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3      字數:3496
  第222章 (2)

  ??“恩。”李嗣源其實已經看到了,大明宮唯一完好的建築,就是前麵的甘露殿了。本來這座宮殿在巍峨的大明宮裏麵,是完全無法出人頭地的,但是現在其他的各個宮殿都會毀掉了,它就顯得鶴立雞群,格外的引人注目了。然而,李嗣源看到甘露殿的時候,心裏隻有悲哀,還有強烈的取而代之的念頭。堂堂大明宮,浩浩含元殿,都已經消失無蹤,大唐的皇帝,憑什麽來繼續主宰這個世界?

  ??李嗣源其實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大明宮了,在李國昌父子入京朝聖的時候,年僅五歲的李嗣源,就已經瞻仰過大明宮的巍峨莊嚴。在李嗣源的印象中,大明宮是唐代最大的皇家宮院,位於當年長安城北的禁苑,坐落在龍首塬之頂端。以吞吐四海接納五嶽之氣勢,居高臨下;選定坐北朝南陰陽交會之龍穴風水,左右逢源。整座宮殿,南自丹鳳門起,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含涼殿、玄武殿,至太液池、蓬萊山,形成一條子午對應南北中軸線。主殿兩側,有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大福殿和大角觀、軒轅廟,橫貫東西,左右對稱。前後共分外朝、中朝、內朝三大區域,縱橫大街交錯延伸,還設有門下、中書兩省,文、史雙館和翔鸞、棲鳳二閣,邊道的龍尾回廊與多座依勢而建錯落有致的獨立建築相連接,開合有序而各就各位。宮城有九座城門,丹鳳門正對玄武門,望仙門、建福門、銀漢門、青霄門分布四周,九仙門兩旁另開左右銀台門,合為九洞天九連環。統覽宮城群體,宮與殿、樓與閣、觀與廟、城與門、池與山遙相呼應各成體係。亭台館堂形象各異星羅棋布,花木園林異彩紛呈相映成趣。再說外朝有文武群臣身著朝服分班列隊入宮進殿上朝麵君議政,融合滿朝文韜武略而群策群力,內朝有嬪妃宮女歡聚,更衣換妝扮演角色集中一堂輕歌漫舞而有聲有色。

  ??當李嗣源第一次置身大明宮的時候,他已經被大明宮深深的震撼了,他在幼小的心靈裏麵,暗暗對自己發誓,以後自己一定要住上這樣的宮殿,要在雲霄之上,俯瞰眾生。李嗣源從來都看不起漢人,覺得他們狡猾而懦弱,貪婪而怕死,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認,隻有漢人的雙手,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人間奇跡。他們建造出大明宮空間組合的大氣度,雍容華貴的大氣魄。設計造型巍峨壯重,構思格局開闊風雅,剛柔明暗渾然一體,一氣嗬成。大明宮雄立於皇天後土之福地,紫氣東來朝日升華嶽,天光夕照晚霞落太白。終南山天然屏障,渭河水涵養福蔭。呈現出“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的盛唐氣象。

  ??逐漸長大以後,李嗣源開始了解大明宮的過去和未來,偶爾還幻想著自己能夠入主大明宮的夢境。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是長安城最豪華最輝煌的建築,是大唐帝國最高權力的象征。它原名永安宮,是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而修建的夏宮,也就是避暑用的宮殿,而宮殿還未建成,太上皇李淵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於大安宮,夏宮的營建工程也就此停工。遂於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由於李淵的去世,當時的大明宮被認為是不詳的,工程就無限期的拖延下來了。

  ??大明宮再次大規模營建是在高宗龍朔時期,當時是帝國最強盛的時候,即使是後期的玄宗時代,在疆土上也是沒有辦法和高宗時代相比的。高宗總章年間,大唐的疆土,一度覆蓋了波斯東部,就是今天的伊朗地區,可見其國力的強盛。龍朔二年,高宗不小心感染了風寒,別有用心的武則天認為是太極宮不夠氣派所致,於是勸說高宗不要繼續住在太極宮,而是另外起宮殿居住,於是繼續重修大明宮。當時的高宗已經無心處理政務,於是將此事托付給武則天。武則天正好借此事把握權力,清除對手,因此親自主持大明宮的修建,在此期間,武氏一族成員都格外的賣力,為了修建大明宮而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為了修建大明宮,武則天下令征收關內道延、雍、同、岐、幽、華、寧、鄜、坊、涇、虢、絳、晉、蒲、慶等十五州的銅錢共計一百多噸,熔錢為銅,且在龍朔三年二月減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

  ??大明宮修建的時候,就考慮到帝國的威嚴,還有皇帝的權威,對於某些可能大逆不道的事情,也做了嚴密的防範。大明宮的宮牆,都是十分堅固的,完全可以當做軍事要塞使用。其北麵夾城最寬,距宮城牆寬五十五丈,東西兩麵夾城距宮城牆寬均為十八丈。夾城的修築,在宮城的後部,配合宮城城牆共同構成嚴密的防衛體係結構。所有牆體均以夯土板築,底寬三丈五尺,城角、城門處包磚並向外加寬,上築城樓、角樓等。宮城共有九座城門,南麵正中為丹鳳門,東西分別為望仙門和建福門;北麵正中為玄武門,東西分別為銀漢門和青霄門;東麵為左銀台門;西麵南北分別為右銀台門和九仙門。除正門丹鳳門有三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為一個門道。在宮城的東西北三麵築有與城牆平行的夾城,在北麵正中設重玄門,正對著玄武門。宮城外的東西兩側分別駐有禁軍,北門夾城內設立了禁軍的指揮機關——“北衙”。

  ??大明宮內最有名的建築,莫過於含元殿和麟德殿。當初年少的李嗣源進入大明宮,就是在含元殿受到大唐天子的接見的,因此他對於含元殿的印象非常深,經常做夢的時候,也會夢到含元殿的璀璨輝煌。事實上,含元殿是當時唐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殿前東西兩側有翔鸞、棲鳳二閣和通往平地的龍尾道。整座宮殿坐北朝南,居高臨下,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王維有詩雲:“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而有名的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位於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大唐先祖們居住的地方,非功勞極高之人,是不能進入的。當年李國昌父子前來覲見,也隻有李國昌可以進入,李克用和李嗣源都在外麵守候著。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們大都在大明宮居住和處理朝政,作為國家的統治中心,曆時達二百餘年。無論多少的風雨變幻,大明宮都顯得如此的巍峨和壯麗。然而,經曆了兩百年的風風雨雨以後,它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中和元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入長安,大明宮含元殿登基為帝,國號大齊。當時可謂風光一時。然而,隨著起義軍的逐漸覆沒,黃巢不得不退出長安,在離開長安的時候,黃巢下令將含元殿和大明宮全部燒毀。後來進入長安城的唐軍,又趁火打劫,將大明宮僅存的部分繼續焚燒,最終,金碧輝煌,氣派萬千的大明宮,永遠的消失在曆史長河裏麵了。

  ??“將軍,這就是漢人的皇宮嗎?”忽然間,李嗣源聽到身邊有人問道。

  ??沙陀人是突厥人的分支,東突厥和西突厥相繼消亡以後,沙陀人就以突厥人的正宗餘脈自居。突厥人原來官職名稱十分的複雜,大王曰可汗,猶單於也,妻曰可敦,突厥汗國的官稱還有曰葉護、曰屈律啜、曰阿波、曰俟利發、曰吐屯、曰俟斤、曰閻洪達、曰頡利發、曰達幹,凡二十八等。皆其世官而無員限。衛士曰附離。

  ??唐懿宗年間,沙陀人首領朱邪赤心率領沙陀騎兵鎮壓了龐勳起義,立下大功,隨後接受朝廷的敕封,改名李國昌,沙陀人的官職也跟著改變,基本上采取了和漢人同樣的稱號,如是將軍、中郎將、校尉等,到後來朝廷正式任命李克用為河東節度使,沙陀人的官職稱謂就進一步漢化,完全用以前唐軍的官職代替了原來的葉護、阿波等稱謂。李存孝、李存進、李存審等人都是將軍,李嗣源就是沙陀人裏麵最年輕的中郎將,麾下校尉也都稱之為將軍。

  ??“是的。”李嗣源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好一會兒才言不由衷的說道。

  ??“好像沒有他們之前說的那樣輝煌?”有沙陀人校尉失望的說道。

  ??當初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李克用起兵勤王,命令李存孝等人率領騎兵日夜突襲長安,不少突厥人因此都見識了長安的宏偉和輝煌,他們回去以後,將所見所聞描述出來,引得其餘的沙陀人都是羨慕不已。這次他們進攻長安,很多人都是抱著一嚐夙願的心態進入長安城的,然而,眼前的境況,令他們感覺到無比的失望。在他們的麵前,大明宮已經基本被毀滅,含元殿和麟德殿固然不必說,其他什麽貞觀殿、文華殿、宣政殿、紫宸殿、武德殿、承慶殿、神龍殿、鶴羽殿、延嘉殿、昭慶殿等,都全部被毀掉,隻有一片片焦黑的廢墟。大明宮的建築,基本上都是木結構,隻要一場大火,就可以將數十年的心血,全部毀於一旦。隻有甘露殿還有一半尚存。從鳳翔回來的天子,就是在甘露殿勉強辦公。當然,他也沒有什麽公要辦的,隻要有地方打馬球就好了。

  ??“漢人的皇宮,原來不是這樣的。”李嗣源慢慢的說道。

  ??“那原來是怎麽樣的呢?”沙陀人校尉都好奇的聚集過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