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新的領地(3)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2      字數:2617
  第164章 新的領地(3)

  ??劉鼎點點頭,再次道謝後離開。

  ??張祥鶴看著他的背影,目光不停的閃動,頗有些心動的說道:“爹爹,我們這次去鎮海,周寶肯定不待見我們,我們隻帶了五百人,恐怕遠遠不夠啊!一路上,我們還得多吸收些有能力的人才行。”

  ??張曦均目光深沉,緩緩的說道:“祥鶴啊,此子絕非普通人,未必肯為我們效力。”

  ??張祥鶴疑惑的說道:“為何這麽說?”

  ??張曦均捋著胡須,深陷的眼睛裏射出銳利的光芒,緩緩的說道:“此人上來甲板時目光專注,步伐堅定,道謝時言辭懇切,卻不焰媚,神態不卑不亢,離開時腳步如常,也不回頭,顯然曾經有過一定的地位,或許未必在你我之下。周圍鎮海軍官兵甚多,此人卻目不斜視,顯然不將他們放在眼裏。目光橫掃金陵府,精光爆現,似乎對金陵府有所圖。此人固然是友非敵,隻是目標未必和我們相同。管家,他怎麽自我介紹來著?”

  ??張奇貴說道:“他自稱來自壽州,在顧仁瞻手下當兵,後來隨清淮軍進入光州,韋紹禹要投降淮西軍,他不願意,就跑了出來,結果在廬江遇到大批的淮西軍,一路上追殺到了江邊,他為了擺脫淮西軍,不得不跳入長江。”

  ??張曦均頜首說道:“壽州戰亂,他能活下來,的確不容易。此人不願意投靠淮西軍,不惜從光州逃到江邊,精神可嘉,勇氣可嘉,實力同樣非凡。我看他的神態,斷然不是碌碌之輩,若得他相助,我們在鎮海自然多了幾分勝利的把握。隻是一切以其自願為準,不可強求,如果適得其反,反而不妙。”

  ??張祥鶴點頭說道:“孩兒知道。等到了石頭鎮之後,我再和他開誠布公的談談。”

  ??張曦均朝張奇貴說道:“日常生活,不妨多照顧些,卻也不必巴結。”

  ??張奇貴答應著說道:“老爺請放心,老仆自然明白其中的分寸。”

  ??劉鼎回到自己的狹窄房間,聽了聽四周的動靜,緩緩的活動了一下四肢,發現背後的箭傷看來已經無大礙,隻是需要一段時間來結疤。突厥人並沒有在箭頭上淬毒,這是他們比較值得稱道的地方,就算是善良如令狐翼,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在箭頭淬毒的,不過該死的李嗣源,以後有機會還要找他算賬,舒州上下都被他騙的團團轉,這個臉丟得實在有點大。

  ??他坐在床上,閉目養神,同時總結這次遇襲的經驗教訓。

  ??毫無疑問,自己是過於自信,明顯輕敵大意了。拿下了舒州,又和朝廷搞好了關係,還獲得了右鷹揚衛中郎將的稱號,如果說沒有點驕傲自滿,那是假話。盡管自己平時很小心謹慎,屢屢告誡部隊要戒驕戒躁,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的確是有些鬆懈了。李嗣源就是覓食的野豹,看準了自己最驕傲的時候,然後發動致命的一擊。

  ??李嗣源最大的本事,就是隱藏的極好,除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世之外,他在別的方麵做的一絲不苟。他教導鬼雨都戰士騎術的時候,的確沒有絲毫的隱瞞,要求非常嚴格,甚至顯得有點變態,鬼雨都戰士對他都是又敬又怕。同時,在日常的生活上,李嗣源也顯得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既沒有因為自己的高超功夫而看不起別人,也不會故作謙虛,他給人的感覺很正常,所以鬼雨都戰士都非常喜歡他。事實上,在李嗣源的教導下,鬼雨都戰士的騎術提升的非常明顯。

  ??正是在這種敬畏交織的感情下,沒有人意識到李嗣源的禍心,哪怕李嗣源經常單獨行動,也沒有人懷疑他,跟蹤他,隻以為他是在磨練馬匹。或許,白欽翎是個例外,然而,白欽翎也不是神,他雖然覺得李嗣源可疑,可是同樣沒有想到李嗣源居然是來自河東節度使的人。誰又能想到,李克用居然會千裏迢迢的派人來暗算自己呢?

  ??顯然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李嗣源對自己的實力了解的非常清楚,深知依靠他個人的能力殺死不了自己,於是從河東請來了李存進和李存信,他們兩個乃是除了李存孝之外的河東有名勇將。他們三個都擅長騎射,在江邊顯然是要用地形封鎖自己,一旦困不住自己,馬上用箭鏃將自己解決,幸好自己見機不妙,馬上潛水脫逃,沒有給他們三個圍攻的機會。

  ??隻是現在舒州的上上下下都急壞了吧?會不會亂成了一團?

  ??務必想個辦法將自己安全的消息送出去……

  ??正在想著,張奇貴又來了。

  ??劉鼎淡然自若的說道:“管家,我自己會照顧自己,不必勞煩你老人家經常跑上跑下的。”

  ??張奇貴和藹的說道:“老人多活動有利於長壽。”

  ??劉鼎點點頭,隨口說道:“這倒是不錯,生命在於運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張奇貴看似無意的說道:“你有什麽打算?”

  ??劉鼎苦笑著說道:“暫時沒有……我隻知道殺人,別的都不會了。或許,我可以幫忙幹些船上的雜活。等下了船,我再看看有沒有投軍的機會。我這輩子都生活在軍隊裏,離開了軍隊,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張奇貴笑著說道:“你要投軍,何必下船?”

  ??劉鼎明知道張家是有心籠絡自己,卻也不說破,隨口說道:“張老爺帶領的不是軍隊吧?”

  ??張奇貴油然說道:“等到了延陵,這船上的五百勇士,就是鎮海最精銳的軍隊。你不要小看了他們,當初他們也是和黃巢起義軍戰鬥過的,隻是到了歙州三年,那裏太平靜了,他們的年紀又有些偏大,你才會覺得他們不像真正的軍隊。”

  ??劉鼎想了想說道:“讓我想想吧。”

  ??張奇貴又嘮叨了一會兒,這才走了。

  ??不久以後,樓船緩緩的靠岸。

  ??但是靠岸的地方,不是江寧,而是石頭鎮,距離江寧有小半個時辰的路程。後世的史書經常將金陵稱作石頭城,可是這時候的石頭鎮,和石頭城並沒有絲毫的關係,它就是一個很大的村莊,大約有五百戶人家,緊靠著長江邊。長江邊上有很多碼頭,碼頭中間全部都是鬱鬱蔥蔥的柳樹。張家原來的住宅,就掩映在這柳樹當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