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蜀奇兵
作者:晶晶亮      更新:2021-08-10 02:35      字數:3123
  征南戰事再度打響。

  ??李原的身影,再次在長安城消失,對於崇尚軍功、骨子裏渴望榮譽的他來說,遠遠的躲在大後方,遙控指揮一場大戰,或者不聞不問放任前方的將領們自行判斷,都不是最佳的選擇。

  ??所以,距離前線不要太遠,但又不是代替將領們衝殺在第一線,這個度的把握讓李原在反複衡量之後,決定前往巴蜀一趟。

  ??打仗需要花費。

  ??軍糧和武器,是最為基本的支出。

  ??此次南征戰事,秦國方麵之所以底氣十足,能夠分左中右三路南進,就是有了巴蜀糧倉的支持。

  ??蜀郡。

  ??天府之國。

  ??在新秦恢複了巴、蜀兩郡的統治之後,這塊被群山包圍的豐饒平原,正顯示出勃勃的生機,人口在一年年的增加,他們之中真正的土生土長的老蜀人並不多,更多的是從關東一帶遷居而來的新蜀人。

  ??其中,都江堰灌區附近的臨邛等地,更是因為水利的發達,雲集了大量的新移民,他們開墾荒田、打製鐵具、販運糧秣,憑借著勤勞和精明的頭腦,為自己贏得了豐厚的財富,也讓蜀郡真正成為了秦國的後方大糧倉。

  ??在治理巴蜀的過程中,有二個人是不得不提及的。第一個是王尚,這位追隨李原最久的秦軍將領,是首任蜀郡郡守,正是在他的強勢威壓下,蜀郡從由狄人、巴人、羌人還有關中老秦人分割而治的局麵,變為秦人、巴人聯合占據主導,狄羌人逐漸退居山林的狀態,這一征服的過程,雖然是以犧牲狄羌人的利益為代價,但對於秦國來說,卻是唯一的選擇。

  ??在民族之間的爭鬥中,強弱的搭配才是最為合理的,如果兩邊都很強大,或者實力平均的話,則立即會爆發戰亂,從這一點上來看,狄、羌人必須打壓,否則的話,這些異族一旦強大起來,就會對秦國的統治造成威脅。

  ??第二個要大書特書的人,名字很熟悉。

  ??他就是蕭何,漢王劉邦的相國,著名的漢初三傑之一。

  ??蕭何在劉邦兵敗之後被秦軍俘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位劉邦的好友都意誌消沉,即便陸賈等好友相勸,他最終還是決定歸隱,隻是後來在祭祀過劉邦之後,迫於生計才出任了一地小縣的吏椽。

  ??擔任秦國地方官員的這一步跨出之後,以蕭何的能力,應付一地的政務自然綽綽有餘,而他的考績也是年年優秀,對於以實績為晉升提拔標準的秦國官員體係來說,蕭何這樣的實幹人才正是最寶貴的。

  ??出於對蕭何身份上的敏感,就是否越級提拔蕭何為一郡郡丞的事情上,丞相陳平和禦史丞李政還特意向李原請示過,結果李原的回答是,蕭何既然能力優秀,那就放心使用,不用顧慮其他。

  ??前年春,蕭何被任命為蜀相,這是他在罷去漢相職位之後,再一次擔任重要官職,這也是他在劉邦勢力退出漢中、蜀中之後,又一次回到這裏,當然,這一次他的身份已經不一樣了。

  ??蕭何在蜀相任上二年八個月,也正是在他的手裏,蜀郡的人口、農業生產、手工作坊業還有商貿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象臨邛這樣的蜀地小城,已經發展成為了南方的冶煉之都,而蜀都更是因為糧秣連年豐收,而成為秦國著名的大糧倉。

  ??從關中往蜀中的一路上,秦嶺山脈高低起伏,高處的落葉鬆林、山穀中的綠色喬木、還有不知隔著多少座山峰之後的深山裏野獸的咆哮,都讓李原有一種穿行在時空遂道中的恍惚感。

  ??歲月如棱。

  ??距離上一次平定漢中**之時,又過去了有一年有餘,在時間的過濾下,漢中石牛道上,已經不見有什麽戰事留下的痕跡了,反倒是三三兩兩的商隊、還有拖家帶口南去的民眾,瞪著好奇和驚異的目光,打量著李原的這一支威嚴整肅的隊伍。

  ??周平高昂著頭,嚴厲的目光一次次掃過經過的隊伍,這一次,由他來負責護衛李原的安全,至於楊玉,則因為在秦國使團千裏回歸過程中的出色表現,已經被李原任命為南征軍中的一支軍隊的將領,擔當起了讀力領軍的重任。

  ??周平很羨慕楊玉,同是河套大戰時的兄弟袍澤,眼睜睜的看著對方晉升,而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這種滋味實在不好受,但周平不妒忌,因為楊玉是憑他的本事掙來的,而他周平也一樣能夠。

  ??這次李原離開長安往蜀中,周平自告奮勇,率一支親兵護衛,雖然這一路上幾乎不可能碰上什麽大的困難,但周平還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刺殺事件。

  ??在新秦建立的十年間,從來沒有間斷過。

  ??要是李原有什麽閃失,那他周平百死也不能贖己罪過。

  ??在周平的一路嚴密護送下,李原於九月初,到達了蜀都,比他先到一步的秦將王尚、楊玉、羅憲、王長恭,以及負責蜀郡治理的郡相蕭何、負責道路開鑿通暢的酈商俱數來到蜀郡以北的青白江畔迎接。

  ??對南方的三越用兵,關健在於擊敗最為強大的趙佗勢力,如果不能將趙佗重創,那麽他就可以躲在梅越人和閩越人的後麵,不傷分毫的支援這兩個盟友,而這樣的話,秦軍要想占領南方,就要付出艱巨的代價。

  ??趙佗的無恥行徑不僅讓陸賈等人憤慨,也激起了李原心底的那一股血姓,既然趙佗已經表明了態度,那李原就不打算再留什麽後手了。

  ??要打就幹脆打一個痛快。

  ??你趙佗不就是想躲在後麵,指使著梅越人、閩越人與秦軍打生打死,然後你好坐收漁利嗎?我李原偏偏不給你這個機會。

  ??五尺道打通之後,秦軍完全可以從巴郡出發,經夜郎國直逼南越國,而這一條新道雖然山道眾多,大軍通行不易,但卻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不過,大軍遠征。

  ??又是孤軍向南,一個不好,就有可能再次全軍覆沒,所以,李原不得不謹慎再謹慎,對於這一路軍的動作,除了少數的如馮宣這樣的方麵軍主將外,其他人等均很少知道。而作為奇兵遠征的這支生力軍,李原在將領的選擇上,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

  ??王尚久居巴蜀,對於南方特別是巴郡以南夜郎國、古滇國一帶的情況很是了解,而更重要的是,王尚在夜郎和滇地一帶有著很高的聲望,滇人對於這名將他們從大江以北趕回到南方的秦軍將領很是懼怕。加上王尚對李原的忠心程度,由他擔當這支軍隊的主將,是再合適不過。

  ??楊玉、王長恭是護送陸賈一路從南海郡回來的有功之將,他們對於這一條從巴郡到南海郡的道路相當的熟悉,知道什麽地方有關隘,什麽地方可能有埋伏,這是一支遠征部隊所必須具備的將領。

  ??至於羅憲,他的入選則是來自於巴郡大後方的原因,在王尚部隊南征之後,羅憲部將負責維持後路的安全,而他率領的巴人隊伍將跟在王尚軍後麵,保證後方通道不被切斷。

  ??除了這些武將外,在隨軍司馬、參軍的人選上,李原選擇了老辣的酈商,這是一次持重保守的選擇,酈商的能力不用質疑,五尺道就是他手裏開通的,對於每個地段的情況,沒有人比酈商更熟悉。至於忠誠度方麵,李原相信,在劉邦已經死了近四年之後,酈商就算忠誠度再高,也不會再糾結為秦國效力是否合適。(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