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占領中東
作者:晶晶亮      更新:2021-08-10 02:35      字數:2487
  “赳赳老秦,複我河山——,東有大秦,如曰方升!”這激揚的戰歌在絲路上回蕩,經久不息。

  ??從絲綢之路東端的長安,到地中海東部的中東一帶,距離不下數千餘裏,路途中間更是要經過數個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還有自然界的無窮盡的艱難險阻,但這一切在秦軍將士高昂的士氣和無畏的勇氣麵前,都算不得什麽?

  ??安息、塞琉古、波斯等地,在秦軍經過和占領之後,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前來西方淘金的秦國人,中原一帶穩定的時局,社會經濟的發展,造就了人口的不斷膨脹,為了獲取更多的更好的生存條件,不斷有秦人冒險跟隨在西征大軍的後麵。

  ??“有什麽好怕的,神武大**能去的地方,我們為什麽不可以去?”抱著這樣的想法,不少秦人收拾起行李,踏上未知的西去征途。

  ??九月中旬。

  ??兩河流域,巴比倫城。

  ??西征秦軍橫穿亞洲大陸,最終選擇豐饒物美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作為西征軍的大本營,這塊平原,曾經誕生過燦爛的文明,但在隨後的漫長曆史階段,它就象一顆蒙塵的珍珠,被永久的遺忘在了黑暗之中。

  ??李原大本營駐紮於城中,整整五萬的秦軍中軍精銳散布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兩岸,他們以一校、一侯、一隊為單位,將一個又一個原住民城鎮納入到秦軍的控製之下。當長安城早早的迎來清晨的時候,還未從黑暗中蘇醒過來,巴比倫城的街道上,人也見不到幾個。

  ??由於被先後被波斯、馬其頓、塞硫古甚至於埃及占領,而原先生活在這裏的古巴比倫人,也早就被**幹淨,剩下的隻是一些沒有曆史淵源缺少歸屬感的雜居人群,波斯人、埃及人、塞種人還有一早就在此居住的美索尼亞人之間,宗教信仰不同,彼此之間矛盾重重,秦軍的到來,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又多了一個參與者罷了。

  ??美索不達尼亞豐饒平原出產的糧食,能夠給秦國遠征部隊提供必要的補給,而隨著越來越多秦人的到來,這裏的原住民會漸漸淡出,然後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到了那個時候,兩河流域一帶或許將會形成東方黃種人的第二故鄉。

  ??歐洲的白種人在工業革命之後,將足跡踏遍世界各地,並占有了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的資源,而中國人雖然創造了延續五千餘年的文明,但卻始終固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從來沒有踏出過一步。

  ??這樣的結果,讓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想要走向海洋的步伐變得猶為沉重,因為,遍數全世界,中國人幾乎沒有可靠的盟友。

  ??所以,李原今天要做的,不是無意義狂妄的舉動,而是為了不斷的拓展種族和民族的生存空間,賦予炎黃子孫不斷進取,永不滿足、敢於麵對一切挑戰的精神,這就是李原決定西征的全部意義。

  ??敵弱我取。

  ??兩河流域一帶,阿拉伯人還沒有崛起,這裏的民眾正處於信仰缺失的時代,這正好給了東方文明傳播的機會。

  ??軍隊的強勢占領,天師道的快速傳播,然後是大批新移民的湧入,相信再過去十年之後,兩河流域一帶,一座座由秦軍控製,居民以秦人居多的移民城市會逐漸興盛起來,而這是李原最想要見到的。

  ??西亞中東一帶,在後世就是中東火藥桶,阿拉伯人、猶太人之間的戰爭不死不休,而造成這一切的,除了地下豐富的讓人迫切想要得到的石油資源外,還有數千餘年積累下來的曆史宿怨。

  ??對於石油這種不可再生的天然能源,李原也一樣情有獨鍾,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為油所困的局麵依舊存在,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情況還在加劇,而要改變這一切,現在正是時機。

  ??秦人可以趁著西征勝利的機會,通過一次次的移民,將兩河流域變成秦國的另一個豐饒之地,而隻要在兩河流域站穩了腳跟,那麽,這裏的石油資源對於貧油的秦國來說,就是發展科技力量的最好補充。

  ??——。

  ??安納托利亞半島的西部。

  ??希臘半島的北端,後世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一帶,色雷斯人是那裏的主要定居人群,他們大部分生活在亞歐海峽的兩岸,一部分生活在黑海的諸多小島上,過著半漁獵半農耕的原始生活。

  ??公元前195年,九月末。

  ??四處逃竄的匈奴人在秦軍的追擊下,逃亡到了這裏,在這一路上,赫連壁的部眾在不斷的西遷途中失散,對於未來的絕望,對於大單於臨陣脫逃的不滿,不斷累積起來,最終讓一個又一個匈奴部落拋棄了大部隊,選擇各自逃生。

  ??他們中間,有一部分選擇東返,希望回到祖先居住的漠北一帶,就算那裏已經成了秦國的領土,也不能阻止他們回歸。至於向秦人屈膝投降,這雖然讓匈奴漢子們感到羞愧,但隻要能保全部落的生存,這一點的委屈又算得了什麽。

  ??另外還有一部分的匈奴人選擇向北方**,那裏的自然條件更加的惡劣,冰原地帶對於部落的繁衍提出了更嚴苟的要求,不過,匈奴人此時顯然無暇顧及到這一點,他們隻想著如何擺脫秦軍的一路尾追。

  ??赫連壁、中行說這對難兄難弟,在亞歐海峽一帶試圖從色雷斯人那裏搶得一個港口,然後率軍繼續西遷,對於這群遠來的強盜,色雷斯人毫不客氣的給予了回擊,結果雙方在海峽一帶爆發了一場大戰。

  ??戰事的結果讓人意外。

  ??一直以來都有上佳表現的匈奴人,竟然在這一役中吃了敗仗。大單於赫連壁力戰色雷斯人不敵,親信部眾一萬六千餘人全軍覆沒,其本人也被色雷斯人俘虜,其後被押往色雷斯人的居住地梟首。

  ??至於另外一個西逃的重要人物中行說,則在泛船於海上逃亡於溺水,最終不知所蹤,其喪身於魚腹的可能姓極大。(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