是在安西四鎮。當時唐廷在廣袤的西域地區設置了焉耆、龜茲、疏勒、於闐等四個主要據點,簡稱安西四鎮,它是唐朝統治西域的主要象征。

  ??文成公主死了以後,吐蕃人就開始向北擴張,目標就是安西四鎮。高宗年間,安西四鎮被吐蕃人攻陷,唐軍反攻失敗,折戈沉沙,十萬將士死節,損失慘重。此後數年,安西四鎮都控製在吐蕃人的手中。直到武則天年間,王孝傑才收複安西四鎮,但是不久之後,安西四鎮又被吐蕃攻陷。

  ??由於唐軍的後勤補給線實在太長,反複和吐蕃爭奪安西四鎮,導致了財政上沉重的負擔,當時要求放棄安西四鎮的呼聲很高,就連狄仁傑這樣的賢相,也堅決主張從西域撤軍,不要安西四鎮了。但是武則天力排眾議,堅決對安西四鎮繼續用兵,終於勉強維持住了西域的局麵,到開元盛世,唐軍實力強大,最終才確定了西域的優勢。

  ??但是高仙芝在恒羅斯戰敗,再次導致西域局勢失控,當時大唐就有從西域抽身的念頭。安史之亂後,加劇了大唐從西域撤軍的步伐,最終,唐軍完全撤出西域。吐蕃人尾銜而來,從多個方向猛攻河西走廊,唐軍不能抵禦,唯有繼續撤軍。最終,吐蕃人完全控製了河西走廊,直到後來歸義軍興起,吐蕃人一統天下的局麵才被打破。

  ??每每說起自己的家鄉,史光璧也是唏噓不已。盡管現在歸義軍已經打破了吐蕃人一統天下的局麵,但是在鄯州、蘭州附近,依然是吐蕃人的天下,漢人在當地的地位極低,史光璧就是因為無法忍受,才孤身闖中原,最終投入到淮西軍的麾下。事實上,無論是淮西軍還是鷹揚軍,對外族勢力都是深惡痛絕的,這一點絕對不用懷疑。

  ??正在唏噓,忽然聽到腳步聲響,卻是令狐翼來了。

  ??劉鼎頭也不抬的說道:“出事了?”

  ??令狐翼低聲的說道:“秦彥出兵揚州。”

  ??劉鼎立刻說道:“韋國勇呢?”

  ??令狐翼說道:“他已經從鎮海動身了。”

  ??劉鼎站起來,轉身看著牆壁上的地圖,狠狠的握了握拳頭。

  ??秦彥,終於走了!

  ??就在鷹揚軍傾巢出動,猛攻襄州的時候,江南地區也有暗流湧動,不過這暗流並不是針對鷹揚軍的,而是畢師鐸和呂用之。畢師鐸和呂用之的爭鬥已經白熱化,終於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四月底,呂用之命令畢師鐸帶領五百騎兵駐守高郵,畢師鐸認為是呂用之借刀殺人,於是堅決拒絕,雙方正式撕破臉,畢師鐸於是再次向秦彥求救。

  ??光啟三年五月中旬,宣歙節度使秦彥集結了五萬大軍,從蕪湖、當塗登上竹筏,前往揚州。由於鷹揚軍完全放開了長江通道,宣州軍的行動很順利,在三天內就全部登上竹筏,順流而下。最後,秦彥帶領軍隊在揚州附近順利登陸,和畢師鐸聯軍,一起發動了對呂用之的討伐戰役。

  ??幾乎是秦彥前腳剛走,韋國勇就帶領部分的超義軍從鎮海地區出發,飛一般的趕往宣州地區。秦彥臨走時已經想到鷹揚軍可能會趁虛而入,所以帶走了所有可以帶走的東西,所有的資財、老婆孩子什麽的,全部都帶走了,甚至連宣州的衙役都帶走了,隻給鷹揚軍留下了一個空殼。

  ??韋國勇率領的超義軍,並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順利的占領了宣州,隨即派遣部隊前往接受池州、歙州。光啟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張曦均到達宣州,自稱宣歙節度使留後,同時發布安民告示,表示鷹揚軍接管此地,請民眾稍安勿躁等等。

  ??池州、宣州、歙州三地的居民,基本沒有怎麽波動,在這期間,鷹揚軍沒有遇到任何來自民間組織的抵抗,相反,當地的民眾都熱烈歡迎鷹揚軍的道理。宣歙地區就在舒州的斜對麵,他們對鷹揚軍的政策是知道得最多,了解得最深的,也是最羨慕的,不少人都偷偷的偷渡到長江對麵,安慶就是這樣形成的。

  ??其實宣州不少人都在暗暗期盼鷹揚軍的到來,甚至包括了一些世家大族。秦彥最終選擇了揚州,也是因為他意識到了危險,這個地區處於鷹揚軍的包圍當中,鷹揚軍肯定會不遺餘力的收買或滲透,如果他還逗留在這個死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被劉鼎吊死在樹上。他昔日投降高駢,對起義軍反戈一擊,傷害了不少起義軍的同袍,劉鼎當然不會饒恕他。韋國勇等人更加不會放過他。

  ??鷹揚軍控製了這片區域以後,使得鷹揚軍的地盤,終於可以完全連接到一起了。鷹揚軍統治區域內的資源也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調配。宣州、歙州、池州三地的易主,也讓鷹揚軍有了很大的回旋餘地,同時對盤踞杭州的董昌形成了更直接的威脅,迫使董昌不敢過分覬覦鎮海地區。

  ??宣歙地區易主,本來也是一件相當震動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山南東道上麵,因為宣歙地區三個州的土地和人口,其實比不上一個襄州的地位。從地圖上來看,此時此刻鷹揚軍的控製區域,就像是一個準備睡醒的獅子,襄州就是昂起的腦袋,鎮海就是它的屁股,宣歙不過是它的腹部而已。別人隻會注意到它的頭,哪裏會注意到它的腹部呢?

  ??由於山南東道和宣歙地區的納入版圖,鷹揚軍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治理,劉鼎身邊根本沒有這麽多的人手,隻好向崔碣、王承顏、郭禹三人求救,要他們推薦人才,結果三人先後總共向劉鼎推薦了足足一千多名的大小官員,才堪堪的滿足了各地的需要。當然,也有相當大一批不合格的官員落馬,從他們家中搜出了大量的錢財。

  ??整個六月份,劉鼎都忙得一塌糊塗,天昏地暗,崔綰、張鐸、郭禹、高鬱、史光璧等幾個政務高手,同樣忙得團團轉,除了軍隊整編的事情之外,還有地方民政、經濟政策、稅率調整等多方麵的事務需要解決。其中,和興元府的皇帝李儼聯係,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監軍崔瀣因此踏上了前往興元府的道路。

  ??六月初,張浚就離開了山南東道,回去向李儼複命。他帶走了趙德湮的首級,還有馬殷本人。至於興元府之前需要的物資,已經一早起運,這時候已經送到了興元府。馬殷被帶走,接受李儼的處理,但是他麾下的高鬱、李瓊、秦彥暉、史光璧等人,都被劉鼎留下來了。

  ??史光璧是從鄧州回來的,是主動投靠鷹揚軍的,劉鼎將他留在身邊擔任參謀。秦彥暉是秦宗權的胞弟,劉鼎同樣信任有加,委任他為勇字營的團尉。這極大的激發了山南東道民眾參軍的熱情,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就有超過萬人報名參軍,但是在招收兵員的時候,相當多的民眾卻被告知,鷹揚軍並不接受他們的報名。

  ??原來,按照劉鼎的意思,鷹揚軍主要是招收偏僻山區的山民,以盡快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山南東道的夔州、峽州等地區,都有大量的山民,這些山民民風彪悍,凶狠好鬥,悍不畏死,這些才是最適合的兵員,同時,這些兵員的參軍積極性,比襄州的當地人還要高。

  ??鷹揚軍原本準備招收兩萬兵員,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招收到了三萬餘人,不但四大營快速得到補充,就連鬼臉都和糝潭都也基本滿編,但是人數的快速增加,反而帶來了一連串的問題,那就是訓練難度加大,這些山民固然驍勇,可是紀律觀念卻很薄弱,打架鬥毆時有發生。人無完人,鷹揚軍隻能從最基本的紀律開始抓起,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總算有了基本的成效。

  ??對於鷹揚軍攻占襄州,各方節度使的反應並不算大,盡管他們都非常關注這個消息,可是並沒有哪個節度使做出大的動作。宣武軍朱全忠還在和秦宗權苦戰,雙方暫時難以分出勝負,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是力不從心。秦宗權當然恨透了劉鼎,就這樣挫敗了一個淮西軍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同樣無可奈何。有消息說秦宗權有意思讓孫儒放棄洛陽,攻擊襄州,但是孫儒拒絕執行命令。

  ??李克用還在進攻赫連鐸,根本無暇理會南方發生的事情。

  ??隨著鷹揚軍進入襄州,有關李克用的信息越來越多,三眼都幾乎每天都有關於突厥人的最新動態報告,其中出現的最多的名字,就是李克用和李嗣源。劉鼎對於李克用以及河東軍的了解,也越來越詳細。

  ??毫無疑問,李克用的確是勇武過人,罕有敵手,從他昔年參與鎮壓龐勳起義的時候開始,這個獨眼龍就表現了過人的膽色,絕世的武功。他麾下的李存孝、李嗣源、周德威、劉仁恭、符存審等人,都是獨當一麵的勇將,整個河東軍的戰鬥力,絕對是首屈一指,無人能及。他如果說認第二,朱全忠也不敢認第一。

  ??但是李克用這個人沒有什麽遠見,也沒有係統的戰略,比較喜歡意氣用事,東打一槍,西放一炮,是他最大的特點,他似乎隻知道用武力解決問題,一言不合,馬上拔刀相向。突厥人樹立的對手實在太多,除了宣武軍之外,周圍的勢力,基本都是李克用的對手。李克用一會兒打這個,一會兒打那個,戰鬥雖然勝利了,可是卻沒有完全消滅對手,於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過後又得再打,事倍功半。

  ??他自恃武力過人,容易衝動,做事不太顧慮後果,上次直接進攻長安也是如此,結果什麽好處都沒有撈到,反而被天下人詛咒。皇帝李儼現在恨死了他。李克用帶領突厥人打下了大片的土地,霸占了整個河東,可是並沒有妥善的管理好,他的弟弟李克修善於內政,但是他卻不知道聽了誰的謠言,覺得弟弟不是好人,於是讓他靠邊站了。突厥人不善生產,軍力當然難以迅速增加。他甚至連自己的後方也沒有完全解決,赫連鐸就是他的死對頭。

  ??赫連鐸是吐穀渾人,盤踞在雲州、代州周圍,經常騷擾李克用的後方,當日他暗算李克用父親李國昌,將李克用的母親都帶走了,活活氣死了李國昌。這次,李克用終於下定決心,要徹底消滅赫連鐸,結果戰鬥取得了勝利,可是赫連鐸卻跑掉了,據說是逃入了吐穀渾的沙漠深處。這說明赫連鐸背後的吐穀渾勢力,並沒有被徹底消滅,李克用隻能說是表麵勝利,日後吐穀渾還會卷土重來。

  ??朱玫擁立的長安傀儡朝廷,也在按部就班,安安靜靜的過日子,仿佛他們的確才是正統的皇帝。上次長安派往鷹揚軍的使者,剛剛進入鷹揚軍的地盤,就被抓來殺掉了,朱玫再也不敢向鷹揚軍派來使者。這次劉鼎大舉進攻襄州,朱玫下令部隊在華州等地布防,結果,他驚嚇到的是金商都防,神策軍中尉楊複恭也被嚇到,急忙下令神策軍調往商州前線。

  ??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裏麵不是人,整個三伏天過得十分的窩囊。當初擁立李煴,他是投了讚成票的,可是李煴被擁立以後,朱玫包攬了全部的權力,連一碗湯都沒有給他,李昌符就不幹了,於是又想和李儼勾勾搭搭,可是李儼也不是好耍弄的,馬上表示,你先將朱玫的腦袋送來再說。但是憑借李昌符的實力,想要單挑朱玫,又怎麽可能?於是,他隻好鬱悶過日子了。

  ??整個六月份,動作最大的是契丹人。

  ??在過去的數年間,契丹人和盧龍節度使反複爭奪幽州,期間反複無常,幽州也在契丹人和漢人之間輪流控製,曾有一段時間契丹人還自稱盧龍節度使留後,朝廷也默許了,但是不久契丹人又被中原軍隊攆走,幽州重新被漢人掌握。

  ??然而,隨著河北戰亂頻仍,中原軍隊再也沒有能力輕鬆的攆走契丹人,盧龍節度使李匡威才能有限,無法應對契丹人的再次進攻。相反的,在吸取了血的教訓以後,契丹人開始重用叛逃的漢人,學習漢人的謀略兵法,精心籌謀進攻幽州。六月初,契丹人再次攻克幽州,盧龍節度使李匡威戰死,其弟李匡籌投降契丹人。

  ??契丹人夷裏堇(官名,軍事首領的意思,主要執掌軍事)耶律撒刺富有偉略,他曾兩次占據幽州,最終因為契丹人內部的矛盾而不得不暫時撤離。在這場戰鬥中,契丹名將耶律撒刺風采依然,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華,讓李匡威吃盡了苦頭,最後輕鬆拿下幽州。

  ??但是,在這場戰役中,最出色的戰士,卻是一個隻有十六歲(虛歲,實際是十五歲兩個月)的少年,那就是耶律撒刺的兒子耶律阿保機。這個少年才剛剛出場,就立下了大功。盧龍節度使名將艾麟鐵,就是被耶律阿保機一箭射死的。喪失了艾麟鐵的盧龍軍,再也沒有對抗契丹的勇氣。

  ??說起這個艾麟鐵,那是大大有名的,昔年在幽州前線,艾麟鐵乃是契丹人的噩夢。他對付契丹人的辦法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契丹人落在他手中,的確是生不如死,老幼婦孺也不例外。在反複的征戰中,死在艾麟鐵手下的契丹人也不少,其中還有好些契丹人貴族,契丹人背後稱之為“惡魔”。

  ??沒想到,他終於還是遺憾的倒在了一個異族少年箭下。他的死,早就了一個英雄人物的崛起,這個英雄人物,就是隻有十五歲的耶律阿保機。他給自己取了一個漢人的名字,叫做李億。當然,在這個時候,暫時還沒有人知道耶律阿保機最後的豐功偉績,劉鼎的曆史知識有限,也不知道這個李億是何人物。

  ??嚴格分析起來,艾麟鐵其實並不是敗在了耶律阿保機的箭下,而是敗在了自己的心胸狹窄之下,他排擠盧龍節度使麾下另外一個名將劉仁恭,獨攬軍權,又驕傲自滿,蔑視契丹人。最終,劉仁恭帶著兒子劉守光舍棄幽州而去,投靠了李克用,這極大的削弱了盧龍軍隊的戰鬥力,為這場失敗埋下了伏筆。

  ??契丹人攻占幽州以後,中原軍隊再也沒有能力反撲。其時的河北之地,各個節度使相互內訌,如果局勢不能改變,則必然會被契丹人各個擊破,最終陳兵黃河北岸。契丹人本來勢大,又有鮮卑後裔慕容光敬、女真人完顏宗蝶依附契丹,使得契丹人成為李克用之後最具有威脅性的勢力。

  ??駐地在滄州的橫海節度使,並無什麽人才,契丹人如果南下,他們必然會被壓成齏粉。唯一能夠抵抗契丹人南下的,唯有兵士素來桀驁不馴的魏博節度使,隻是魏博軍一向都是兵強將弱,總是士兵迫使上司行動,麵對席卷南下的契丹人,魏博節度使樂彥楨有這樣的勇氣和能力,對抗席卷而來的契丹鐵騎麽?

  ??契丹人控製河北之地,對黃河以南的勢力來說,都是一個小小的打擊。但是,這個小小的打擊,很快就被人遺忘了,因為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情,忙著鞏固根據地,忙著拓展地盤,鷹揚軍也是如此。山南東道和宣歙地區占據了鷹揚軍大量的精力,光是調派官員,就足夠劉鼎頭痛的。

  ??直到六月底,一個晴天霹靂打來,才將劉鼎等人震醒過來:皇帝李儼突然下詔,剝奪劉鼎的山南東道節度使職務,改派新任宰相韋昭度為山南東道節度使,由神策軍護送上任。同時刑部侍郎孫揆,上表彈劾劉鼎一百三十八道罪狀,建議處以劉鼎車裂之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