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1)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4      字數:3536
  第301章(1)

  ??田令孜甩手而去,神策軍發不出糧餉,軍心浮動,官兵隨時都有戰亂的可能,於是楊複恭將他們全部調到了前線去,自己解決糧餉的問題,燒殺搶掠,一概不管,才稍稍彈壓住軍心。要是李儼下令神策軍去攻打長安,說不定這些軍心浮動的家夥,頭一個就會拿自己來開刀。不要以為自己是皇帝,他們就不敢亂來。事實上,神策軍的人最喜歡動的就是皇帝,他的父皇,他的父皇的父皇,他的父皇的父皇的父皇,可都是神策軍擁立的,李儼深深知道他們的能耐。

  ??倒是有人積極表示,要起兵勤王,消滅長安的偽皇帝李煴。例如新崛起的鷹揚軍節度使劉鼎也算是一個。在朱玫透露出要擁立李煴為帝的時候,鷹揚軍的態度就是非常明確的,堅決拒絕,朱玫派到舒州去的使者,剛剛踏上黃州的土地,就被劉鼎下令殺掉了。朱玫擁立李煴正式登基以後,鷹揚軍同樣發表了措辭嚴厲的生命,堅決不承認長安裏麵的偽皇帝,總算在這大冬天的嚴寒中,讓李儼看到了一絲絲的溫暖。

  ??劉鼎還派人從江南送來了一些貢品,包括部分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等等,隻是,數量太少了,根本滿足不了興元府的需要。興元府不算普通的民眾,也有數千人,這些人要吃要喝,要住要穿,全部都要伸手問別人要。山南西道節度使石軍涉是個滑頭,也是個無能之輩,根本無法滿足李儼等人的需要。李儼寄人簷下,不敢明著責石軍涉,隻好編排劉鼎的不是。

  ??負責進貢錢糧的黃州刺史崔碣不免感到有些委屈,這些東西都是他好不容易才送到興元府的,一路上不知道吃盡了多少苦頭,結果東西送到了,朝廷二話不說收下了,卻連一聲讚揚都沒有,反而挨了一頓斥責。崔碣也就罷了,負責送貨的鷹揚軍將士可不幹了,辛辛苦苦送到你不但連個謝謝都沒有,還說送的太少,送的太晚,還叫囂著要治罪,難道鷹揚軍就是專門給朝廷送糧食的嗎?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那還叫朝廷啊?幹脆改朝換代算了!

  ??麵對下麵將士的群情洶湧,崔碣也覺得朝廷有點過分,局勢如此艱難,朝廷卻依然擺著臭架子,於是解釋說,這是因為道路不通的原因,中間有淮西軍的阻隔。如果道路暢通了,鷹揚軍肯定會上繳更多的錢糧。可惜,他的解釋非但沒有效果,反而惹來了李儼的書麵斥責。一份忠心耿耿、字字血淚的奏章,被李儼改得麵目全非,一塌糊塗。

  ??李儼根本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他覺得,如果鷹揚軍真的有心幫助朝廷,天大的困難都能夠克服,襄州一帶的道路雖然不通,可是船運可以上達益州,同樣可以轉運到興元府。鷹揚軍沒有這麽做,就是不夠誠心。一句話,這些人都不將他放在眼裏了,以為現在的朝廷沒有希望了,偶爾送些東西來,那也不叫進貢,而是可憐的施舍罷了。朝廷就算餓死了,也不要他們的施舍。

  ??然而,李儼即使生氣,即使再清高,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糧食總是要的,金錢也是要的,人罵過以後,東西自然是顆粒不留的收下了,至於崔碣,讓他有多遠滾多遠。他現在身邊隻有一個大臣,就是崔沆,就算要起草罵人的文章,也隻有崔沆一個人可以差遣,否則李儼就要自己動手了。可是,崔沆完全沒有蕭遘和裴澈那樣的能力,他的治政能力,隻能說是末流。指望他扭轉目前的局勢,想也不用想。偏偏有能力的孔緯等人,不是生病就是負傷,有心無力,實在是令人悲歎。

  ??“叫崔沆來。”

  ??盡管崔沆沒有能力,李儼還是叫他來,排解排解寂寞也好。

  ??太監一溜小跑的去了。

  ??一會兒,崔沆就帶著一個青年人出現在李儼的麵前,躬身行禮。這個年青人大約二十四五歲,顯得有點文弱,似乎是書生出身。他的臉色不是很好,明顯有點發青,眼珠也不是很靈活,明顯有些發黃,好像是營養不良的樣子。其實興元府的每個人,臉色都差不多,這裏的糧食永遠都是不夠吃的,無論多麽精神的人,餓久了都會變成這樣。

  ??李儼沒想到崔沆居然還帶了外人來見他,這根本沒有得到他的允許,換了平時就是欺君之罪。不過,人都來了,李儼也不好發作,反正自從朝廷流離失所以後,很多規矩都荒廢了,這欺君之罪要是認真追究起來,李儼身邊的每個官員都可以拖出去殺頭。落難時期,還是盡量平易近人的好,或許事情因此有所轉機也說不定。李儼隨意的點點頭,看著崔沆身邊的青年人。

  ??“臣崔瀣叩見皇上!”

  ??那個青年人在李儼跪倒,朗聲說道。

  ??李儼居高臨下的打量著他,腦海中飛快的轉過不同的信息。原來這個青年人叫崔瀣,想必是崔沆的兄弟,崔沆這時候帶著他出現,想必是為了求官而來。如果是在平時,李儼說不定還真的給他一個官,可是此時此刻,李儼覺得非常的別扭,好像封官的事情自己根本做不了主,別人早就將自己的權力給剝奪了。之前的田令孜,後來的楊複恭,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手下人封官,根本不需要皇帝的恩準。這個崔沆,難道也想他們來這麽一手,來給崔瀣謀取官職?

  ??崔沆躬身說道:“皇上,崔瀣是臣的門生,他自願前往舒州監軍,督促鷹揚軍上京勤王,雷擊長安,掃除妖孽,好讓皇上可以早日回到長安,恢複我朝天威浩蕩。”

  ??原來,這個崔瀣和崔沆並沒有親戚關係,純粹是名字相近而已。昔日崔沆在京城主持科舉考試,剛好發現有個考生的名字和自己十分相似,拿出來一看,覺得他的文章還不錯,於是點了他第四名。按照當時的規矩,高中的考生都要去拜訪主考官,崔瀣也不例外。崔瀣隨後去拜訪崔沆,兩人臭氣相投,竟然相談甚歡,於是結為好友。崔瀣來自滁州,高中後一直在吏部默默無名的任職。此次崔瀣決心為朝廷出力,前往舒州,崔沆立刻為之引見。

  ??聽說崔瀣自願前往鷹揚軍監軍,李儼的心情總算寬慰了一點,自言自語的說道:“崔沆,崔瀣,沆瀣一氣,嗯,也好!”

  ??崔沆察言觀色,安慰著說道:“皇上,現在天下臣民隻是暫時被李煴逆賊蒙蔽而已,隻要皇上下詔各地勤王,以雷霆之勢橫掃長安,事成之後論功行賞,封王拜相,爵位指日可待,則逆賊的時日不長矣。”

  ??李儼雖然很喜歡聽到這樣的話,謊言雖然是謊言,可是總要比殘酷的現實容易讓人接受。不過他也知道短期內收複長安是空中樓閣,不太現實。其實有關勤王的詔令,一早就已經下達了,真正行動起來的節度使,隻有陽奉陰違的李克用,別人都好像裝作不知道,他就算繼續下詔,也沒有絲毫的用處,反而將皇家最後的一絲臉麵都全部丟光了。

  ??崔瀣顯然初生牛犢不怕虎,聲音激昂的說道:“陛下,臣願意前往舒州,督促劉鼎為皇家效力。臣保證,半年之內,必定讓劉鼎起兵進入襄州,威壓長安,最後一舉消滅逆賊!”

  ??李儼似乎是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緊緊的盯著崔瀣,慢慢的說道:“愛卿真的能做到此點?”

  ??崔瀣毫不猶豫的說道:“臣願意為陛下效力,萬死不辭!”

  ??李儼猶豫片刻,臉頰上明顯帶著興奮的光芒。

  ??向劉鼎那裏派出監軍,他不是沒有想過,田令孜一早就有類似的建議。隻是,在當前的情況下,監軍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恐怕隻有天知道,與其派個沒有用的監軍,惹起對方的不快,還不如不派。自從封常青、高仙芝被殺以後,監軍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各地節度使都對此都非常敏感。那劉鼎一看就知道不是善類,他不可能忘記了自己的出身,他和朝廷的仇恨,隻能用仇深似海四個字來形容,現在也不過是暫時的蟄伏而已,真要派個監軍去,不是明擺著送死嗎。

  ??盡管鷹揚軍的口號叫得比任何人都好聽,李儼卻從來沒有相信過劉鼎的本意。這一點認識,李儼還是有的,認真計算起來,他比劉鼎還要大兩三歲呢!劉鼎在那裏搞什麽花樣,李儼還是能夠猜測到一些的。不過,崔瀣既然有心,可不能這樣冷卻了他的熱血,否則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人給自己賣命了。反正他就算死在舒州,那也是劉鼎的罪過。

  ??略微沉思片刻,李儼欣然說道:“愛卿既然有心,朕甚感安慰。”

  ??崔瀣再次叩謝。

  ??李儼深沉的說道:“他日大功告成,朕必論功行賞,愛卿但請放心!”

  ??崔瀣恭謹的說道:“陛下,崔瀣此去舒州,將涉及到山南東道的防務……”

  ??李儼疑惑的說道:“山南東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